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正面作战,袁谭有信心直接击败周瑜,为自己正名!
并州刺史高干听说袁谭要直接从龙门渡进攻关中后,也是专门来到袁谭身前向袁谭谏言
“大公子,既然如今舟船不能通行,何不等待一阵,等到马腾、韩遂的援军出现在长安附近,再两面夹击,击败周瑜!”
高干之策,虽然缓慢,但毫无疑问要稳妥的多。
可袁谭毫不犹豫拒绝了这条建议。
“周公瑾不过五千兵马,我等却在河东有三万大军,有何惧哉?”
“而且周公瑾烧毁渡口,明显是畏惧我军兵势,若不能趁着现在连续进攻,让对方适应战事,那落入下风的可就是我们了!”
此外,袁谭还有一个原因没有说出口。
那日郭图给自己说的话,袁谭始终都铭记于心.。
这一次,就是袁谭向袁绍,向所有人证明,他袁谭,是袁绍继承者的最好时机!
只要袁谭能够打一场漂亮仗,甚至干脆就是直接打到许昌城下,凭借如此战功,必然能够顺势让袁绍册立世子!
进攻关中,本就是袁谭的一张考卷!
这个时候,将马腾、韩遂拉进来,不是白白增加了自己的扣分项吗?
故此,袁谭依旧是选择从龙门渡强攻关中!
足足召集两万兵马,从北面渡河。
自始至终,袁军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韩城方向周瑜的动向。
【半渡而击之】!
这是连三岁小儿都知道的兵法俚语,众人不信周瑜会不知道此事。
渡河的时候,从来都是一支军队最为脆弱的时候,周瑜身为江东名将,没理由不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
但是让袁谭还有袁营将领惊奇的是,周瑜竟然一直毫无动静,任由袁谭安全的将两万兵马尽数运往西岸,完成了大营的扎建。
便是跟着袁谭一起渡河的匈奴右贤王刘去卑也是有些意外:“这对面的敌将,竟然是个不会打仗的书生吗?”
袁谭起初也是心有疑虑,不过等到大营立好之后,袁谭也就放下心来。
“那周瑜毕竟是刘邈的将领,麾下士卒也尽是些荆州士卒,没理由为了关中与我们死磕,所以畏战怯战,也不是没有理由!”
仿佛是衬托袁谭的“算无遗策”。
在袁军大营立好不久,就有周瑜士卒自韩城中奔来,与袁谭带来周瑜的求和之言
“都督说了,如今真正的战事,应该发生在中原,发生在袁绍与曹操之间。而并不应该发生在我们与大公子之间啊!”
“大公子与刘骠骑乃是亲眷,双方本就不应该兵戎相见,而是应该行君子之间的礼仪,大公子难道不是这样认为的吗?”
果然!
周瑜,果然是不想用自己麾下的士卒,来为曹操的关中而战!
袁谭心中窃喜,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淡然对周瑜使者说道:“我也是奉父亲之命行事,并不是真心想要与刘骠骑为敌。只要周郎答应不去进攻河东、并州,那我自然愿意退兵而去。”
当周瑜使者将袁谭的答复转给给周瑜后,周瑜却笑了。
“小狐狸。”
“没有老狐狸的道行,还非要卖弄自己的聪明,这分明就是自寻死路!”
周瑜看穿了袁谭的虚与委蛇,也立即答应下来,保证不会进攻河东。
袁谭得到周瑜的保证,又是一阵窃喜,随后便将自己的部分兵马撤到东岸上去,同时要斥候仔细观察韩城的防范。
“大公子,韩城城头的旗帜足有上千!”
“大公子,韩城城头的旗帜不过数百!”
“大公子,韩城城头,不过寥寥数面旗帜,并且城门大开,已经开始放百姓、商贾随意出入城门!”
袁谭在听到自己想听到的情报立即大喜!
“传我号令,全军出击!”
本来作势要渡河返回河东的军队忽然如猛虎下山一般,直接扑向韩城,打了周瑜一个措手不及!
周瑜根本不能抵抗袁谭,赶紧仓皇后撤。
袁谭立即命令刘去卑领匈奴骑兵赶紧追去,尽全力将周瑜追上,可不成想就在快要追上的时候,周瑜麾下的士卒忽然丢下大量财物,惹得那些匈奴骑兵都是极为眼红!
别说是匈奴骑兵,就是刘去卑看到那么多财物后,都忍不住动心。
他非但没有约束士卒,反而自己也加入到争抢财物的行列!
毕竟,在匈奴的习俗中,可没有统一赏赐。那每一次作战,都是谁抢到就算谁的!
有了大批财物拖延,这些匈奴骑兵终究没有追上周瑜,让知道事情经过的袁谭极为生气!
“那可是周瑜!是刘邈最为倚重的战将!是为刘邈拿下江东、荆州之地的最大功臣!他一人,就比十万黄金还要贵重,结果你们竟然只知道贪图一些财物?”
如今得了河东,得了财物的刘去卑也不惯着袁谭。
“我出兵,不过协助大公子而已!要是看不惯我们,只管把我们赶到河东去便是!何必在这里说这些风凉话?”
袁谭眼看南匈奴是越来越不听话,顿时有些后悔,后悔不该这么早就将河东让给匈奴。
驯养恶狼,让它半饥半饱才是最为合适的,哪有一口喂饱的道理?
不过一想到毕竟是战胜了周瑜,袁谭也就没有过分苛责刘去卑,而是休整片刻之后,就继续南下!
袁军侵袭如火,接连攻破合阳、澄城,很快就到了关中西面的军事要镇,同时也是冯翊郡的郡治临晋!
来到临晋城下,袁谭却是大笑!
“大公子何故发笑?”
“我笑那周瑜机关算尽,却是白费工夫!”
“他烧掉渡口,就是不想我军接近临晋!”
“可如今,我等不是好好的就站在这临晋城下吗?哈哈哈哈!”
左右诸将也是大笑,更有甚者说道:“江东不过蛮荒之地,如何能出现人杰?”
“……”
袁谭的笑声戛然而止,有些幽怨的看向对方。
别人都不知道金陵的繁华,他却是知道的!
如果江东都算蛮荒之地,那中原算什么?
袁谭这才发现一个扎心的事实。
自己战胜周瑜而高兴,是因为自己知道周瑜完全是强的离谱!
但身边这些将领不过局限于中原之地,哪里知道周瑜的名声?
尤其是那股河北人自带对南方人的傲慢,更是让诸将都以为击败周瑜,其实并不算什么本事……
“对牛弹琴。”
袁谭说了句让给诸将莫名其妙的话,而此时临晋城内,也再次出来周瑜的使者,斥责袁谭为何不守信用!
袁谭也是轻飘飘回了一句
“兵不厌诈!”
“他周瑜好歹也是名将,该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吧?”
“……”
临晋城内。
周瑜神情自若,哪里有半点被袁绍用计击败的颓废?
而在听到袁谭的回复后,周瑜更是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既然如此,那袁谭也就怪不得我了。”
“毕竟……兵不厌诈嘛!”
关于错字问题想和各位读者大大说一下。就是作者虽然每次写完都会检查,并且还会用码字软件自带的纠错功能检查一遍,但依旧还是会有错字出现,所以实在抱歉。另外就是起点这边改革,以前是只要读者纠错,不管前面多远的章节作者都能修改错字,但现在把这个功能封了,也就是说即便是作者本人也无权修改前面的内容,仅仅是能修改最近几天发布的章节。所以如果大家发现新章节的错字,作者都会立即改掉,让读者大大们有良好的阅读体验,但是一旦超过时限,就算纠错后也无法修改,实在是相当抱歉。
第295章 又想探亲了?
袁谭命士卒开始建造大型攻城器械。
临晋乃关中大城,也是大河、洛河、渭河三河汇流之地,故此早有人在城外修筑护城之河,引三河之水用以防范敌军。
袁谭为了应对护城河,率先制造的就是渡濠桥车。
桥下前面有两个大轮,后面是两个小轮,推进入濠,轮陷则桥平可渡。
数架渡濠桥车一同上前,很快就使得护城河上多了数条可以通行的桥梁。
并州名将郭援亲自领并州兵冲锋在前,利用云梯朝着临晋城城墙进攻!
城内。
周瑜也是不慌不忙。
其实朱桓、张辽率领的一万多援军早已赶到关中,只是袁谭并不知晓。
烧毁渡口,看似是让袁谭移兵往北,实则也断绝了袁谭将斥候抛洒到关中的可能。
袁谭太想赢这一场,以至于他的眼睛一直都盯着周瑜,却忘了其他方向,同样还有可以调动的兵力,故此……眼下的临晋,并非是袁谭想象的那样,不过是犹如惊弓之鸟的周瑜率领五千刚刚经历了败仗的士卒在把守,而是一座将近两万人把守,并且物资充沛、士气正盛的坚城!
不过周瑜并没有直接将兵力布置在城墙上,而是闲庭若步般让将士轮番到城墙上去防范,以此给袁谭一个假象
“快了!快了!周瑜马上就要不行了!这临晋城马上就要破了!”
第一天,城快破了。
第二天,城快破了。
第三天,城还是快破了!
明明袁谭看到自己的士卒每次都差那么一点点!可这一点点,就好像是不可逾越的大山,让他攻破临晋,夺取关中的梦想不断远去。
袁谭也是发狠:“传令下去!犒赏三军!明日务必拿下临晋城!”
当天下午,袁军营地内的炊烟数量比平日里要多上许多。
一直观察袁营动向的周瑜终于点头:“如此,就可以给主公发信了!”
而钟繇直到此时才看清周瑜的全部计划,不由感叹:“都督与那袁谭的兵事,完全就是老叟戏顽童啊!”
知道的是作战。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过家家呢!
袁谭任何的所作所为,基本都在周瑜的预料之内。
从龙门渡的忽然袭击,到匈奴士兵来追击,再到这临晋城下的强攻,全都在周瑜的算计之中。
也就因为对面领兵的袁谭是袁绍的长子,不然钟繇真以为对面的袁军将领是不是刘邈这边的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