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156节

  但,主旨都一样。

  此一时彼一时,西南明廷已是冢中枯骨,杀光算球。朝廷不应再接受任何明廷过来的降官,官爵要留给自己人。

  这就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第153章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

  太和殿。

  早朝刚结束。

  大臣们三五成群,议论纷纷。

  就在刚才,顺治亲口宣布,自即日起,朝廷拒绝接受朱由榔政权所有文武官员的投降,无论是降是战,一概予以消灭。

  “皇上威武,此旨意一旦昭告天下,朱由榔不吓的自己悬梁自缢?”

  “嘿嘿,西南明军说不定立刻四分五裂,沦为山匪。”

  “明军官兵早就打光了,剩下的都是大西贼,本来就是匪,只不过是回归本色罢了。”

  一群人肆无忌惮的嘲笑着,以讥讽朱由榔为乐,彰显自己的忠诚。

  ……

  慈宁宫。

  顺治照例前来请安。

  “福临,你看这株月季多好看。”

  “花朵如此娇艳,说明额娘宫里的风水好。”

  孝庄把手里的剪刀丢给丫鬟,拉过两张锦凳。

  “听说,你昭告天下拒绝明廷官吏投降?”

  “是。”

  “你是怎么想的?”

  “一来,顺应民意,把官爵留给八旗子弟,修复一下八旗内部紧张的关系。二来,给前线四汉王增加点难度,尽量消耗他们的兵力。”

  “你就不怕西南明军走投无路,来个困兽犹斗?”

  “朕想到了,所以旨意末尾特意注明,拒绝明廷文武官员投降,但接受普通士卒投降,降兵统统编入绿营,照样吃饷。”

  孝庄没有再问,因为她也清楚前明降官多了不是啥好事,大清刚入关的时候需要倚重降官,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现在,不需要像以前那般重视降官了。

  “额娘,朕决定明年再开恩科。”

  “好啊,笼络天下士子的心。”

  顺治笑了,恩科取士,然后简放各地,不比那帮明廷官员忠诚听话?新人的臭毛病也没那么多。

  ……

  出了慈宁宫。

  顺治的脸逐渐冷了下来。

  “吴良辅。”

  “奴才在。”

  “查查,哪些外臣,哪些内侍经常在太后面前搬弄是非,查清了,把名单给朕。”

  “。”

  吴良辅眼珠子滴溜溜转,十三衙门里头有俩老棺材瓤子,仗着资历老,对自己不大恭敬,这次替皇上办事,趁机弄死呗。

  太监之间的仇恨,真深仇大恨。

  “备辇,出宫。”

  “。”

  从乾清宫到红宫,成了顺治走的最勤的一条路,每隔两三天就要去一趟,欣赏歌舞表演。

  花样层出不穷,刺激层层加码。

  总之,顺治乐在其中。

  三宫六院都是鱼腩,加起来抵不上一个歌舞团。

  ……

  “拒绝明官投降”的消息传开之后,两红旗、两白旗、镶蓝旗对顺治的普遍不满情绪稍微缓解。

  多尔衮逆案、226兵变的血色逐渐褪色。

  “我怀疑你是多尔衮余孽”这个抓人的万能理由,也不再站得住脚了。

  蒋青云暂时偃旗息鼓,不再捣鼓各种案件,按时督促八旗俸饷处发放饷银,显的慈眉善目。

  总之,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夏季炎炎,京城平静,朝中竟是没人找蒋青云的麻烦,因为户部改革的摊子铺的太大,谁顶替了蒋青云,谁就要负责这一摊子。

  极少数人意识到,这是蒋青云刻意为之。

  范府。

  范文程反复阅读《汉书.张汤传》,略有有心得,书里记载张汤替武帝整治豪门大族、推行盐铁改革,杀人如麻,妥妥的酷吏+能臣。

  蒋青云,如今走的是一模一样的路。

  “皇上还是圣明啊。”

  “圣明无过皇上。”

  范文程此时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顺治,学武帝用张汤,用快刀杀人,待刀子腥臭,再丢掉,如此,万民欢呼。

  实际上,范文程还真没猜错。

  顺治的心里就是这样想的,只不过顺治自认为比武帝更有人情味,将来准备留蒋青云一条生路,让他辞官退隐、在醇酒妇人中度过后半生。

  君臣情谊,有始有终,不失为一段佳话。

  ……

  五月二十五。

  川南嘉定(乐山)。

  一支精锐骑兵正在做出征前的最后准备,统兵之将是一等子爵祖泽润、副将是游击将军王进宝。

  前者无需赘言,祖家后人,将门世家。

  后者是甘肃固原人,九边军将,骁勇善战,擅长骑兵长途奔袭,河西四将之一。

  吴三桂一拱手到底。

  “二位将军,拜托了!”

  “王爷放心。”

  “各位关宁军的老兄弟,拜托了。”

  “王爷放心。”

  3000骑兵鱼贯而出,开向南方。

  吴三桂站在城墙上,望着天际线久久不愿离开。不纯是表演,而是真的担忧。对于一位立志割据的藩王来说,精锐老兵比什么财宝都值钱。

  钱没了,可以抢。

  兵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

  “玄初,本王突然有点后悔。”

  “王爷,会赢的。”

  “你说蒋青云到底安的什么心?”

  “他想做权臣。”

  “司马懿?还是霍光?”

  “说不好,但下官觉得咱们不能让他做司马懿。清廷不能倒,清廷倒了对我们没好处。最好的格局就是清廷大而不强,西南明军小而分散,咱们西藩就可以在几个鸡蛋上来回跳,争取利益最大化。”

  “世子在京城为质……”

  “王爷勿忧,只要咱们兵强马壮,世子在京城不会出一点问题。将来瞅准时机,可以拿利益交换世子。”

  “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却不知鹿死谁手。”

  ……

  3000吴军在向导引路下,极其大胆的穿越了茶马古道,险之又险的击破了两道防线,突然出现在了云南。

  倘或大西军能够及时摧毁并堵塞部分山中狭窄的古道,他们就无法成功。

  战争,充满了不确定性。

  实力有之,运气更有之。

  如今,大西军主力都布置在贵州广西一带,后方极度空虚。

  吴军打出八旗旗帜,守军立马作鸟兽散。

  在距离昆明200里处,吴军轻松击溃了一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西军步卒,半个时辰,阵斩1000余级,追杀十余里。

  望着远处接二连三燃起的狼烟,祖泽润猜测,短期内,大西军在云南组织不起第二支成建制的野战军队了。

  “王游击,如今形势一片大好,咱们分兵吧。”

  “末将遵令。”

  “我往东,你南下,一路不要纠缠,尽可能制造恐慌。”

  “将军,何时撤退?”

  “短则7日,长则15日,军情瞬息万变,你可自行决定。”

  “末将遵命。”

第154章 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

  4日之后。

  贵阳孙可望得知了消息,十分震惊。

  6日之后。

  南宁李定国得知了消息,同样震惊。

  11日之后。

首节上一节156/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