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59节

  见到嬴政,扶苏心平气和的。

  扶苏稳重多了,见到自己已经不再和过去一样说些天真的话。

  当扶苏变成了嬴政期待他长成的样子,反而让嬴政感觉失去了什么。

  “寡人听闻太子近日与匠人在槽中共蹈?可有此事?”

  “回君父,确有此事。”扶苏也不含糊,直接拿出自己整理的纸张,“请君父过目。”

  “这是什么?”嬴政捏著一张发黄的软兮兮的似布非布的东西,眼中满是嫌恶。

  “回禀君父,这就是之前儿臣答应君父要制作的纸张。如今第一批纸已经制造好了,请君父在纸上写写看,一试便知此物的妙用。”

  嬴政用同样的口吻,带著同样的表情,问出相同的问题,“纸?”

  嬴政竟然真的忘记了这回事,赵高可没忘记。

  赵高附耳在嬴政身边说了几句话。

  嬴政恍然大悟,想起来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他还给扶苏赐了五个工匠。

  随后赵高殷勤地为嬴政递上笔。

  嬴政犹豫了一番,他向案下的扶苏看了看,随后提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字。

  嬴政盯著这张纸,先是对赵高笑了,随后低著头仔细端详这张纸,不时地往下看看打量打量扶苏。

  接著又捋著自己的胡须,眼中闪著赞赏之光。

  赵高也看出来这纸的妙处。

  轻、软、写字的地方多,而且看著扶苏刚才从褡裢里掏出来,可见是还能随意折迭,便于携带。

  一个字,便。

  “大王,太子做出来的这恐怕是件惊世骇俗的宝贝。”

  一年的时间,嬴政除了在军事上承受重大的挫折,还顺便蓄了一把漂亮的须髯,现在他不住地摸著这把髯,心情十分愉悦。

  嬴政眼前一亮,看著扶苏的眼神中满是欣赏。

  “是宝贝。有了此物,日后恐怕天下有数不完的书籍。届时,扶苏所言传播新隶、传播秦法的事情,恐怕真的会成功。”

  嬴政看向座下站著的扶苏,眼中除了惊喜,更有赞赏,还有感动。

  嬴政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用这些纸造成书册,用于撰写书籍。

  可是这个时候,赵高突然拱手道,“这样的宝贝,更适合秘密传递消息。若是此物能够只在宫中秘密使用,亦或者在用在紧要处,届时便利无穷啊大王。”

  赵高的脑筋飞速地转著,作为替嬴政搜集情报、整理信息的亲信,他一眼就想到了这些纸可以被优先给间谍使用。

  嬴政又摸摸一边的小胡子,随后大喜,拍腿道。

  “善。就按你的主意来。高,你亲自来接管造纸的这件事,不许此事的风声被透露出去,这将成为我们的利器。”随后嬴政看向扶苏,“扶苏啊,你立大功了。”

  嬴政拿著这张纸,主动走到台阶下坐了下来。

  赵高知道嬴政接下来要做什么了。对待喜欢的臣子,嬴政都是这么做的,对太子,大王是打心底里喜爱这个孩子。

  嬴政又把扶苏揽在怀里,脸上挂著和煦的笑容。

  “扶苏啊,此物寡人要秘密使用。因为这样东西,可以在打仗时派上大用场。觉得如何?”

  “甚好。”

  扶苏看向地面,心中冒出一个疑惑。

  这究竟是暂时的秘密使用,还是为了就此垄断此物?

  如果他创造的文字,最后只能在贵族之间流通,那他费了那么大的功夫又有什么用?

  他的目的就是给庶民谋利,尽可能缓和贵族和庶民之间的矛盾。

  秦是否将要灭亡,决定权不在于嬴政,也不在于自己这个穿越者,而是民众的选择。

  好累,求波打赏月票!

第84章 孰更得人心?

  “那你可要对这件事守口如瓶。必要时,寡人会把这件事移交给高去做。”

  “高他不是只会驾车吗?”扶苏故作懵懂地问著。

  装还是需要继续装的。

  他是秦国唯一的太子,未来的皇帝。

  自己得保护好自己。

  嬴政认真地对扶苏道,“高会很多。精简文字的事情,他可出力很多,你可不要小觑他。总之这件事,务必要保密。你以后不可再对外宣称在造纸了。”

  “孩儿听君父的话。以后都关起门来造纸。”扶苏对著嬴政的眼睛,也认真地说。

  嬴政听著这番话说的不大文雅,只是强调道,“只是秘密地进行。”

  “唯。”扶苏又问嬴政,“那此物要一直被秘密地制造,秘密地使用吗?不能大白于天下吗?”

  嬴政记起来了,他答应扶苏最初造纸的根源在于,扶苏想用造纸术来推广传播文字,秦律。

  嬴政善意地抚了抚扶苏的肩膀,“待寡人一统天下后,届时一定用你制造出的纸张推行你精简完毕的文字。”

  “孩儿记下了。君父,到时候你可别忘记了。”

  扶苏前所未有地认真道。

  “寡人为君,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嬴政也是毫不犹豫拍著胸脯保证。

  嬴政安顿好扶苏后,又给赏赐了扶苏一些财帛,到天快黑时,扶苏才离开章台宫。

  等到扶苏走后,嬴政先是鲛人灯下大喜,不断地抚摸著这些柔软的纸张,时不时还凑脸上去闻著这纸的芳香。

  “扶苏真是从来都不会让寡人失望,今番能在寡人失意的时候给寡人惊喜,寡人甚为心慰。”

  赵高在台下应道,“太子著实天赋非凡,大王有太子这样的儿子,实在是大王之骄傲,亦然是秦国之大幸。”

  嬴政点点头,“寡人是为扶苏感到骄傲。”

  嬴政高兴了一晚上,抱著这纸就要入睡,只是临睡前,嬴政忽地记起,他今日把扶苏叫来,本意是要斥责他一番的。

  可是没想到,他非但没有能够借助此事惩罚扶苏,反而还不得不助长扶苏的声威。

  这么想著,嬴政自然脸上浮现忧色。

  嬴政不免暗暗思忖,寡人的儿子未免太过聪明了。

  他像是样样精通。

  接下来几日,嬴政心绪不宁,神色也阴晴不定。

  当著赵高的面,嬴政对此一句话都没有说。可是赵高早已有了答案。

  自从扶苏被拜太子之后,大王似乎一直看太子就没有了过往那种亲切。

  即便太子时时都来章台,可是大王看待太子的眼神,不再像是过往那般。

  从欢喜变成了怀疑,从期待变成了观察,还有警惕……

  赵高不敢掺和这样的大事,自然不敢开口,只能装作没看到。稍微弄不好,他可就人没了。

  翌日,嬴政领著赵高在宫外田地间地坝上散步时,望著秋日满目萧绿,垂柳依依,嬴政忽地这么问赵高。

  “高,你说寡人和太子相比如何?”

  赵高吓了一跳,随即腿都软了,头皮都在发麻。他顿时跪著趴在地上,颤栗起来

  “怕什么?寡人只是问问你。”嬴政走到了赵高跟前,“说说看。”

  高只回答了两句话,“太子所为都是为了取悦大王。不见太子有擅自做主的事情。”

  “那你觉得,寡人与太子,孰更得人心?”

  “当然是大王。天底下只有一个大王。”

  嬴政听了这不假思索的回答,这才松了一口气。

  见到嬴政的履鞋离开自己的视线,赵高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殿内,嬴政看著案上的纸张,陷入了沉思。

  嬴政暗暗地问自己,“难道说,即便是寡人,也免不了会和自己的亲生儿子互相猜忌吗?”

  “寡人并不愿意犯过去历代、诸国君王的错误,对他们在政事上犯下的错误,寡人都一一记在心里,丝毫不愿意历史上的错误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寡人既不想做赵武灵王,更加不想做晋献公。”

  嬴政为扶苏的才华感到不安时,赵高则感到恐惧。

  赵高对太子扶苏,一向是很好奇的。

  赵高总有个感觉,太子有著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甚至和这个时代的人,气质并不相符。

  太子像是一块美玉,十分纯洁。可是这种纯洁并不是天生的,似乎是经历了非常多的积累和沉淀,被选择养成的。

  赵高也是在宫里长大的,知道上位者都过著锦衣玉食的日子,可是大多数人在宫中,不是被尔虞我诈浸染,就是养尊处优觉得一切事情都是理所当然。

  他们中或许有人天性纯良,但是那是一种天生的无知纯良。

  太子则不同。

  他是一个心地纯净的人,可是却又像美玉一般,似乎是被岁月长河洗涤过一般。

  甚至在太子身上,外人很容易能感受到他对这个世界的习以为常,无奈,还有高高在上。

  好像在太子眼中,他们这些人,都是不够看的。太子似乎能够看透每一个人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的。

  这就是太子和赵高眼中观察到的世人包括他自己最大的区别所在。

  在太子眼中,他的人生似乎是一件确定的事情,所以他能坦然、泰然地前进。

  他甚至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都不会犹豫,完全不考虑失败会怎么样,仿佛这个世界就是为他生的。

  而他们不同,他们一直活在一种不确定之中。

  他们永远也无法确定明天是什么样子的,偶尔才有空闲去想想过去。

  平日他们都忙于应付眼下。命运不公,早已经是刻印在他们心中的事实。

  就是大王,他也活在一种不确定之中。

  今夕攻赵节节胜利,明日却又遭遇一个名将,被打的手足无措。事情发生的太突然,甚至都没有预料。大王也会为命运这种事情伤神。

  所以赵高才更加对太子好奇,太子到底是因为什么才能拥有那种对于命运的掌控感,仿佛在他眼里,一切都不是事儿。

  在见到扶苏之后,赵高开始对自我产生了怀疑。

  因为过去,赵高是相信,人定胜天。努力可以改变很多事情。

  但是在扶苏表露出他杰出的才能过后,赵高开始不确定了。

  而越是接近扶苏,越是观察扶苏的时间久。

首节上一节59/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