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影视世界从繁花开始 第344节

  陈东跟韩琦坐在一起,问道:“韩老相公已经知道我的身份了?”

  韩琦摇头道:“之前是有所猜测,不过陛下派你来河东路的时候,老夫又有些怀疑,但当兖王造反被杀后,陛下却不愿意将禹王接进京城的时候,老夫就基本确定了。”

  “来此之前,官家也跟我交了底,殿下,您真是……”

  韩琦也是一脸佩服的看着陈东。

  他倒是不知道陈东去刺杀辽国皇帝的事情,只知道陈东用三寸不烂之舌,成功让耶律重元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至于朝廷的支持,和一百万两白银,实际上都在其次。

  大宋不缺钱。

  而且陈东手里还有无数个聚宝盆,既然他是太子,那这些钱自然就是国家的。

  嗯,在得知陈东是太子之后,老家伙早就把陈东的钱,算在了国库里面。

  庆功宴过后,陈东还不愿意回去。

  顾偃开却生怕陈东还要再搞事情,不断的拉着韩琦和李文渊劝说。

  但是陈东却非要亲眼看着,将三州之地接收完毕,才肯回京。

  韩琦经过一开始的高兴之后,从顾偃开口中得知陈东被刺杀了好几次,心里也是后怕了起来。

  但他们求也没用,陈东铁了心要做的事情,还没人能拦住他。

  去辽国京城刺杀皇帝,这么大的事情都做了,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做的。

  在收复朔州的时候,他们的守将果然变卦。

  严格来说也不算变卦,虽然耶律重元有看到陈东肉体再生的恐怖,但也不会轻易将大辽的藩篱交给陈东。

  凡是割让给陈东的,基本上都不是他的铁杆,而朔州这边,就直接是耶律重元的爱将。

  陈东毫不在意,这种事情早就有所预料。

  有顾偃开和手下一众从小读着现代兵书长大的奇才,陈东选择了莽,亲自带兵攻打朔州。

  因为辽国那边压根没有支援,加上陈东这边已经聚集了三万禁军,所以顺利的拿下。

  莫州和朔州相距甚远,陈东也是有心练兵,这一趟打莫州的战役打下来,更是让韩琦对大宋军队有了改观。

  一开始攻城的时候,是由原本的将领进行的,死伤惨重。

  而陈东的手下到了朔州,首先安排人想办法进城摸情况,之后又开始砍伐树木做攻城器械。

  那些急于立功的,到最后反倒不得不退下。

  陈东的手下,以陈猛、陈天为首,先是进行强攻,消耗守军士气。

  大概对城内守军情况有了底之后,再配合城内人手,在夜间发动袭击,一举拿下朔州。

  朔州守将,直接被砍了脑袋,挂在城门上示众。

  拿下朔州之后,陈东想着距离也没有多远,还想往西夏那边看看情况。

  结果顾偃开、韩琦直接跪在他门口,每个人脖子上都架了一把剑。

  “太子殿下,您去西夏可以,但老臣和宁远侯就一起死这儿了!我们没脸去见官家!”

  陈东一看这几个老家伙确实被他折磨傻了,尤其是韩琦,刚开始还高高兴兴的,一看陈东竟然亲自带兵冲杀,腿都软了。

  想着西夏那边,无非跟辽国这边情况差不多,而且之前的人手,基本上集中在辽国这边,于是答应了两个老家伙,跟他们打道回府。

  汴京城外,车队一眼望不到头。

  此时,赵祯在城门口,带着群臣等候。

  远远的看到车队,赵祯眼眶一红,心里带有几分忐忑。

  他已经准备好,在今日公布陈东的身份。

  几个重臣,昨日就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此时一个个默不作声,望着身前的地面。

  这个消息,显然是难以接受的,可又是在情理之中的。

  偏偏,他们一点儿意见都说不出来,甚至质疑都不能质疑。

  因为,自从陈东拿下三州的消息传回来之后,整个大宋已经沸腾了。

  而汴京的百姓,直接疯了。

  大街上的欢闹之声,能从白天持续到黑夜。

  真正的爱国教育,就是从大宋开始的。

  百姓们得知燕云十六州,一举收回四州,纷纷感觉自己是在做梦一样。

  甚至在消息公布的当天,百姓们自发的聚集,来到开封府向开封府尹求证。

  得知情况属实,陈东已经成为汴京百姓心中神一样的任务。

  这可是太宗都没做到的事情。

  车队停下,骑着白马的陈东,神采奕奕的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最前方的臣子,齐齐下跪,高喊道:“臣等恭迎太子殿下回京,太子殿下千岁!”

第372章 名正言顺

  后面的臣子此时有些懵逼,但有聪明的也已经猜到什么情况。

  这其中表现的最不堪的,就是中散大夫盛。

  简单点说,他人傻了。

  想到他一开始,是把陈东当做书童收进盛家的。

  他就一身冷汗。

  哪怕他后来帮陈东“转正”了。

  可那也有个不光彩的过去啊!

  以后陈东会怎么对他?

  悄悄摸摸的给他收拾了?

  盛觉得很有可能。

  他家那点破事,陈东是再清楚不过的。

  比如他给谁送钱,怎么走关系之类的。

  盛真想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子。

  当初,他把陈东当做子侄培养,所以官场上的事情,也是经常跟陈东说的。

  那现在……

  八年前射出一箭,正中盛眉心。

  他完全没有即将当上国丈的兴奋感,脑子里不断回想着他当初跟陈东说过的话里面,那些问题是不是足以让他仕途提前结束。

  除了他,其余人虽然惊讶不已,可也有一种情理之中的感觉。

  赵祯对陈东太宽容了。

  这一点,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

  而且当初中秋节,陈东被赵祯留在宫里的事情,也传播了开来。

  所以以前疑惑,现在都有了答案。

  因为那是人家亲儿子,能不宽容吗?!

  要是赵祯多几个儿子,可能还要装一下严父,可他就这么一根独苗。

  而且之前还杳无音讯。

  这跟老来得子一点区别没有。

  此时,赵祯老泪纵横。

  望着陈东,心中百感交集。

  陈东望着面前跪了一片的大臣,这种大礼并不多见,显然是对他这个太子的承认。

  陈东再次望向赵祯,恭敬地行礼道:“河东路经略使陈东,参见陛下。此行幸不辱使命,为大宋夺得四州之地。”

  “起来,快快起来。”

  赵祯连声催促,眼眶微红,随手拭去泪水,紧紧抓着陈东的手,转身面向文武百官道:“诸位爱卿想必也已有所耳闻,不错,陈东,陈文煜,正是朕当年送出宫去抚养的三子,本名赵煜,封号为齐王。”

  “恭喜陛下找回齐王殿下,齐王千岁千千岁!”群臣齐声祝贺,声音在空旷的城外,飘荡开来。

  紧接着,随陈东一起回京的宰相韩琦上前一步,行礼道:“陛下,关于陈东是否为真正的齐王殿下,臣觉得还需谨慎验证。是否应由宗正寺先行验明正身,以确保无误?”

  赵祯闻言,轻轻摆手,宗正寺卿立刻上前一步,恭敬地禀报道:“各位相公,在齐王殿下八年前来京之际,陛下已命微臣先行查验。经微臣仔细核查,陈东确为齐王殿下无疑。”

  韩琦当然不是要跟陈东对着干,或者怀疑他的身份,只是他要当着众人的面,将陈东的身份确定下来。

  虽然以陈东的实力,只要赵祯认可,其他人再怎么反对也没用。

  哪怕禹王失心疯了,并且还真的运气很好的当上皇帝,他们也不敢杀陈东。

  打下燕云十六州四州的功劳,已经足以让陈东高枕无忧了。

  当然,仅限十年之内。

  时间长了,再大的功劳也会被人淡忘。

  赵祯看向胖太监,道:“宣旨吧。”

  胖太监急忙吩咐手下捧着锦盒上前,小心翼翼地从盒中取出赵祯的圣旨,缓缓展开,声音洪亮地宣读道:“陈东,实乃陛下之次子,昔年因安危考量及精心培育之需,被送往扬州抚养。”

  “及至年长,回归京师,暂居盛府。”

  “嘉二年,陈东高中状元,才华出众,历任翰林院编修、保甲制置使、钦差大臣、翰林院侍读学士、户部度支郎中、刑部都官司郎中、河东路经略安抚使等职。”

  “改革军制、贡献预算新法,先后平定邕王、兖王之乱,收复四州之地,功勋卓著,智勇双全。今特册封为太子,赐居东宫,以承继大统。”

  众臣子再次跪拜,口称:“陛下万岁,太子殿下千岁!”

  跪拜过后,赵祯再度接见了身后的顾偃开等人,之后赵祯携手陈东,声音感慨不已,道:“走,随朕进城!”

  赵祯坐上銮驾,专属于太子的驾辇也在,今天的一切,都是已经准备好的。

  不过陈东却微微一笑道:“陛下,臣还是骑马吧?”

  坐马车陈东还能适应,让人抬着他,陈东一百万个不愿意。

  而且今天,是他给大宋百姓们交了一个相对满意的答卷的时候,他更想骑着马进城。

  那匹白马,可是在朔州找到的最漂亮的。

  陈东骑上去,就连他自己都感觉相当良好。

  金碧辉煌的驾辇,对他没有一丁点吸引力。

  赵祯听到陈东还叫他陛下,而始终不称父王,自称孩儿,终究心里有些难过。

首节上一节344/6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