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朱元璋一脸阴沉。
“李善长,你可知道欺君是什么样的罪过!”
一旁的魏国公徐达无奈地摇了摇头,刚才他已经知道了事情的全部,经过这里擅长扬言自己。
有一种粮食能够亩产万斤,这便勾起了老朱的兴趣专门过来查看。
不过这件事情在徐达看来纯属无稽之谈。
如今大明最好的田,能够有千斤的产量就已经不错了,还亩产万斤,咋不上天?你直接说这是神仙的粮食得了。
一旁的驸马都尉李祺心中也有些担心。
当初自家父亲也是这么和自己说的,然而他并不相信这些事情,谁能想到自家父亲这么不靠谱,和自己说说也就罢了,竟然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陛下。
这下完了,一个不注意那可就是欺君之罪。
他正想要解释,只见这时李善长笑着说道。
“陛下放心,就算是给老夫天大的胆子,老夫也不敢欺君,这梁是并不在上面,而是在底下!”
随后李善长指向地下的方向,这让朱元璋愣在了原地,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什么粮食是长在地底下的。
随后李善长便叫来了几个人,准备将这地方刨开。
很快便来了几个人,从里面刨出一个像是土疙瘩一样的东西。
这土疙瘩的个头不小。
而且一连串的好几个朱元璋看着这东西皱了皱眉头,眼神中似乎有些嫌弃.
第三十三章 君子也能庖厨
第三十三章君子也能庖厨
不过转念一想,虽说这东西的卖相不怎么样,但如果真的能够果腹的话,也能够救下来许多人。
这年头有的吃就不错了,还管他长得好不好看?只要能够填饱肚子就行.
没有过多长时间,这一块地的土豆已经全部被挖了出来,看着这摞的像是小山一样的土豆。
人心中都极为震撼,谁能想到这一块地里面竟然有这么多的这个玩意儿。
要是真的都能吃的话,这说不定还真的能够亩产万斤。
“百室,你确定这玩意儿真的能吃?”
李善长点了点头,随后拿出来一些,直接走进了厨房。
既然看到李善长的样子非常惊讶,只见李善长熟练地烧了柴火,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将这些土豆切成片和丝。
又找一旁的庖厨要来了,其他的辅菜,直接开始当着众人的面掂起了勺。
没有过多长时间,一股香味就直接传了出来。
太子朱标看着这如此熟练的举动有些不可思议。
不管怎么说,李善长毕竟是一个文官,自古以来君子远庖厨,可如今的李善长却亲自下厨做饭看着熟练。
程度。
也不止一次两次了,这对一直都信仰儒家思想的朱标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此时他满脸惊讶地将目光看向皇帝朱元璋和魏国公徐达。
“父皇,徐叔,这韩国公还有这一手?”
两人也被面前的这一幕给惊呆了,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些。
那些读书人一直扬言着君子远庖厨连带着他们自从从军之后,也从来没有自己做过吃的,这么多年了,早就忘了厨房长什么样子,更别说在里面做饭。
若是李善长这个模样被人看到了,说不定明天就有御史的弹劾。
这时朱元璋想起之前太子朱标说过,韩国公李善长在吃的方面非常讲究。
甚至是他和蓝玉那天也吃了许多。
上次来韩国公府,那些菜虽然神奇,但也是那些厨子做出来的,这还是第一次看到官员自己做吃的,实在是新鲜,没有过多长时间,几个精致的小菜就摆在了众人的面前。
朱元璋看到之后不由得食指大动,刚才那几个毫不起眼的土疙瘩,现在已经变成了金黄色。
朱元璋尝了一口这味道确实非同一般。
“没看出来呀,百室,想不到你竟然还有这手艺,朕还是第一次知道!”
李善长笑了笑,这是前段时间从系统当中签到获得的厨艺精通。
由于自己是现代人,对于什么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不屑一顾,反正又在自己家里面,本来就没有几个人知道。
更何况自己已经离开了朝堂,就算那些人知道了,对自己也没有什么影响。
几个人吃得满头大汗,早已经忘了去给那些土豆称重量的事情。
不过这时在他们看来也无伤大雅。
刚才那一小块地的土豆都已经堆积得像是小山一样,就算是称重,也不会差许多的。
等到几人吃得肚子溜圆的时候你李善长从怀中掏出来一个金黄色的棒子在那里啃了起来。
朱元璋和徐达两人顿时愣在了原地。
这家伙竟然还藏有私货。
朱元璋瞬间不满了起来。
“好你这老货,竟然还藏了其他的好吃的,快给咱尝一尝,这是什么?”
李善长摇了摇手中的东西,笑了笑。
“这东西叫做玉米是另外一种作物,这东西的产量虽然比不上前者,但是亩产也有个几千斤,这些东西不能算得上是真正的粮食,光吃这一种东西未必是件好事!”
“所以有这一个东西补充一点会好上许多!”
随后李善长又拿出来一些,朱元璋和徐达两人吃得唇齿留香,又糯又甜。
没有过多长时间,一堆玉米又直接下肚。
两人捂着自己的肚子满脸地享受,这么多年了,还是第一次吃这么饱,这么舒坦。
若是整个大明的百姓都能够吃到这些东西,得是多幸福的一件事情。
这时朱元璋仿佛想到什么一般说道。
“这东西产量如此之高,恐怕不是这么容易种的吧?”
相比较来说,江南的稻谷产量更高一些,但是这些东西也就只能种在南方,而且对水的需求量极大。
越是产量高的粮食越难伺候,若是这土豆也是如此的话,恐怕难以大规模推广。
李善长撇了撇嘴,满不在意地说道。
“放心吧,这东西非常好活,只要是他有牙的地方,切下来一小块埋在土里就能够长出来,而且不需要什么特别好的土地,就算是西北的沙土也能够长得出来!”
几人听到这话,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这东西简直就像是上天赐给他们的。
江南地区的粮食本身就不缺,而西北地区甚至是西南,很多地方可就不一样了。
这些地方并不能种出多少的粮食,很多时候无法自给自足,只能够从其他地方调用。
因此这些边陲地区对于大明来说,不过是一些累赘。
如果不是朝堂之上,还有些有识之士极力劝阻,恐怕都有一些官员主张将这些边境之地全部放弃了。
如今有了这样的粮食,这些荒芜之地,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大明的粮仓,到时候大明的人口必将暴涨,国力也会随也变得更加强大。
想到这里,他心中极为激动。
朱元璋抓着李善长的手。
“百室,你可立下了大功,有了这东西,咱们大明接下来必将迈入一个崭新的盛世!”
“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
一旁的魏国公徐达眼神中满是羡慕。
韩国公李善长本身就有着不少的功绩,如今放弃了自己的权利,看似失去了许多实际,重新获得朱元璋的信任。
再加上这一次的功劳,若是这件事情宣扬出去,李善长在整个大明的地位都会无与伦比,只要他们李家不牵扯到造反之类的事情,便会永世不倒。
李善长想了想,笑着说道。
“陛下你也知道咱到这个年龄了也没什么爱好,要不你多给我一些前程,我好好地过我的日子!”.
第三十四章 啥也不要,给钱就行
第三十四章啥也不要,给钱就行
“另外我这儿子没有什么太大的本事,为人倒是实诚一些,还请陛下以后不要给他太高的官职,只要能够保证他未来衣食无忧,老臣就心满意足了!”
朱元璋心中极为激动。
就这?这点要求根本就不算是要求.
要知道单独凭靠外面的那些玻璃,李善长就能够挣下来许多的钱财,不说富可敌国,至少三代难以用完。
如今他却要将这些东西全部上交,这可是真正的忠臣。
至于李祺,虽然能力不是特别强,但还算是一个不错的臣子,并没有李善长所说得这么不堪。
李善长这么做,实际是为了保住李祺,以免未来德不配位,产生麻烦和损失。
自从登基以来,他还没有遇到如此活得通透的人物。
信国公汤和之所以辞官回乡,实际上也是担心自己对他动手,这一点朱元璋自己心里非常清楚。
而韩国公此等行为却是真正地没有将这些权利放在眼里。
而一旁的驸马都尉李祺,心中极为无语。
好吧,自家父亲这么一句话就直接将自己给限制住了。
虽然李祺也不想追求什么高位,但是当着外人的面这么说,自己的儿子不太好吧。
徐达看着李善长的眼睛越来越亮了,这李善长竟然活得如此通透,以前竟然没有看出来。
看来这李善长确实是一个值得深交的家伙。
语不惊人死不休。
朱元璋还没有说话,就听到李善长说道。
“对了,这一种粮食的事情千万不要说是从我府上出来的,否则的话,我府上可不得安宁了!”
“老臣就想过上吃吃喝喝养老的生活,这样的功劳恩在我头上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若是可以的话,陛下就说是您亲自让人去海外寻得的种子,这样的话也会让我大明臣民心生感激,对我大明有利!”
朱元璋心中满意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