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17节

  “当然,袁术在中原再怎么狼狈也和我们没关系,因为哪怕袁术如今只剩下几万兵马,也不是淮南众人能够抵挡的。”

  “一个在中原逐鹿失败的诸侯,就算还能够苟延残喘,公瑾难道以为这样的人还能成就大业吗?”

  “须知争霸天下,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袁术败于曹操,哪怕他如今兵将再广,名声再厚,也不过一具冢中枯骨罢了!”

  周瑜盯着刘邈。

  他竟然能够从刘邈的口中,听出刘邈对于袁术的蔑视!

  但这股蔑视,又并非单纯的自大。

  在提及袁术的兵力势力时,刘邈也很坦率,直言袁术如今在淮南之地远非其他人能够抵抗。

  这种看似矛盾的观点非但没有让周瑜别扭,反而让他觉得刘邈异常可怕!

  一个霸气的人不可怕。

  一个谨慎的人也不可怕!

  但是一个既霸气,又谨慎的人,那可就不一样了!

  周瑜一时间有些头疼。

  本以为浅水里养不出蛟龙,谁晓得淮南之地竟然还真就来了这样一头蛟龙,让局势朝着不可控的方向滑落而去!

  “刘使君。”

  周瑜本来想要说什么,但却被刘邈“很不礼貌”的打断

  “公瑾,在你说话前,你最好三思而行。”

  “你与伯符,都不是甘愿平凡之人。”

  “若是投靠袁术,你二人将来大概率只能败亡。”

  “方才伯符说的好,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以袁术的性子,若是此时接纳了孙坚旧部,将来大抵是不会再还予伯符。”

  “倒是我,有着袁术难以比拟的一个优势!”

  刘邈说到这里,骄傲的抬起头!

  周瑜疑惑:“刘使君说的优势是什么?”

  “吾不知兵啊!”

  “……”

  周瑜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有人会将“不知兵”当做自己的优点。

  尤其是看刘邈骄傲的劲,那完全是真的骄傲,丝毫没有半点做作!

  “刘使君,莫不是在戏耍我?”

  “当然不是!”

  刘邈拍拍胸脯

  “吾不知兵!带兵之事自然也就轮不到吾!”

  “就算如今收了孙坚的旧部,也不晓得如何调用指挥他们!”

  “加上伯符要为其父守孝,如此一来,能够调用兵将的不是只有一人?”

  “何人?”

  “自然是你!周公瑾!”

  刘邈很想伸手上前将周瑜掉下来的下巴帮他扶上去,但一想到自己还要起身,也就懒得帮他去合上嘴巴。

  “刘使君莫不是在说笑?”

  周瑜现在完全不能理解刘邈,大脑都是一片空白,显然是已经有些跟不上刘邈的思路。

  从一开始就是如此。

  每当周瑜想要预判刘邈的走位时,刘邈总是能以一种极其丝滑的姿态滑到一个让周瑜完全意想不到的地方,然后给周瑜迎头痛击,将周瑜敲晕……

  周瑜完全没有想到,刘邈居然会让自己来统领孙坚的那支兵马!

  刘邈这般,难道就不怕自己出尔反尔,然后自立门户吗?

  还是说,刘邈不过是在诓骗自己……

  周瑜心绪逐渐不宁,心中方寸大乱,在刘邈跟前彻底没有了章法!

  刘邈端起自己的杯子,见里面的柘浆已经没剩多少,干脆端起周瑜那杯还没有喝过几口的柘浆慢慢饮入口中,不给周瑜补充体力的机会……

  见周瑜已经愣在当场,刘邈决定,再给这个可怜孩子一记重击:

  “如果我没有料错的话,公瑾之所以有恃无恐,大抵是因为手中还有什么能够拿捏袁术的物品吧?”

  “比如……”

  刘邈没有说出来,只是对着周瑜做了八个字的口型。

  但就在周瑜看清刘邈的口型后,心中却是巨震!

  有那么一瞬间,周瑜甚至想要捡过旁边放着的古锭刀,一刀将刘邈解决了事!

  只因刘邈的八个字,几乎道出了他和孙策之间最大的秘密!

  周瑜心头堵的难受!

  他怀疑是有人泄了密!

  不过再一细想,就知道此事绝无可能!

  刘邈与孙坚之前并无交集,哪里会在这件绝密之事上泄密?

  难不成……

  周瑜突然想到一些被当做正史记载的传说

  秦始皇帝尝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当之。高祖隐于芒、砀山泽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吕后,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高祖又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

  真正的王者,真正的天命之人,是能够看见天子气的!

  莫非竟是那物的天子气被刘邈看到,所以刘邈才会专门来到淮南吗?

  周瑜一向文武筹略,万人之英,便是天下再多豪杰,周瑜都能一视同仁。

  唯有今日的刘邈,在他眼中却好像突然变得遥远,也变得高高在上。

  “难道刘使君,果真有天命呼?”

  周瑜一时气短。

  倘若刘邈真有天命,那自己与伯符,又当如何自处?

  是追随刘邈,做个周昌、樊哙。

  还是说,做个王陵、雍齿,与刘邈一刀两断,不再往来呢?

第22章 天下与我何加焉?

  周瑜深吸一口气,随即又吐出。

  往复几次,波荡起伏的心境终于归于平稳。

  周瑜此刻不解的看向刘邈,见刘邈始终不动如山,便明白今日之事,终究是让刘邈成了那个赢家!

  “刘使君先与陆氏结喜,得了陆康还有江东士人的支持。如今又来此处,想要接收乌程侯旧部。”

  “如此图谋,所求必然甚远!”

  “却不知,刘使君的大志是什么?难道真的是想要效仿光武皇帝一般,于乱世崛起,平定天下吗?”

  刘邈没有正面回答。

  “公瑾以为,光武皇帝再造大汉,仅仅是因为他想要平定天下吗?”

  周瑜眉头紧锁:“刘使君何意?”

  “光武皇帝起兵时,当时天下早已纷乱不堪。”

  “若只图名利,其兄齐武王先于光武皇帝起兵,时人都以为首领,而非尊崇光武皇帝。”

  “倘若光武皇帝当真只是以一己私欲做事,那当年齐武与光武,不过又如今日袁家兄弟一般无二!公瑾难道不这样认为吗?”

  周瑜不敢和刘邈一般大胆,去分析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动机,只能再度追问:“刘使君究竟何意?”

  刘邈手指窗外

  “如今诸侯各相纷争,百姓流离失所,公瑾却问我为何想要图谋大事?”

  “我那日在陆忠义的宴席上曾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殊不知却还有下一句!”

  刘邈难得认真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如今四边蛮夷不宁,中原诸侯又互相攻伐,常常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哪怕是目不识丁之辈,见这疮痍下场犹会心里戚戚!今日公瑾却问我为何图谋此事?”

  刘邈说这话的时候,俨然是动了真火!

  他没有想到周瑜竟然会问他这样的问题!问他为何要谋划这些事情?

  倘若袁术真是雄主,刘邈又何须此身,行于刀锋之上,暗中谋划大业?

  刘邈难道不知道,找个世外桃源,然后凭借刘氏宗亲的名头忽悠几房大户人家的女儿与自己和孙满堂,优哉游哉吗?

  别说是袁术。

  但凡袁绍、曹操、刘表、刘备、孙策、孙权当中任何一人能够成就大业,终结乱世,刘邈都会为其鞠躬尽瘁,赢得生前身后之名!

  袁绍外宽内忌。

  曹操疑心太重。

  刘表进取不足。

  刘备意气用事。

  孙策自大轻敌。

  孙权不提也罢!

  若非如此,天下与我刘仲山又有何加焉?

  周瑜被刘邈突然的怒气惊到,同时也震撼于刘邈所言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一时之间,愧疚之情竟是油然而生!

  是啊!

  如今天下纷乱,百姓民不聊生!

  若是有能力平定乱世,自当不惜此身,何念为何如此?

首节上一节17/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