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第139节

  至于最后一个省学政就比较有意思了。

  其最高长官就称为学政,全称为提督学政或者督学使者,俗称学台。

  在清朝,一省学政主要负责本省的科考和教育工作,管理地方官学。

  本质上来说,学政和总督巡抚一样,都是差使,没有直属官。

  学政也是由朝廷直接派人担任,其等级因个人身份不同而不同。

  学政在古代是清水衙门,负责的事务没有什么物质收入,而且升迁也比较难。

  所以一般情况下,新科进士不太愿担任学政。

  因此,朝廷会把科举考试中名次排在末尾,或者年纪较大的进士,分配去当学政。

  这就是学政被称为清贵身份的原因。

  清是因为穷,干一辈子也捞不到什么油水。

  贵则是学政名义上是第二级,但是和总督却是平起平坐的。

  总督、巡抚、布政使,没有资格命令学政,涉及到教育事情,基本都是商量着来。

  所以显得学政很高贵。

  这也很好理解,要是又穷又卑微,鬼才愿意去当学政呢。

  地方官的第三级,就是知府、知州等。

  但是在第三级和第二级之间,实际还有各种道。

  河道、储粮道、盐运使、分巡道、分道守等等。

  有些官看着很小,但能量很大,甚至背后还有京城的关系,错综复杂。

  所以一般情况下,清朝省一级别的文官只有五人: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学政。

  至于将军、提督等属于武官。

  当然以上都是简单的情况,真实的官场往往更加复杂,各种权力制衡也让外行根本看不懂。

  而如今,对李奇维产生兴趣的就有五位大佬之一。

  广东新任学政,于式枚。

  于式枚也是刚刚走马上任,他的上任就是张百熙,如今乃是管学大臣,高升成京官了。

  本来今年刚刚50岁的于式枚,已经准备在这个位置上养老了。

  但是李奇维的出现,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老树焕发第二春。

  也许,自己可以和这位未来的管学副大臣搞好关系,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谋求机会。

  李奇维将来的工作肯定和自己有交集,也算多个朋友。

  而且对方正好就在广州,自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之便宜。

  于是他就让下人给李奇维送去请柬,邀其到自己宅上相聚。

  而此刻在家中的李奇维,已经忙得晕头转向了。

  自己回国的消息引发的轰动,是他没有想到的。

  这些天,不断有人上门拜访,大部分都是李家的生意伙伴,或者是李庭照的好友。

  目的不言而喻,就是想看看李家的麒麟儿,大清朝第一位英国爵爷。

  李奇维无奈,只能出来露面,一一回礼,尽到待客之道。

  这时,忽然小厮来报,说是广东学政大人派人送来请柬。

  李庭照不敢怠慢,亲自去收下请柬,还给来人封了50两谢礼。

  学政再穷,那也是一省大员,其地位非普通人可比,自然礼数要到位。

  同时,他也对自家儿子感到骄傲,生儿如此,夫复何求。

  当李奇维看到于式枚的请柬后,虽然没有惊喜,但他也准备应约。

  学政可是能够直接给皇帝进言的。

  自己正好有一份计划想抛出来,试试满清这潭水到底有多浑。

  既然要当管学副大臣,那就好好当,让所有人看看他李博士的能力。

  没有拿得出手的成绩,他这个官也当不久,必然受到无数的弹劾。

  所以在回国的轮船上,李奇维就构思了一份国内的教育改革计划。

  把它通过于式枚之手,送到满清高层那里,看看对方的反应。

  如果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那么这个管学副大臣还是很有必要的。

  李奇维也会好好发挥它的作用,给满清来个偷梁换柱。

第157章 见于式枚,还是熟悉的味道

  1903年3月25日,李奇维应邀,准备前往广东学政于式枚处。

  他刚出门,就看见宋大全在门口等着了,后面的人力车被他擦拭的锃亮,和崭新的一样。

  李奇维知道宋大全是香岚的大哥后,决定帮助对方一把,便询问其是否愿意给自己当专职车夫。

  以后只接送自己一个人,价钱按照包月月结,高于市场价两成。

  宋大全立刻喜出望外,这种好事多少人抢着要,他怎么可能会不愿意。

  钱财倒是次要的,关键给李奇维拉车,也许以后也能沾染上一点文化气息。

  宋大全内心窃喜,未来咱老宋也是文化人了,和普通拉车的可不一样。

  可不要认为这是一件侮辱,或者是对香岚很委屈的事情。

  给普通人当专职车夫,也许会有点抵触,但是给李奇维当就不一样了。

  难道有人会嫌弃给皇帝牵马是丢面子的活吗。

  坐在宋大全的人力车上,李奇维感觉很舒服,对方不愧是老司机,各种道路非常熟悉。

  李奇维给他于式枚的地址后,他立刻就想出了三条近路。

  二人一边赶路,一边闲聊。

  “宋大哥,再过几年,你就不要拉这种人力车了,我会从国外带汽车回来让你开。”

  “那玩意舒服,你也可以坐着开。”

  宋大全笑道:“三少爷,说的是不是太后老佛爷坐的那种车,据说引起了很大轰动呢。”

  “乖乖,不用人赶,不用喂草,自己就能动,真是稀罕玩意啊。”

  李奇维笑道:“嗨,汽车在西方国家,也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以后就会越来越普及。”

  “到时候,你就是第一批学会开汽车的司机了。”

  宋大全憨厚地笑了笑,他其实对于汽车根本没有概念,自己知道的都是听同行吹牛的。

  因此李奇维让他当汽车司机,他只会觉得三少爷非常信任自己,却没有想过汽车本身的事情。

  他能学会开车吗?

  额,反正这个年代没有驾照,也不会管你什么侧方停车,宋大全应该问题不大。

  胡喜忠之前劝李奇维不要太早开汽车,因为目前大清朝只有慈禧能开,其他人敢开就是僭越。

  李奇维才懒得鸟老太婆,他就开,明年就让盛景然从奔驰买一辆回来。

  两人说笑着,不知不觉就到了于式枚的宅子处。

  让宋大全自己去转转后,李奇维独自敲响于宅的大门。

  很快,一个小厮就来开门,得知是李奇维来了,都没去通报,直接就把他领进去了。

  李奇维了然,看来于式枚还挺看重自己。

  他仔细打量着于式枚的宅子,说是宅子,其实也就是个小院子而已。

  总共也就三四间房间,不过院内的布局却别有一番风味,假山流水,花草树木,相得益彰。

  看来这个于式枚也是个风雅之人,估计是比较穷的原因。

  物质生活越穷,精神生活就得越表现出富足的样子。

  其实历代当官都是如此,如果不愿意贪污,光靠俸禄,过的其实也就那样。

  虽然比普通百姓要强不少,但远远比不上富商家庭。

  大多数官员肯定心里不平衡,你是什么档次,也配过的比老爷我还好。

  就在他胡思乱想时,迎面走来一位带着眼镜,蓄着胡子,身材短小的老者。

  他的旁边就是刚刚接引自己的小厮。

  李奇维知道对方应该就是广东学政,于式枚了。

  于是他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说道:“晚辈李奇维,感谢学台的邀请。”

  于式枚仔细打量着这个传说中的年轻人,看看到底有何不同,竟然能让光绪皇帝亲自纳贤。

  对方穿着西服,辫子也剪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而且脸上看不出丝毫对自己的谄媚。

  没有使用清朝特有的见到官员的礼仪,而仅仅是微微躬身,意思一下,和洋人差不多。

  身材高大威猛,气质堂堂正正,一股锐气扑面而来,咄咄逼人。

  只一眼,于式枚就判断出李奇维的个性,受到西方文化熏陶,特立独行,和早年那些维新派一样。

  虽然这年头剪辫子也不是死罪了,很多清朝留学生回来都剪了,民间也有不少剪辫的。

  但你李奇维毕竟还是要去朝廷当官的啊,这样明目张胆地反对本朝规则,真的好吗。

  不过,他可不会当面说出这些。

  “早闻李家三少学贯中西,有经天纬地之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英姿勃发,丰神俊朗,果然不愧是陛下看重的人。”

  李奇维说道:“学台叫我奇维即可。”

  “学台谬赞了,奇维漂泊海外,受洋夷熏陶已久,今日骤然返国,若有礼数不周之处,还望学台海涵。”

  于式枚笑道:“奇维多虑了,你我以后同朝为官,不讲这些虚礼。”

  “请!”

  说罢,于式枚就带着李奇维朝会客厅走去。

  茶水上毕,二人分主宾坐定,便聊了起来。

  “奇维,我这次相邀,目的就是想见一见你这位未来的同行。”

  “你太神秘了,英吉利远在海外天边,消息闭塞,纵然你取得很多成就,我们也难以及时知道。”

首节上一节139/9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