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329节

  “因为大汉,真的亡了!”

第338章 称帝是件麻烦事

  天子禅位,天下啼哭!

  尤其是中原和南方,有许多之前和刘邈看不顺眼的大儒此时也蹦出来,开始斥责袁绍,惋惜大汉。

  还在青州,全程都在计划外的吕布听闻此事亦是惊骇,立即以陈宫为使,令其来见刘邈。

  关中的钟繇、夏侯此时也是六神无主,向刘邈派来使者。

  西凉马腾、汉中张鲁、辽东公孙度,则是分别往河北、江东派去使者,显然是想要继续当一颗安静的墙头草。

  益州刘璋、交州士燮因为距离河北太远,距离江东太近,都不敢主动联系袁绍,而是都将使者派往江东,询问刘邈的意图。

  不过刘璋在派遣使者的时候,还颇有些犹豫。

  只因此时蜀地有人已经开始鼓动,以为如今天子被袁绍胁迫禅让,故此合该有圣君站出来延续汉祚!

  而益州有天子气!这可是流传了许久的谶纬之言!

  刘璋专门询问自己的别驾张肃以及其弟张松:“近来蜀地流传的那些事情,君矫和子乔可听过吗?”

  张肃一听就知道刘璋想要做什么!

  他赶忙出言劝阻:“琅琊刘邈,是天子册封的骠骑将军,同时也是天子亲口承认的皇叔。他还刚刚在昆阳击败了袁绍,占据了大半个中原,其势力要远远胜过益州,主公现在应该做的,就是派遣使者与他修好,最好能够上劝进之表,争取功劳!”

  张肃看的真切。

  如今天下,左右不过刘袁!

  尤其是伴随着袁绍通过禅位建制称帝,刘邈继承汉统也是早晚的事!

  这个时候若是要抢在刘邈之前做些什么,那可就是同时得罪了刘、袁两家!

  张肃只能是奉劝刘璋,千万不要做什么傻事!

  刘璋本就性情懦弱,之所以有此一问,不过是因为心中终究抱着一丝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今听到张肃制止,刘璋也是打起了退堂鼓。

  可刘璋还是有些不大乐意这么快就投靠刘邈。

  倘若刘邈是孝灵皇帝嫡系血脉,刘璋投了也就投了。

  可刘邈是个汉室宗亲,他也是个汉室宗亲!

  虽然刘璋这一脉是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的后裔,不及刘邈血脉亲近,但若就这样奉刘邈为天子,属实还是令人心中难受。

  忽然。

  刘璋询问张肃:“吾可以劝进刘邈,但却不想让刘邈沾染蜀地,请问有什么办法吗?”

  其实不仅仅是刘璋不想刘邈沾染蜀地,大部分蜀地豪族都不想让刘邈沾染蜀地。

  大家只是想找一个靠山,而不是想要将自己的肉砍下来喂给刘邈。

  对于刘邈,蜀地的豪族官僚想做的,基本都是白嫖!

  张肃思索了片刻,想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

  “主公可以先在成都称王,保全蜀地,之后再往江东,劝表刘邈为帝!”

  “如此,刘邈就算心中不快,恐怕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对主公不利!”

  刘璋听后,抚掌称善!

  随即,刘璋便在成都南面设置祭台,先是哭诉了一番大汉社稷,随即便以光复汉室为名,祭祀蜀地山河,以巴、蜀、广汉、犍四郡建立蜀国,进位蜀王。

  自称蜀王之后,刘璋这才派遣张松为使者,前往江东,为刘邈奉上劝进之表,请求刘邈称帝。

  其他几家诸侯起初还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随着刘璋的动作完成,也是纷纷模仿起来!

  可因为其体量太小,远不如割据一州的刘璋,所以并未先称王称公,而是将其纳入支持刘邈称帝的条件当中。

  

  刘邈在听到袁绍确定称帝的消息后,也率兵返回到了江东。

  一路上,荆、扬二地劝进的表文简直犹如过江之鲫!几乎要将刘邈淹没!

  刘邈每日看着那些源源不断的表文,也是有些无奈:“这帮官吏不知道节约用纸吗?还有那几个用帛书写的,让人好好查查他们,看看是不是贪官污吏!”

  刘邈的大煞风景让左右忍俊不禁。

  “主公,啊不对,现在是不是要称作陛下了?”

  面对周泰的揶揄,刘邈毫不客气的赏了他一脚。

  “滚!哪有那么容易?”

  刘邈赶走周泰,自己则是一个人闭门沉思起来。

  称帝。

  虽然是刘邈自己提出来的,但是刘邈总觉得好像有些不太真切。

  太早了,也太急了。

  但袁绍的先人一步,也就逼着刘邈必须紧随其后。

  可当真正跨出这一步的时候,刘邈才知道如今的困难重重。

  不提如今诡谲的天下形势。

  单单是内部的框架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袁绍那边,虽然也是急不可耐的完成了禅让,建立赵国。

  但是因为袁绍势力的底色就与后汉的政治底色完全一致,袁绍显然没有必要大刀阔斧的去修整整个框架,而是直接将后汉那套国家制度套用过来之后即可。

  就这,袁绍也是耗费了数月时间才完成。

  可这套框架,刘邈能用吗?

  刘邈知道,自己虽然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但是其制度与所有人熟悉的后汉已经完全是两个东西。

  照搬后汉,照搬袁绍的那一套,方便是方便了,但失去的东西,远远要比得到的东西更多!

  除了制度,还有最关键的一点,也是现在刘邈必须要解决的东西,那就是内部各个势力的存在与矛盾。

  跟随刘邈的元老之臣,如陆康、周瑜、周泰,还有程普等孙坚旧部。

  并不是追随刘邈,而是自始至终都以汉臣自居所以才听从刘邈的王朗等人。

  还有征服后的荆州、中原,其士人、百姓的利益。

  刘邈觉得,此时自己眼前就是一块巨大且纷乱的拼图。

  只要一个地方放不对,那最后呈现出的效果很有可能就是天差地别,惨不忍睹!

  这一切的问题,导致刘邈在返回金陵之后,竟然难得第一时间没有跑去女闾看看有没有什么新人或者花活,而是跑到了张昭、鲁肃面前,然后一脸烦闷的坐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个去猜!

  张昭、鲁肃见到刘邈那副表情,立即知道刘邈在苦恼些什么事情。

  既然之前有些话刘邈自己都说出来,他们自然也就敢说出来。

  鲁肃率先笑道:“臣听闻昔日袁术称帝的时候,早在一月前便已经开心的睡不着觉,逢人就予以重赏。虽然没见过袁绍的样子,但想必也和袁术差不了多少,怎么到了主公这里,主公就愁眉苦脸的呢?”

  “废话!”

  刘邈摇着头:“做天子,哪里有那么容易的事情?”

  “袁术、袁绍称帝,都以为只要称帝,便是万事大吉。但是你们应当知道,称不称帝,能解决一部分事情,却不可能解决所有的事情!现在一大堆事情都摆在这,叫我如何开心的起来?”

  鲁肃哑然。

  而从来不拍刘邈马屁的张昭则是难得称赞刘邈道:“二贼称帝,乃是为了自己;唯有主公建制,才是为了天下啊!”

  “张公少说两句!不然外面的人还以为你是我的托呢!”

  刘邈就这样盘坐在榻上,用手撑着下巴。

  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反倒是让刘邈找不到头绪,只能是有一茬是一茬的询问

  “怎么处理河北那个大汉天子的问题?”

  “主公大可将耿纪之事昭告天下。”

  “天下人会信吗?”

  “无论信与不信,但这确实是事实。”

  刘邈又问:“在哪里建都的好?”

  “自然是金陵!”

  “年号取做怎么?”

  “主公乃是为了光复汉室,自当效仿世祖光武皇帝!以武为名!可称作武德。”

  刘邈皱皱鼻子:“好难听的年号!”

  张昭被驳,也不焦急,反正此事可以慢慢讨论,并非要紧之事。

  刘邈又问了许多事情,张昭和鲁肃都一一作答,虽然都不过是草案,但至少一个草台班子的雏形已经慢慢出现。

  而刘邈也是越来越不当人,问出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古怪

  “你们说,到时候的三公应该设立谁?”

  “陆忠义德高望重,当为三公之首,是为太尉。”

  刘邈点头。

  吃水不忘挖井人,陆老爷子对刘邈政权的贡献称作第二,那就没人敢称作第一了。

  “王朗王景升为天下名儒,士子楷模,可为司徒。”

  王司徒?

  但刘邈一想到王朗为自己一直默默镇守会稽,压制南方的山越,保证江东的稳定,也是默认了此事。

  “此外,陈陈公玮为已故三公陈球之子,其本人又博学多才,自从提出“复兴百家”之论后,已经是为一代大儒,可为司空。”

  “嗯?”

  刘邈怀疑自己听错了:“你说谁?陈?”

  “正是。”

  “张公是不是搞错了?就他?”

  “……”

  鲁肃看着刘邈满眼的嫌弃,也是笑道:“主公不过是与陈公太过熟悉罢了……其实陈公的声望,当真不浅!”

  话虽如此。

  但刘邈总感觉哪里不对!

首节上一节329/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