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499节

  他轻笑道:

  “别急,故事还没说完。”

  “接着,又来了一个教育学家。”

  “他同样给一个A国学生和一个B国学生一杯水,让双方不用火就能让水沸腾起来。”

  “这一次,A国学生选择把四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轻松让水沸腾起来。”

  “而朴实的B国学生则选择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静静等待后,最后失败了。”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虽然B国学生输了,但是虽败犹荣。”

  “因为B国教育下的孩子非常诚实,不会耍小聪明。”

  “而A国教育下的孩子喜欢投机取巧,以后无法成为正直的人。”

  此刻,会场内只有零零散散的笑声,很多学生表情开始严肃,好像都感悟到了什么。

  “接着,又来了第三个教育学家。”

  “这次,他分别给一群A国学生和一群B国学生一杯水,同样是不用火让水沸腾起来。”

  “A国学生们都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最后失败了。”

  “而聪明的B国学生们,经过有效的会议讨论后,决定把4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成功让水沸腾起来。”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僵化的教育,永远无法培养出有合作精神的学生。”

  “而合作精神是科学研究重要的能力之一。”

  这一次,偌大的会场内,再也没有人笑了。

  “最后,又来了第四个教育学家。”

  “同样,他分别给一群A国学生和一群B国学生一杯水,同样是不用火让水沸腾起来。”

  “这一次,A国学生们连忙聚在一起讨论商议。”

  “最后决定把4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成功让水沸腾起来。”

  “而B国学生都把水放在太阳底下晒,最后都失败了。”

  “于是,教育家得出结论:A国教育下的孩子,永远不会自己解决问题,总想依赖群体的力量。”

  “而B国教育下的孩子,能够独立思考,自力更生,这样的民族才有未来和希望。”

  此刻,整个会场内鸦雀无声。

  所有人的脸上都有着莫名的神色。

  尤其是前排的学校和教育部门大佬们,更是面色凝重。

  显然,李奇维说的故事,让众人开始沉思了。

  这个故事虽然是笑话的性质,但是却发人深省。

  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

  但其中对于教育本质的思考,则是很多人都没有想过的。

第378章 来自学霸的质疑!无懈可击的论证!

  李奇维说完小故事后,会场内安静的落针可闻。

  这本来是一个让人会心一笑的讽刺笑话。

  4杯25℃的水混合在一起,怎么可能变成100℃呢。

  但是在场的都是这个时代的精英,无比金贵的大学生,天之骄子。

  以他们的智商,很快就能理解,这个笑话讽刺的到底是什么。

  A和B几乎就是不言而喻的代指。

  所谓的让水沸腾只是笑话的辅料,真正的内涵,就在于教育家的结论。

  而这个内涵,和现在的时代背景,是多么地契合啊。

  “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

  “西方的教育更适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这里很死板,西方的教育很灵活。”

  诸如此种论调,随处可见。

  而现在,李奇维说出这个笑话,目的不言而喻。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说明东西方教育差距的本质。”

  “这种本质是偏见。”

  “刚刚那位同学说,外国的教育比我们好,但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

  “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本就没有差距,有的只是偏见。”

  如此振聋发聩、耳目一新的观点,让会场内的所有人忍不住惊颤。

  再配上李奇维此刻略带威严的气质,所有人都感受到一种若隐若现的压力。

  李奇维的目光仿佛是X光一样,把众人从里到外扫射一遍,剖析灵魂深处的那点想法。

  所有人都觉得在李教授面前,完全没有任何秘密。

  不管他们如何掩饰,在这种犀利的眼神下,都无所遁形。

  此刻,他接着说道:

  “当然,你们都是国内的天之骄子,无数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

  “仅仅通过一个小故事,是无法说服你们的。”

  “甚至可能还会觉得李教授是爱国爱过头了。”

  “所以,我会好好论证我的观点。”

  台下的王季烈、于天池等人都神色激动。

  这才是真正的适合华夏的干货啊。

  李奇维在很多地方都发表过演讲。

  有讲专业物理的,也有讲科学发展史的。

  但是这些都不适合现在的华夏教育。

  就算李奇维当场把相对论、量子论再讲一遍,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国家层面的教育和科学发展没有推动作用。

  这其实有点像武侠小说中内力和招式的关系。

  一个人没有强大的内力,哪怕他学会了绝世神功也没用,因为发挥不出威力。

  现在,李奇维要做的就是改变学生们的思维,提升国家的整体内力。

  “这里的逻辑有两个。”

  “一个是分析西方大学优于国内大学的原因。”

  “西方的大学比我们的要好,原因不是因为教育,而是其他的因素。”

  “另一个则是分析为何我们的教育不输于西方。”

  “首先说第一个。”

  “我的一位偶像曾说过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你们很多学生,对于欧美的大学都是通过脑海中的想象去了解的。”

  “而我,曾经深入研究过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等十几所世界顶级名校。”

  “这些学校的校长们都邀请过我去演讲,我自认为是充分调查过的,是有发言权的。”

  台下众人震撼,这就是真正的大佬。

  他们梦寐以求绞尽脑汁想去的大学,却在同样绞尽脑汁地邀请李教授去演讲。

  这样一对比,外国名校的神秘感瞬间就被揭开了。

  “这些顶级名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成立时间特别早。”

  “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成立时,我国还处于南宋时期。”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大学的成立时间,比很多国家的历史还要长。”

  “所以可以想象他们的底蕴何其深厚。”

  “而这,才是一所大学真正厉害的地方。”

  “因为时间的力量是无敌的。”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相同的,时间不可以超越。”

  “别人发展了800年才有的成就,你怎么可能8年就能超越呢?”

  “以物理学领域为例。”

  “我在樱花国的演讲中提到,仅仅是一个最简单概念【电】的完善,就经历了很长的时间。”

  “无数物理学家前赴后继,做了各种各样精巧的实验,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直到最近十几年,才真正搞清楚。”

  “除此之外,还有关于原子、光等等物理学概念的发展,莫不如是。”

  “虽然这些经验和知识,现在你们只需要四年就能全部学完。”

  “但是物理学的真正奥秘,不是那些死的知识,而是探索过程中的思考方法、研究方法。”

  “这些,才是一个大学真正的底蕴。”

  “那些绝世天才们的感悟,全都融入到了大学的文化之中,化为底蕴。”

  “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所以,西方大学优于我们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家出现的早,积累的多。”

  “哪怕一百年才出一个绝世天才,剑桥大学也已经有8个了。”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不可能轻易超越的。”

  李奇维的分析让众人心中震撼。

  仿佛通过他的文字,就能感受到那些顶级名校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无数伟大的科学家们,他们毕生所学,都融于学校,化为养料,培育出更多的天才。

  这是时间的伟力。

  这本身就是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和热血为转移。

首节上一节499/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