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外面的事情传出来,他们才恍然大悟。
不管怎么样,太子朱标也算是一个读书人,如今这么多的读书人被锦衣卫抓了,估计也是凶多吉少,他自然有一些想不通。
这时李祺直接找到了李善长,想让李善长来帮忙开导一番。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此时的他正在钓鱼。
“既然如此呢,你让太子来这儿找我吧¨ˇ !”
李祺听到这话心中极为兴奋,要知道因为这一件事情,就连自己的妻子临安长公主也是非常地担心。
太子朱标在外面一直都是一个合格的太子,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太子朱标自身压力也是极大。
同样如今才是开国之初,还没有后世三大案之后的成熟,有这样的迷茫也是情理之中。
几个人在这一个地方钓着鱼,最终太子朱标还是忍不住地问道。
“韩国公对于今天这件事情你怎么看?”
李善长笑了笑说道。
“这难道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
太子朱标听到这话之后顿时不乐意了。
“这些可全部都是读书人,而且在翰林院和国子监之中都是未来的人才储备,如今他们还没有走进朝堂就。
身遭如此的大祸,实在是可惜,可是他们也只是为了一腔热血!”
李善长摇了摇头。
“你说得没错,他们确实是被别人鼓动的,以为自己是对的,他们或许是很无辜!”
“但是天底下无辜的人可不只有他们想一想,虽然他们在国子监和翰林院当中苦读,确实辛苦了一些,但是天底下吃不饱饭,每天努力。
活下去的人更不在一个少数,他们难道有什么错不成?”
“既然是需要进行改革,就必然需要将旧的势力摧毁,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这天底下哪有不流血的变革!”
“只要这些血流得值得,这一切都是值得!”
话未说完就听到后面传来一个声音。
“想不到韩国公竟然也是一个妙人,能说出这样一番话!”
李善长转头一看,便发现一个老者出现在这一个地方,正是刘伯温。
他心里非常意外,刘伯温和自己可是没有任何的交情,这一次竟然会来到自己的府邸里面,看来醉翁之意不在酒,他的目标应该是太子朱标。
刘伯温看着面前的这一个池塘,顿时心生感叹。
“¨~ 想不到韩国公这小日子过得当真是惬意,不瞒您说,我也是极为喜欢钓鱼的,当初如果不是天下大乱的话,或许老夫也会每天钓鱼过着这样的闲散生活!”
随后他让驸马李祺给自己也准备了一根钓竿。
李善长撇了撇嘴,看着面前的刘伯温说道。
“人家都说天下三分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你这么一尊大佛怎么来我这座小庙了?”
刘伯温听到这话之后,顿时苦笑一声。
“韩国公你可就不要折煞我了,这句话怎么来的?难道(赵李好)你心里面不清楚吗?”
李善长听到这话愣了一下,顿时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了词。
李善长乃是淮西勋贵之首,之前淮西勋贵,可是做了不少违法之事。
当初为了保住他们自己多做了不少的遮掩。
而作为刚刚建立的御史台,必须让自己的地位足够稳定,那么他们就将矛头对准了这些淮西勋贵。
使得御史台和淮西勋贵之间的摩擦非常之大。
后来李善长为了对付刘伯温便使用了捧杀的计策。
很快在民间便传出来了这句话,刚开始出现这句话的时候,可把刘伯温给吓个半死。
要知道自己的功绩虽然有一些,但是绝对没有他们想象的,那更是没有办法和诸葛武侯相提并论。
这么说的话,那些有功劳之人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第八十四章 刘伯温的试探
第八十四章刘伯温的试探
太子朱标看到来到了此地的刘伯温心中也极为震惊。
“原来是诚意伯,诚意伯来此可是来寻找韩国公的?”
刘伯温听到这话后笑着说道。
“也算是吧!”.
“老臣来此一方面是拜访韩国公,二来是见一见太子殿下!”
太子朱标愣了一下,有些疑惑。
“来见我?”
此时他仿佛想到了什么一般叹了一口气说道。
“想必刘大人所说的应该是这一次国子监和翰林院的读书人堵在皇宫门口的事情吧,实在是抱歉我已经尽力了,只是没有想到事情会发生到这样的地步!”
刘伯温摇了摇头。
“并非殿下的错,陛下决定的事情可不是这么容易改变的,更何况有些人做得确实是过了一些!”
“只不过经过了这一件事情之后,太子殿下一定要想办法安抚好那些书生,虽然国子监和翰林院里面的读书人不错,但是代表不了天下的读书人,如今正是一个拉拢天下读书人的好机会!”
朱标叹了一口气,眼神充满复杂。
不管怎么说,刘伯温也是一个读书人,如今竟然教自己如何对待其他的读书人,若是被那些人知道了,恐怕会在背地里暗戳戳753地戳他的脊梁骨。
似乎是看懂了朱标的眼神,刘伯温一脸洒脱地说道。
“殿下应该知道,我虽然是个读书人,但是同样也是大明的臣子!”
“而太子殿下是大明的未来,无论如何也应当为太子殿下谋划!”
“事实上如果改革的话,确实会让大明的人才更多,而且在许多方面会变得更好,不止我们知道那些反对的读书人心里想必也有一杆秤!”
“但是这么做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所有人都想着自己的利益,自然不会意识到这一些!”
“说来惭愧,老夫也是既得利益者,但是为了整个大明,也不得不如此了!”
韩国公李善长听到这些话心中有一些意外。
或许是因为原身的记忆,所以导致他看待刘伯温的印象有一些偏颇。
此人是一个标准的读书人,自然许多的事情都是以读书人的方式进行考虑,想不到今天才知道,确实是自己想岔了。
“想不到刘大人竟然能够意识到这样的事情(cecg),但真是让人惊讶,不错不错,早知道的话能够早点结交刘大人这一个朋友就好了!”
刘伯温听到这话之后一阵惊喜,随后笑着看着李善长说道。
“是啊,斗了这么长的时间,老夫也是第一次觉得韩国公如此顺眼!”
“之前是在朝堂之上,以我的身份极为特殊,实在是不应该有太多的牵扯,如今韩国公竟然敢舍弃身上的一身荣耀,甘愿归隐。
自然不用担心什么其他的了!”
“说起来老夫对于韩国公可是非常佩服的,身为大明的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能够甘愿放弃手中的权力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即便是遭到朝中官员以及淮西勋贵的不理解也要促成此事!”
“当真是我被楷模,尤其是韩国公得到的土豆等高产作物,更是我大明之福音,有了这些之后,我大明的粮食产量比起之前会高上许多,到时候将不再会有百姓因此而饿死,因此老夫还是佩服韩国公的!”
李善长听到这话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原来自己这么优秀,虽然自己辞官没有这么大义凛然,只不过是自己单纯地想要回来养老。
但是能够得到刘伯温这样的人物的夸赞,他心里面还是非常满足的。
就在这时,朱标的鱼线突然间动了,朱标猛地一拉一条鱼直接上钩。
这时太子朱标一脸轻松笑了笑说道。
“也难怪韩国公经常在这一个地方钓鱼,确实能够让人心里变得平静!”
“多谢两位大人,孤心里清楚,只不过是过不了心中的这一道坎罢了,以前觉得这些读书人寒窗苦,读这么多年实在是不容易,所以不愿意动这些人,因此在许多的事情上与父皇相悖!”
“但是仔细想一想,这天底下的人又有谁好过一些,若是为了我大明,一切都是值得的,毕竟这件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当然能够保住他们的姓名最好,但是如果他们执意找死,就算是孤也不会放纵他们!”
刘伯温和李善长两人互相看了一眼,从太子朱标的眼神当中看出了一股雄心壮志。
两人心中都是非常的惊喜,之前的朱标确实有一些优柔寡断,如今太子朱标的眼神当中竟然有了一些朱元璋的影子。
讲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们两个人心中都是极为欣喜。
这时刘伯温看着面前的李善长说道。
“韩国公学识通天,总是有许多的奇思妙想,如今我大理开始了科举考试之后仍然会有许多的人才来到朝堂之上。
此乃天下人之福。
只是不知我们接下来应当如何去做!”
李善长撇了撇嘴。
这个老家伙果然不能夸,这样的事情问自己干什么,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吗?“刘大人说笑了,这些都是诸位大人的事情,如今我也只不过是一个赋闲在家的老朽,实在不应该多说什么!”
“若是来谈论风雅之事或者是来吃喝钓鱼什么的,老夫欢迎,若是其他的事情,请恕老夫不愿意多嘴!”
刘伯温听到这话之后心中有一些失望,但还有一些惊喜。
当初他又有些怀疑李善长突然间辞官是有什么其他的安排,毕竟这李善长对于权力极为热衷。
这才过了多长的时间,突然间有这样的变化,确实让它有一些难以理解。
所以想趁此机会好好地试探一番。
如今看来,这李善长确实没有继续回到朝堂上的打算。
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一种件好事。
然而一旁的太子朱标却看准了这一个机会。
“刚才刘大人说的对李大人学识通天,自然能看到我等看不到的事情!”
“当初天下未定,所有的官员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将那些元人鞑子给赶回草原,如今这事已经完成了多次北伐也将那些北元残部打得连连败退!”.
第八十五章 老朱又来蹭饭了
第八十五章老朱又来蹭饭了
“所以现在许多的官员觉得如今天下已经太平了,是时候该享受了,甚至许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只能够每天花天酒地!”
“不知我大明的政策当中是否还有一些问题,若是还有问题的话,请韩国公不吝赐教!”
李善长听到这话有些为难,他确实不想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