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秣陵,确实如鲁肃预料的那样,有了大量的土地可以供百姓开垦。
但在此之前,还有诸多事情要做。
首先,便是将百姓尽数登记在册,授予其户籍名册,统计具体人数。
其次,要负责丈量土地,确定授予百姓田地的规模大小……尤其是要格外注意,不能和丹阳原来百姓的田地冲突,不能做出让外来流民将本地土著的田地侵占的事情。
最后,才是勘测土质,组织百姓开垦荒田。
与此同时,还有诸如开凿沟渠、疏通河道、引水灌溉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要不是陆康带来了自己在庐江的不少旧吏,同时还有吴郡陆氏的族人前来帮忙,光是这些内务都足够将刘邈的这个草台班子压垮!
“运筹帷幄的张良有了,百战百胜的韩信有了,可惜现在就缺了一个萧何啊!”
刘邈直到此时,才终于明白高祖他老人家为什么要将萧何、张良、韩信并称为三杰,甚至在最后还称萧何为开国首功!
光一个秣陵的工作量就如此繁杂,更何况偌大一个国家?
虽然因为刘邈将几乎等于一郡的百姓都带到了这里,秣陵的内政已经不仅仅是一县的问题,却依旧是让刘邈捉襟见肘。
刘邈去找陆康,但是陆老爷子那将近七十岁的年纪几乎已经老眼昏花,让他天天趴在桌前将他累出个好歹不说,要是看错了数字那更是个大问题!
去找周瑜,周瑜却以要将精力放在军事上为由提早开溜。
也幸好程普、朱治等人以前作过郡吏,外加对鲁肃的赶鸭子上架以及提前雇佣童工让陆议放下书本前去帮忙,这才算是勉强搭了一个框架出来。
可刘邈知道,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尤其是除了人手上的不足外,秣陵府库也开始告急。
告急的当然不是钱财,而是农具、耕牛。
所以当刘邈听说韩胤竟然给自己运来了农具和耕牛之后,甚至连鞋子都顾不及穿,冲到秣陵城外的渡口就抱着韩胤啃了一口!
“后将军真乃我的救命恩人啊!”
刘邈一把鼻涕一把泪!要是没有袁术,他这个冬天究竟应该怎么过啊!
“劳烦您回去告诉后将军,我明年必然将祖郎的人头交给后将军!”
刘邈抱住韩胤根本舍不得撒开!
“以后谁敢打后将军的脸,那就是捅我刘邈的屁股!我刘邈绝对与其不死不休!”
第90章 求贤令!
看着几十船的农具与那些“哞哞”叫的耕牛,刘邈不由将韩胤抱的更紧了!
“仲山,不必如此。”
“仲山,此乃小事。”
“仲山,你先放开!”
韩胤强行挣脱刘邈的怀抱,亦是再三嘱咐刘邈:“祖郎之事,还需尽快……当然,这并非我公报私仇,只是在为仲山考虑,可不能让后将军等待太久。”
“放心!祖郎绝对活不过明年!”
刘邈同样再三保证,临走前又送了韩胤许多财物,惹得韩胤眉开眼笑。
“还是仲山这里来的舒服啊!”
去出使别人那里,动不动就要忍受别家诸侯的嘲讽,弄不好还要被揍上一顿,哪里和刘邈这样,来一趟就能收获颇丰?
而刘邈同样觉得韩胤简直是自己的财神爷!
上次送来了个老婆外加几十船的财物,现在又送来花钱也买不到的农具和耕牛,这样的人不是财神爷还能是什么?
以至于韩胤临走时,刘邈还专门让麾下所有人丢下手中公务一起来欢送韩胤,让韩胤充分感受着身为“袁术使者”的尊严!
刘邈动情过深,以至于还流出眼泪,看的陈直皱眉头:“当年我走的时候,怎么不见仲山这么伤心?”
“废话!你来的时候倘若给我带几十船的农具外加五百头耕牛,我能把眼泪给你哭干!”
刘邈朝韩胤不断挥手:“韩使君!以后常来啊!”
“一定!一定!”
同时刘邈心中也补充了一句:“来归来,可千万别空着手啊!”
“好了!大家继续干活!”
说话间,刘邈还死死拉着周瑜和陈。
“你们两个也别想跑!能干一点是一点!”
“上到程公!下到伯言!现在哪一个不是三军用命,解决垦荒一事!你说你们两个年轻人怎么好意思袖手旁观的?”
周瑜眼看刘邈要将他拉入深渊,急忙道:“如今江东群狼环顾,明年必然战事繁多,必须要趁着这个时候招募士卒,扩充军队啊!”
周瑜为了证明自己不再偷懒,还专门取出名册给刘邈展示
“从流民中收编了两万青壮,又从丹阳本地招募了五千士卒,都是要花时间训练的!难道主公希望来年的战事不顺吗?”
如今刘邈麾下,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程普、黄盖这些孙坚旧部的兵马。
这些兵马虽然精锐,但毕竟数量稀少,用来渡江自然是绰绰有余,可要妄想仅凭这些人横扫江东,那未免实在异想天开。
所以周瑜才从流民中挑选青壮,又招募丹阳本地兵马组建新军,以备战事!
这个理由勉强说服了刘邈,刘邈也就松开周瑜的手腕,让他离去。
“你呢?”
刘邈捏住陈:“自打来了秣陵就没见过你几次!你是不是为了不干活故意躲着我?”
“我是那样的人吗?”
陈无力的为自己辩解了一句后,才故作神秘道:“我要做一件大事!”
刘邈满脸狐疑:“你要一个人兵分两路,直取豫章、会稽,为我取下两郡?”
陈眼神愈发忧郁:“我要会打仗,何至于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再说……我一人又如何兵分两路?”
陈顿了顿,然后分外骄傲的从怀中掏出几枚竹简
“军事谋略,不是我所擅长的东西!抚慰民生,也不是我这样的人能够做的来的。”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吾饱读诗书,通读经典,眼下最适合我做的,终究还是著书立传,教化百姓!”
“……”
刘邈无语的瞪着陈,他还是头一次听人把自己是个废物说的清新脱俗的!
没错!你都写书了,那你难道还不是个废物吗?
刘邈对陈鄙夷道:“你莫不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陈愣了片刻,竟然直接从怀中取出书刀,在竹简上刻画!
“你做什么呢?”
“记下来!”
“你把我的话记在你的书里?”
“我写的就是你的书!”
“唉?”
这回轮到刘邈懵圈,什么叫“写的就是你的书”?难不成陈要替自己写一本《刘邈的奋斗》不成?
“对,就是你的书!”
陈表情严肃,并不像是在与刘邈说笑。
“仲山,我之前便能觉得,你与常人有异。”
陈一手持书刀,一手持竹简,就这么站在刘邈身前,仿佛是在立下什么誓言。
“仲山你之前与子敬在舒县畅谈时我便发现,我虽为三公之子,可论谋略,却不及子敬!论军事,更不及公瑾!更别说上阵杀敌这样的事情,更是远远不如程公、幼平他们……思来想去,我能够为你做的,大概便是将你的言行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看见!”
刘邈这下听懂了。
陈还真要替自己写一本回忆录!
刘邈顿时有些嫌弃:“平日里说的话都要记下来?那玩意能叫书吗?”
陈则道:“便是《论语》,不也是孔子弟子记载下来的孔子言行吗?”
陈竟然将刘邈比作孔子!
刘邈嘿嘿一笑。
虽然他不明白陈这么做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但听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就让陈当一个写书的废物好了,反正现在刘邈又不缺钱,养一个废物作者也没什么不好的!
谁知陈竟然得寸进尺
“仲山,写这书我要离你近一些,我能搬去与你同吃同住吗?”
“鬼才要和你同吃同住!”
刘邈毫不犹豫的一脚踹了过去!
是陆氏不香还是吕氏不软,亦或者是新娶的袁氏不嫩?自己吃心疯了才和陈这根老葱睡在一起?
眼看内政的事情还是没有着落,还是到底治理过一地的陆康给了刘邈建议
“仲山可广发求贤令,招揽人才。”
“江东多才俊,又因北方纷乱,时常有大才避难江东,仲山何不考虑他们呢?”
“这样做唯一的弊端就是招揽之人良莠不齐,需要仲山你自己甄别,才能选出真正能够依仗的大才啊!”
但对于最后一点,陆康却毫不担心。
他远远看了鲁肃、蒋钦、周泰等人一眼,朝着刘邈露出笑容:“仲山的眼光,我是领教过的。”
“就好像我能发现仲山这块美玉一样,仲山眼中也总放不下低劣的顽石,我说的难道有什么问题吗?”
广撒网,勤捞鱼!
坏处,则是有可能良莠不齐……若是所托非人,很有可能让刘邈刚刚支起来的这个草台班子轰然倒塌!
眼光,便成了放手一搏的唯一赌注!
对此,刘邈却无比自信:“既然如此,那就发布求贤令!”
“不过陆忠义方才说你我眼光一样,此话却是说错了!”
“哦?”
陆康笑道:“难道仲山以为,眼力已经高于我不成?”
“自然不是!”
刘邈自信道:“我刘邈,才是举世无双之人!陆忠义能挑中我,不恰恰说明眼光比我刘邈还要厉害吗?”
陆康闻言亦是大笑:“当年的高祖,是不是也对吕太公说过这样的话呢?”
“哈哈哈哈哈!高祖若是真说过,那也比我现在要嚣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