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子扶苏,请始皇退位! 第211节

  现在,扶苏也填列其中。

  姚贾说罢,就是李斯。

  李斯是这么说的,“太子此次一战,著实是让臣等大开眼界。纵观古今,像太子这样年少既能领兵作战,而且指挥作战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实在是少有。”

  扶苏只是低头望著地面。

  我只打了一仗,在朝堂上说了些寻常的话,可是这些人却得出这样多的结论。

  很明显,论据和结论之间缺乏事实支撑。

  这些恭维可不要太夸张啊。

  但是和扶苏以为的完全不一样,其他大臣纷纷开口了。

  他们甚至扯出了扶苏七八年前干的事情,不过都是干的好事。

  这就让扶苏听得一头雾水。

  这些人今日都怎么了,一个赶著一个,恨不得把自己往天上捧。

  明明嬴政就在最前面,他们却都一样的口径。

  就在扶苏疑惑时,抬头却见嬴政躺在了座椅上。

  穿著朝服,戴著冠冕,这样的坐姿显得嬴政此时十分闲适。

  ‘今天还真是怪啊。这些人都怎么了。’

  就在扶苏心里嘀咕时,王绾站了出来。

  “启禀大王,太子虽然年少,可是德高功多,苦劳更是计之不清。太子身为储君,十年如一日,一心为了壮大秦国。”

  “而今又一战灭楚国十万兵马,对我秦国可谓树功极高。我秦国素来讲赏罚分明。太子于秦国立下之功,文可兴国,武则定边。”

  “臣请大王按秦律嘉赏太子。又因为太子位乃储君,以侯爵之位加封,不能彰显王室之威。故臣斗胆,请大王为太子封君。”

  封君

  这个字说出来时,扶苏自己像是忽然被什么东西定住一般。

  没想到,冯去疾说的话,竟然这就成为了现实。

  可是,当真的听到封君二字时,扶苏心头一颤。这一封君,以后就出不了咸阳,早晚都得在嬴政身边。

  他的任务就变成了等待。

  等到秦王政陨落的那一天,自己被人拥立上位。

  但是,没有办法。

  历史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嬴政就是那样的人,在天下平定后,并没有分封诸侯。因为目的已经达到了,再也用不著那些武将文臣了,所以他就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

  冯去疾说的话是对的。

  他真的是很了解嬴政的作风。

  赶在自己的利用价值被榨干之前,早点得到实质性的利益,总比打完天下,回过头来靠著自己空虚的太子名声应对嬴政的猜忌来得好。

  扶苏低头之际,满朝文武异口同声道,“请大王为太子封君。”

  扶苏听到后,只是赶紧把身子躬地更低。

  嬴政打量著眼前看起来有些陌生的长子,又望著他身后一群大臣。

  这些大臣,貌似人而已,实际上都是豺狼虎豹。

  他们不希望扶苏继续在前面发挥他的才干,否则他们的后代将没有机会上战场立军功。

  没有人真心愿意为扶苏争取君位,他们只是在为他们的后代挤占地方罢了。

  “可。”

  嬴政的齿隙里就蹦出来这么一个字。

  众臣听到,竟然偌大的殿中,所有人集体都松了口气。

  这细微的声音被集体发出,未尝不是一种心照不宣。

  你太子这么能干,这么强悍,让我们这些做臣子哪里有地方站。

  再说了,扶苏一个人加蒙恬、李信几个将军,斩杀了十万楚兵。

  这把他们秦国全体将士三年来的战功全部都抢走了。

  诸将在朝中早就迫不及待等著扶苏回来了。

  殿中又恢复了沉寂。

  扶苏这时候才察觉到,自己的背后有许多恶意的目光。

  他顿时觉得自己脚心发寒。

  “封君之事,务必要详细商定,此事就交由二位丞相定夺。”

  王绾、隗状齐齐上前作揖领命。

  随后嬴政就散朝了。

  因为另外两位主将还没有赶回来,所以庆功宴的事情就先搁置。

  嬴政发了话,先把册封扶苏为君的事情商定好,之后再处理其他的。

  出了殿门,炽热的阳光落在扶苏的宽阔的肩膀上。

  扶苏却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方才朝堂上真是古怪啊

  这帮人商定好了要让秦王封自己为君,但是却每个人都要说一遍,这是在给嬴政施压。

  这说明他们生怕嬴政不同意这件事。

  可是嬴政这个人,他像是苍茫无际的大海,你能为他的表面感到震惊,感慨其胸襟、抱负之大;

  可是大海的深,却是只有走近了才能了解的。

  从他的表现上,你是根本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扶苏沿著老路走,灌夫却在一旁大呼小叫。

  生怕这宫里有一个人不知道太子回来了。

  “我怎么看著这咸阳城不像是过去的咸阳了呢?”

  “我不记得城阙旁曾有这样一处阁楼。还有宫中北面的林地呢,往年这个时候,遥遥一看,那可是火红火红的。”

  “太子,看这西北处的宫殿,我看这宫殿群规模,比我们走时又扩大了一圈啊。”

请假一天

  今晚上不用等了。

第298章 第67 嬴政,基建狂魔(求打赏月

  票全订!)

  扶苏举目张望,这才发觉,确实如灌夫所言。宫中各处楼观宫殿,几乎都有了变化。

  有的宫殿被拆了重修,有的则被扩建。

  当扶苏走了几步,在咸阳宫殿群中见到了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在其中,旁边依次放置著赵国、韩国、魏国的宫殿楼观,扶苏不得不感慨。

  “君父还真是一点都没变。”

  从小扶苏就知道,他父亲嬴政喜欢修建宫殿,而且是越多越好。他父亲也喜欢女人,也是越多越好。

  嬴政对物质的那种欲望,几乎是世人无法想像的。永远不嫌弃满足。

  未来天下一统后,嬴政一定会大兴土木。

  对庶民来说,嬴政夺得天下,那将是他和平但苦难生活的开始。

  可是对扶苏来说,那就是他的机会。

  扶苏望著这些楼观,心情不好不坏,只是悠悠地留下一句话。

  “不知是为君父自己修呢,还是为刘邦修啊?”

  扶苏这话说得莫名其妙,众人也都没有在意。

  这时候,粱与刘长领著一众宦侍前来迎接扶苏。

  “臣等在此地恭迎太子。恭贺太子凯旋而归,”粱倒虽然从容,没有像其他宦侍来时匆匆忙忙的样子,但是脸上也写著喜色。

  至于刘长嘛,上来就是地道秦人口音,“太子,您终于回来了。您不在,我们都觉得少了魂似的。”

  扶苏的目光却左右乱瞟,怎么都没看到自己想看的人。

  “免礼免礼。此次我去新郑,也给你们带了些许礼物,宫中上下人人有份。”

  扶苏说罢,众人自然都很惊喜。

  尤其是一些位阶比较低下的人,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当即心肠一热。

  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不把人当人,自然也把奴隶当猪狗一样驱使。

  太子虽然也和其他人一样驱使他们。

  可是就有一样,是所有人都比不了他们的太子扶苏的。

  那就是太子把他们当做人一样看待。

  当他们听到太子居然给他们带了礼物,这些前来迎接的人,自然个个欣喜若狂,也有夹泪带哭的。

  “太子对小人等实在是厚恩。”

  扶苏只平静道,“想来我走之后,羽阳宫中必定出现人浮于事的状况,宫中上下全靠你们打理,诸位也都辛苦了。”

  “得到太子这样的话,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这些宦侍,也算是得力了。没有拉拢其他宫外的人。

  自从上次羽阳宫里换血之后,大家就都明白了一些事情,都多长了个心眼。

  扶苏走了,羽阳宫里人手基本上都是保持不变。

  单看这些宦侍都没被换,扶苏就知道,宫中一切如常。

  在宫里,多的是尔虞我诈,一年没回来,宫中还能保持人事没有变化,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扶苏本以为自己会被夫人迎接,可是连个人影都没瞧见,左望右望,想到了王后。

  “走,去拜见王后。”

  扶苏心里不免嘀咕,‘俗话说,一夜夫妻百夜恩。我虽然和冯绾绾相处时日不多,可我到底是她丈夫。她竟然都没来迎接我。’

  这边刚到椒房殿,连殿门都没有踩进去,扶苏就听到一阵爽朗的笑声。。

首节上一节211/3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