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风云1864 第507节

  在于楚国达成《澳洲过渡条约》后,远在南非的英国远征军总司基钦纳上将,与布尔人领袖路易斯-博塔间的停战谈判,也正式开始进行。

  1902年5月15日

  代表两个布尔共和国、三十二个地方民团和165个游击队的布尔人代表,在弗里尼欣开会,讨论是否接受英国人的停战条件,体面的结束战争。

  最终,60名布尔人代表以54票对六票,表决通过,这代表着布尔人放弃了抵抗。英国赢得了惨胜。

  这场空前激烈的战争打了三年多,在英国远征军的重重绞杀下,布尔人也遭受到了重创,枪支弹药消耗殆尽,实在难以为继。

  5月27日,米尔纳勋爵来到弗里尼欣,同布尔人代表史末资将军举行会晤,签署正式停战条约,布尔战争就此落幕。

  椰城(注;原巴达维亚)

  在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中,最激烈的战斗就发生在椰城,战火导致城市中很多的建筑被摧毁,大量的贫民棚户区被点燃,在熊熊烈火中烧的一干二净。

  战后,巴达维亚改名为椰城,这里也是爪哇岛的政治经济中心,先天拥有非常好的发展条件。

  经过一年半的建设,按照大楚帝国一类大城市的标准,椰城建设了四通八达的地下沟渠管网设施,建设了平坦而宽阔的大道,建设了众多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还建设了大量的房屋。

  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椰树轻摇下,位于底层的灌木花卉盛开,呈现出美丽的热带海滨城市风景。

  大楚帝国皇帝御驾莅临此地,得到了椰城数十万百姓夹道的热烈欢迎,最后下榻于椰城行宫。

  椰城行宫是一座极具荷兰建筑特色的宫殿式建筑,后经过扩建和大幅改造而成,保留了原本欧式建筑的特点。

  收到南非第二次布尔战争缔结停战合约的消息,已经是1902年6月4日,皇帝陛下正在南方州府的巡视途中。

  郑国辉计划巡视巨港,椰城(注;原巴达维亚),泗水,巴厘等城市,然后向东至新西安,东港。

  结束在香格里拉岛的巡视后,南下澳洲达尔文,凯恩斯,班德堡,布里斯班,悉尼,向南直抵终点站墨尔本。

  至于南澳洲的首府阿德莱德那种小城市,就完全没必要去了。

  这是一次为期4个半月的南方巡视之旅,刚出来十多天,从巨港来到了椰城,就接到了南非战事结束的消息。

  大楚皇帝郑国辉神情中有些惋惜,顺口说道:“啧啧……这就结束啦,似乎有些突然啊!”

  身边伺候的皇室秘书长李经羲直接被整无语了,哭笑不得的接口说道:“陛下,英国人被这场战争搞得身心俱疲,也实在撑不住了。这时候结束,基本达成了战前的目标,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哼,战争结束了。拉动刚果河总督府经济飞涨的需求就消失了。那些盲目投资钢铁和水泥以及食品加工厂的商人,估计要蒙受不少损失。”皇帝郑国辉在宫廷中悠闲的散步,一边走一边说道。

  李经羲紧跟在侧后位置,距离大约一米半,落后半步的样子。

  这个位置很考究,陛下小声的吩咐都能听到,又给足了空间。

  这是因为陛下个子高,步幅大,动作也大,不能像伺候清宫太皇太后那样亦步亦趋,跟的太紧了。

  大楚皇宫中虽然没有太监,可有一些皇宫中流出来的管事嬷嬷和老太监,教授宫中侍女规矩,一言一行符合皇室礼仪。

  听见陛下这么说,李经羲规矩的回禀说道:

  “回陛下的话

  月湖官邸已经在去年下半年,对刚果河总督区行文,适当控制新投入的工厂企业和商行规模,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

  对当地的工厂企业,总督府方面也行文警告,不能过分依赖南非方面的需求,需要更多的开拓欧洲市场。

  相关的牧场,种植园和华人屯垦村镇等处,也都以布告的形式发出预警。

  战争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须得早做筹谋才行。

  有些人不听劝,那也得撞了南墙才回头,总督府倒不便强加干涉。”

  “也罢,让刚果河总督府加强统计,评估停战后的影响,每个月上报一次。”皇帝郑国辉停下了脚步,想了一下又说道:

  “嗯……若是产品积压情况严重,责令总督府方面协调大型商行。

  将部分商品转往欧洲销售,避免滞销造成的大量积压。

  多余部分的粮食物资,酌情进行收储,疏导农牧民调整产量和品种,有效应对需求变化。

  具体的章程,让月湖官邸斟酌一下,下发刚果河总督府和马达加斯加总督府遵照执行。”

  “陛下圣明,微臣等即刻传达旨意。”李经羲躬身答道,心中充满钦佩之情。

  大楚皇帝陛下经常视察各地,对基层民生了解的非常清楚,下达的旨意言简意赅,直指痛点。

  刚果河总督府和马达加斯加总督府辖下,作为南非布尔战争重要的物资供应基地,这几年的发展可谓原地起飞。

  尤其是前者,几乎占据了英国远征军物资后勤供应的六成以上。

  在这场重大机遇面前,数以万计的商户和农场主,牧场主们暴富起来,赚的盆满钵满。

  大量华人资本聚集,西非殖民地的各大城镇紧跟着飞速发展起来,城市规模和人口都迅速扩展,呈现出烈火烹油般的势头。

  如今战争结束,一切戛然而止。

  别的不说,那些钢铁水泥的订单只要没有及时交付,几乎通通取消了,这让当地的钢铁厂和水泥厂闪了腰。

  其实,这种情况可以预见,总督府方面也发出了预警。

  可怪就怪在人心贪婪,总觉得自己加紧生产,把货品送过去,说不定能赶上末班车。

  停战条约一经签署,立马傻了眼。

  好在英国远征大军也不是立马就撤走,食品和牛羊的供应还能持续一段时间,有了缓冲期调整。

  皇帝郑国辉吩咐了以后,又问道:“椰城的拖拉机厂投产了吗?”

  “回陛下的话,拖拉机厂已经于本月投产。经过工艺改革和新设备加持,椰城拖拉机厂能达到月产1600台的规模,主要用于供应本地和澳洲。”

  “嗯,马尼拉拖拉机总厂的做法还是值得肯定的,在东非殖民地的阿斯玛拉,刚果河殖民地的卡宾达,巴塔哥尼亚总督区的布兰卡,中美洲总督区巴拿马和椰城先后设置分厂,就近生产拖拉机,这是很好的做法。”皇帝郑国辉表示肯定,边走边说道。

  马尼拉拖拉机总厂生产的“丰收”牌拖拉机,是当今农用机械的第一大品牌,年销售总量超过8.2万辆,今年争取突破10万辆大关。

  其他的几个拖拉机品牌,相比“丰收”牌都要落后一步。

  拖拉机的生产技术含量并不高,核心就是一台柴油内燃机,根据功率大小,如今演绎成了四大系列,从手扶拖拉机到四轮拖拉机不等,在世界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

  除了核心的柴油内燃机和一些车轴,车轮等重要配件,其他的简单配套,例如车厢,大梁等等,可以在当地就近加工,减少了许多成本。

  对于这种走出去的模式,皇帝郑国辉表示赞赏,下旨推广。

  大楚帝国作为发达的船舶制造业强国,每年船舶下水的总量仅次于英国,位居世界第二。

  而船舶制造业门槛不高,适合于东非总督府和中美洲总督府沿海城市发展,核心的船舶蒸汽轮机可以由本土发运,参与到欧洲和北美的竞争中去。

  壮大自身工业实力,在世界船舶工业市场上分一杯羹。

  这是大楚帝国发展到新的阶段,逐步放开了海外殖民地工业发展限制,鼓励其参与国际竞争。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嘛!

  相比较大楚帝国本土蓬勃兴旺的工商业发展,海外殖民地就逊色了一筹,整体经济水平落后不少。

第543章 融合进程

  椰城行宫是合并了几个荷兰贵族的庄园而成,整体以西欧式风格为主,并加建了风景旖旎的花园和北欧式的尖顶望楼,是个闹中取静的好所在。

  皇帝郑国辉这几日视查了椰城周边的城乡建设,这座城市的大半建筑毁于战火,反而有利于整体重整。

  城市新建中

  高标准的修建了城市下水沟渠涵洞后,以宽阔的道路为主线,形成了四纵七横的城市主干道格局。

  在老城区的和属东印度群岛总督府广场旧址上,新建了民主解放纪念碑,忠烈祠和高大的华表牌坊,新建了汉唐建筑风格的椰城州府衙门和议会。

  周边的新建建筑也大多以汉唐宫殿风格为主,大多在三~五层,飞檐,气象万千。

  椰城州府仅靠出售大量市政空白地皮,以及私有地块,便收入了高达数千万银洋的土地转让金和契税,有效地利用了华人民间资本建设城市。

  在大楚帝国

  一切土地的所有权归属于皇室,高额的土地转让金收入,悉数递解上缴皇室内务府,而契税则归属于地方所有,用于发展城市和地方经济。

  正常来说,二者是“九一”的比例,即土地出让金占九成,契税占一成。

  这并不是说地方政府只能获得一成收益,在房屋规划审批,物料进城许可证,建筑质押金等领域,市政还可以收取相应的费用。

  尤其是沿街商铺,还需按月缴纳市政清洁费,管理费,租赁税等相应费用,用于市政警署和相应部门开支,这就是细水长流的收费了。

  漫步在椰城行宫里

  大楚皇帝郑国辉正在询问爪哇岛占领区进来的治安情势,说道:

  “朕听闻,爪哇岛各地近来爆发了十几起民间暴动,范围涉及椰城,万隆和泗水等各地乡镇,具体情形如何?”

  知道陛下会问及此事,皇室秘书长李经羲早有准备,他从袖笼中抽出一份呈报,低头看了看后回答说道:

  “回禀陛下:

  微臣这里有驻军方面呈报的相关统计,按照规定,将会在三年后全部销毁,不留存档。

  在赢得第二次东印度群岛战争后,迄今为止

  驻军方面对占领区进行了广泛的治安清剿作战,如今从城镇逐渐扩展到乡村,正在稳步取得巨大成就。

  苏门答腊方面军和爪哇方面军合计完成了2217次军事行动,对占领区所有城镇进行了反复的拉网式梳理,彻底清除了土著人口的存在。

  其去向主要有三个方面

  年轻适龄土著妇女流向本土七岛,总量约为264.3万人,今后数年还将连续递解中,预估每年约为70余万人上下,主要以乡村土著妇女为主。

  年轻青壮年土著男丁流向矿场和道路城建苦役营,累计向岛外372座矿场和重要的基建工地输送189万余人,有力的缓解了帝国矿场开采和基建方面劳动力短缺问题。

  这对完善并提高大楚帝国整体基建水平,重建战后的城市及深化矿产资源开采发挥重大作用。

  另有数十万土著酋长,贵族家眷及死硬的教会分子流放荒岛,用于开采荒岛矿场等用途,由惩戒总署负责督管。

  这期间

  由于战争和饥荒造成的人口自然减少,折损了百万余土著人口,多以老幼妇孺为主,这也是未曾顾及到的情况,多发生在偏僻土著乡村。

  现阶段

  占领军的清剿扫荡深入到乡村,呈现出点多面广的特点,军事行动较为频繁,也引发了部分地方土著暴动。

  在皇家军队有力举措镇压下,基本未产生大规模蔓延之势,迅即扑灭。

  在苏门答腊和爪哇两地,总计动员220余万土著苦役,参与到城市重建和乡村道路桥梁建设中。

  在一年半的时间内

  累计修建大大小小的桥梁7211座,干线和支线道路4.36万公里,铁路617公里,拓荒860余万亩,新建码头7座,改建码头26座。

  参与了大大小小71座城镇的重建和改扩建,新修水库152座,农田水利沟渠设施达11万余公里,新建采石场87座,铁矿山5座,房屋建筑无数。

  秉承陛下圣谕

  近五年的华人移民七成以上,皆输送至苏门答腊和爪哇两地安置。

  再加上本土七岛的自发移民,累计在新占领区安置华人移民267万(注:一年多的数字)余人,复垦田地超过三千四百万亩,新建华人村庄7500多座。

  “腾笼换鸟”之政策,正持续推进。

  现在已实现从城市至乡村的转变,目前在军事管制的爪哇岛西部地区,椰城周边乡镇已初步实现了“全华班”目标。

  下一步

  爪哇岛屿西部将从椰城向万隆推进,岛屿中部将实现从泗水向日惹推进。

  苏门答腊岛屿东南部将从巨港向楠榜省推进,逐步深入华人殖民,分批次有规划的治理土著居民。

首节上一节507/5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