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518节

  这就是大楚帝国皇帝郑国辉的利害手段,赢得重大战争胜利后,正是将领们自信心爆棚的时期,尤其是中青年将领容易滋生不现实的野心和期望。

  所以在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中,大楚皇帝郑国辉着重任用的都是一批老将,让他们继续发挥余热。

  战争结束了

  功勋部队的军官升职的升职,调任的调任,退休的退休。

  老将军们把手中重要的军权交卸出来,分散到一些新任长官手中,顺理成章的就退下去颐养天年。

  皇家陆军几个主力远征师调往澳洲驻防,在这偏僻的大后方,正好有广阔的演兵场,可以试验新的战术演练及消耗过于旺盛的激情。

  无形中,将任何可能的意外消泯一空。

  大楚帝国建立至今

  从未发生过一次兵乱,潜在的危险都消灭在萌芽中,彰显了大楚皇帝郑国辉娴熟的军政手腕儿,令人由衷的叹服。

  在布里斯班

  就驻扎着战功赫赫的远征第四师部,师长是穆振雷少将,这也是新提拔的新锐中年将领,出身于贵勋之家。

  其父是上一任港口航运和交通部大臣穆青,也是早年间的“达沃八贤臣”之一,和当今首相范知城都是王国建立初期的老臣子,如今任贵族院资深议员。

  大楚帝国的贵族院,很有些罗马帝国元老院的意思,都是一些退而不休的勋贵老臣,继续在发挥余热。

  在大楚皇帝郑国辉看来

  穆振雷少将的出身根红苗正,这样的勋贵家族,天生就和皇室是捆在一根绳上的蚂蚱,荣辱与共。

  当然了,其个人军事指挥能力也很突出。

  在广阔的草原丘陵地带

  大楚皇帝郑国辉一身戎装骑在马上,身边跟随的都是军中高官,正在检验远征第一次师的野外演训,看的津津有味儿。

  第四师长穆振雷少将跟随在身侧,随时为陛下解疑答惑,他手上举着马鞭,指着前方攻防的队列解释说道;

  “陛下,您请看;

  现在我师进行的是步兵团级的演练对抗,四团攻,一团守,场景设置是野外遭遇战。

  双方的骑兵队最先接触,在短促战斗后,一团所属骑兵队率先脱离战斗,迅速返回呈报紧急军情。

  按报后,一团依托丘陵地形和北侧的河流,迅速构筑防御阵地,正面迎击敌军。

  从一团的配置来看

  将团属重火力连分左右配置,分别位于南北两侧的丘陵高地上,以马克沁重机枪和37毫米快炮的凶猛火力,掩护正面防线。

  从南非布尔战争的经验可以得出

  交叉火力对集团冲锋的敌军伤害最大,是最科学的火力配置,所以我皇家陆军步兵操典明确规定;

  火力配置以交叉火力为主,方能达到最大程度杀伤敌军目的。

  一团在正面摆出了两个步兵连,正在用配备的工兵锹构筑临时防线,每名士兵需构筑深60厘米,宽一米的散兵坑,并依托作战。

  散兵坑之间相隔3~5米,仅用两个步兵连兵力,就可以形成宽大正面战线,阻挡敌军的猛烈攻势。

  在一线阵地后方

  一团保留了大量后备兵力,根据前线战况,可以随时进行调整,灵活的应对。

  这是基于布尔战争经验……”

  穆振雷少将所说的这些,大楚皇帝郑国辉本就了然于胸。

  汲取布尔战争中的经验和教训,全面改革现有皇家军队步兵操典,以适应新时代战争形势,就是出于他的旨意。

  19世纪的线列步兵战术早已被抛弃,固守传统的英国皇家陆军,在南非吃尽了苦头,成为倒霉的反面教材。

  世界各国列强陆军观察家们普遍认为,老旧战术已经不适应新时代。

  各国都在摸索中,提出了很多新的战术,战法。

  比如散兵线,集团冲锋,波次进攻,分进合击等等,相比原本呆板的陆军战术大有改观,这是陆军发展的新动向。

  在单兵战术,班排级进攻战术,连级进攻战术和营团级进攻战术层面,可以说花样叠出,都在寻求最优解。

  大楚皇帝郑国辉带兵几十年,通过观察就知道,一支军队的训练水平如何?绝计瞒不过他的火眼金睛。

  第四师长穆振雷少将神情也是很紧张,不时的偷眼看陛下脸上的神色。

  陛下的评语具备毋庸置疑的最高权威性,他的视察对第四师来说就是终极大考,这让穆振雷少将心里始终捏着一把汗。

  在演武场的远端

  烟尘长龙弥漫开来,那是正在行军的第四团赶赴战场,很快就能看到旌旗飘扬,长长的队列迤逦而来。

  最前方的是骑兵队,在骑兵队后方是二十几辆卡车组成运输车队,搭载着大量士兵和团属重火力连的重机枪,气势汹汹的杀了过来。

  更后方一些位置

  则是由上百辆骡马大车运输的物资,骡马大车两侧是步行前进的第四团全副武装主力部队,浓烈的杀机扑面而来。

  当前在各列强国家,有一个非常正规的提法,叫做建设“骡马化师团”。

  “骡马化师团”这个提法,广泛见诸于欧美列强国家陆军操典中,相当于后世的“机械化师团”。

  大楚帝国由于汽车产业发达,所以在军队中配属了不少载重卡车,用于拖拽野战炮和37毫米快炮,这都是团级重火力。

  大楚皇帝郑国辉从望远镜中,观察到的士兵们训练有素,士气高昂,果然不愧是帝国老牌强军,这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利索劲儿。

  没过多久

  第四团就调整了部署,等到后续炮兵就位,立马就展开了炮击。

  野外演训当然不可能真正炮击,由军官举旗示意即可。

  但在之前

  炮兵的散开,构筑炮兵阵地,搬运弹药,调整炮口这1系列准备工作,那是一个步骤都没省,全都一丝不苟的做了出来。

  仅不到15分钟

  两翼的野战炮兵阵地就构筑了出来,炮击准备就位,这显示出了极强的训练水平,果然还是这些老兵。

  炮兵是典型的技术兵种,每一位炮长和副炮长都是资深军士,年龄至少三十多岁,四五十岁的都有很多,都是职业军人。

  那些年轻的一炮手,二炮手,三炮手和弹药手,则是由义务兵组成。

  大楚帝国是全世界最早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军队由义务兵,职业军士和军官组成,并且建立了完整的预备兵役制度。

  广泛分布于城市乡间和工厂,街道的武装民兵,就是预备役军人之一,而不是全部。

  在世界各国列强中

  英,法,美三国就是典型的职业军人制度,军队中三四十岁甚至50多岁的大有人在,有不少职业老兵。

  好处就是职业老兵战斗力强,经验丰富,在低烈度的殖民地战争中几乎无往而不利。

  往往一小队人马,利用先进的火枪优势,就能镇压数千上万的殖民地土著,这些老牌殖民国家用的非常顺手。

  坏处也很明显,在高强度的欧洲战争中,这些职业军人表现的并不比俄国农奴兵更出色,损失一大就顶不住了。

  这在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表现的很明显,面对悍不畏死杀上来的沙俄农奴兵,英法联军表现令人大失所望。

  与楚国采用相同兵役制度的是德意志帝国,英国的《泰晤士报》在报道中,称之为“德国建立了全面的仿自楚式军队战争和动员体系”,就是因为这一点。

  每当看到类似的报道

  德皇威廉二世都气的鼻孔冒烟,四处嚷嚷着这可是德意志的首创,相关的想法在19世纪早期就萌生了,比如在某个军事家的著作中……

  甭管他怎么否认,英,法,美等列强依然普遍认为,全民兵役制度是大楚帝国的首创。

  认为大楚帝国最早提出全民义务兵役制度,并最早颁布实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义务兵和职业兵混合的军队,具备无可置疑的领先。

  所以在德意志帝国全面实行义务兵役制后,便冠以“楚式军队”的称号。

  德皇威廉二世越是不满,英法两国就越是来劲儿,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宣传“楚式军队”概念,这几乎成了义务兵役制度的代名词。

  第二个学生就是扶桑国,扶桑国陆军全面师从于德国,就将这套好用又全面的兵役制度照搬了回去。

  在英,法,美等国的口中,扶桑军队是“第二个好学生”,那么“第一个好学生”,自然就是德国皇家陆军。

  不管你开不开心,反正就这么定了。

第554章 澳洲的怀柔政策

  旌旗招展,炮声隆隆。

  演兵场上两支队伍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野战军演打出了实战的浓烈氛围,确实是一场高水平的军事对抗。

  大楚皇帝郑国辉看的认真,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向上的弧度。

  时刻关注陛下神情的第四师长穆振雷少将,见此情景,一颗心总算放回了肚子里去,心中感觉喜孜孜的。

  这几个月的全封闭高强度军训没有白费,总算获得陛下的认可。

  回到布里斯班行宫

  大楚皇帝郑国辉在娇美侍婢的伺候下,美美的沐浴一番,感受着依然强健的身躯,心情更加愉悦起来。

  换上宽松的睡袍,坐在行宫穹顶大厅里的沙发上,手拿着点燃的雪茄烟,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惬意的看向远方。

  黄昏的布里斯班在夕阳映照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辉。

  这极具欧陆建筑特色的城市,短暂失神间,让他错以为身处于英国的某一座宁静城市的夏日。

  布里斯班附近的黄金海岸,远处隐现的山峦,呈现出油画般的质感。

  这是一座适合于偷懒和发呆的城市,在码头边的小酒馆静静的坐上半天。

  什么也不干,体会时光流逝的感觉。

  大楚皇帝郑国辉觉得这样也挺好,澳洲这个地方不适合搞大动作,一些有钱又有闲的华人移民愿意来,那就来吧。

  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金矿已经开采了三四十年,剩下的金矿资源基本上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金矿场主手中。

  那些冒险的淘金者,想在野外淘到黄金近乎不可能。

  再一个

  澳洲这地方日照强烈,水源不充足,农田灌溉就是个大问题,不适宜发展大面积的农场,农作物也以耐干旱作物为主。

  其粮食产出,勉强满足自身所需而已。

  想要将这里发展成为大型粮食基地,必须要耗费巨资截断季节性河流,修筑水坝和大型水利设施,还要修建引水渠和其他农田水利设施,早期投入相当大。

  这使得澳洲的吸引力大大降低,除非长期定居于此的华裔人口,呼朋唤友的喊着宗亲同族移民过来,帮着打理农庄和牧场。

  其他的类型,华裔移民就很少了。

  如今的大楚帝国广有四海,华裔移民可以的去处太多,互相间自然存在着竞争,为何非要到偏僻至极的澳洲大陆来?

  在核心的本土三岛上

  混的不如意的华裔居民,如今移民首要考虑就是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和加里曼丹岛,毕竟距离近的多。

  互相之间的交通往来频繁,每天都有几班开往各岛的定期班轮,在船上睡一觉,第二天就到了。

  即便有些华人移民考虑更远的地方,比如香格里拉岛的新西安,那坐船也就是三天的时间。

首节上一节518/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