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迟疑了一下,抬头看向了旁边的梵清惠。
“禅主,梵师太……”
“弟子……还有一事禀报。”
了空眉头微挑,面露疑惑,看向不嗔。
不嗔咬了咬牙,低声道:“是关于师妃暄师侄的。”
“临走前,师妃暄师侄……托弟子给梵师太传一句话。”
梵清惠心头一紧,连忙问道:“妃暄她……她说了什么?”
不嗔犹豫了一下,说道:“师妃暄师侄她……”
“她说她……她要留在玄天观清修。”
“请师太恕她不孝!”
不嗔话音落下,禅房内一片死寂。
梵清惠整个人都僵住了,脸上血色尽褪,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留在玄天观?
清修?
恕她不孝?
这……这怎么可能!
妃暄是她最得意的弟子,是慈航静斋未来的希望,是肩负着天下苍生命运的天选之人!
她怎么会……
怎么会做出如此离经叛道的决定?
但很快,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她的脑海。
不对!
妃暄定然是为了感化那陆少游,不惜效仿本门历代先辈,行那以身饲魔之举!
是了!
一定是这样!
她是为了天下苍生,才不得不委身于那邪魔身边!
不行!
梵清惠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弟子,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她一定要将妃暄从那邪魔的身边救出来!
哪怕……付出任何代价!
了空看着梵清惠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心中也已猜到了大概.
第三十八章 佛门在行动!
了空看着梵清惠脸上阴晴不定的表情,心中也已猜到了大概。
只是,他修持闭口禅多年,纵有千言万语,此刻也无法宣之于口。
唯有眼中流露出的沉重与悲悯,无声地表达着他的态度。
梵清惠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头的激荡。
她猛地转过身,目光锐利如刀,看向盘坐在蒲团上的了空禅师.
“了空禅师!此事,绝不能就这么算了!”
她不能容忍妃暄待在那邪魔身边!
更不能容忍慈航静斋的未来,毁于一旦!
了空禅师没有说话,只是缓缓地点了点头。
因为了空也很清楚,这不仅仅是慈航静斋的事,更是整个佛门的事!
梵清惠见状,心中的决心更甚,说道:“了空禅师,妃暄之事固然重要,但眼下还有一件更为紧迫的事情!”
“那便是……传国玉玺!”
提及传国玉玺,梵清惠的脸色变得无比凝重。
“传国玉玺,如今还在那玄天观妖道陆少游的手中!”
“此物干系重大,不仅关乎我佛门在大隋王朝的百年布局!”
“若是让此物长久落入那妖道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必须将传国玉玺追回!”
梵清惠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决心。
了空禅师闻言,俊美的脸上也浮现出前所未有的严肃。
他当然明白传国玉玺的重要性。
那是皇权象征,亦是气运所钟之物。
佛门多年布局,便是希望借助影响朝堂,来推行佛法。
玉玺落入一个神秘莫测的【妖道】手中,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变数!
思及此处,了空抬手,轻轻敲了一下身旁的木鱼。
“咚!”
一声清越的木鱼声响起。
梵清惠知道了空这是同意自己的说法,眼神微闪,继续说道:“那陆少游实力深不可测,更有诡异莫测的手段。”
“仅凭我们静念禅院与慈航静斋两派之力,恐怕……”
她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很明显。
强攻玄天观,风险太大,胜算不高。
“依我之见,”梵清惠目光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应当立刻联络天下佛门同道!”
“大宋少林,大明少林,还有天台宗的寒山寺……”
“邀请各派高僧耆宿,前来大隋,共襄盛举!”
“合天下佛门之力,围剿那玄天观妖道!”
了空禅师闻言,陷入了短暂的沉吟,捻动佛珠的速度微微加快。
联合天下佛门?
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牵扯甚广,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一场大祸。
但……
想到传国玉玺……
片刻之后,了空禅师再次看向梵清惠,点了点头。
随后,了空的目光转向了四大护法金刚。
再次抬手,敲了一下木鱼。
“咚。”
这一声木鱼,比之前两次都要轻柔一些。
不贪、不痴、不惧、不嗔四人瞬间便领会了禅主的意思。
这是要让他们准备笔墨纸砚。
四人不敢怠慢,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立即躬身应是。
“是,禅主!”
他们快步走到禅房角落的书桌旁。
不痴拿起墨锭,开始在砚台上研磨。
不贪小心翼翼地铺开了几张上好的宣纸。
不惧则将狼毫摆放整齐。
不嗔站在一旁,随时准备伺候封信。
动作虽然因为伤势而有些滞涩,但却一丝不苟,极为专注。
梵清惠走到书桌前,深吸一口气,提起一支狼毫,饱蘸墨汁,开始笔走龙蛇。
【大隋之地,忽现妖道陆少游,居于荒山野观,自称道门神仙。】
【窃据传国玉玺,掳我慈航静斋当代圣女,实乃我佛门心腹大患,正道之祸害!】
【此獠不除,佛法难兴,苍生蒙难!】
【恳请贵派念及佛门万年基业,速遣高僧,共诛此獠,匡扶正道!】
【此乃佛敌!不可不除!】
是的,在梵清惠看来,陆少游就是佛门之敌。
为何称其为佛敌?
夺玉玺,断佛门宏图,废四大护法金刚武功,辱佛门威严。
桩桩件件,皆是与佛门为敌!
此等人物,若任其逍遥法外,手握玉玺,佛门多年的谋划必将化为泡影,佛法昌盛之宏愿更是遥遥无期!
因此,在梵清惠眼中,陆少游已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对手。
更是阻碍佛法兴盛,动摇佛门根基的生死大敌。
是为……佛敌!
非诛不可!
梵清惠将写好的信,交给不嗔,不嗔折好,封入信封。
了空禅师也拿过一支笔,蘸墨挥毫,便也开始奋笔疾书。
……
一个时辰之后。
数十名武僧离开净念禅院,顺着官道,朝着四面八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