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废除宰相,老朱懵逼了 第141节

  管家听到这话有些尴尬,转身离开了这一个地方。

  而另外一边,这件事情很快就753传了出去,朝堂上的几位大佬都知道了这一件事情。

  御史台之中,刘伯温叹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复杂。

  当年的几个老臣,如今剩下的已经不多了。

  这宋濂也算是个有名望的人,想不到如今竟然干出这等蠢事。

  要知道教皇子读书这件事情可是陛下亲自下的命令,虽然他们都知道这件事情,但是却不敢将这件事情给。

  搬到明面上。

  陛下表面上对于宋濂这些读书人极为尊重,但是其骨子里对于读书人还是防范的。

  无非是看中宋濂的名声以及教导太子朱标的情分。

  这并不代表着宋濂能够倚老卖老。

  若是真的将陛下逼急了,恐怕即便他是大儒,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相反这韩国公李善长,他是看不透了,之前这家伙对自己多有针对,而且自己从来不下场,每次都是让胡惟庸动手。

  只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每一个动作自己都看不懂,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一般。

  此时刘伯温拿出一个龟甲,从怀中掏出了五枚铜钱,经过一番测算之后,看着桌子上的卦象。

  刘伯温眉头紧皱,最后长叹了一口气.

第七十三章 好戏登场

  第七十三章好戏登场

  “果然这李善长的命格发生了变化,只是如今这命格究竟变成了什么?实在是难以揣测!”

  刘伯温深吸了一口气,眼神中满是复杂之色。

  而另外一边消息传到了胡惟庸的府邸.

  胡惟庸笑了笑,并没有在意这些事情。

  科举考试就算是改革,对于他来说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他的基本盘是在淮西勋贵身上,虽然说前段时间因为丹书铁券的事情,使得淮西勋贵的损失极为惨重。

  但是上交了丹书铁券,地下那边定然会对这一群老兄弟网开一面,之前所做的那些事情直接一笔勾销,要是清除了他们身上的一个祸端。

  如今自己麾下的这些淮西勋贵只要不犯什么太大的事情,再加上朝堂之上,无论是汪广洋还是刘伯温,没有一个人是自己的对手,唯一需要担心的也就是那一个杨宪。

  几位淮西的侯爷来到了胡惟庸的府邸。

  “胡惟庸,听说了吗?宋濂去韩国公府上去找李善长的不痛快了,这是一个好机会,咱们要不要也掺和进去把水给搅浑!”

  说话的人正是永嘉侯朱亮祖。

  在凤阳巧取豪夺田产的人中就有他。而且比起其他人,他所抢占的田产更多一些,如果不是将丹书铁券交了保住了自己一命,后果不堪设想。

  如今他将这样的损失安在了李善长身上,如果不是李善长,自己绝对不会有这么大的损失。

  “宋濂这老家伙的名声还挺响亮,此次李善长恐怕凶多吉少,咱们趁他病要他命,再上去踹他一下,说不定能够将这老家伙彻底地打翻!”

  而此时的胡惟庸却摇了摇头。

  “这件事情和咱们没有太多的关系,我们还是不要参与得好¨ˇ !”

  “因为之前的事情,咱们在陛下面前可都是挂了号的,若是这个时候闹得太过没有了丹书铁券,因为陛下真的不敢杀我们吗?”

  一人听到这话之后愣了一下,这些人自诩功劳极大,毫不客气地说,这老朱家的天下有一半也是属于他们的。

  所以他们从这百姓身上拿一些东西也是应该的,然而这段时间朱元璋的做法如同给他们泼了一盆凉水,此时他们才意识到,朱元璋并没有给他们共分天下的想法,如今他们和朝堂上的那些普通大臣没什么区别,犯个事儿也是需要砍头的。

  既然皱着皱眉头,似乎感觉有些可惜。

  胡惟庸看着这些人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道。

  “你觉得陛下和李善长的关系如何?”

  “他会不会看着李善长出事儿?”

  几人听到这话之后顿时愣了一下,仔细想一想,如果之前。

  陛下和李善长之间还有着矛盾,如今连丞相都没有了,两人之间自然也没有任何矛盾。

  尤其是太子朱标曾多次出入李善长的府邸,说不定朝堂之上很多太子的主意都是李善长出的。

  如今的李善长对于朱标和朱元璋这父子二人来说,完全就相当于一个智囊的存在,自然不会随意地舍弃。

  永嘉侯朱亮祖听到这话心中有些不满意。

  “李善长那老家伙之所以有现在的地位,还不是靠着出卖弟兄,如果不是他的话,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如此严重!”

  胡惟庸皱了皱眉头。

  “还不是你们做得太过了一些,陛下那里都已经看不下去了!”

  “以后若是再有这样的事情,先提前和我说一声,我好为你们遮掩,否则若是出了什么事情,老夫是不会出手的!”

  永嘉侯朱亮祖听到这话心中顿时急了。

  除了被查出来的事情之外,他们确实还做了一些荒唐事。

  只不过那些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直接被遮掩过去。

  就算是陛下知道之后,顶多是训斥他们一番不了了之。

  可是这样的小事,如果积累了多了也会变成大事。

  他们这些人都是一群大老粗,让他们去带兵打仗,去前线冲锋,他们绝对不会含糊。

  可是整这些东西就不在他们的强项了,讲到这一个地方之后,几人有些着急急忙说道。

  “胡大人放心,既然我们已经选定了,你做我们这些勋贵的头人,自然是看中了你的本事的,有什么事情也会提前告知你一声!”

  “既然这李善长我们动不得,那就看看他和姓宋的那个老家伙,究竟谁的本事更强一些!”

  “¨~ 希望那姓宋的老家伙不是浪得虚名之辈,老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李善长那老家伙丢脸的样子了!”

  翰林院国子监甚至是礼部等一众的官员得知了这一件事情之后,心中也是非常的激动。

  “不愧是宋大儒,果真是说到做到,昨天还刚答应咱们如今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有了宋大儒的加入,那李善长就算是有天大的本事,也分不起什么浪花来!”

  几人听到之后纷纷点了点头。

  这时一位官员满是奇怪地说道。

  “诸位感觉好奇吗?这明明是陛下和太子殿下做的决定,怎么突然间到韩国公府了?难道这件事情和韩国公有关系不成?”

  一名官员阴阳怪气地说道。

  “之前陛下和太子殿下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如今出现了这么大的改变,必然有奸佞之人在背后怂恿,宋濂乃是当世大儒,说不定明察秋毫正(赵李好)是猜到了这背后之人乃是这韩国公李善长在捣鬼词!”

  “如今宋濂宋大儒为天下人之大义辛苦,当为我等读书人之楷模!”

  众人听到之后点了点头。

  一名官员站了出来说道。

  “有如此老前辈是我等读书人的荣耀,我建议我等前往韩国公府门口一来可以为宋濂宋大人壮声势,二来也可以让陛下和太子殿下知道,我等着决心!”

  礼部尚书得知这一个消息之后,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他确实不想让自己手底下的人参与这件事情因为陛下现在的态度还不明确,平时闹腾一些也就罢了,如果这件事情做得太过,必然会遭到陛下的处罚。

  因为郭桓的事情,他也牵连其中,虽说没有和他一样倒卖粮食,但是作为知情者也是有一些罪过的.

第七十四章 文官堵门

  第七十四章文官堵门

  虽然陛下没说,但是他感觉锦衣卫绝对不可能查不到,这段时间自己应当低调行事,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诸位同僚,此事我等应当从长计议,我等读书人当克己复礼,如今吵吵闹闹的堵在人家家门口,这像什么样子,我等还是在这里等着,我想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有结果!”

  一众官员听到这话心中极为不满,尤其是看向礼部尚书的眼神更是如此。

  我被读书人当有大志向大作为,如今像这礼部尚书如此畏畏缩缩的像什么样子?这时一位礼部郎中站了出来说道.

  “我等读书人,岂能如此畏畏缩缩,既然此事乃天下之大义,我必然会前往,诸位谁愿意随我一同前去!”

  这时候不少的官员全部都站了出来,看着礼部尚书的目光就像是看着一个罪人一般。

  礼部尚书心中极为无语,这些家伙当真是要闹一些乱子不成?真的以为陛下的刀不会对准他们这些读书人不成?他这些人哪里会听劝。

  直接急吼吼地来到了韩国公府的门口。

  韩国公府的那些家丁看到这些人气势753汹汹地急忙堵住了门。

  一群家丁手中拿着棍棒挡在了外面。

  “尔等是什么人?此地乃是韩国公府,闲人莫入!”

  这时一位官员有些不满地说道。

  “李善长曾经也是读书人,怎能如此粗鄙,我等皆是读书人来此地乃是为宋濂宋大儒加油助阵!”

  “尔等不说,以礼相待,竟然还手拿棍棒耀武扬威当真是犹如读书人之体面!”

  门口的几个家丁听到这一番话顿时气乐了。

  这些家伙的脸皮当真是厚,一群人来到他们韩国公府找麻烦,竟然还能说出如此冠冕堂皇的话。

  “不管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韩国公府,擅闯者杀无赦!”

  既然听到这话顿时愣了一下,想不到这些家伙竟然如此头铁。

  这下尴尬了,他们都是轻贵的读书人,到哪一个地方不被人高看两眼,如今竟然被堵在这一个地方,顿时感觉有些尴尬。

  领头的官员甩了甩袖子,冷哼一声说道。

  “我和(cecg)你这样的粗鄙之人无话可说,还是让我等进去的好,若是怠慢了我们,就算是你们家韩国公李善长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几人有些犹豫,立刻差人前去汇报。

  当宋濂和朱标得知这件事情之后,也是有些意外。

  宋濂心中极为惊讶,自己来找李善长比试确实只是因为学术上的原因,另外有些不服那些皇子竟然觉得李善长教得比自己好。

  怎么突然间黑压压地来了这么多的官员,他可不想借此机会针对李善长,这下可有些麻烦了。

  太子朱标则是脸色极为难看,这些家伙做得确实有一些过了。

  他们去找宋濂来替他们主持公道,这件事情倒没有什么,可是如今这么多的官员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一位国公的府邸门口堵门。

  这件事情成何体统?李善长得知此事,心中无名火起。

  果然越给这些人好脸色,这些人越是蹬鼻子上脸。

  真当自己是好欺负得不成。

  此时他看着一旁的护院说道。

  “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就凭他们也想进来,真的当我这韩国公是阿猫阿狗都可以随意进来的不成?”

首节上一节141/2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