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229节

  刘备呆呆的看着曹操,又看了看唇边的青梅,好像终于下定决心一般,一口咬住那青梅,让酸甜的汁水在口腔爆开,驱散了身上的阴霾!

  “我之前已经让仲山失望过,现在是绝对不会让孟德失望的!”

  “既然孟德信我,那我一定为孟德攻下徐州!杀死吕布!”

  “玄德壮哉!”

  曹操高兴的拍着刘备的肩膀,亲自予他兵马:“如此,东方之事,可就全拜托玄德了!”

  刘备仅仅三日后,就立即领着曹操分拨自己的三千精兵前往徐州,没有半点的拖泥带水!

  之前郭嘉和程昱都有事不在许昌。在回来听到刘备离去的消息后立即大骇,急忙跑到曹操身边谏言道:“明公怎么能做出放走刘备这样的事情!您现在放走他,将来恐怕要生变数了!!!”

  曹操闻言,也是有些反悔,赶紧命人去追刘备,想要将刘备召回。

  但刘备出了许昌后,就是一路向东,完全没有半点耽搁!

  此时刘备容光焕发,哪里有半点之前在菜圃中的颓废?

  关羽、张飞以及简雍、糜竺看到这一幕后都是会心一笑:“原来主公是在欺瞒曹操啊!”

  刘备也是大笑:“若不如此,曹操又怎会放我离开呢?”

  “速速前往东方!与元龙里应外合,共同夺取徐州!”

第241章 拯救蔡文姬

  刘邈在荆州做完最后的布置后,同样打算回到江东。

  留张绣驻扎在新野,抵御北方。

  再以周瑜为南郡太守,负责总揽荆州军务。

  以太史慈为江夏太守,控制要道坐镇中枢。

  再以程普、黄盖、韩当、朱治四名老将驻守荆南四郡,以威慑当地一些宵小。

  至于荆州的政务,刘邈本来打算交予伊籍。

  可伊籍之前在听了刘邈的话后,非要前往南方找仙草,无奈刘邈只能是另觅良才。

  其实荆州如今的大才许多。

  如李严、潘、赖恭……

  刘邈在荆州的这段时间里,这些人都展示出足够的才干,完全有能力将荆州托付给这些人。

  不过这些人终究是不如伊籍出身清白,所以刘邈还是有些犹豫。

  不过从江东传来一封书信后,刘邈顿时安心下来。

  “如此,荆州便皆托付给元叹了!”

  正是顾雍从江东毛遂自荐,所以让刘邈改变了主意。

  若论对政令的了解,那顾雍可是一步一步,把江东那个草台班子一步一步正规化的真正操盘者。

  而若论能力,顾雍在江东和刘邈一起经历了从无到有,其本就出众的能力更是被磨砺的更加锋芒毕露!

  刘邈于是在襄阳又等待了几日,等待顾雍前往。

  顾雍来时,还跟着他的左右曹掾。

  步骘、严。

  二人都是徐州人流落到了江东,之后被顾雍挖掘举荐征用,也是顾雍这一次要来推举给刘邈的贤才。

  刘邈询问二人一些问题,听到两人都是对答如流,便满意的与顾雍说道:“有这样的人在,我应该是不会担心荆州了吧?”

  顾雍点头,并且询问刘邈,在荆州还要主意些什么。

  “一切与江东照旧。”

  “无非设置三长、推行均田、创立军府。”

  “之前已经有人向我这里递交投刺,主动拜见。里面若是有贤能的人才,我都早已予以其官职。若是元叹不放心,可以再次考核他们。”

  顾雍摇头:“我没有见过比主公还要慧眼识人的。既然主公都看重这些人,那我也就没什么好质疑的。”

  “那不行!”

  刘邈不满。

  “有许多人都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他们在我面前表现的贤能,却不一定会在元叹面前表现的贤能。如果元叹认为此人是我举荐的,就不进行考核,那恐怕会出现很多纰漏!”

  顾雍听了刘邈的话后也是感慨:“主公相信我胜过相信自己啊!既然如此,那我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刘邈点头,又带着顾雍前往了文昌门学还有贩卖书籍的集市。

  “襄阳不比他处,这里处于关中、蜀地、江东、中原的最中心,所以是鱼龙混杂。”

  刘邈又将之前陈与那些个荆州大儒的事情告知顾雍。

  “所以,元叹在此地,要宽和一些,便是听到什么看似离经叛道的事情,也要多些容忍。”

  顾雍听明白了刘邈的话。

  “主公是想要将襄阳变成战国时候的临淄?”

  齐国都城临淄。

  齐威王、宣王在此设立稷下学宫,形成“不治而议论”的氛围,广招各学派学者讲学论政,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中心。

  当时的稷下学宫,吸引了孟轲、淳于髡、邹衍、田骈、慎到、申不害、荀况等大才不说,还促成了《黄帝四经》、《管子》、《晏子春秋》、《司马法》等著作的出现,可谓百家争鸣时期最璀璨,最辉煌的一颗明珠!

  所以顾雍立即猜出刘邈的意图,而刘邈也是直接点头,没有否认。

  “襄阳的位置得天独厚,其他地方的士人大儒能够轻易赶来。”

  “而且不在我的眼皮子底下,这些人才会有什么说什么,而不是因为畏惧我而变得畏畏缩缩的。”

  刘邈安顿完荆州之事,便转身看着顾雍:“我都说完了,元叹也该和我说说了。”

  “不知主公要听什么?”

  “你性子一向稳妥恬静,怎么可能忽然写信来说想要主政荆州?”

  刘邈笑道:“怎么?难不成是张公欺负你了?在江东待不下去,这才想要来到荆州避避风头?”

  “主公哪里的话。”

  顾雍和张昭虽然一同主持江东的政务,但两人一柔一刚,反而好似互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水火不容。

  “我来此地,不过是……”

  顾雍欲言又止。

  “主公可知,我的老师是谁?”

  “蔡邕嘛!我知道!”

  顾雍点头。

  “我在听到主公竟然找到了王充的《论衡》,就想到了老师的一件事情。”

  “家师当时在看到《论衡》一书后如获至宝,密藏而归。他北方的友人发现他自江东回来以后,学问突有大进,猜想他可能得了奇书,便去寻找。果然在他帐间隐蔽处发现了《论衡》一书,便抢了几卷就走。家师于氏急忙叮嘱他:“此书只能你我共读,千万不要外传”。其友人读后亦称“真乃奇书也”。”

  “《论衡》之书,那是家师所推崇的。可惜他都来不及对其批注整理,就被王允冤杀……我之所以主动请缨来到荆州,也是想要完成家师未尽的遗愿罢了。”

  顾雍平日里,面对谁都是冷这个脸。

  就连无法无天的周泰,在看到顾雍之后都会心里犯怵,不敢在宴席上过分放肆。

  但今日顾雍在提及到蔡邕时,嘴角竟是露出一些腼腆的笑意,就好像是读书时那种求知好学的学子一样,乖巧无比。

  刘邈也是头一次看到顾雍露出这样的表情。

  “原来如此。蔡邕明明忠心为国,最后却被另一个忠心为国的王允所杀,所以元叹心中才不能安定吧?”

  顾雍也是面露黯淡:“可惜我能为家师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刘邈沉思片刻,终于询问顾雍:“我听说,蔡邕的长女蔡琰,之前被掳往匈奴?”

  顾雍身体一震,下一刻,却是悲伤的流出眼泪来。

  “师姐她,确实……”

  “交给我了!”

  顾雍错愕的抬头。

  刘邈说道:“如今我与河北有了贸易往来,而袁绍和匈奴的关系一直不错,说不定能想办法将她赎回来。”

  “大不了,多贿赂一下许攸……嘶!那老小子是真黑啊!奶奶的!那玩意是真的不怕被袁绍发现吗?”

  顾雍红着眼,对刘邈作揖:“若主公真能将老师之女带回汉地,那我,那我……”

  一向才思敏捷的顾雍,此时竟然是卡到说不出话来。

  刘邈哈哈一笑,毫不在意的重重拍了一下顾雍的后背:“谁让我好美妇呢?哈哈哈!”

  “元叹放心,此事,我一定为你办成!”

第242章 许攸叛逃!

  邺城。

  陆再度不情不愿的来到这里,不情不愿的敲响了许攸的家门。

  “蔡文姬?那蔡邕之女?”

  许攸的屋中,可谓极尽奢侈。

  地毯上的虎纹清晰可见,桌面上则是闪烁着流金的光芒。油灯是由犀角制成,酒杯是用象牙镂空而雕成的,就连身边女仆的衣裳,都不是什么粗制滥造的麻衣麻布,而是来自吴地、蜀地的丝绸,光滑平整的贴在她们那凹凸有致的曲线上,犹如无物!

  陆来到许攸身边,顺便还拿着一面巨大的白瓷瓷盘。

  许攸斜躺在榻上,看到那瓷盘后却是有些不屑:“荆州白瓷?”

  这东西在河北别处是一物难求,但在许攸手中,却是能摆满一桌宴席!

  故此这东西,实在是入不了许攸的法眼。

  “这可不是普通的白瓷!”

  陆将瓷盘呈上:“这是刘骠骑专门为您烧制的白瓷!”

  许攸这才来了兴趣,接过瓷盘一看,果然发现背面偌大的盘底被分为八面,依次绘制出虞舜孝感动天、郯子鹿乳奉亲、仲由百里负米、曾参啮指痛心、闵损芦衣顺母、蔡顺拾葚异器、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的八孝彩绘图!

  而在正中间,虽有【荆州白瓷】的落款,却也在旁边写上【南阳许子远】的字样。

  “啧,刘骠骑,当真是用心了!”

  许攸显然相当满意这款为他特制的“八孝彩绘大盘”。

  将瓷盘收下,也代表着许攸愿意帮忙来处理此事~

  “那刘骠骑,怎么非要那蔡邕之女呢?”

  许攸奇怪。

首节上一节229/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