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都是为了大汉! 第149节

  张勋趁机给袁术立下军令状

  “到了那时,末将必然亲自为陛下斩下刘邈头颅!”

第164章 有没有可能,刘邈真是个忠臣?

  听到张勋的计策,袁术才终于强压住心中的愤怒。

  “不!若是能生擒,一定要将刘邈活着带到朕身边!”

  若仅仅杀杀了刘邈,如何能够解自己心头之恨?

  袁术看着被他扔在地上的绢书,也是冷哼一声:“取笔来!朕倒要问问他,问他到底有几句话是真心的!”

  为刘邈送去信件的是韩胤。

  与前几次的热切不同,韩胤给刘邈递上信件后,就一直冷着个脸,看都不看刘邈一眼。

  “韩兄,为何不理睬愚弟呢?”

  韩胤斜着眼:“你还当我是你兄长?”

  “韩兄昔日相助之情没齿难忘!”

  刘邈还是和前几次礼遇韩胤一样,都是将最肥美的肉食放在韩胤盘中,给他呈上最甜美的酒醪,送上最珍贵的礼物,并没有因为阵容不同就对韩胤有什么偏见。

  韩胤见刘邈还是坚持亲自给自己割肉,顿时难过的拉住刘邈的手:“仲山!你与我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分明说过!陛下有天命在身!你分明说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难道这些你都忘了吗?”

  刘邈并没有露出不好意思的窘迫神情,而是立即摇头:“我平日里说些醉话而已,韩兄怎么就当真了?当真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和后将军去说呢?”

  “仲山!汝怎能这样!”

  刘邈也是直接将一杯酒放在韩胤面前。

  因为动作太大,里面的酒花都被卷起,震荡在了桌面上。

  “韩兄,不是我强词夺理。”

  “倘若袁将军真的是天命所归,只要他登基称帝,按理说应当是立即四海升平!无论刘备、吕布、曹操等人皆是纳头便拜不是?”

  “韩兄也知道,我刘邈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倘若将军称帝,真的令诸侯臣服,我刘邈难道还能去做那个异类,去与后将军为敌吗?”

  “可现在呢?现在是各方诸侯没有一人愿意臣服袁将军!您将心比心,倘若您是我,难道会在这个时候跟随将军吗?”

  韩胤大恼:“仲山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还要将这事都怪在我与陛下身上?”

  “对了,就是归罪在你们身上。”

  刘邈此时因为饮酒脸色已经有些潮红:“倘若后将军真的是天命所归,能让世人敬仰,那我刘邈如今又何苦于在此处和后将军作战呢?”

  “韩兄,现在后将军称帝的瘾也过了,不如让他赶紧将帝号取掉,然后上书给天子赔罪,说不定还能保下汝南袁氏的清名!”

  “刘邈!你混账!”

  “韩兄自己想想,就知道我说这话是在气你还是真的为你与后将军好!”

  “哼!”

  韩胤气愤的拿过书信:“后会无期!!!”

  回到袁营,韩胤将刘邈书信呈上,袁术也询问起韩胤:“刘邈与你说什么了吗?”

  韩胤将刘邈的话转述给袁术听,袁术听后果然也是一声冷哼!

  “巧言令色!”

  随即拆开刘邈的信件,袁术却轻咦一声。

  这次刘邈送来的信件,终于不再是用昂贵的白绢书写,而是以纸张作为书写。

  自和帝时,蔡伦便改进了造纸技术,只不过并不方便书写。

  直到东莱掖县人左伯改进,纸张才成为名家学士书写的珍品,并慢慢普及开来。比如大儒蔡邕写作时,就是“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

  袁术自然认得只纸张,只是因为两汉贵族间重帛书、绢书的习惯,所以并不喜欢在上面书写。而其他诸侯也往往是贵族出身,亦不爱用纸张作为书信来写给他信件,所以这还是袁术第一次收到纸张写成的信件。

  刘邈忽然换作纸张书写,当然不是炫富,毕竟白娟比之纸张不知贵重多少,而且在袁术跟前炫富,那未免属实也是有些自不量力了。

  之所以换作纸张,是因为刘邈这一次写给袁术的信件异常之多!厚厚几张宣纸上都挤满了蝇头小字,粗略看去怕是有万字之多!

  就连圣贤所著的《论语》也不过一万又两千字,刘邈竟然能够写信写出一万字来,这让袁术都不免好奇起来:“这刘仲山是搞什么名堂?”

  不过如今袁术在军中等着上游修筑水坝蓄水,反正也是无事可做,也就看起刘邈写给他的万字长信。

  起初袁术本以为这又是刘邈写来的什么屎尿屁,所以就没有细看。

  可在看了两眼后,袁术却眉头微皱。

  这信中内容,并非之前那些毫无营养的内容。

  恰恰相反。

  这竟然是针对袁术的一篇谏言!

  刘邈在信中开始就写道

  “后将军您的出身令所有人羡慕,当初恐怕除了史侯与董侯之外,天下的年轻人中,恐怕没有人能够比您更加富贵吧?可您为何现在却被困于两淮之间,反而郁郁不得志呢?”

  刘邈针对袁术的发迹史,一件一件帮着袁术梳理,并给出袁术当时有可能更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昔日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害死,袁术直接火烧皇宫,却逼得段等人带着皇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逃往小平津,并最终在那里碰到了董卓……

  刘邈就在信中劝道:“难道当时就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倘若那个时候您与他太后商议,放您进入皇宫,您不就可以轻松接替何进的位置,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人吗?”

  还有后来袁术讨伐董卓,就因为听信谗言,害怕孙坚得到雒阳后不能控制,就断了孙坚粮草,致使孙坚错过了战机,让董卓逃到了长安,使得联军几乎一无所获……

  刘邈又在信中谏言:“您那时若是信任孙坚,与孙坚一起进军攻占雒阳,杀死董卓,您现在不就是匡扶汉室的中兴柱梁吗?”

  包括再往后的派孙坚进攻刘表却战死荆州、进攻曹操却后路被劫,以及到最近仓促称帝的事情,刘邈在信中都给了最优解!

  到了最后,刘邈更是一句:“我一直都相信以后将军的出身和能力,迟早能够成为平定天下的英雄,可为何现在事情却到了这样的地步呢?我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还望您能好好思考,解答我心中的困惑。”

  一万字。

  说长,其实很短,不过片刻就能看完。

  说短,其实很长,因为上面几乎写着袁术的一生。

  袁术看后,久久不能自语,过了一阵,更是直接嚎啕大哭,以至于连身子都不能站稳,险些跌坐过去!

  “吾恨不能早遇仲山啊。”

  “吾想……仲山心中应该还是念着我的吧?”

  张勋:“???”

  桥蕤:“???”

  韩胤:“?????”

  袁术拿着这份信,放在手中反复观看,反反复复……

  其实刘邈写这封信的时候,鲁肃就在身边。

  甚至就连上面很多事的答案,都不是刘邈想出的,而是鲁肃将自己代入袁术,采用“事后鲁子敬”形态推导出当时的最优解。

  鲁肃陪着刘邈写完这封万字长信之后也是不解道:“主公为何要给袁术写这样的信?”

  “这里面每条谏言,都是袁术实实在在犯过的错误,倘若袁术真的按照主公之言所改变,那恐怕……”

  “子敬多虑了!”

  刘邈活动着长时间书写而感到疼痛的手腕:“子敬,你知道人活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

  鲁肃猜测道:“无衣无食?无亲无故?”

  “是后悔。”

  刘邈将这些纸张铺开,等待着上面的墨渍晾干。

  “袁术如今称帝,小日子过的必然不错。”

  “倘若我没猜错的话,袁术如今必然还有闲情逸致听着音乐,看着歌舞,潇洒度日。”

  刘邈此时都有些羡慕袁术的没心没肺。

  “可他估计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他,大汉不知有多少百姓都受到了无妄之灾。”

  “那些个百姓,或是至今还饥寒交迫,或是早已不在人世……可袁术却还能这样优哉游哉,子敬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而且以袁术的性格,就算是告知他这些,他也不会在乎,心中更不会内疚……对他们那些世家而言,平民百姓不过就是耗材,死再多也不过是个数字。”

  “既然如此,我就将他过去这些可能改变他命运的决定都告诉他,让袁术从现在开始就时时刻刻陷入到对过去的懊悔中,叫他再不能无忧无虑。”

  刘邈虽然有些精疲力尽,但眼中神采不减。

  果不其然!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永远不会嫌累的!

  一想到袁术会因为这封信每夜焦虑到不能入睡,刘邈就由衷的感到开心!

  “至于改正……倘若是在称帝前,他说不定还真有改正的机会,可他早已将他自己的后路堵死了,又如何能够改正呢?”

  “顺便,这也是为我们拖延一点时间,我这些天总是有种不好的预感。”

  刘邈看着天空,在云层背后藏着的,是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的太阳。

  直到正月初五这天,刘邈与平时一样出营帐行走时,一滴水珠重重的砸在了刘邈鼻尖。

  刘邈脸色瞬间严峻起来,不复平日镇定。

  广陵……下雨了!

  祝所有高考学子高考顺利!同时也再度感谢岩宝大王以及我的社长要洗牌、飞翔的但丁、赢子卿、沙发里等读者大大的打赏,感谢!

第165章 关羽体验卡

  广陵尚且也算江南,这雨下的也很绵软,静静从天上垂下一道水帘,隔绝了声响,让人想就这么好好睡上一觉。

  可无论是刘邈还是鲁肃,亦或者是在水洼地地中假装修筑营垒的蒋钦、徐晃等人,都是惊愕的抬头朝天上看去。

  “竟然下雨了?”

  立春落雨至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在刚刚立春时节下雨,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对农桑的影响巨大!更别说对于如今双方的战事而言更是一个意外因素。

  “忽然下雨,河水必定暴涨!”

  正在一处水洼旁的蒋钦立即唤来自己的一员亲兵:“速去与主公汇报!立即撤军!”

  “喏!”

  亲兵纵马朝着淮阴狂奔而去,却在路上碰到一同样疾驰而来的令信兵。

  “主公有令!让各处兵马立即离开低洼处!”

  令信兵声音高昂雄壮:“立即转移到南面东阳的高地上!除了甲胄军械,其余如粮草辎重一律舍弃!”

  蒋钦亲兵之前也是水匪出身,听到令信兵下达这样的命令后顿时有些不舍:“那可都是白花花的粮食啊……”

首节上一节149/3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