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197节

  “遵命。”

  为了达到目的,李定国甚至前移到距离锋线不足100丈处,亲自督战。

  哪怕身边流矢不断,他也不躲。

  晋王威望加持,明军开始合围,从四面八方展开海浪一般的围攻。

  战况异常激烈。

  清军精锐,明军人多!

  清军凶悍,明军人多!

  清军战争娴熟,明军人多!

  很快,冲阵的八旗军官敢死队耗尽了携带的箭矢,只能丢弃弓箭,拔刀肉搏!

  “杀明狗!”

  “杀鞑子!”

  两边狠狠的碰撞在一起。

第193章 伟大,无需多言!

  清军大营。

  蒋青云见己方敢死队竟然陷入了明军重围,心急如焚,立即开始了第二轮动员。

  这次不搞强制,纯自愿。

  按旗动员,挨个点名。

  “正白旗有没有不怕死的汉子?出列。”

  呼啦啦~

  方阵里头站出来一百多名旗丁自愿救援友军,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多少是有点信卯的,是弥足珍贵的八旗勇士。

  硕岱一咬牙,拱手道:“末将也愿出战。”

  “好,硕岱参领不愧是上三旗出来的勇士,忠诚可嘉。来啊,接旗。”

  硕岱伸手,接过营旗~

  这是一面方形的旗帜,白底,红字描黑边,旗面赫然写着十八个大字正白旗决死冲阵营。

  “镶白旗呢?有没有不怕死的?”

  稀稀拉拉站出来百余人。

  “镶蓝旗呢?”

  又站出来几十人。

  就这么凑出了七八百人。

  ……

  蒋青云丝毫不想留给这帮人思考(后悔)的时间,扭头道:“开始吧。”

  大纛旗急速摇动。

  鼓声惊天动地。

  “冲啊。”

  “镶红旗冲阵同死营”、“正红旗无生冲击营”、“镶白旗陷阵必死营”、“正白旗决死冲阵营”、“镶蓝旗冲锋求死营”、“正黄旗悍不畏死营”、“镶黄旗死得其所营”。

  营旗一面比一面震撼。

  出击的旗丁们们默默的将一条写着七生报国的白布条扎上额头,还别说,扎上之后,气质这块确实不一样了。

  昭和艺术,吃透了真能成事。

  ……

  著名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曾经说过:

  战争开启之后,忠诚的将最先死去,然后是勇敢的,最后是狡猾的。而伪君子和真小人,他们都跑掉了。

  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最忠诚的八旗军官敢死队深陷敌阵,自告奋勇的勇士们也即将陷入敌阵。

  这些人是不可再生资源!这些人是任何一个帝国都不可能在十年之内复刻出来的精锐军事资源。

  一名贝子实在忍不住了:“大将军,莫要再添油了,咱们全军押上吧?”

  “时机尚未成熟,诸君稍安勿躁,我将带领你们取得一次伟大的胜利。“

  说完,蒋青云发现周围人注视自己的目光很复杂,有愤懑、厌恶、不解,还有哀求。

  无所谓!

  你们奈何不了我!

  除非,你们敢造反!

  ……

  “通州镇总兵蒋忠诚,出列!”

  蒋忠诚差点被吓尿了,战战兢兢的走出来。

  “末将在。”

  “你率2000绿营火绳枪手,1000长枪手,1000弓箭手,向右前方500步,原地结阵。”

  “遵命。”

  “通州镇镇标右营副将郑四维。”

  “末将在。”

  “你带1000马队从右翼袭扰,若明军出击,你就与总兵大人汇合。”

  “遵命。”

  “游击将军胡国柱。”

  “末将在。”

  “你率本部骑兵,我再与你加强500镶黄旗马队,绕到明军后方袭扰粮道,游击作战。”

  “遵命。”

  不出意外的话,关宁骑兵肯定游而不击,他们才不会死啃李定国呢。

  蒋青云仿佛成竹在胸,不断发号施令。

  实际上他所有的军事常识加起来不超过一本《大清话事人》,纯军事外行。

  虽然是个外行,虽然是第一次上战场,但他却敢亲自指挥大军作战,而且打的有声有色。

  不得不说,这就是一种自信~

  ……

  如此弱智的指挥,如此凶悍的精锐士兵,如此离谱的打法,李定国心中陡然产生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清廷真的无人可用了吗?

  突然~

  一名隶属于大明建州左卫的蓝甲骑兵匆匆赶来。

  “殿下,国公让我通知你,御驾马上转进。”

  “转进?去哪儿?”

  蓝甲兵尴尬不语。

  李定国脸色大变,妈的,什么转进,分明是要逃跑了。

  “什么时候的事?”

  “已经走了,拦不住,国公他尽力了。”

  “我知道了。”

  李定国默默注视着前方血腥的厮杀,又看到明显要迂回的关宁军骑兵,不禁黯然感慨。

  “如果~我有粮有后援,10日,至多10日,我定砍下此人的脑袋。只可惜,只可惜~”

  他眼眶微红,颤抖着拔出佩刀:

  “传令,西府军殿后,其余各部交替掩护,缓缓撤出战场。”

  ……

  清军大营。

  有人惊呼:“大将军,明军撤退了。”

  蒋青云眼角抽搐,心中暗骂李定国为何不坚持打下去。

  “昭告全军,我军取得了一次伟大的胜利,明军这一败,将败退一千里。传我将令,鸣金收兵。”

  下午~

  战场恢复了安静。

  清军伤亡1800余人,看似不多,但阵亡的是1200名八旗军官和600名自愿出战的忠诚旗丁,和卡廷森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明军伤亡5000余,李定国放弃了岳州城,班师南下。

  ……

  2日后。

  蒋青云率军进驻岳州。

  在城中校场一处临时搭起的高台,他红光满脸的发表了一次简短但热情洋溢的演讲。

  现场听众过万~

  他强调:

  “松滋战役是极其关键的一战,是西南大战的转折点,是奠定天下格局的关键一战。从此,明军走下坡路,我军走上坡路。”

  “为了表彰有功将士,本官决定抛开兵部的规矩,将赏银翻倍,晋升也应从宽从优,能升官的一定升官,不能升官的想方设法也要升官。”

  说到做到。

  打人一巴掌之后,必须给个甜枣。更何况,官爵和银子都是朝廷的,花朝廷的钱,办自己的事。

  昨日战斗,凡出营之人最低赏银100两,甚至有个幸运儿拟官升四级,赏银5500两。

  慷慨,无需多言。

  伟大,无需多言。

  ……

首节上一节197/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