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骘这回有些紧张了,“突厥人去冬、今夏,两次破关但都没能攻破雁门城,
也未能攻破忻州,这次就算关外二州失守,可匆忙间也攻不下雁门城吧。”
李逸道:“突厥人就一定要攻下雁门城吗?他们两次围攻雁门未下,这次大有可能会绕城而下。”
并不是所有城池,一定要攻破的。
不攻破城池,绕关而过,这样有很多隐患,可如果敌人兵马够多,实力够强,有时一样可以绕过关城。
这样的战例太多了,
尤其是对于游牧部族入侵来说,往往不打大城,只到处劫掠,欺的就是防守一方缺乏野战能力。
历史上,后金打晚明,后来就是绕过关宁防线,绕过山海关,不仅敢围北京城,还敢深入到山东,一抢大半年,最后才满载而去,可明朝却依然束手无策,只能看着一座座城池被攻破,无数乡村被劫掳,
就连济南、兖州这样的重镇大城都被后金攻破、藩王被杀。
之前颉利两次大举入侵,
可都在死磕雁门城,雁门城两次都守住了,也让许多人下意识的以为,颉利可汗再来攻,肯定也要先攻下雁门城再大举南下,否则只会派一些游骑、小部落南下,也顶多就是进入到太原一带,不敢更深入。
“有备无患,小心提防一些吧。”
任骘点头,别人这样说任骘不信,可李逸这样说他就不得不认真对待。
“司空明天要返回雁门吗?”
“我现在这身份,哪能更改行程,就算我执意回去,太子也不会待见。”
现在突厥大举入侵,李建成只会越发的认为是他破坏和议导致,更要弹劾他,他回去了也不可能用他。
太子李建成现在只怕一心想的是如何向突厥人妥协退让,想着怎么再和议,
主帅都没有战斗之心,
各部兵马将领,又怎么能众志成城。
李高迁、李子和此次怯战表现,可能就跟太子的态度有关。
上次主战的李逸李道玄免职回京,主战的刘世让被诛杀,率部投降的高满政孤军守城被杀,
谁还主战。
黄花岭大捷,那么大胜仗,一点赏赐没有,谁还愿意再战。
一夜辗转反侧,
天明,
李逸顶着两个黑眼圈,继续启程。
李道玄也是一夜没睡,红着眼睛与李逸并辔而行,一直嘟嚷着大好局面尽毁。
南下途中,也是不断收到坏消息。
半路上,也听不到第一手的最新消息,往往都是比较滞后的,但全是坏消息,没有好消息。
等李逸一行,中秋节前两日抵达长安,
李逸现在是被检举谋反,所以回来后主动到御史台接受调查。
好在只是例行问话,
御史台也没人为难他,出来后又到门下省,跟政事堂的宰相们谈话。
也是简单的问询,没人为难。
一盏茶的功夫,问询就结束了。
“诸位相公,不知道代北的战事如何了?”李逸问。
中书令封德彝回答了他,
“形势很不利,颉利率十五万大军,夺取朔、应两州后,又攻入了雁门,
这一次颉利来势汹汹,亲率主力南下,直抵太原城下。”
上次颉利主力是留在雁门城下,
而这一次,颉利直攻太原城,
上次坚守未失的雁门、忻州两城,这次也都破了,
因为代州总管李高迁和忻州刺史王君廓,都奉太子令率兵护太子退回太原城,虽没直接弃守雁门和忻州两城,
可都只留了些老弱守城。
等太子他们一撤,两城都没守住,毕竟城池再坚固,也得人来守。
“现在颉利率主力围了太原,分兵抄掠汾晋、泽潞、石隰等,”封德彝说着也是长叹一声,“整个河东,现在大半都在突厥铁蹄践踏下,应朔代忻岚武石隰晋汾泽潞隰”
“被突厥攻破的城池堡寨已过百座,被掳夺的百姓何止十万。”
坏消息还不止如此,
这次颉利仍还是东西两路齐攻,西路派了驻牙河套的郁射设阿史那摸末和驻牙灵州西的沙钵罗设阿史那苏尼设,统兵十万进犯原州灵州。
上次,
只有郁射设出兵灵州,李道宗镇守灵州防住了,李世民也短暂的出镇原州。
和议达成,郁射设也退兵了,李世民也被召回朝。
而这一次,
颉利把叔父沙钵罗设苏尼失和侄子郁射设摸末,都派了出来。
而谁都没想到,
就是这路偏师,
这次却比颉利可汗还猛,他们一路抄掠,自灵州向南,先攻入原州,然后继续沿着陇山南下,
一路攻到了陇州,
并和陷了陇州的大震关,
距离长安城,仅五百里。
朝廷虽守住了萧关,守住了泾河河谷,却没料到突厥人这次顺陇山而下,把陇州大震关夺取,
当初薛举攻唐,也曾走过这条路线。
如今数千突厥前锋轻骑,已经出大震关,进入关中平原。
而河东的颉利,不仅围住了太原,还分兵抄掠,
其中中路,从太原南下,经介休、过雀鼠谷,打到了晋州。东路打到了潞州,西路打到隰州。
这比之前刘武周宋金刚入侵河东,攻势还要猛。
李逸一路上听到了许多坏消息,
但都比较滞后,甚至有些怀疑消息是夸大了的,
现在门下省政事堂内,听到宰相封德彝当面说的最新战况,难以置信。
怎么败的这么厉害,
东西两路,突厥人长驱直入,没有半个人能拦住吗?
“太子现在被围大太原城中吗?”李逸问。
右仆射萧在一旁接话,“太子不在太原,突厥围并州前,他便在李高迁护送下,一路快马南下,
如今在蒲州城坐镇指挥呢。”
坐镇指挥四个字,萧说的很重,看的出来,这位萧大炮,也对太子很不满意。
倒是左仆射裴寂一声不吭,
太子这番跑路速度,简直跟裴寂当年如出一辙,唤起了裴相很多不好的回忆。
当初他在河北就是被宋金刚打的一口气跑了八百里。
正在众人沉默时,
一名小黄门进来,皇帝召他立即入宫觐见!
看来李渊急了。
第582章 非秦王莫属
跟着小黄门进宫,
一路上,李逸也没料到局势败坏如此,但都是李渊咎由自取的。
他为了维护太子,颠倒黑白,诛杀功臣刘世让,就已经种下了因。
如今,结下的苦果自然也得他自己尝。
李渊在海池临湖殿召见李逸,只召见他一人,一同回来的李道玄没被召见。
“上柱国、司空兼侍中、右卫大将军、武安王李逸觐见!”
内侍在殿外唱名。
李渊从殿内走出,穿着一袭紫袍,“无逸,你总算回来了,”皇帝亲热的上前挽住李逸的手臂。
“臣”
李逸刚要行礼,李渊却拉着他进殿,“咱爷俩就别这么客气了,也没外人。”
“无逸啊,这些天我是夜不能寐啊,愁的头发都一把一把的掉,哎,朕一直盼着你能早点抵京。”
李渊拉着他同坐御榻,挽着手不肯放。
“无逸啊,上次幸赖你击退颉利,没想到颉利这么快又再次进犯,而且这一次来势更汹。
颉利围太原,攻晋州。郁射设和沙钵罗设的前锋更是杀到了陇州,攻陷了大震关,已经叩开了关中平原大门。”
李渊确实有点急了,
李逸看到皇帝上火了,口腔溃疡,嘴唇上烂了几个孔。
“陛下,突厥蛮夷,向来言而无信,畏威而不怀德,他们入寇,臣倒是不意外,
只是这次他们为何能这么深入呢?
尤其是原州为何没有半点防御,任由突厥经灵凉,过原州,长驱陇州,还攻破了大震关?”
李渊无奈的叹气,牵动嘴巴溃疡,痛的他也只能手抚着。
“谁也没料到,这刚达成议和,颉利却这么快反复。”
李渊并没有提起李逸策反马邑高满政,黄花岭伏击突厥之事,如今的当务之急是抵御住突厥进攻,而不是说那些的时候。
李渊也很清楚,突厥的入寇,虽打着的旗号是李唐背盟毁约,可实际上有没有这事,也不会改变颉利入寇的计划。
“无逸啊,你可有何退敌良策啊?”
“陛下,突厥虽嚣张,来势汹汹,可也只是外强中干。所倚恃者不过马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