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62节

  徐晃最后也是豁了出去,为了忠言进谏,竟敢称曹操为“自欺欺人”。

  他当然也明白,这“大不敬”的一句话可能会彻底激怒曹操,但他更清楚,如果不直言相谏,曹操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曹操被戳中了脊梁骨,瞬间恼羞成怒。

  他回眸怒瞪徐晃,眼中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徐公明,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当众讥讽朕,你想干什么!”

  天子一怒,众人皆惊。

  四周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众臣纷纷低头躬身,大气不敢出一口,生怕曹操的怒火会波及到自己。

  徐晃却无退缩之意,他面含悲重,声音低沉而坚定道:

  “陛下,臣万不敢讽刺陛下,臣只是为大魏社稷,忠言进谏而已。”

  “前车之鉴,血淋淋的教训还不够多么吗?”

  “陛下啊,万不可再心存幻想了,我大魏就剩下这点兵马,再也经不起损失,若此战再败,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啊!”

  说着,徐晃跪了下来,竟是摆出一副死谏架势。

  他的眼中已被恳切无奈填满,多么希望曹操能够听进他的话,改变这错误的决策。

  曹操勃然大怒,瞬间怒血冲脑。

  他竟是转身拔出许褚佩剑,当众就要对徐晃动手。

  左右众臣大惊失色,纷纷跪地求情。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啊~~”

  就连许褚也慌忙将曹操手抱住,生怕他一怒之下做出不可挽回的事情。

  贾诩亦是看不下去,忙拱手劝说道:

  “陛下,徐公明言语虽有冲撞陛下,却也是一心为我大魏社稷,还请陛下念其一片忠心的份上,恕其冒犯君威之罪才是。”

  杨阜等几位大臣,慌忙也为徐晃求情。

  徐晃是一片忠心,若曹操真的杀了徐晃,不仅会失去一位宝贵大将,更会让众将士寒心,动摇大魏的已经将要崩塌的根基。

  曹操满腔怒火这才被压制下去,脑子总算是冷静了几分。

  他看着跪在地上的徐晃,心中也不禁泛起一丝犹豫。

  徐晃确实杀不得。

  魏国现下可称名将者,也就剩个徐晃和张了。

  若一怒之下杀了徐晃,岂非自断一臂?

  这个人,可气归可气,用还是得用啊…

  权衡利弊之后,曹操只得强咽下怒火,手中长剑往地上一扔,没好气的白了徐晃一眼。

  “罢了,念在你心系社稷的份上,朕就恕你不敬之罪,下不为例!”

  众臣松了口气,气氛也稍稍缓和了一些。

  此时的徐晃,早也蔫了下来。

  他着实没料到,曹操不听他忠言犯谏也就罢了,竟然会盛怒到向他拔剑动手。

  徐晃既是被吓到了,也是被寒了心。

  他心中暗自思量,自己一心为了大魏,却落得如此下场,这就是忠于曹魏的下场吗?

  于是面对曹操的警告,他只能心中暗叹,默默的闭上了嘴巴。

  徐晃明白,此时再劝说曹操也无济于事,只能再做打算。

  这一场波折,却反是刺激到了曹操,坚定了他退守渭口的决心。

  退守渭口,或许还能凭借渭水的天险,与汉军周旋一番。

  这是他避免曹魏覆灭的最后机会。

  于是深吸一口气,曹操脸色坚决如铁,拂手喝道:

  “朕意已决,传旨,全军退守渭口。”

  “雍州,朕绝不会放弃,拱手送给大耳贼那犬子!”

  天子决意已下,众臣有徐晃的前车之鉴,自然不敢再反对。

  徐晃闭上了嘴巴,贾诩不过暗自摇头,皆不敢再吱声。

  唯有司马懿一人,暗松了一口气,嘴角重新上扬起一抹傲色。

  “萧和,你看到了没有,现下天也在帮我!”

  “有我司马懿在,我绝不会让你助刘备那犬子,拿下雍州,灭了曹魏!”

  司马懿望着蒲坂关方向,咬牙切齿,心中暗暗发誓。

第489章 最后的杀手锏!刘禅:你看我有几分像从前?敢讽刺我?

  曹操一声令下,犹如雷霆万钧,三万魏军闻令而动,弃临晋而南下。

  他们一路狂奔,迅速朝着渭水进发。

  不到两日功夫,三万魏军残兵败将,便抵达了渭水北岸。

  此时,渭水果然已结融解。

  魏军抵达渭水后,毫不犹豫渡河,而后如潮水般进入渭口城。

  渭口,乃渭水入黄河之口,地理位置极为关键,宛如一颗钉在两水之间的钮扣,坐控着两水的枢纽。

  从这里向东仅仅四十里,便是声名赫赫的潼关。

  潼关,作为拱卫关中第一雄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而渭口城虽规模不大,看似不起眼,却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是魏军粮草转运的关键节点。

  此前,这里就已屯有十余万斛粮草。

  魏军退至渭口后,粮草问题瞬间迎刃而解。

  曹操自知渭口的重要性,即刻下达了一系列重要命令。

  他首先下令征集民夫,修筑关城。

  两日之内,渭口城便陷入内外一片忙碌景象。数万民夫们在魏军将官的喝斥下,日夜不停地加固渭口城。

  他们搬运着石块、木材,修补着城墙的老旧之处,让原本就坚固的城墙更加坚不可摧。

  同时,在渭水沿岸,魏国民夫们也在构筑起了一道道防线。

  他们挖掘壕沟、设置障碍,仿效蒲坂防线,为魏军抵御汉军的一道工事。

  除了加固城防,曹操还从武关、潼关以及长安方面,抽调了约有一万五千余人的兵力,前来增加渭口的防御力量。

  这两日的时间里,渭口魏军数量迅速增加,最终达到了四万五千余人。

  兵力的增强让魏军的士气复振。

  曹操并未满足于此。

  他最重要的一个决策,便是将压箱底的七千西凉铁骑从陇西抽调至渭口前线。

  这七千凉州铁骑,当此时刻,可称魏国第一战力。

  当年,曹操平定马韩等西凉十将时,收编了大量的西凉骑兵,并以他们为班底组建了这支精锐之师。

  原本,这一支骑兵屯驻于凉州,肩负着防范羌人,以及南下汉中投靠张鲁的马超的重任。

  羌人凶悍善战,无论谁当政都不服,屡生边患。

  马超勇猛无双,在羌人中又极有号召力,一旦重入凉州,必能号召羌人群起作乱。

  因此曹操为防马超,不得不将这一支骑兵,常年屯驻于凉州一线。

  但如今形势已发生了巨大变化。

  张鲁已受封汉中王,名义上归附了魏国。

  在魏国的威慑下,张鲁自然不会允许马超率军北上入侵凉州。

  故羌人的威胁,与几十万汉军相比,已显得微不足道。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让七千铁骑屯驻凉州,无疑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于是,曹操一道旨意传下,令张、夏侯霸二将统帅这七千铁骑,火速赶赴渭水战场。

  号令传下,这七千铁骑如同离弦之箭,日夜兼程,向着渭水以北疾驰而去。

  …

  三日后,刘禅统帅着二十五万汉军,浩浩荡荡沿黄河南下。

  数日后,汉军终于进抵了渭水北岸。

  此时渭水已融化,而曹操已将渭水两岸百里范围内的战船,尽皆都收缴。

  汉军无船,暂时无法渡河,只能在北岸连营十里下寨。

  数日之内,一座座营盘错落有致,拔地而起,连绵不绝。

  汉军与南岸的魏军形成了隔河对峙之势,双方剑拔弩张。

  蒲坂至渭口段的黄河,水势极为汹涌。

  奔腾的河水,如同一条愤怒的巨龙,咆哮着向南狂冲。

  在这样的水势下,粮船极易倾覆。

  因此,汉军自河东而来的粮草,皆需从蒲坂登岸,然后走陆路南下送至渭口前线。

  这一段绵延不到七十里的陆上粮道,成为了汉军的生命线,却也正好给了曹操以骑兵劫粮的绝佳破绽。

  曹操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个机会,立刻令张及夏侯霸分统西凉骑兵,对汉军粮道展开了疯狂的袭扰。

  于是,西凉骑兵如同幽灵一般,在夜色中悄然出动,在汉军粮道上往来如风。

  所到之处,粮车被掀翻,粮草被焚毁,汉军护粮士兵死伤惨重。

  一时间,汉军粮道陷入了混乱之中…

  渭水北岸,汉营之中,气氛凝重。

  刘禅看着手中战损报告,口中恼火不已:

  “曹贼以凉州铁骑袭我粮道,七日之内,已毁损了五万斛粮草,实在是可恶!”

  这位太子殿下,眼神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双手紧紧握拳,狠狠捶击着案几。

  战报被他用力一扔,然后重重跌落在地上。

  他目光扫向众臣,厉声道:

首节上一节562/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