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人不比任何人差。”
“吴有训就是最好的例子!”
“他能在物理学领域做出成就,你们在天文学领域也可以。”
谈到吴有训,常福元和蒋炳然呼吸急促,满脸羡慕。
对方只比他们小几岁,但现在已经是华夏的传奇了。
他没有依靠李奇维教授,凭借自己的努力,做出了世界性的学术成果。
让全世界再一次对华夏刮目相看。
高鲁三人来欧洲前,华夏科学社早已大肆宣扬了吴有训的事迹。
如此年纪,做出这样的成就,简直就是第二个李奇维教授再世。
吴有训的事迹足以说明,华夏在科学领域,潜力无限。
“高博,你要注重年轻学者的培养。”
“他们才是华夏天文学步入现代化的关键。”
高鲁深表赞同。
“李教授,你放心吧。”
“我已经通过教育部,观察了几个好苗子。”
“他们在国外学习的都是天文学。”
“等他们毕业回国后,我就让他们参与到天文台建设中来。”
“一边建设,一边学习。”
李奇维满意地点点头。
管中窥豹,从天文学就可以看出华夏其它领域的发展。
虽然艰难,但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可以排除一切困难。
而李奇维的作用,就是在幕后,为他们保驾护航,参与到国际科学界的氛围中来。
只有多多交流,才能更快地成长。
李奇维起身笑道:
“走吧,成立大会就要开始了。”
第415章 双策惊全场!世纪大辩论!一言可定天文未来!
大都会酒店的会场内,此刻已经人满为患。
来自三十多个国家,近三百位的天文学者们,将要在此成立国际天文学联合会。
这是整个天文学领域里程碑的事件,标志着天文学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天文学领域的大佬和新秀们,悉数到场。
当李奇维入场后,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长、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台长,戴森,早已等候多时。
他一步上前,红光满面,欣喜道:
“布鲁斯教授,大家就等你了。”
“你要是再不出现,他们还以为我在撒谎呢。”
周围众人大笑。
李奇维笑道:“哦,我刚刚在和我们华夏的天文学者们交流。”
戴森之前见过高鲁,对他道:
“哦,高台长,我们又见面了。”
“你在天文学领域的造诣,让我受益匪浅。”
花花轿子抬人,高鲁老脸一红。
他很清楚自己的天文学水平,和在场的大佬相比,完全不够看。
更不用说戴森这种天文学领域的权威了。
但是因为李教授的存在,别人非但不会嘲讽,反而以礼相待。
这一刻,高鲁直观地感受到了李奇维在欧洲的影响力。
寒暄过后,戴森接着说道:
“布鲁斯教授,我再给你介绍一些朋友。”
“这位是美国天文学会创始人之一、威尔逊山天文台台长,海耳教授。”
海耳算是美国天文学领域的实权大佬了。
他被称为“现代太阳观测天文学之父”。
海耳毕生只研究太阳,其首次发现太阳黑子周围有磁场的存在。
他在1893年至1905年,担任芝加哥大学天文学教授期间,主持建造了两座大型天文台。
同时它们也是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台。
叶凯士天文台和威尔逊山天文台。
前者就是哈勃读博期间所在的天文台,附属于芝加哥大学。
而后者则位于加利福尼亚州。
海耳先后担任两大天文台的台长。
哈勃毕业后,被海耳亲自招揽,又转去了威尔逊山天文台。
该天文台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反射望远镜,口径达到了惊人的2.5米。
要知道,同时期的华夏,天文学还停留在“老夫夜观天象”的级别。
哪怕是亚洲天文学最强的樱花国,口径也只有50厘米。
差距之大,可见一斑。
哈勃则是这个望远镜的第一个使用者。
足以可见海耳对哈勃的重视。
这种大佬,也难怪会不服戴森组建联合会了。
但是对于李奇维,海耳却是无比的热情。
“布鲁斯教授,百闻不如一见,今天终于有幸见到你了。”
51岁的海耳身材有点瘦弱,但是气势一点不输,中气十足。
李奇维伸出手,笑道:
“你好,海耳教授。”
“哈勃曾写信向我提起过你,他在威尔逊山天文台,跟着你学到了很多知识。”
海耳听后极为开心。
哈勃是他带过最惊才绝艳的后辈。
而且对方还在布鲁斯教授那里进修过。
这份履历就是学术生涯的保障。
海耳对于哈勃非常自信,他认为哈勃一定能创造天文学领域的辉煌。
此刻,在海耳身后的哈勃,再次见到李奇维后,显得极为激动。
“布鲁斯教授,见到您真是太好了。”
李奇维拍了拍他的肩膀,勉励道:
“你现在可是拥有全世界最好的望远镜。”
“希望你能用它做出天文学领域的伟大突破。”
哈勃听的热血沸腾。
他现在的研究方向有两个。
一个是关于宇宙结构的,即银河系到底是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星系。
第二则是广义相对论的第五预言:宇宙膨胀。
这两个课题也是当前天文学极其火热和前沿的方向。
也只有那些最顶尖的天文台,才有实力进行这种研究。
因为它需要细致和准确地测量大量天体的信息。
超高端的望远镜尤其重要。
接着,海耳又顺势介绍他的天文台中的另一个新秀。
“布鲁斯教授,请允许我为你介绍一个优秀的年轻人。”
“沙普利,普林斯顿大学硕士,威尔逊山天文台研究员。”
“就是他,证明了太阳系不在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在银河系边缘。”
今年34岁的沙普利,绝对是天文学领域的青年才俊。
并且,他还是“银河系就是宇宙的全部”的坚定支持者,强烈反对“宇宙岛”理论。
真实历史上,不久之后,沙普利就会担任哈佛大学天文台台长。
李奇维笑着对他说道:
“沙普利,要是哥白尼知道你的成果,一定会暴跳如雷的。”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理论竟然也被推翻了。
沙普利正是凭借这个成果,才名震天文学界。
就连哈勃暂时也比不上他。
但是此刻,他和哈勃一样激动。
“感谢您的夸奖,布鲁斯教授。”
一旁的戴森,看见海耳那么瑟炫耀地炫耀自己,于是故意气他。
“布鲁斯教授,允许我再为你介绍几位。”
说着,便拉着李奇维看向另外几人。
戴森身后的爱丁顿和海耳身后的哈勃,相视一笑,两人脸上都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