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70节

  如袁术禅让得到皇位,自需以汉为前朝,以厚爵册封刘协。

  见袁术以礼法为尊,周尚出了口气,他虽背汉投刘,但不代表他愿意见到苛待汉天子刘协,今袁术愿赐江夏公与刘协,可算得上善待了。

  “大王仁德!”周尚恭维道。

事假

  本月26号结婚,事稍微多了点。且要存稿,很多时候只能两更,望谅解。

  本月忙完,下个月多更点!

第364章 巡视兵粮,军分三路

  十二月,上党涅县。

  “袁术先进公,再拜王,好生得意,或不日将更替汉室,僭号称帝!”

  张虞迎着寒风,领众人巡视邸阁,谓左右说道:“袁绍初受魏公不久,今知袁术所为,不知是否会自进魏王!”

  贾诩亦步亦趋,笑道:“君侯屈居侯爵,莫非为此羡慕二袁?”

  “羡慕?”

  张虞闻言而笑,说道:“天下未有一统,今却进帝、王之号,岂不与宋建所为相同。”

  张虞可非圣贤,他若不为一统天下,不为开国称帝,他何必起兵争霸呢?

  故袁术行僭号代汉之事,张虞不可能不羡慕。然人需知舍得,眼下大业未成,凭张虞的家世,怎敢效二袁进公称王?

  “如实而言,君侯进位王公,于帐下文武有利!”

  荀攸缓步捋须而行,说道:“关东大夫捐亲友,弃乡土,追随君侯于兵戈之间,众之所望无非攀龙附凤,成衣锦还乡之志。今二袁僭号,天子下诏,众人多盼君侯进位。然君侯逆文武之意,实令文武失望。”

  “观形势而言,君侯以尊奉汉室以讨不臣,故众文武依附之。而今天下未定,却称公僭号,大众必会离心。人心离散,难可复合,故非明智者所能为。”

  其实针对张虞称公与否,内部存在两种声音。一种声音从政治利益出发,希望张虞能称公进位;另一种从天下形势出发,劝张虞不能急于僭号。

  而荀攸今日所言,便是点出了为何有这两种声音。

  天下大乱,不少人背井离乡追随张虞,不是为了所谓的效忠汉室,而是为了富贵,故张虞所居的位子越高,才能赏赐属下更多官职。而反对者,除了偏向汉室的文武外,便有少数能看清形势的智者。今大战将起,为了团结更多人,张虞必须选择后者。

  “以图之见,此番如能破袁绍,君侯具有一统天下之势,彼时得乎众人所望,可将顺天意而应人心。”郭图说道。

  闻言,张虞开玩笑说道:“公则背井离乡,弃官投我。及功成名就时,公则可封阳翟县侯,时衣锦还乡,可立阀阅尔!”

  “君侯立业万世,图得富贵便足!”郭图谦虚道。

  “哈哈!”

  张虞拍郭图肩膀而笑,行为中充满了勉励意味。

  行走闲谈话间,张虞止步于眼前的仓窖,问道:“涅县阁有粮多少石,建有多少仓?”

  见张虞问话,贾衢从人群中而出,作揖说道:“禀君侯,涅县阁存有军粮二十一万石,每窖能存粮两万石,足支五万大军两月之用。”

  张虞从粮仓里取出了米,见成色颇旧,眉头不由微蹙,将手中米粮交于左右。

  “大军每岁征伐,粮草用度频繁。今岁粮仓存粮,本应是近两年所屯,所屯米粮怎会如此陈旧?”郭图仔细观察了下,便诧异说道。

  “是啊!”

  贾诩伸手捞了捞袋子里的米,见成色陈旧,狐疑看向贾衢,问道:“昔伐陇右时,军粮多新鲜。而今东征河北,何故米粮陈旧?”

  见众人投以猜忌眼神,贾衢不卑不亢,说道:“实如郭君所言,今岁运抵之粮皆为新粮,而今涅县阁中米粮半数为三、四年之陈粮。”

  “何故如此?”张虞将粮放到米袋里,问道。

  “禀君侯,昔前汉粮官监守自盗,常卖新粮于市,换陈粮实仓。而今山西之中,新粮价位较临期旧粮略高一成,仆盘算粮草支出,遂请奏军师,以新粮换旧粮,其中所得累计于库中!”

  贾衢指着涅县阁,说道:“邸阁粮草本仅有二十万石,而今却有二十一万石,其中一万石为售卖陈粮所得。”

  秦汉时期,官府亲自营造的粮仓,其粮草储存年限最多不超九年。大族的话,因储存技术问题,大多数仅能储存三、四年。而寻常百姓,米粮最多储存一、两年。因此新粮与陈粮的价格会出现波动,新粮会略受欢迎些。

  古代将校喝兵血,最常见的操作便是以次充好,将好的米粮卖于大族,换取囤积多年的陈粮,从中赚取差价。甚至更有大胆,直接克扣兵粮。

  然贾衢则是将见不得人的勾当放在台面上,或是出于为公事考虑,为了获取更多的粮草,主动用新粮换陈粮,毕竟太原、上党、河东大族可不少,完全有能力吃下新粮。

  “君负责上党邸阁三处,可是每处皆是如此?”张虞问道。

  贾衢拱手说道:“大体如此,邸阁共有三处,应收军粮五十万石,实屯军粮五十三万石,仆行粗鄙之策,为君侯多筹军粮三万石。”

  依照士卒每月食两石米粮计算,贾衢共为大军多凑出一万五千人的月粮。

  心中有了计算,张虞大为赞叹,谓左右说道:“假使天下千石悉如贾梁道,我今无忧尔!”

  贾衢不悲不喜,束手而立,等候张虞继续询问。

  顿了顿,张虞问道:“我今若从上党出兵,走滏口伐邯郸,上党兵粮运至前线需费多少人力?”

  贾衢早有腹稿,说道:“禀君侯,上党至邯郸约四、五百里,而五万兵马每月需十二万石。而民夫能负六斗粮,牲畜背负能有数石,而如有大道行车能载二十五石,依井陉道之难行,需用人力背负,故供给五万兵马至少需六、七万百姓。”

  “而计山西二州运粮至上党,依水、陆而运并进,观今岁之人力,需再发七万人。共计前后服徭役运粮之民,五万之兵不下十四万人,六万之众至少需十五万之众。”

  莫看山西人口仅比袁绍所有冀州人口略差点,然实际动员能力,或是说粮草运输能力,不可同日而语。

  山西运粮除了关中、河东能依仗水路外,余者需依靠陆路。而冀州因水系错综复杂之故,反而能多依靠水路运输。因此张虞如与袁绍对峙,单纯拼粮草消耗的话,大概是拼不过袁绍。

  见贾衢核算数据与钟繇前些日子所报内容大差不多,张虞笑谓荀攸,说道:“君非荐邸阁督于我,而是荐两千石之贤吏。”

  荀攸微微颔首,说道:“上党屯粮五十万石,太原有粮二十万石,共有兵粮七十万石。如不计民夫,可供六万兵马半岁之用。而计前线运粮民夫消耗,仅够三、四月之用。”

  “够了!”

  张虞说道:“明岁三月出兵,至少能耗至秋时,如能再得新粮,至少能度至冬季。若半年不破袁绍,则不宜久持,可率兵班师,再寻出征时机。”

  “此番望能下缘山诸郡,否则如若无功班师,劳累大军不说,举发二十万户百姓则大伤农事。”吕范感慨说道。

  山西人口总共才约两百万人,户籍约四十万户。而今兵民合出二十万,间接、直接影响到的人将有百万,故此番张、袁之争,如不能取得战果,将会大伤山西元气。

  若想继续征讨河北,至少需要休养两年,才能继续出兵。而若能击败袁绍,张虞或许无法横扫河北,却能为下次征讨袁绍,打下牢固的基础。

  如果被袁绍击败,那么张虞只能依靠上党地利固守,至少需要休养生息多年,才能再凑出一批大军东征。

  张虞看向左右文武,问道:“今滏口陉畅通,我欲从毛城出兵,与袁绍对峙于邯郸。而以张燕为偏军,出井陉袭扰燕、赵之所。今至上党,不知诸位可有他见?”

  “禀君侯,上党与邺城相隔林虑,今君侯率大军出潞县。不妨遣偏军出壶口关,取林虑,伐邺城,以为虚张声势之用,并能威胁邺城。”郭图建议道。

  其实上党与冀州的交通,不止大道滏口陉,更有一条小道羊肠道。而羊肠道为连接邺城与壶关之间的道路,其中道路需经过林虑(今林州市)。

  历史上,曹操伐高干时,便走羊肠道取上党,在壶口关下受挫多时,最终才破关取上党。而今反其道而行之,可以遣一军出山谷,先取林虑,配合滏口陉的大军用兵。

  至于张虞为何不能走羊肠道,则是因山道崎岖,军粮难以运转,不利于张虞长久用兵。

  张虞考虑半响,说道:“公则所言可行,我军大军出滏口陉,而袁绍于魏郡守军当会弱之。今出奇兵于羊肠道,或能于魏郡有所作为。”

  “今张燕出常山,另一偏军出魏郡,君侯大军出赵郡。不知幽州兵马如何策应大军?”吕范问道。

  “暂时难决!”

  贾诩说道:“如乌桓不出兵,刘和可南下河间,分袁绍之兵。而若乌桓出兵,时公孙在南,南北受袭,则幽州需以守备为上。”

  张虞摆了摆手,说道:“与袁绍交手,不可急于求成。幽州数万兵马如能动用,袁绍腹背受敌,其必败于我军之手。而今不知袁绍于幽州布置,即便出兵征讨,亦要先与之对峙。”

  此次出兵河北,张虞做好两手准备,一者从幽州破局,其次在邯郸与袁绍分出胜负。

  望着天空渐起的雪花,张虞谓左右说道:“今兵粮无忧,明日便可西归,安排出征事宜。”

  “诺!”

第365章 遣使索人,玄德泣对

  在过去的建兴元年里,无岁不乱的北方因张、袁争霸之故,终于暂时承平下来。汉末乱世的兵戈渐从北方转至南方,尤其是徐州与巴蜀最为混乱。

  如巴蜀地区,孙坚、孙策父子兵分两路,孙策率偏军直下犍为郡,先招降严颜,再大战张任。

  大战数十日,两军初始互有胜负。其中张任见孙策年轻气盛,故意诈败佯撤,孙策不知深浅,率兵追击。张任反手伏击,孙策险亡于张任之手,终在韩当、徐琨的掩护下,逃出生天。

  与此同时,庞羲率兵退守涪县,孙坚大军包围城池。时见儿子孙策兵败,孙坚遣韩当南下支援。

  得到援兵的孙策,再率军与张任交手,终是击破大军,并擒获张任。孙策不计前嫌,多次劝说张任归降。

  张任架不住孙策的热情与诚恳,于是识势归降。而孙策在下犍为后,屯兵于南安休养。

  而孙坚为了与袁术抢占地盘,改犍为属国为朱提郡,表大舅子吴景为朱提郡太守,为他招降南中诸郡。

  冬季,刘璋遣吴懿、李异率兵支援涪县,大军被孙坚所破,吴懿、李异二人归降孙坚。而庞羲固守三月,见援兵迟迟不来,在吴懿的劝降下,献城归降孙坚。涪县即下,广汉诸县归降。

  刘璋手中仅有蜀郡,为了挽救局势,其邀张鲁出兵。而张鲁遣兵五千屯白水关,因畏孙坚兵锋,便不敢再南下。

  救援的心思虽无,但张鲁却有扩展疆域之想法,因部曲多在巴郡,遂遣弟弟张卫率兵入据巴郡,以扩充势力。

  与刘氏在益州的统治瓦解相同,陶商在徐州的统治岌岌可危。

  高干率泰山诸将入徐州,大军重围下邳城。曹操率兵陷东海,招兵买马,扩充实力。而吕布受陶商求援之请,率兵马前来解围。

  吕布率兵至下邳,因敌众兵寡之故,领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每日皆斩首级而归,连续十余日,高干终率兵撤围。

  陶商与吕布兵马汇合,纳陈登的离间计,欲离间臧霸与高干。然因曹操与高干合军之故,离间计不幸被荀识破。

  二者将计就计,臧霸佯降陶商,约期共击高干。陈宫深感曹操多诈,恐臧霸归降有诈,劝吕布莫与陶商同行。故吕布生疑之,仅曹豹率兵夜袭高干。

  时臧霸倒戈回击,曹豹大败而归,曹操率军斩杀曹豹,仅数百残兵逃回下邳城,至此陶谦嫡系兵马折损殆尽。

  斩杀曹豹,重创陶商之后,曹操无意为高干争夺疆域,便请求率兵至淮南讨袁术。而高干恐曹操夺权,乐意见曹操南下广陵。

  曹操率兵南下广陵后,将郡守陈赶走,据广陵诸县,并招募流民耕作。

  时袁术殴帝封公,斩杀董承及吴樊、王服公卿,惹民怨沸腾。九江刘繇、庐江陆康互盟,欲共讨袁术。

  见状,曹操以兴汉讨伐袁术为由,不仅联络与曹氏交好的诸氏,更欲与刘繇互盟。

  见兵力更为强大的曹操有意联盟,二人大喜不已,遂与曹操联盟。并以曹操为盟主,发布檄文,声讨袁术。

  在下邳地区,陶谦嫡系兵马虽大败,但吕布尚有兵马。而高干见暂破不了下邳,因兵粮匮乏之故,向东占据东海,以郯县为州治,大肆封泰山诸将为太守。

  高干撤军后,陶商忧高干明年复来,于是邀吕布屯沛县。吕布惦记在兖州的郡县,遂拜魏续为沛国相屯兵于沛县。

  至此陶商手中仅有下邳、彭城国二郡国,然因彭城被曹操大屠杀过,诸县为之凋敝。因此陶商名义有二郡国,实际仅残破的下邳一郡。

  时间转瞬至建兴二年,在刘协的册封下,袁术已贵为楚王。而他所遣追杀刘备的使者,今已至交岭。

  广信,州府。

  “我奉楚王之令,受命南下追捕叛贼刘备,望使君能将刘备送至宛城伏法。”使者杜嘉趾高气扬,坐在侧席,向朱符说道。

  朱符不满杜嘉态度高傲,淡淡说道:“刘玄德为汉室贵胄,今使交有功,试问刘玄德何罪之有?”

  刘备不可不谓是社交高手,他至交岭时,朱符态度谈不上热情。而经与刘备的相处,朱符与之渐有交情,视刘备为宾客。是故当袁术遣使讨要刘备,朱符尚有保护刘备的想法。

  见朱符不配合,杜嘉渐生不满,朝北拱手说道:“刘备蓄意谋害楚王,今天子下诏,以刘备为国贼,严令诸郡逮捕刘备。”

  “国贼?”

  朱符冷笑了声,讥讽说道:“楚王殴打陛下,试问其为国贼乎?”

  杜嘉神情冷峻,说道:“此为造谣之事,楚王敬奉汉室,前后东迎雒阳夹辅之功,今有南护宛城匡弼之绩。试问不以王爵封之,将何以崇楚王功绩。”

  说着,杜嘉语气加重,说道:“我王统治大江上下,东西据有千里,地跨四州,甲士数十万,民众千余万。若使君不奉诏书,休怪楚王挥兵南下,荡平夷瘴之所。”

首节上一节270/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