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兵仙从奇袭襄阳开始 第549节

  萧和则淡淡一笑,说道:

  “这场寒流威力如果足够,今夜黄河就可能冰封,明晨我们就能踏冰过河。”

  “太子殿下,速速下令,命诸营做好出战准备,我们随时可能要踏冰过河,杀上西岸!”

  刘禅深以为然,当即传下号令。

  于是张飞等诸将,尽皆各归大营,令士卒们吃饱穿暖,打磨好兵器,准备足了箭矢,随时待命。

  刘禅沉不住气,也顾不得天寒地冻,直接来到了河岸边,要第一时间亲眼看到黄河冰封。

  太子在河边吹冷风,身为臣子的,总不能躲进帐里烤火炉吧。

  萧和没办法,只得跟亲卫们在河岸边架起篝火,跟着刘禅一起吹冷风。

  片刻之后,寒流卷着彤云,一路铺天盖地而来。

  气温骤然大降,转眼已是滴水成冰。

  接着便是茫茫大雪,不到一个时辰,黄河两岸便已银妆素裹。

  萧和不得又裹一层厚袄,尽量的靠近炉火,不停的吸溜着煮酒,以驱寒气。

  刘禅虽是冻到瑟瑟发抖,鼻尖通红,却仍旧驻立在河边,目不转睛的盯着河面。

  将近傍晚时分,天地间已一片苍茫。

  刘禅忽然发觉了什么,拾起一块石头,朝着河面扔了过去。

  “哐铛!”

  一声清脆的撞击声响起。

  河面已然结冰,石子撞在了冰面上。

  刘禅大喜,忙是大着胆子凑近河面,伸出一只脚踩了上去,想要试一试硬度。

  萧和一见,忙向邓艾使了个眼色。

  邓艾会意,忙是上前,伸手将刘禅扶住。

  这要是河面结冰不够硬,把当朝太子给掉河里边了,那还了得?

  刘禅手扶着邓艾,右脚用力向冰面踩去。

  冰面结结实实,没有任何要破裂的迹象。

  刘禅胆子更大,铆足了劲,用力跺上几脚。

  冰面依旧完好无损。

  刘禅大喜,回头冲着萧和激动叫道:

  “大司马,黄河冰封了,这冰面结实的很,别说走人,战马在上边奔腾我估计也没事。”

  萧和站起身来,目光延伸向了黄河对岸。

  此刻,对面蒲坂关的轮廓已被风雪遮掩,全然已看不清虚实。

  萧和却能断定,这场突如其来的降温,定然会引起曹操的警觉。

  一旦其反应过来,必会下令凿穿冰面,以防他们趁机踏冰过河。

  现在的关键,就是跟曹操抢时间。

  抢在曹操反应过来,凿碎冰面之时,大军抢先一步过河登岸,攻破魏军的河防工事,于西岸立稳脚跟。

  现在即刻大军踏冰过河,自然是上上之策。

  问题却是,黄河刚刚结冰,岸边冰面坚厚,并不代表河心冰面也一样厚。

  倘若河心处冰面不够厚,大军冒然前进,踩碎了冰面怎么办?

  “太子殿下,河心冰面有多厚,我们还尚不能确定,现在就过河还是颇有风险。”

  “不过现下若不过河,就有可能给了曹操凿穿冰面的时间,我们的全盘计划便有功亏一篑的风险。”

  “太子殿下乃三军统帅,是否现在就过河,还当速速决断!”

  萧和将皮球踢还给了刘禅。

  也不能叫踢皮球吧,毕竟刘禅乃名义上的汉军统帅,灭魏的不世之功是他拿,该背的锅也得由他来背才算公平。

  刘禅却没有半分犹豫,猛一拂手,厉喝道:

  “如此天赐良机,冒再大的风险也值得!”

  “大司马,速传吾之命,各军即刻踏冰过河,杀上西岸!”

  萧和心头微微一震。

  要说雷厉风行,决断果敢,刘禅确实是毫不拖泥带水。

  只是这其中风险,可是直接关系成千上万将士们的生死,这位太子殿下竟连半秒钟都没有权衡,就果断做出了选择。

  换成是他爹的话,哪怕冒着计策功亏一篑的风险,至少也得权衡一阵才会有决断吧。

  将令已下,萧和也无暇多想,当即将刘禅总攻的号令传下。

  片刻间,号令遍传全营。

  绵延十里的河岸边,一道道汉营营门大开,二十五万汉军将士,顶着漫天风雪,忍着刺骨的寒意,争先恐后的涌出了大营,踏上了冰面。

  张飞,赵云,甘宁,关兴等诸将,各统本部兵马,铺天盖过的踏冰过河,向着对岸的魏军防线袭卷而去。

第472章 刘备子为犬豚,必为萧和篡位!贾诩:再不凿冰,大魏就完了!

  黄河西岸,蒲坂关。

  御帐之内,同样是酒气弥漫,炉火熊熊。

  曹操也在跟司马懿等几人围炉对饮。

  曹操的气色不错,味口也很好,连饮数杯,脸上已有微熏之意。

  几次击退汉军的强渡后,对岸的汉军已有一两个月没有动静,两军就此进入了僵持期。

  在曹操看来,这是司马懿的战略奏效了。

  六万重兵在此,坚固的河防工事,外加自己这个天子亲征坐镇,蒲坂关是固若金汤。

  汉军虽有二十五万之众,又能如何?

  “大耳贼以为他以十州之兵,荡平朕两州之地易如反掌,自己不亲自前来,竟派了个小兔崽子前来,他是真的轻视朕啊。”

  曹操一杯酒下肚,嘴角钩起讽刺的冷笑。

  司马懿亦面露鄙夷,冷笑道:

  “刘备新立的这个太子,实乃一庸才,既无才略又无威望,根本难以服众。”

  “此战刘备令这个刘禅来统军,却令萧和张飞诸贼辅佐,无非是想为他儿子保驾护航,助其坐享大功,好树立威望罢了。”

  听得司马懿此言,曹操脸上亦浮现轻蔑,嘲讽道:

  “大耳贼不过一织席贩履之徒,生出的儿子怎么比得朕的子桓文韬武略?”

  “莫说大耳贼灭不了朕,就算他侥幸灭了朕,一统了天下,他的犬豚般的蠢儿子,也守不住他辛苦打下的基业,早晚被萧和诸葛亮那般奸恶之徒篡了去。”

  司马懿连连附合,顺水推舟大赞曹丕,狠狠贬低刘禅。

  君臣二人正议论时,军帐忽然摇晃起来,外面战旗也是哗哗作响。

  起风了,帐中很快下降了不少。

  许褚见状,忙令士卒往炉中添炭,让帐中重新暖了起来。

  微醉的曹操也没多想,继续与司马懿把酒笑谈。

  另一座军帐内。

  偶感风寒,身有不适的贾诩,正躺在榻上熟睡。

  外面的寒风骤至,风雪大作,熟睡中的贾诩并没有第一时间觉察。

  直至时近黄昏,亲卫入帐添炭的动静将他惊醒时,贾诩才迷迷糊糊从帘缝处看到,外面已是白茫茫一片。

  与生俱来的敏锐,令贾诩陡然间清醒了几分,警惕的环顾四周。

  帐篷在摇晃,外面风声呼啸,气温明显大降,不时还有雪花从帘缝中瓢入。

  “外面是怎么回事?”

  贾诩强撑着身子坐了起来,满眼警觉的问道。

  “回太尉,外面起了风雪,天变冷了,小的这才进来给太尉添些炭火,不想惊扰了太尉休息,还请太尉恕罪~~”

  亲卫还以为贾诩是在责备他扰了清梦,忙是伏地告罪。

  贾诩脸色一变,急是撑着身子下榻,三步并作两步扑到了帐外。

  帐帘掀起,风雪扑面而来。

  贾诩不得不抬起手臂,遮挡住飞雪,眯起眼睛方能看清。

  天地已是一片苍茫,寒风刺骨般冰冷,脚下落雪已过了脚踝。

  “太尉,外面太冷,太尉小心冻着。”

  亲卫冲了过来,慌忙给贾诩披狐裘。

  贾诩却将他推开,喝道:

  “速去把水壶给我拿过来,快!”

  亲卫一愣,眼神迷茫却不敢不听,忙是回帐中将一壶温水取来。

  贾诩连壶带水砸在了地上。

  水泼于地,一阵烟气后,眨眼间已凝结成冰。

  贾诩脸色大变,回头冲着亲卫怒喝道:

  “既是变了天,你们为何不早叫醒吾?”

  亲卫们一脸无奈。

  你身有不适,卧病在榻睡的正香,正常人谁会因为变了天就把你叫醒?

  你事先前也没有交待啊。

  贾诩也顾不得再责怪亲卫,将狐裘紧紧一裹,喝道:

  “速速备马,我要去见天子!”

  “要出大事,要出大事啊!”

  亲卫慌忙牵来坐骑,贾诩撑着身体翻身上马,一路策马扬鞭直奔御帐。

  片刻后,抵达御帐外。

  贾诩翻身下马,也顾不得令虎卫通传,直接就是硬闯进了御帐。

首节上一节549/57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