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224节

  而且这大权就算交出去,难道就真的能落到天子手中吗?

  那些个公卿百官,还有如董承这样的天子外戚,恐怕他们才是最想要权柄之人吧?

  现在看到董承对曹操这样不忿,陈也是劝道:“卫将军,曹操如今虽然蛮横,但至少不如李、郭汜那样无礼……而且如今天子和公卿百官也不用忍饥挨饿,这难道还有什么不满吗?”

  “……”

  董承无语的看着陈,就差将“一介书生,不足为谋”的话说出来。

  “公玮,那可是生而神圣的天子!”

  “天底下,就没有应该比他更加尊贵的人了!可他的权柄却被曹操那样的奸贼窃取!这是我等这些忠臣的耻辱啊!”

  陈没好意思拆穿董承。

  天子的权柄,从来都不可能只归属于天子一人。

  究竟是天子想要夺回权柄,还是天子身边的这些近臣公卿想要夺回天子,那恐怕现在谁也说不清。

  不过陈也知道此事紧急,立即询问董承道:“卫将军要我,或者说是要仲山做些什么呢?”

  “我已经联合左将军刘备、偏将军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等人,随时准备击杀曹操!”

  “只是还有领兵的诸曹夏侯在其余各处……我害怕这些人效仿当年董卓麾下的李、郭汜,反攻帝都,所以想要请刘骠骑到时候发兵牵制这些人,以作处理!”

  陈以为,董承是要拉刘邈一起对付曹操。

  不成想,董承已经是在考虑下一步的事情了?

  而且陈很想效仿留候张良对董承说一句话

  “你们难道以为杀死曹操,这兖州、豫州之地就归属于你们了?”

  曹操统治的基础,源自他早年收编的三十万青州兵!源自荀等颍川士族锲而不舍的支持!难不成杀了曹操,就能让这些人立即倒戈?

  这天下或许有人能够做到这样的事情,但陈绝对不认为董承这样的人能做到这样的事情。

  毕竟……

  如果陈没有记错的话,当初天子在雒阳待的好好的,又有鲁肃带去的黄金和粮草支撑,应该是不愁生计。结果就是董承看不下去杨奉、韩暹等人把持朝政,这才选择将曹操引到雒阳去,让曹操带走天子……

  所以陈在听说董承的计划后,立即就给其判上死刑。

  不过面上,陈还是恭敬的与董承行礼:“我一定会将天子衣带血诏的事情告知仲山!”

  董承大喜过望:“如此!就多谢公玮了!”

  “其实那袁绍袁本初也是大汉忠臣,只是可惜不能与其联络,不然的话,此事便更是十拿九稳了!”

  袁绍?

  大汉忠臣???

  陈眼皮一跳,随后连忙对着董承作揖,只想将他这个瘟神送走。

  “唉~读书,方能使人明智啊!”

  陈见董承等人名为朝廷重臣,名为在宦海沉沦数年,却连最基本的道理,最基本的眼力都没有,对大汉朝廷的未来也是充满了悲观。

  “罢了,反正我就是个传信的,与我无关。”

  陈不敢拖延,第二天就叫上司马懿父子迅速从许昌出发,继续南下,很快就穿过南阳,来到了新野,来到了刘邈掌控的地盘。

  一踏入新野地界,陈就不由面露笑容:“回来了!熟悉的场景都回来了!”

  陈指着路边耕种的百姓:“这些人必然是分到了田地,所以才这般卖力耕种。”

  司马懿父子朝着这些百姓看去,果然发现这些百姓比之其余地方的百姓更加卖力!

  尤其他们从中原过来,对此事的感触就更加明显。

  曹操那边的屯田制度,让不少百姓都是愁眉苦脸的耕种,嘴里还念叨着什么收了十石粮食,就要上交七石……

  而刘邈这边的均田制度,不但税率比曹操那边要少,同时“永业田”这一承诺的私田也是让百姓耕种起来的积极性愈发高昂。

  “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

  陈又念起《孟子》中的内容。

  “以前的百姓,对耕种并不放在心上,皆因其无恒产;如今的百姓,有了自己的永业田,如此就是有了恒产,所以才有了恒心啊!”

  司马懿则是好奇道:“可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这事仲山曾经回答过。”

  陈笑道:“若当真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那世家大族的私田算什么?”

  “只允许世家大族拥有私田,而不许百姓拥有私田,这难道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

  “而且那些永业田虽然归属于百姓,身终不还,准许买卖,却依旧是有官府监督的。”

  均田的本质,始终是打压豪族,抑制兼并,保护自耕农的利益,而不是什么如春秋战国时一样分封土地。

  或许将来哪一天,真的会进行分封土地这样的事情,但是绝对不可能是现在,也绝对不可能是在大汉如今九州的疆域内吧?

  此时众人又看到道路上络绎不绝的商贾,更是比其他地方明显要多上不少,也是对荆州,对刘邈的好奇更深。

  陈也是近乡情怯,甚至忍不住垂下泪来。

  “等会仲山见到我,怕不是会以泪洗面,又蹦又跳,然后语无伦次吧?”

  “倘若真是如此,还望你们不要取笑仲山!”

  司马懿父子连忙点头称是,同时也有些羡慕刘邈与陈之间的感情。

  到了樊城,几人住入驿站。

  陈这几日完全是无心读书,就连和司马懿他们讲起《论衡》来也是心不在焉,一直盼望着,盼望着……

  而到了第三天,才是终于来了消息!

  “仲山要来看我了!仲山要来看我了!!!”

  陈慌乱的收拾起衣裳,甚至还拿出珍贵的鹿膏涂满在自己的脸上,忐忑不安。

  终于!

  当刘邈出现在众人面前时,陈立即是以泪洗面,又蹦又跳,然后语无伦次……

  刘邈早早就听闻陈不知为何原因是与司马一家凑到了一起,所以看到陈后始终神色如常。

  不过在看到陈现在的样子后,刘邈忽然有些懒得理睬陈。

  来到其身边后,陈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刘邈一个横跳闪过陈,来到了司马懿父子跟前。

  找到其中最为年老的一人,刘邈笃定了其就是司马防,于是赶紧伸手握了上去:“今日,终能见到司马公啊!”

  司马防见刘邈竟然能够一眼在人群中挑到自己,也是既感到意外又感到欣喜:“见过刘骠骑!”

  “吾早闻司马公才学举世无双,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司马防羞愧道:“我的才能与陈公玮相比,就好像米粒与日月争辉,如何能够进入您的耳中呢?”

  但刘邈好像没听到这句话,立即问起司马防身边几人姓名。

  当确定司马懿也在这些人群中后,刘邈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下。

  司马防这一大家子,可是用袁绍大公子袁谭换回来的!

  若是有司马懿,那刘邈自然是大赚特赚。

  可要是没有司马懿,那刘邈可真是亏到姥姥家去了!

  如今见到司马懿就在自己眼前,刘邈也终于是舒展开眉头:“好啊!我看司马公之子,竟皆聪明智谋,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可谓社稷之才!”

  刘邈一手拉住司马朗,一手拉住司马懿:“我在襄阳城中早已备好宴席!快快与我前去赴宴!”

  司马朗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提醒刘邈

  “刘骠骑,陈夫子还在后面呢?”

  “陈夫子?谁啊?”

  刘邈转头看去,这才发现陈已经是石化在了原地,和个雕塑一样一动不动。

  “不理他!”

  刘邈继续拉着司马朗和司马懿就要回到襄阳。

  “走的时候一声不吭,之后又半天没有消息,我早当他死在外面了!走!他爱干嘛就让他干嘛去!”

第236章 我等光明磊落

  还是司马朗苦苦相求,刘邈这才来到陈跟前,满脸嫌弃的踹了他一脚:“走了!”

  陈被刘邈踹了一脚后也是立即精神起来:“嘿嘿!仲山,我就知道你心中还是有我的!哈哈!”

  刘邈再次翻了个白眼,头也不回的离开,而陈也是快步追了上来,不等刘邈邀请,就自己跳上了刘邈的马车,附在刘邈耳边讲述自己一路来的见闻。

  而最重要的,毫无疑问是从许昌临行前,卫将军董承带来的“天子衣带血诏”的消息。

  这话听的刘邈是直皱眉头。

  “整天日子放着不过,尽扯淡?”

  “话不能这么说。”

  陈问道:“假如现在被曹操这样对待的人是你,那仲山会怎么做?”

  “那废什么话?掏出刀来就和曹操干啊!”

  刘邈说完这话后,自己都是忍俊不禁。

  而陈跟着也是大笑。

  “仲山果然还是那个仲山!哈哈哈哈!!”

  “那仲山要如何呢?”

  “还能如何?”

  刘邈摇头。

  “真以为将曹操杀了,天下就太平了?袁绍就不要中原了?大汉就能中兴了?”

  “别说是曹操,就算他们当初跑到了徐州,跑到了玄德手上,难道玄德会将权柄拱手相让吗?瞎扯!”

  还政于天子?

  若是太平之时,说不定还有这样一个半个的圣人将手中权柄归还。

  可现在是乱世!谁敢将权柄交还给天子?那不光是对自己的性命不负责,更是麾下所有的文武性命具不负责!

  倘若现在刘邈是曹操,刘邈肯定会上去捶刘协三拳,大骂他几声:“朕朕朕狗脚朕”。

  反之,倘若刘邈现在是天子刘协,则估计会埋伏在什么白马门前,然后冲上去一剑刺入曹操的胸膛!

  好在,如今刘邈两边都不是,所以事情无论如何发展都无所谓,反正最后这火都烧不到他身上。

  “按兵不动!”

  “如今袁绍还没有与公孙瓒决出胜负,这也就给我们争取了时间。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发育比什么都重要!其他的事情都是扯淡!”

首节上一节224/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