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50节

  李善长十分迷茫,随后向他们问了李铁刚才所说的事情。

  当得知了这样的内容之后,他松了一口气。

  还好李铁没有胡乱说,否则的话自己小命不保。

  不过自己可没有他说得这么高尚,这样的火器如果制造出来的话,对于他们大明确实有着不少的好处,同样对于他来说也是如此。

  有了这一个功劳,再加上之前土豆的功劳,自己未来的日子就可以过得舒坦了。

  这是李善长看着面前的宋濂说道。

  “几位皇子,只不过是临时在我家中上几节课罢了,那些内容虽然不是科举考试的内容,但也是有些作用的¨ˇ !”

  这时宋濂皱了皱眉头,似乎李善长对于教导皇子这样的荣耀好像有些不屑一顾。

  难道自己真的冤枉了他不成?这李善长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

  宋濂并没有抓着这件事情不放,随后直接将目光看向一旁的太子朱标。

  “老夫听说了如今科举考试的内容发生了变动,自古以来四书五经等圣人之言论便是科举考试的核心!”

  “圣人的言论包罗万象,并不是一般人能够学得会的,若是能够从中悟到些什么,也足以证明这人是难得的是贤良之臣!”

  “那些百工之人倒也有一些用处,但是作用并没有我们想象得这么大,倒不如趁此机会多招收一些圣人弟子,到时定然可以使的地方安定朝堂井然有序!”

  太子朱标极为尴尬,最后将目光看向李善长的方向。

  李善长立刻明白了太子朱标的意思,合着这件事情后面提出来之后让自己去解释这件事情,李善长心里非常清楚宋濂这家伙脑子一根筋。

  可偏偏这人是太子朱标的启蒙老师,太子朱标也不好过多地反驳。

  如今这一个任务就落在了自己的头上。

  想到这个地方,他心里就是非常的郁闷。

  好的事情想不到自己这样的事情又冲着自己来了。

  若是被宋濂这家伙缠上,可不是一件好事。

  李善长抬头看天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般。

  太子朱标看到李善长根本就没有搭理自己,心中非常的郁闷。

  看来李善长确实不想管这件事情,此时他非常无奈地说道。

  “宋师也知道之前父皇废除了科举考试,就是因为科举考试所选拔出来的官员并没有什么太大的能力,父皇对于他们的能力非常的失望,才采用推荐的方式!”

  “但是这推荐的方式比起科举考试来说更是麻烦,而且容易结党营私,所以我们便想到了如今的新式科举考试的方式!”

  “根据这些官员所擅长的东西分为各种不同的侧重点,但是他们基础依然还是那些圣人的著作,只不过是除了这些圣人的著作之外,还需要考验一些其他的东西!”

  宋濂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复杂,此时他看着太子朱标说道。

  “你说的这些我都懂,可是你要清楚,如今的儒学才是天下正统,如今这么做的话,可能会使得那些杂七杂八的学说言论死灰复燃,这样可不是一件好事!”

  “¨~ 到时候各种学说都会出现,争端起矛盾初显,恐怕朝堂之上也不会安宁,到时候说不定又再一次地陷入党派之中,其后果不堪设想!”

  宋濂的考虑也是有几分道理。

  如今这朝堂之上的皆是学习儒家思想的读书人。

  虽然也有着一些分歧和各种各样的派系,但是总归是在维护他们读书人的权益,自然不会产生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是如果百家思想又再一次地死灰复燃的话。

  朝堂之上所出现的争斗比起之前可就更加的激烈了,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各个党派之间的内斗会使得他们的国力产生极大的消耗。

  只见这时李善长站了出来说道词。

  “宋老先生想多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杂(赵李好)在一起,不一定会出现什么乱子,朝堂之上本身就有党派之争,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无非是靠陛下进行调整进行平衡!”

  “但是如果天下只有一家言论的话,便会陷入没有敌手的状态!”

  “曾经有一句话叫做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如今的儒学实在是有些太过于安乐,这样的情况下看样子极为稳定,实际上发展速度要缓慢得多,不如在一潭死水中扔一颗石子!”

  “相信有了这一个石子,事情的改变会很快!”

  宋濂盯着李善长,看来这件事情和他也不是没有关系。

  虽然这话说得是不错,只不过用这样的方式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桩好事。

  “我儒家发展了千年,早就已经达到巅峰,自然不是其他的那些小家小派能够相提并论的!”.

第七十九章 和老子无关

  第七十九章和老子无关

  “自从盛唐开始,科举制度诞生了无数的英才,而宋朝更是如此,尤其是宋朝,养士二百年,刚才出现了文天祥陆秀夫这样的英杰,我大明自是应该如此!”

  李善长笑了笑。

  “这天下之英年才俊何其之多,大明开国之初,同样也涌现出来不少人,就像如今,陛下同样目不识丁,但也成就一番事业,英雄不论出处,并非只有读了书才能够成为杰出之人!”

  “先秦时期,百家思想横行,也正是此原因,各种思想交碰在一起,思想活跃且发展速度极快!”

  “百余年的时间里就连儒学也诞生了,像是孔子孟子荀子这样的人物,除此之外,能人异士无数!”

  “那是一个圣人辈出的时代,只是之前可以难道现在就不可以了不成?”

  宋濂听到这话之后,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想不到这李善长的口气竟然如此之大,还想要造出圣人不成。

  除了孔圣和亚圣,由于荀子的言论有些偏颇,所信奉的人并不是很多.

  宋濂阴阳怪气地说道。

  “看样子韩国公你所教授的东西都是新的东西,其中以753格物为主,莫不是韩国公想要借此机会给自己封个什么圣人当当?”

  李善长哈哈大笑了起来。

  “我都这么大把年纪了,哪里会有这样的想法,如今所求的只不过是安稳罢了!”

  “既然已经从朝唐之上全身而退,又岂有再入朝廷的道理,我没有那么大的志向,不像你还想要传承文脉什么的,在我看来我接下来的生活就是吃喝睡!”

  “所有的事情在大明律允许的范围之内,只要随心去做就好!”

  宋濂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愣了一下,眼神中仿佛出现了一丝恍惚。

  身为读书人,就没有人不羡慕这种生活的,之前他也想象过过上这样的生活。

  可是很快现实的因素便让他再也没有了此等想法,尤其是成为太子朱标的老师之后。

  这让他感觉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大的追求。

  因此每天都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一直都在克制着自己,至于那些所谓的理想早就已经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

  仔细想想韩国公如今过的这个生活不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现在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况且还百病缠身。

  何必要和那些年轻人一样出来争什么东西,子孙自有子孙福。

  相信儒学传承了这么多年,难道还能够怕了其他的那些学说不成?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叹了一口气说道。

  “想不到韩国公竟然如此的洒脱,这一点我倒是远远不如!”

  “朝堂之上的事情也确实不需要我这一个糟老头子多说什么,你说得对,咱们都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还有什么事情放不下的!”

  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他笑了笑。

  摆摆手转身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太子朱标看到这一幕顿时愣了一下,这件事情就这么解决了,此时他满脸疑惑地看着李善长。

  李善长叹了一口气,看着朱标说道。

  “太子殿下,你可是给我惹了一个大麻烦,老夫只是想要过得安安稳稳的日子,何必如此!”

  :既然如今宋大儒的身体已经恢复了,那干脆就让几位皇子再重新跟随宋大儒一起学习即可!”

  燕王朱棣等人听到这话之后,心中极为着急。

  这段时间跟随李善长学习,让他们学到了许多的东西,甚至之前那些没有见过的东西,更是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今要让他们换一个老师继续学之前那些枯燥的东西,他们又怎么能够愿意?“李先生,我们还想跟着你学习那些(cecg)格物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比起那些枯燥的文章要好得多!”

  太子朱标也是非常着急,这段时间燕王朱棣他们三个跟随李善长倒是学到了许多的东西,这里面许多的东西,即便是他也是闻所未闻。

  如果让他们继续学下去的话,竟然还能够学到很多,这对于整个大明来说都是一件极为有意义的事情,想到这一个地方之后,太子朱标也点头说道。

  “韩国公,这件事情是不是再考虑一下,这段时间我这三个不成器的弟弟在这一个地方学了不少的东西,即便是父皇和孤,都是赞不绝口,我等还是希望他们能够跟随韩国公继续学习本领!”

  李善长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满脸黑线。

  这才多长时间就给自己整这么大一个麻烦,继续学下去的话还不一定是什么情况呢。

  “殿下不必如此,几位皇子殿下若是有空的话,倒是可以来听一听,不过现在其他的皇子全部都在大本堂之中,若是只有这三位皇子在这里的话,必然会引起他们的不公!”

  “不患寡而患不均,此事也同样是如此,更何况老朽百病缠身,实在是没有这一个时间多做些什么!”

  “若是有不当之处,还望殿下原谅!”

  说完之后,李善长也不听太子朱标的解释于是急匆匆地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看着李善长急匆匆的背影,太子朱标满脸黑线。

  这走路速度比起自己都差不了多少,这哪里是身患重病的样子,燕王朱棣几人心中极为紧张,此时他们看着朱标说道。

  “太子哥哥,以后我们还能来李先生这个地方学习吗?”

  朱标听到之后叹了一口气,笑着说道道。

  “今后你们还是在大本堂之中学习,但是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来韩国公这个地方请教一番!”

  “韩国公懂的东西非常多,以后对你们也是有着极大的作用!”

  几人听到之后认真地点了点头,尤其是燕王朱棣更是如此。

  此时宋濂从韩国公府里面走出来一众的官员就已经将他给围住了。

  “宋大儒,此事如何?”

  “不知太子殿下可否愿意收回成!”

  ,其他人听到之后也是非常的着急。

  毕竟这件事情关乎着他们的权利。

  此时宋濂叹了一口气,看着他们说道。

  “诸位,宋濂无能没有这个本事,此事乃是皇家决定,我等切不可多言!”.

第八十章 读书人的昏招

  第八十章读书人的昏招.

  “我儒学发展至今难道还比不上那些野路子出身不成尔等回去好好准备一番,自然可以让陛下看到我等之力量!”

  众人听到这话之后不由得大吃一惊,他们很难想象这个结果。

  “难道以宋大儒之能还没能劝服殿下和~韩国公不成!”

  宋濂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这一个地方,剩余的这些人-顿时慌了。

  难道这件事情就连宋大儒都没有办法不成?众人心中一阵-失望。

首节上一节50/2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