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 第136节

  “诸位拭目以待吧。”

  ……

  次日。

  五城兵马司在内城搞出了大动静。

  每4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吆喝,一人拎着浆糊桶,一人负责贴《告内城旗人书》。

  “皇上有旨,户部改革,成立八旗俸饷处,前锋、领催、护军、马甲、步甲、匠役,人人都要涨饷,铁杆庄稼节节高哦,”

  半天时间~

  内城所有人都知道了。

  有人狐疑,询问张贴告示的兵丁。

  “是不是只给两黄旗涨饷银?”

  “耶~你这人怎么说话的,皇上他老人家怎么会厚此薄彼呢,都是旗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皇上金口玉言,涨,全部涨,每个人都涨。”

  全城沸腾,鞭炮齐鸣。

  以至于紫禁城里的孝庄都听见了。

  “是前线大捷吗?”

  “奴才也不知道,奴才出去打听打听?”

  ……

  没一会,太监回来了。

  “禀太后,乾清宫的人说他们也不知道。”

  “那你就去内三院问。”

  “。”

  孝庄很不满,她认为是顺治在故意隐瞒自己。

  结果,内三院值班的侍读学士也一脸茫然,表示今日没有接到任何前线军报,绝对不敢欺瞒太后。

  “皇上他在哪儿?”

  “去了文华殿。”

  “走,咱们也去瞧瞧。”

  “。”

  孝庄的脸色不大好,儿子亲政,她不会继续垂帘听政,但若是要把她彻底甩掉,那可是绝对不行的。

  她是蒙古人在朝堂的代言人。

  ……

  当黑着脸的孝庄赶到文华殿时,顺治一愣。

  “额娘,你怎么来了?”

  “哀家不能来吗?”

  “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儿子是准备待会请安时再告知您的,这件事说来话……”

  突然~

  一侍卫来报。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蒋青云已至殿外,求见皇上。”

  “让他进来。”

  蒋青云匆匆入殿,环视一周,随即跪下。

  “臣奉旨昭告京师全体八旗,皇上降恩,户部改革,八旗兵丁所有人每月月银增发半两,现已宣传到位。”

  所有人震惊的望着顺治。

  顺治背着手,脸色淡定,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遇到这样懂事的下属,心情真是畅快啊。

  “入关数年,京师物价上涨,旗丁生活不易,这铁杆庄稼也该涨一涨了。”

  “皇上圣明。”

  所有人齐刷刷的恭维。

  “朕决定,今日下午临时召开一次议政王大臣会议,除旗主、小旗主外,通知在京所有八旗都统,副都统、协领、参领旁听。”

  “。”

  ……

  文华殿。

  臣子们面面相觑,他们都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

  户部、改革,铁杆庄稼?

  到底哪个才是重点。

  范文程瞅了一眼蒋青云,心中隐隐猜测这件事和他脱不了干系。

  ……

  乾清宫。

  顺治母子俩对坐。

  “福临,你想做什么?”

  “额娘,下午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请您老人家也参加。”

  “你是不是想动议政王大臣?”

  “不。”

  “你想动博洛?”

  “不。”

  “你想染指户部?”

  “正是。”

  “如果议政王大臣们答应,你准备怎么办?”

  “朕准备把户部改革和涨铁杆庄稼捆绑在一起,改的动,朝廷就涨所有旗丁的俸饷,改不动,就不涨了。下午开会,议政王大臣们如果反对朕,那他们就得罪了整个八旗。如果不反对,那朕就趁机改革户部,分博洛的权。”

  ……

  孝庄大吃一惊,反复打量着儿子。

  “额娘,你看什么?”

  “哀家在看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天子。”

  哈哈哈哈~

  顺治忍不住哈哈大笑,被承认、被仰视、被认可的感觉太好了。

  “额娘,儿子做的是不是太莽撞了?”

  “不,福临。恰恰相反,你进步的太快了。朝堂斗争就该是这样,在规则之内击垮敌人,尽量用阳谋,少用阴谋。额娘甚至觉得你这招不亚于汉武帝的推恩令。一箭三雕,既拿到了财权,又树立了权威,还修复了八旗子弟的忠心。嗯,今儿下午,哀家就坐在一边看好戏,看那帮旗主王爷哑口无言。”

  “谢额娘。”

  自从多尔衮死后,俩人的关系就从未像今日这般融洽过。

  母慈子孝,就在此时。

第133章 如果旗主反对给旗丁涨工资,那他就不是旗主了

  紫禁城。

  三步一岗,五步一哨。

  临时议政王大臣会议召开了足足一个半时辰。

  顺治大获全胜,无一人公开反对。

  著名的关外另类文学家努尔哈赤曾经说过:如果旗主反对给旗丁涨工资,那他就不是旗主了。

  越是奴隶主,越明白这个道理。

  不发钱,你指望个球的威信?你指望个球的忠诚?

  户部事务流程改革小组顺利成立,蒋青云任办事大臣,小组下辖10名经承,负责具体执行。

  顺治兴奋之余,又抽空去红宫潇洒了半个时辰。

  回宫时,已接近傍晚。

  吴良辅小心翼翼的问道:“主子,要不要派些太监、嬷嬷进驻?”

  “你想干嘛?”

  “奴才怕这地儿没规矩。”

  “放屁。有了规矩,就没了生气,紫禁城的女人倒是有规矩,一个个都像死鱼。”

  吴良辅不敢吭声,心里恨上了蒋青云。

  ……

  次日。

  户部衙门大堂,鸦雀无声,人头攒动。

  主事以上所有官员全部到场,翘首以待,准备开会!

  足足等了半刻钟~

  蒋青云才从堂后转出来,坐上户部尚书的位置,望着底下几十双复杂的眼睛。

  “江南清吏司主事。”

  “下官在。”

  “山东清吏司主事。”

  “下官在。”

  “管理三库大臣。”

  “爷在。”

  三库大臣的是个旁支宗室子弟,一脸倨傲。

  蒋青云冷笑一声,拿起一根红色签子,轻轻掷下~

  “全部拿下。”

首节上一节136/23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