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73节

  “三弟,我大儿子医学天赋平平,你能把他弄进礼部或者鸿胪寺吗?”

  “有功名?”

  “秀才功名,未曾中举。”

  “没问题,一事不烦二主,我去找冯尚书安排。”

  ……

  亥时,结束。

  内城回不去了,九门全部关闭。若要临时开门,除非有圣旨。

  南城也有宵禁,但那是针对普通人的。

  蒋青云如今管着五城兵马司,自然也管着宵禁,直接安排马车将二人送到自己的一处别院。

  南城的天是自己撑起来的,规则是自己定的,官差是自己选的。

  蒋青云今天喝了一天的酒,又灌了一肚子茶水,睡不着觉,四处溜达。

  “站住,什么人?”

  一队黑衣巡城兵丁路过,大声喝道。

  “本官蒋青云。”

  “参见御史大人。”

  “起来吧,今日是不定期抽查,本官随你们一起巡城。”

  ……

  巡城队伍在前,蒋青云骑马居后,周仓和江北再居后,一路沉默无言,只有靴子嚓嚓嚓的动静。

  打更人的梆子声,隐约可闻。

  夜晚很静谧,秩序井然,甚至没有犬吠。

  由于蒋青云不喜欢满大街乱窜的狗,而且这个时代肯定不可能实现有序养犬,干脆一刀切。

  南城百姓对此倒是没有意见,因为不分白昼黑夜,都能看到五城兵马司的巡逻队身影,盗贼销声匿迹,很有安全感,养狗就没什么意义了。

  在一双无形的大手下,整个南城的帮会分子、乞丐、犬只、人畜粪便全部销声匿迹,

  秩序高于一切。

  目前只是第一步,一步步来,实现理想。

  ……

  半个时辰后。

  把总单膝下跪。

  “禀御史大人,南城兵马司第5临时巡城队已完成今晚的第2轮巡逻路线,按照规定,半个时辰后,将原路返回继续下一趟巡逻。“

  “弟兄们辛苦了,解散,各自歇息。”

  “遵命。”

  第5临时巡城队有经制之兵2人,杂兵8人,马匹2只。其中,经制之兵装备佩刀,杂兵装备长棍。

  杂兵来自普通匠役,各个行会。

  对于这些人来说,巡城就是一份正经的工作,一份可以通过兼职巡街获得些许饷银的工作。

  这不算犯忌,属于“勇”。

  像这样的临时巡城队,整个兵马司还有数十支。

  他们不分白昼黑夜,轮流巡逻,高频率出现在南城所有人的视野里。

  蒋青云规定:

  在巡街时,如果途中没有偷、抢、拐、骗、水、火、纠纷等事件发生,巡城队绝对不许停下脚步和民间百姓有任何接触。

  巡逻时,禁止闲聊,禁止嬉笑。

  有人对此置若罔闻。

  不过,在连续下狱7人之后,军纪焕然一新。

  巡逻队从百姓里来,到百姓里去,维护的又是百姓的秩序,最终目的是培养“兵民互信”。

  蒋青云的手法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自古以来,百姓怕遇到兵。

  可在南城,百姓已经不怕这些黑衣红绸带的巡逻兵了,相遇时甚至倍感亲切。

第73章 职业习惯

  子时3刻。

  兴致不减的蒋青云又加入了第1临时巡城队,沿正阳门外大街一带巡逻。

  虽已是后半夜,沿途灯火通明。

  这一带,也就是著名的大栅栏,号称南城的不夜城。

  整条街道至少有4成的店铺通宵营业,内城的官绅贵族子弟会在城门关闭之前赶到南城,在这狂欢一夜。

  第二天清晨,内城城门开启之后,再回到内城自家府邸睡大觉。

  ……

  蒋青云骑马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听得两侧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更不时遇到醉醺醺的食客、炮客,三五成群的转场。

  转场,是夜生活的一大特色。

  一夜下来,转三四个场子都属寻常。

  “来人。”

  “卑职在。”

  “明日起,告诉这条街所有的掌柜,每月需向兵马司衙门缴纳一笔固定的夜巡费,按门脸宽度,一尺30文钱,十尺300文钱,月初缴纳。”

  “另外,口头通知他们,即日起不必向大兴宛平两县缴纳任何税银,这笔银子,也交给兵马司衙门。”

  “另外,口头告知大兴宛平两县差役,即日起若要进入南城办差,需提前向兵马司衙门报备。如果没有报备,即为非法,巡城队遇到了就扣人。”

  “卑职遵命。”

  ……

  寅时。

  蒋青云突然扭头。

  “你俩饿了没?”

  “饿,我早就饿了。”周仓脱口而出。

  “俺也饿了。”江北不住点头。

  “弟兄们都饿了吗?”

  巡城队不敢吭声。

  蒋青云抬高嗓门:“告诉本官,你们现在肚子饿不饿?”

  “饿~”

  “好,今日弟兄们的夜宵,本官请了,就去那边的摊子。”

  “谢大人。”

  士兵们眉开眼笑,迅速占领了路边的一排摊子。

  ……

  蒋青云摸出一锭银子,拔刀砍成散碎银,丢给路边摊的掌柜们。

  “能买多少碗,你们就上多少碗,自己算清楚了,如果上多了,本官不补银子。”

  “谢大人。”

  小摊掌柜的忙前忙后,眉开眼笑。

  蒋青云只提如果上多了自己不补钱,没提如果上少了怎么样,因为他觉得这个时代敢坑官爷银子的老百姓怕是比较罕见。

  如果遇到,也算是遇上祥瑞了。

  ……

  自古以来,军爷都是大肚汉,一碗摞一碗,驴肉火烧、焦圈、馄饨、面条、面鱼儿,来者不拒。

  吃干抹净。

  蒋青云又追加了一道命令:

  “即日起,每晚,每支巡城队拨发夜宵银100文。不得发到个人手里,队长负责花掉,如果不花掉,队长就换人。”

  “第1巡城队翻倍。”

  “谢大人。”

  士兵们再次欢腾。

  第1巡城队和其他巡城队是不一样的,没有杂兵,全是骑马的正兵,因为他们巡逻的区域是往来无白身的大栅栏。

  这里的纠纷,双方都不简单。

  侍郎家的侄子殴打协领家的公子,在这里很常见。

  蒋青云定下的规矩:

  “第一步,要求双方止斗、弃械。如果不从,可武力缴械,允许伤人。”

  “第二步,请回兵马司衙门。”

  “第三步,记录在案,签字画押。”

  想走酷吏路线,就不能怕得罪人,甭管你爹是谁,反正在蒋御史眼里,你爹也不算人。

  办案的书吏令人抓着公子沾满红印泥的手掌,强行画押。

  第二天,侍郎爹来了也没辙。

  ……

  卯时四刻,天色已亮。

  南城开始复苏,勤劳的百姓们为了一天的生计已经出圈。

  感到疲倦的蒋青云回府歇息。

  “少爷,老夫人和几位小夫人还没起。您看,奴婢喊哪位夫人?”

  “不必了,我就去晚春房里,你烧些热水,待会和木桶一并送去,我要洗个澡。”

首节上一节73/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