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非要让我坐龙椅是吧 第8节

  我与那些官媒熟悉,倒是可以介绍一门好亲……”

  坐在边上本是一言不发的京营守备参将谢鲸冷笑一声,插话道:

  “从来边军功臣入京奏对后都是要回去的,

  蓝司乐介绍的姑娘可愿意跟到辽东?

  亦或是在京城独自操持家业?”

  花花轿子人抬人,大家其实也知道楚岩是要回辽东的,只是没有点破。

  谢鲸这话一下子揭破了楚岩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场面立刻有些尴尬。

  同样是从七品的官,在京城与在辽东边军中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一个远离繁华,还随时可能丢小命。

  一个身处繁华中,还可以躺着升官。

  狗都知道如何选。

  蓝司乐也不再回话,她何尝不知道楚岩要回辽东,不过是抱着一丝幻想罢了。

  现在见谢鲸和他不太对付,脸上的笑容也淡了下来。

  她可不愿意得罪一个功勋世家子弟。

  尴尬的气氛持续了一会,那个唤作王恩的小太监忽然道:

  “也不能这么说,我听夏守忠、夏公公的意思,

  陛下竟有几分想把楚大人留在京营任职的意思呢。”

  “夏公公日夜跟随陛下,知道的消息肯定比我们准,既然夏公公如此说,那定然有八九分真了。”

  礼部主事向忠忙顺着王恩抬楚岩,笑着道:

  “如此,楚大人倒是可以筹划安家的事了。”

  经过刚才太监王恩的解围,原本冷下去的气氛又渐渐温热起来。

  只是那京营守备谢鲸一言不发,不时冷笑,一副等着瞧的模样。

  楚岩再聊了一会,也大感没趣,于是起身到场地四周闲逛。

  不一会,他在彩棚一角的台阶上看见一个老者,

  穿着文官官袍,

  也不知他为何不去彩棚里休息,脸上气色暗沉,喘气很急。

  楚岩走过去问好,旁边一个亲随忙介绍说:

  “楚大人,这是工部主事秦业大人,他来监工这彩棚搭建事宜……”

  工部、秦业?

  莫不是红楼中那风情万种的可人儿秦可卿的父亲?

  楚岩心中一番计较之后,更加恭敬的执礼。

  秦业回礼之后,楚岩就坐在他边上,与他攀谈起来。

  这个老者身体抱恙,不是抚着自己的胸口,

  不过对楚岩倒是不拿架子,

  只是聊天始终热不起来,楚岩也不好直接问他女儿的事。

  楚岩并不在意,今日能认识也算不错,

  其他的等解决职务和留京的事再说罢。

  也不是他不愿意回辽东,而是在袁崇焕和祖大寿两个大人的部下任职实在没什么前途,一不小心就被杀。

  即使侥幸活下来,今后还有鞑子破口进犯京城的事,那罪责下来,不是他目前一个小棋子能担得起的。

  目前最好办法是躲过这一劫,

  待在京城,

  利用信息优势,在两个亲王的争权中搞一点政治投机,

  把职务升上去,

  而后再想着边疆立功的事。

  休息毕,又有下人到彩棚摆饭,

  大家随意吃上一些,便浩浩荡荡地往午门方向继续下午的排练。

  一直到这日傍晚,排练才算结束。

  分手的时候,楚岩很懂事的送了一点小礼物给蓝司乐、向主事、王太监等人。

  只有太监王恩推脱不肯收,倒是让楚岩大感意外,心中对这个“同乡”太监好感多了几分。

  次日一早,楚岩等人四更天便起床,随其他人一道赶往南郊祭坛参加正式的献捷仪式。

  这些仪式据说都是从周朝流传下来的,几千年来一成不变,今日也一如既往、波澜不惊地往前推进着。

  正式仪式不需要反复排练,他们在天刚亮、约莫卯初时分就已经赶到午门外。

  午门外已经搭好彩棚,设好香案,摆上了祭台祭品。

  四周围观的群众围了一层又一层,只在中间留出一片空地,

  四周有身着铠甲的禁军侍卫站着。

  临时搭好彩棚上,内阁、枢密院的高官都过来观礼了。

  楚岩已经得到了提醒,这典礼上不仅有高官,还有两个亲王。

  他还特意抬头看了一眼,在彩棚众臣的核心位置,并肩站着两个青年。

  一个身着文官官府、看起来气度儒雅;

  另一个身着甲胄、看起来英武不凡。

  根据昨日了解到的信息,那个文雅的亲王是四皇子、礼忠亲王周溟。

  他的眼眸细长,身材瘦削,不过很有精神,看起来有点阴狠的感觉。

  而那个英武不凡的亲王就是大皇子、义忠亲王周沧,脸上挂着笑意,看起来倒像是一个阳光开朗大男孩。

  阳光男孩果然干不过老阴比……楚岩在心中腹诽着。

  献捷仪式还在继续。

  先是,京营侍卫们演练了一套表演性质的操典。

  京营守备谢鲸作为这个表演仪式的现场指挥,

  手里握着一柄阵旗,来回摇晃,

  京营侍卫们来回穿插,不时“嘿、哈”地大喊。

  这些大内侍卫打仗的本领或许有限,但一一个都长得高大威猛,又穿着鲜亮的铠甲,一番表演下来,也引得四周的民众一阵阵喝彩。

  楚岩冷眼看着,这些侍卫们若是真上了战场,也不知能不能挡得住戎羌鞑子的第一波箭雨射击。

  彩棚上,文武大臣们看着表演的同时也在不时交流。

  “王爷真要亲征辽东?”枢密使水锟听到身边义忠亲王的耳语,有些惊异地问道:

  “千金之子不坐垂堂,还望王爷三思啊。”

  义忠亲王周沧毫不在意地笑笑,挥挥手道:

  “放屁!如今戎羌鞑子酋首暴死,上下惊疑,正是本王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只要拿下这个大功劳,其他人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水相,你可要全力支持我啊!”

第9章 论功行赏,任职京营

  枢密使水锟见大皇子意图以定,并不是能劝回来的,只得点了点头。

  他们功勋世家与大皇子的捆绑很深,可不是轻易能跳船的。

  领兵北伐戎羌,虽有风险,可若真能立下大功,

  挟大胜之势,陛下不立储也是不行了。

  义忠亲王得到了水锟的支持,松了口气,又道:

  “本王看这次入京奏捷的这几个将佐都是人才,还请水相设法收服,

  让他为本王效力,莫要被他人占去先机。”

  “王爷放心,老臣定然办妥。”水锟答复着,同时心中思虑了一个章程来。

  先易后难,就从那个职位最低微的楚什长开始吧。

  这人职位低微,倒也勉强算个人才,给个差不多的职位,定然能够让他服服帖帖。

  就在义忠亲王聊着的时候,

  另一边的礼忠亲王周溟也在与身边的人密语。

  吏部左侍郎周延儒附耳道:

  “王爷英明,给他们埋下一个钉子,扎一扎他们的手也好。”

  谁能当这个冷钉子呢?

  似乎那个楚什长是个不错的人选。

  午门外的表演结束后,

  两侧的雅乐再起,

  协律郎领着人与教坊司乐工奏出的乐曲唱和着。

  在这样高雅的乐曲中,

  两位亲王,以及内阁首辅和枢密使两个文武宰辅带着献俘功臣北向站立。

  礼部尚书宣读着露布飞捷的内容以及一篇赞表,赞颂大炎朝皇帝的文成武德。

  宣读完毕之后,众人跪倒拜四次,然后起身。

  随即,两侧又响起新的赞颂乐曲。

  在这个新的乐曲中,

  两位亲王又引导着王再晋、袁崇焕、楚岩等几名立下大功的功臣上阙陛见。

  走在最前头的是亲王仪仗,

首节上一节8/19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