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从村长开始 第618节

  李逸如今暂驻雁门,也是除了早晚凉爽时出门,其余时间都在行辕不愿出门。

  “算上昨日这批,我们河北定州军,进入山西的四万人马,已经撤离了两万,目前在恒山北的应州和恒山五峪堡还驻有一万二,瓶形关、蔚州还有八千。”

  参军小舅子云弘嗣跟李逸汇报。

  仗打完了,自然也要陆续撤军,几万人马在山西,人吃马嚼,粮食还得从河北拉过来,耗费太高了。

  “蔚州和应州,真要移交给代州总管府吗?”

  李逸喝着冰镇酸梅汁,在屋里也只穿了件纱罗半臂,轻薄凉爽透气,手里还拿了把蒲扇一直在摇着,

  天太热,也只能是在屋里摆两盆冰块,然后不停摇扇子了,这还是他身为郡王才能享受得到的降温待遇,冬日的冰储到夏日来用,可是很奢侈的。

  “蔚州应州都在太行山西,本就不是我们定州大总管府辖区,如今仗打完了,该移交就得移交。”

  云弘嗣其实是代表着许多定州军问的,

  大家当初出兵飞狐陉、蒲阴陉,突袭夺取蔚州,也是费了不少力气的。

  况且大家还在蔚州屯了不少田,过两月,也就该秋收了。

  李逸道:“今年屯田的收益,还是归我们定州府的,这个刘总管已经主动表示了。”

  刘世让也很感激定州军出兵解围,自然不会再打军屯收益,其实刘世让还恳请李逸能够继续驻兵蔚、应,这样他压力也小很多。

  被围城小半年,他也损兵折将不少,代州总管府这次被突厥人打的仅守住了两座城,元气大伤。

  缺兵少粮,

  哪怕收回雁门关,但也还怕突厥人杀个回马枪。

  有定州军帮忙防守,他们才能睡个好觉。

  “弟兄们此次入山西做战的功劳,一笔笔我也是都如实记功录勋,并已上报朝廷兵部吏部,等核实后,有司就会授勋授田,该升官的升官,该赏赐的赏赐,一个都不会少的。”

  定州军出力多,但功劳也大。

  而且伤亡很小,

  前后出动了四万兵马,可夺蔚州,瓶形关战高开道、战斯结、战执失淹阿史那思摩,夺取应州,前后数场大战,加起来歼敌六七万,斩首就过万了,前后俘虏了小四万人。

  就算跟突厥人换出去八千多俘虏,也是很惊人的战绩了。

  许多士兵获得了六七转的功勋,军官们也有直接升两三级的。

  朝廷那里还有份勋赏,而行营这里李逸也给将士们赏赐了好几次了,这场仗定州军上下,都是越打越兴奋,越战越猛,他们也是最不愿意突厥人撤军的。

  李逸派兵留镇应州,没有一个反对的。

  现在听说要把蔚、应移交给代州总管府,他们都有些不舍,既有些不舍屯田收益,也还是想继续留在代北赚军功。

  府兵嘛,都想打仗,

  尤其是跟着李逸出兵山西,打了这么多胜仗,伤亡又很小的情况下,这简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谁愿意撤。

  何况如王行敏、云师端,还都检校蔚、应刺史,如姬思忠、马周等还代县令,这可都是实打实好处。

  “司空,军中不少将士,都想直捣马邑,灭了苑君璋,拿下代北的云朔二州。”

  李逸笑笑,轻摇着蒲扇,“我也想趁机灭了苑君璋,收复云朔,打到外长城。

  可是,朝廷已经和议,颉利也撤兵了,咱们现在留兵浑河畔,硬是抠出一个应州来,其实都已经有点违令了。”

  李逸坚持留镇浑河谷的应州,也是为了留一手,既是前出屏障蔚州,也是对马邑直接威胁。

  突厥人和苑君璋,都已经几次派人来抗议,要求李逸立即把恒山北浑河谷地的兵都撤回,把城池交还。

  李逸也一直打哈哈敷衍着。

  出兵云朔,那可就很过份了,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毕竟这次损失这么大,好不容易让突厥退兵了。要是因打苑君璋再惹的颉利发怒出兵,可就难以应对。

  定州军士气高昂,不惧突厥,可朝廷肯付出那么大代价求和,当然是不想打了。

  他这个河东行营元帅府长史兼河北道行军总管,也得从大局出发。

  李逸心中对朝廷诸公,不知道骂了多少遍了,但也不能太乱来。

  “接下来,应州的一万两千人,先暂时留守一万人,蔚州的八千人,要尽快分批撤回河北。

  撤回去的三万人,也都解甲归田,让大家好好休整。”

  从去年冬出兵恒定,再到年后出兵山西,从冬天打到快入秋了,仗打的够久了。

  也该好好休整一下。

  好在战绩喜人,将士们既挣了功勋,也得到赏赐,还分得不少战利品,士气还是很不错的。

  否则府兵征战近一年,也确实耽误家中农时,影响收入的。

  如今大家满载而归,倒是大赚一笔。

  说完公事,李逸跟云弘嗣也聊了些媵妾云氏,和她生的女儿。

  “司空给小五取名字了没?”

  “小名就叫阿五,大名还没想好呢。”李逸笑道,隋唐人给女子取名,习惯以贞淑德贤为主,强调的是品行。同时,也延续北朝遗风,大量取佛名,什么伽罗、观音、总持、波罗蜜等。

  李逸前面几个女儿,名字就是淑婉秀玉。

  “你是当舅舅的,你觉得叫名李丽如何?”

  “李丽,这名字很好。”云弘嗣称赞。丽字古文,是由鹿和两张兽皮组成,最早指鹿皮好看,后来也指美丽之意,还有成双成对之意,

  因此后来订婚时,男方除了要对一对大雁,还要送两张鹿皮给女方。

  “你这一年,从平高开道,救援代北击突厥,也是立了不少军功的,接下来你有什么打算,是想走武职还是文职?”

  李逸之前安排云弘嗣随刘黑闼征讨,刘黑闼反议云弘嗣这个读书人很彪悍,骑射精通,知晓兵法,最关键是不怕死,也能跟底层士兵打成一片。

  “我听司空安排。”

  “你若是喜欢文职,我可以安排你为县丞,就在这代州,如今忻代诸县很多官职空缺,安排一个八品的县丞是没问题的,

  现在这边战后较乱,但要是能收拾好乱摊子,也比较能出成绩,升迁也快。

  你若是愿意从武职,我也可以安排你到骠骑府做个八品兵曹参军。”

  云弘嗣现在是总管府的九品参军事,不论是做骠骑府的八品兵曹,还是八品县丞,

  这都是直接升了好几级。

  毕竟九品不仅有正从,还各分上下,从九品下,到从八品下,实际上是相差四级。

  他爹云师端,现在检校应州刺史,便是由云麾将军这个没实职的散号将军,成了实领一州的边疆大吏。

  虽然云麾将军从三品,而应州刺史仅正四品下,但一个散号,一个实职,谁都愿意干刺史,哪怕加检校两个字,哪怕是边州,那也愿意,毕竟有实职就有实权。

  云弘嗣认真思考了一会,

  “我愿意留在代州做县丞。”

  县丞虽说仅是八品,但在一县之中,仅次于县令,是协助县令总管全县政务的,别看品级低。

  大唐现在重开科举,新科进士们参加吏部铨选通过后,也只能从县尉、主簿做起,县丞还当不上。

  对于有能力的自己人,李逸向来是举贤不避亲的。

  “司空什么时候回河北?”

  “再过段时间吧。”

  李逸也很想马上回州看望刚出生的几个儿女,但一时半会还得留下来帮忙稳定局势。

  毕竟河东道行营还没罢撤,他李逸仍还是行营元帅府长史。

  云弘嗣有些崇拜的看着这个妹夫,

  年纪比他还小几岁,可人家做出的功绩,已经足以名载史册,官爵更是已经让他仰望无比。

  “朝廷当会召司空回京封赏吧?”

  李逸笑笑,按说应当如此。

  突厥退兵的消息,也早传回长安了,也许现在朝堂上也正在讨论如何封赏此次有功将士们呢。

  哪怕这次战事,实际上是大唐完败,被突厥大举入抢,大肆抢掠,最后朝廷还得割地赔款嫁公主,

  但丧事喜办,是历来传统了。

  朝廷自然要大力宣扬如何击退突厥,斩首多少级,俘虏多少人,缴获多少马匹等等,

  这也是为了安定民心,鼓舞士气,总不能说被突厥攻破了多少城,洗劫了多少村寨,掳走了多少人,杀死了多少兵吧。

  肯定要宣传刘世让两万人顶住颉利二十万大军半年的围城,宣扬李逸如何率河北军飞夺山西的蔚州、北燕二州,

  如何将叛贼高开道彻底歼灭、斩首,

  宣扬李逸是怎么屡败突厥,甚至李高迁在忻州城下斩首突厥几百人,那也得大肆宣扬一番的。

  同州,长春宫。

  河东行营元帅太子李建成,从在潼关接到帅印兵符,到如今突厥颉利率兵撤出了雁门关,

  李建成这位统帅都没有亲临前线,反而是从河东的蒲州,移驻到了河西的同州长春宫中。

  不过听闻颉利率部已撤出雁门关,回到阴山下汗庭后,李建成立即召来一众部属。

  “孤决定明日启程北上,前往雁门。”

  太子此话一出,太子右庶子裴世矩差点没崩住,孩子死了你来奶了,仗打完了你要北上,早干嘛去了。

  之前他也劝说太子北上太原,亲临前线,节度诸军抵御突厥,可李建成反而是从河东的蒲州,移驻到了黄河西岸的同州长春宫。

  哎,真是吃屎都赶不上热乎的,裴世矩对这位太子很失望。

第563章 云中城下幽州骑

  繁县司户佐刘弘来雁门,送来了五千两黄金。

  金子全都由金匠熔铸成猪腰子金铤,装了十箱子。

  “五台山、恒山诸寺庙,这次整肃非法,对于通晓佛法而没有僧牒的僧侣,予以考核后重新发放度牒,四万钱一张”

  五两黄金就给办一张度牒,可以继续出家,没有度牒,那就要还俗。五台山和恒山寺庙众多,仅五台上山繁和五台两县境内的大寺,就有五十多所,还没算那些小点的寺院。

  而山下也还有很多寺院。

  “想不到,这里和尚这么多。”

  卖了一千张度牒,进账五千两黄金,整整四万贯。

  和尚们真有钱啊,也是真舍得。

  不过要不是突厥入侵,刘弘带着兵上山,这事还真不能办的这么快。

  “这些黄金,就用来买粮,安置代北百姓,灾后重建吧。”

  刘弘有些意外,

  这可是五千两黄金啊,李司空居然一点不拿?

  他亲自护送着这些黄金前来,甚至具体账目都还没跟别人透露过,就是考虑过司空可能要拿一些。

首节上一节618/70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