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面兵马一同狠狠插入袁军的巢穴,整个袁军瞬间一泻千里!
本来的编制被硬生生切断、搅碎、融化。
当团结的军队没有了凝聚力的那一刻,就好像是面团忽然重新变成了面粉一般,飞快的从指尖流淌下去,根本没有半点反抗。
袁谭眼见兵败,愈发慌乱。
也不知袁谭是怎么想的,竟然又重新调转方向,似乎是要和刘邈再战上一场!
这样子吓坏了高干和刘去卑,赶紧阻拦:“如今我军尚有骑兵!能够顺利撤往北方!等到渡河返回河东,依旧能和刘邈对峙!大公子不可心急!”
匈奴骑兵!
这是袁谭此时最大的依仗!
速度快,就是优势!
河东尚有大军,此战对袁谭,并不算完全失利!
甚至高干还觉得,此战反而是赚了!
不同于袁谭。
高干一开始就秉持袁绍的命令,以为自己这边不过是偏师,是用来吸引、分散中原兵力的次要战场。
如今连刘邈这样的大鱼都被吸引过来,难道还不能说明战略上的成功吗?
虽然战术上遭遇了大败,但战略上却是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所以高干才看不得袁谭去送死!
至于刘去卑,那心理就更加淳朴。
废话!让袁绍的长子死在这里,那以后南匈奴还要不要在袁绍眼皮子底下待着了?
两人都求着袁谭撤退,袁谭无奈之下,也是半推半就的跟随二人离去。
也就是这一退,使得袁军彻底没有了希望。
若是渡口还在,袁军士卒说不定还能够从蒲坂返回河东。
但可惜,他们的后路,早早就被周瑜断绝。
随着黄忠、徐晃的不断扫荡,越来越多的袁军士卒选择认命,纷纷投降刘邈。
刘邈也已经纵马来到周瑜身旁,看到周瑜后更是立即亲热起来。
“公瑾,来!让我看看你瘦了没!当真是辛苦你了!”
刘邈这话别说周瑜,就是周泰听了都有些不自然。
周泰还专门揭刘邈的底
“之前主公不是还骂都督要自己翻越撒崤山吗?”
“废话!但这不是赢了吗?”
被当众拆穿的刘邈反而更加理直气壮!
“赢了什么都好说!别说公瑾只是让我翻越崤山,就是让我从太行山翻过去,那都是小事!”
周瑜看到刘邈的嘴脸后也是忍俊不禁。
“主公倒还真是一个样子。”
“本来我以为主公可能会晚到几日,不成想如今却是刚好!”
一天不早,一天不晚。
就是在袁谭决定不惜代价强攻的前一天,刘邈如约赶到了东面,与周瑜取得了联系。
而也正是如此,此战的效果,是出奇的好!
袁谭全面溃败,至少不必再担心袁军与马腾、韩遂的两面夹击。
不过周瑜的野心显然不止于此。
“主公与伯言一开始定下的战略,就不是与袁谭在这关中相持,而是以西面为突破出,以点带面,让战事的局面彻底倒向我军!”
“如今袁谭等有骑兵,已经往北而去。若是让他们渡河……那恐怕真的就只能沿河对峙了!”
烧掉渡口,固然让周瑜达成了一系列战术目标。
但同样,也给周瑜带来了最大的掣肘,就是在占据优势的时候反而不能快速推向河东,扩大战果。
所以周瑜已然决定,要将战事,将袁谭,彻底在河西解决!
刘邈听后却摆摆手:“急什么?”
周瑜赶忙还要说在河西彻底解决袁谭的重要性,就听刘邈说道:“反正公瑾已经布置好兵马了不是?我等就安心在此处等待结果便是!”
“唉?”
周瑜惊奇的看向刘邈,不知刘邈怎么能够知道此事。
“子义、文远,还有我花了大价钱打造的重甲骑兵可都不在此处。”
刘邈往战场看了一眼,便已经知道周瑜最后的杀招是什么。
“我军士卒人困马乏,全凭那一口牛肉撑着,已经无力再追击。”
“临晋城的士卒同样如此,接连苦战这么些时日,早已疲惫不堪。”
“有子义和文远在,袁谭此时,已经翻不出半点风浪!公瑾安心便是!”
北面袁谭等人好似惊弓之鸟,跑上一会就要回头看看刘邈追上来没有。
一直逃到韩城,袁谭才敢停下歇息。
此时袁谭神情灰暗,哪里有半点之前的意气风发?
虽然刘邈出现在这里,是袁绍战略的莫大胜利!但同时也彻底灭绝了袁谭领兵攻占关中,兵临许昌的希望!
换句话说……也就是失去了借助此次战功,一举让袁绍定下册立世子的希望!
袁谭只觉胸闷气短,就连喉咙都有些发甜。
等到高干收拢溃兵,得知如今身边不过只剩下六千兵马的时候,袁谭更是直接掩面哭泣!
高干看到袁谭哭泣,只能是拿以前越王勾践的例子来鼓舞袁谭。
“勾践曾经被吴国击败,并且成为了吴王的奴隶,受尽了屈辱,但最后不依旧是越国消灭了吴国吗?”
“如今我们还远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公子为何要这样悲伤呢?”
见袁谭不为所动,高干直接搬出袁绍
“此战失利,固然可惜!”
“但毕竟是将刘邈引到了关中,完成了袁公的目的!袁公自然也不会怪罪大公子。”
“可是倘若袁公知道大公子仅仅因为一场失利就痛哭流涕,失去斗志,那难道还会对大公子青睐吗?”
袁谭的哭声渐渐停歇。
是啊!
虽然不能完成攻占关中,兵临许昌的目标,但世子之争,还远远没有结束!
若是让袁绍知道自己因为战事失利而痛哭流涕,那岂不是白白惹得袁绍对自己失望吗?
袁谭想明白这点,立即擦干泪痕,不让别人看出!
“元才说的不错!我沦落至此,非战之罪也!”
谁能想到,刘邈会突然出现在关中?
这不循常理的一击,简直是给天下所有人带来莫大的惊吓!
袁谭不断安慰自己,总算是找回了一些斗志。
高干也连忙说道:“之前的战场上,没有看见到刘邈的骑兵。而我军却还有两千匈奴骑兵,这便是我军优势!”
“只要借助骑兵之威,使得刘邈不敢上前,我军就能从容渡河,重整旗鼓!”
袁谭也是认同此事,立即让刘去卑领匈奴骑兵监视龙门渡附近动向,给步卒渡河争取时间!
刘去卑虽然不大乐意,可如今显然也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不然不光袁谭过不了河,他自己同样也无法过河!
刘去卑将骑兵洒落出去,可仅仅半天后,就有斥候来寻刘去卑。
“娘的?刘邈麾下士卒都长了四条腿不成?怎么这么快就追上来了???”
“不,不是南方!”
这匈奴斥候仿佛看到了极为可怕的东西,连说话都在打颤。
“是北面!有骑兵!”
“而且,还是重甲骑兵!”
第297章 你也配姓刘?
龙门渡西面,是巍峨高耸的龙门山。
这座高山与崤山那好歹有河谷可以通行的地方不同,那是完全的崇山峻岭,根本不能过人。
所以自古以来,在龙门渡驻扎的大军,从来都是只关心南面的军队,而对其余地方并无防备。
不过这次显然是个例外。
早在烧毁渡口前,周瑜就让太史慈和张辽领兵沿着洛河北上,绕开龙门山这些地方。
等往北走到甘泉,就有了可以往东,靠近大河的道路。
再从大河北面沿小道南下,就能够从龙门渡北面发动进攻。
只是毫无疑问,这条道路无比艰难,比之刘邈翻越崤山还要艰难数倍!
尤其是张辽麾下那支刚刚组建起来的重甲骑兵,更是严重拖慢了大军的行军速度。
所以周瑜在制订这个计划时,其实也是有些没谱。
可张辽却在周瑜面前立下军令状
“刘骠骑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
刘邈,可是直接将最为金贵的重甲骑兵交给张辽来统领!
如此之事,简直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别说重甲骑兵。
就连高顺训练出来的陷阵营,吕布在高顺离开后都没有将其交到张辽手上,反而是交到了自己的妻弟魏续手上!
得到如此信任,张辽如何能不感动?
“还请都督信我!”
“哪怕我张辽亲自背着那些装备,也一定会按时抵达龙门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