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在听说曹操弃守官渡后,虽然不大乐意,却还是在陈宫的谏言下,率领大军来到徐州,要通过小沛前往中原营救曹操。
当司马懿看到吕布出现在小沛城下的时候,人都麻了大半!
“主公啊主公,你这给我留下的究竟是什么烂摊子?”
司马懿心累,却也只能是亲自去到吕布营中,请求吕布暂且退兵,回到青州去。
“如今官渡虽失,但许昌尚在!”
“等到主公回来,重新修整,未必不能重整战线,从而保全南阳还有青徐之地。”
“如今吕将军若是前往中原,万一袁军从青州进军,那可就彻底是一溃千里了!”
官渡一失,现在谁去豫州,那都是白白送死,最后只能无功而返。
若是为了一个已经不可救的豫州,丢掉了青州乃至徐州,那才是莫大的罪过!
吕布不悦的看向司马懿:“汝不过仲山麾下一介佐官,竟敢对吾指手画脚?”
司马懿低眉俯首:“我不敢去做僭越的事。”
随即,司马懿掏出刘邈当初赐予的符节:“但主公离开小沛前,确实予我符节,以制东方兵马!”
“还望将军看在与刘骠骑的翁婿之情上,不要为难于我。”
吕布倍感诧异:“仲山竟然将自己符节予你?”
即便是周瑜、鲁肃,吕布也没有听说过刘邈予以他们符节的事情。
而现在,竟然是如此年轻,同时官位也如此低下的司马懿拿到了刘邈的符节?
吕布眉头一挑:“当真不许我过去?”
“将军一旦前往中原,被袁绍寻觅到踪迹,必然会有袁军从河北进攻青州!”
司马懿只是询问:“若到了那个时候,将军会如何应对?”
“哼!”
司马懿的话让吕布顿时有些反感,觉得司马懿似乎是有些看不起自己。
可在仔细一想后,也确实是这样的道理。
吕布,还有吕布麾下将士的家眷可都在青州。
若是青州真的被袁绍夺去,那他吕布岂不是又成了无家可归?
司马懿见吕布迟疑,立即火上浇油:“况且,将军与曹操之间本就有仇。为何要用自己士卒的性命去拯救敌人呢?”
“将军若是真的与曹操相见,将军难道能够保证与他不起冲突吗?”
“如此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将军为何要做呢?不如回到家中,以神威震慑河北袁军,岂不更加妥当?”
吕布一摆长戟:“哈!你这人虽然年轻,但说话还算好听!”
“也罢!既然如此,那我就暂且退兵!至于曹操……呵,他自求多福便是!”
司马懿见吕布愿意退兵,终于是长舒一口气。
可眼下显然容不得他松懈。
只要刘邈一天没有回到荆州,那危险就一天没有解除!
司马懿现在也只能期望刘邈那边的动作能快上一些!最好是连饭都别吃就赶紧往荆州撤退!
不然等到袁绍合围,那就是真的万事休矣!
第315章 左文聘,右徐盛
不是所有人,都有如刘邈、周瑜、司马懿这样的警觉,一眼就看出袁绍极有可能抢占南阳截断退路。
至少顾雍在军事上的才能就远不如其在政治上的才能。
直到从关中传来消息,顾雍才后知后觉,派遣文聘前往南阳防守,以求在刘邈返回荆州前守住道路。
“上次我与张绣在南阳为了抵御曹操修建的壁垒应该还在。”
文聘也知道此战的艰难。
“但仅凭那些壁垒,不足以抵御袁绍,还请长史给南阳太守曹洪发信,要他将兵力留下支援,千万不要冒然前进。”
“好!”
顾雍一边迅速筹备文聘调动士卒的粮草辎重,一边又给曹洪写去信去。
但此时,显然是一步慢,步步慢。
“曹洪听闻曹操退守许昌后,就率兵前去支援!如今恐怕已经抵达昆阳附近!”
“……”
顾雍、文聘听到后,两个表情都不太丰富的人此时却是眼皮齐齐一沉!
“要出大事!”
“速速前往南阳!”
许攸在许昌弄出的变故实在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西起关中,东到青州,统统陷入了手忙脚乱之中。
而今局势晦暗不明,唯有让刘邈速速安全返回荆州,方才能主持大局!
“一切,都仰仗将军!”
文聘重重点头:“自然!”
文聘点了霍峻、李严为副将,与自己同行。
顾雍则是命人前往荆南,征召黄盖、韩当以及徐庶、石韬等武将文臣,以作后备,随时支援南阳!
而此时袁绍大军也已经势如破竹,前往许昌城下。
没有了官渡作为掣肘,后续的平原完全是无险可依。
即便是有曹仁、曹纯、关羽这样的大将,也依旧难以阻挡袁绍兵锋,在袁军进攻下节节退败。
好在许昌作为如今大汉的国都,在荀的住持下历经数次修缮,已经是不弱于天下任何一座名邑的坚城。
曹军将士以此为阻挡,这才没有让袁绍顺带着攻破许昌,彻底终结这场战事。
许昌城下。
厉兵秣马。
袁绍的十数万步卒傲然立于城下,每个人看向许昌的目光炙热且贪婪,仿佛是要将许昌那敦实的夯土城墙给融化,得到里面的那件无价之宝天子。
郭图、逄纪等主战派这几日也是趾高气昂,看向河北人,尤其是沮授的眼神中都不免有些得意。
“监军现在以为,我等当初谁对谁错呢?”
沮授见到两人虽有些“小人得志”,却也不得不承认:“此战,是我失算了。”
谁能想到,袁绍竟然真的同意赦免了曾经背叛他的许攸?
谁又能想到,许攸真的接下了这样的事情,并且还办成了?
荀这颗擎天之柱倒下,便是曹操再有万般本事,终究也是独木难支。
所以当沮授知道荀被刺杀之后,早早就料定了事情的结局必然是和袁绍想的那样
横扫中原,君临天下!
事已至此,沮授也已经无心去为自己辩解。
“袁公旗开得胜,自然可喜可贺。”
“但两位也不要忘了,如今毕竟还有刘邈倚长江之险抵御袁公。”
沮授思索了一番,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刘邈,是在河东吧?”
“自然,不然大公子也不会输。”
郭图还是对袁谭的失利耿耿于怀。
“既然刘邈在河东,那为何不能将其困毙呢?”
在胜利的时候,一切矛盾都可以被掩盖。
纵然沮授与郭图、逄纪的出身不同,利益不同,观点不同,但是在胜利的遮掩下,三人还是能够较为和善的坐在一起,一同出谋划策。
郭图、逄纪也是当今顶级的谋士。
听到沮授的话,两人瞬间醒悟!
“监军的意思……是抢占南阳?断绝刘邈后路?”
沮授点头:“不止是南阳!”
“许昌城,不过是一个熟透的桃子,袁公随时能够将其咽入肚中,所以其实不用如此多的兵力在此地留守。”
“反倒是曹操、刘邈在地方上还有势力,若是任由其整合在一起,对我等恐怕不是好事。”
沮授提议:“不仅仅要抢占南阳,困毙刘邈,还应该派遣士卒去攻关中、东郡、徐州、淮南,乃至江东!”
“如今这些地方的守军正是六神无主的时候,完全可以轻松将其拿下,省去袁公不少力气!”
“甚至,若是真的能够将刘邈困在关中,切断他与荆州、江东的联系……”
郭图、逄纪的喉结都是微微一动!
那就意味着,除了蜀地、交趾那些边角之地,袁绍真的有可能迅速终结乱世,完成统一!
“此言有理!”
“我这就去与袁公商议!”
袁绍对于“速胜”一类的词句十分敏感。
听到有可能顺便将刘邈也解决,夺取江东、荆州之地,袁绍就觉得有股酥酥麻麻的暖意从脊梁下面直窜脑门!
“善!”
袁绍仅在许昌留下五万大军,剩余兵马都分散开来,前去进攻其余各处!
首先是雒阳。
此地由夏侯留守。
虽然夏侯堪称曹操的左膀右臂,在某些方面的作用甚至都要超过荀,可其军事实在没有值得夸赞的地方。
被袁绍派来进攻夏侯的是曾经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淳于琼。
淳于琼长于兵事,在军中威望又极高,仅一战便将夏侯击败,夏侯无奈只能逃往弘农,借助崤函古道来抵御淳于琼。
其次是东郡。
领军大将乃是于禁。
于禁被曹操称为“在乱能整,讨暴坚垒,有不可动之节,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袁绍忌惮于禁的名声,便让张、高览一起领兵来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