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火车头处发出了明亮的汽笛声,这是通知乘客最后登车的信号。
拉里略有些犹豫的问道,“……波特先生,如果这两条路我都不想选呢?”
波特先生早就准备好了答案,笑着拍了拍拉里的肩膀,认真的说,
“那就记住我接下来的这句话:让你遇到危险境遇的,永远来源于你力量不足时的上位者,所以,对上要学会分利、对下要知道隐身,隐蔽的壮大自己的力量。
在公众面前不时犯些愚蠢的错误,让上位者看到你明显表示出来的缺点,讥笑你的失败。等你再次崛起时,那些大人物就不再会视你为威胁了……”
说着话,波特先生眼中露出个狡黠的笑容,继续说道,“积蓄力量、避免树敌、如果你过早的引起了别人的关注,记着适当暴露下自己的缺点。等你能对那些曾经上位者隐去身形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你的下位者,无法对你造成威胁了。”
拉里心头一震,他并不能完全的马上理解波特先生话里的深意,但觉得波特先生话里话外,就跟“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意思差不多。
此时,火车头的汽笛再次拉响,这是再次通知乘客登车的信号。
波特先生伸出了手,想要跟拉里握手告别,可拉里抬起头,诚恳地继续问道,
“您能否再直白的告诉我,我该怎么办呢?”
波特先生笑了,主动握住了拉里的手,凑近了在他耳边耳语道,
“如果你真感觉受到了某些上位者的凝视,记住,‘破产’是个非常好的策略!回头哪怕是你东山再起,他们也不会视你为威胁了!”
拉里双目瞳孔巨震,握着波特先生的手,喃喃道,
“破产吗?你说的是……一种生存策略。”
“对,还记得我反复提醒让你‘花掉’的那一半盈利吗?那才是你真正的家底。”波特先生笑着说完,转身登上了火车,挥手朝拉里告别。
拉里眼看火车离开了站台,吐着白色蒸汽消失在远方,才收回了目光。
他脑海里依然回荡着波特先生的嘱托,“对上分利、对下隐身、积蓄力量、适当示弱。”
想了半天,拉里嘴角翘了翘,不自觉轻声对自己说,
“好吧,现在是时候认真的去花掉那些多余的钱了……那才是我的力量所在。”
明天上架,上架前加更,祝各位一帆风顺,多多赚钱。
第101章 上架感言
终于还是走到了这一天,小说要上架了。
首先的首先,我要感谢一下我的责编透明大大,是他把我捞了起来。
我这本书是直发的,离开起点几年了,根本不懂起点现在的规则。
那时就有群友@我说,“为什么直发?你是不是压根就不想过签?”
我记得群友说这话的时候是中午一点,那时我就有点沮丧。但五点钟,明大的签约站短就来了。
然后就是加Q、入群、签约、在明大和作者群的各位大大鼓励下继续写作。群里氛围挺好的,有想投稿的可以试试明大这里。
.
上架首先要感谢各位读者大大,这并非单纯是“读者是作者的衣食父母”;对于我来说,这本书和读者的支持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支持!
我们一起完成《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一起完成杰西利弗莫尔粉丝的心愿,一起将这位华尔街历史上最伟大股票作手的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没有你们,我是无法完成这本网文版《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
明眼人都能看清楚,这本书是爱德温勒菲弗《股票大作手回忆录》的网文小说版,是华尔街传奇大空头杰西利弗莫尔的同人作品。
拉里利文斯顿也是杰西利弗莫尔在书中的化名。
杰西利弗莫尔一生四起四落,每次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凭借着报价机再次成为顶级富豪。
有人曾经评价他说利弗莫尔是这样一个人,当他一无所有的时候,你把他关进小房间,只需要再给他放一台报价机,那么三个月后,他就能再次成为百万富翁。
事实也同样如此,利弗莫尔常说的那句话“一个人在正确作为后赚取百万美元,要比他在懵懵懂懂时候赚取几百美元还容易。”
无须讳言,我一直是杰西利弗莫尔的狂热粉丝。
不管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还是他亲手写的那本《股票大作手操盘术》,都是我喜马拉雅里循环播放的音频。
在日常交易中,我也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来自杰西利弗莫尔的教导和警示。
最早知道利弗莫尔,我还是从《克罗谈投资策略》那本书,作者斯坦利克罗也是利弗莫尔的粉丝之一,他也是个伟大的投资者,甚至模仿利弗莫尔出海钓鱼。
对了,斯坦利克罗也有一句名言我牢记在心,那就是“KISS(Keep It Simple,Stupid),务求简单,简单到不必用大脑的地步。”
他另一句话也很好只有时刻惦记着损失,利润才可以照顾好他自己!
.
写这本书是个美丽的意外。
我之前回来写书,写的是一本其他题材的小说。当时我想的就是,如果我出名了,就把杰西利弗莫尔的事当做蓝本,再写一本高武或者是奇幻版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你们别笑,我当时真是这么想的:主人公利用杠杆的力量,获得远超其它人的功法,然后把筑基丹当豆子吃……
后来一天去幼儿园接女儿,忽然脑子就是一个激灵,谁规定不能直接穿越利弗莫尔了?
如果用真实的笔触去还原100年前他每一次交易的惊心动魄,那岂不更加能体现出利弗莫尔的传奇之处?
心里存了这个念头,我就没办法控制自己了,当天下午就在起点上传了这本《重生美利坚,我是华尔街传奇空头》。
这本书的写作过程是我之前从来没有经历过的,那就是我根本不是在写作,而是在记录。
可能是受利弗莫尔多年的耳提面命,开始二十多章我根本没有“写”小说,没有大纲细纲,不用编剧情和冲突。
我脑子里就有一个14岁的金发男孩,我看着他走到对赌行下单、我看着他在柜台拍下交易单、我看着他赚的大钱之后快乐的抽雪茄。
偶尔,我觉得他太顺利了,给他搬几块石头放在他必经之路上,然后看着他将那些小石头一脚踢开。
之前我小说剧情里有个很多人提意见的桥段,就是拉里将欧陆快速运输的交易单交给罗根去兑现。
我不是给自己开脱,当时我确实是问过脑子里那个14岁男孩,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
脑子里的杰西利弗莫尔回答:
“能怎么办?不过就是一次交易而已,不过就是两千美元。
成了我就获得了钱和朋友,错了大不了止损。对我的损失来说不过就是600美元的本金而已。”
杰西利弗莫尔真的是个最职业的交易者,对他来说,什么事都很简单:
如果我正确,我就持有,并且把我应当获得的每一分钱都装在口袋里;如果我错误,那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不了就是止损罢了。
在写这些桥段和其它一些有争议的剧情时,错的不是杰西利弗莫尔,而是我……
利弗莫尔可能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但我笔力有限,没有把利弗莫尔本身的性格铺垫好,就匆匆丢出了剧情……
是的,这事不怨读者,也不怨我脑子里那个利弗莫尔,真的只怨我自己。
开始部分,我还有很多事没想通,所以写的不好。
当时我想写出利弗莫尔的“少年感”。
那什么是“少年感”呢?就是大胆、鲁莽,也会犯错,甚至他会因为犯错而显得更为真实。
但这点上我也错了,就是当读者们真心实意的将感情代入到“拉里利文斯顿”这个主角时,大家是不想看他犯错,看他鲁莽的。
这点我理解,如果不是我熟知杰西利弗莫尔一辈子都在犯错,我只是看一本小说,我也不希望主角遇到那些本来没有必要的挫折。
曾经我也给拉里安排了很多额外的剧情。
那时我也问他,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但他说,“睁开你的眼睛看看,我就根本不是这样性格的人,我觉得这剧情就是狗屎。”
受到斥责的我又把那些多余的剧情一一删掉。
我前前后后删了有七万字的剧情,就怕的有那些太过离谱,让各位读者大大讨厌的。
我想起来一个读者的留言,大意是,“四起四落这种人生剧本对杰西利弗莫尔是正常的,但这却不是一个网文的好主角。你让主角屡屡经受打击,这不是网文;但如果你让主角不遇到任何困难,一生平平顺顺,那这主角就不是利弗莫尔。”
我深以为然。
写这么多,其实不是发牢骚,而是想说,读者没错、利弗莫尔也没错,错的是我。
开始写书的阶段,我真的太执着于还原利弗莫尔本人了,以至于犯下了很多愚蠢的错误,还有好多有争议的剧情桥段,这也都怪我。
希望同样喜欢利弗莫尔的读者原谅。
.
现在,我写这本小说的初衷和目的回归了最简单。
我现在就想把杰西利弗莫尔这个华尔街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大空头,他一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后面还有他初闯纽约的“破产”、他教训对赌行重新崛起、他感悟“我赚钱靠的从来不是作为、而是等待”;
还有他因为“破产”借钱炒股、“破产”之后等待伯利恒钢铁爬升至100美元后用500股的额度绝地反击;
还有他凭借直觉做空联合太平洋、根据市场资金情况做空股市获得百万美元、最终在1929年做空股市赚到上亿美元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只不过稍稍做些改变。
(有些书友建议我加些其他内容,我会考虑的,但一切都只是以利弗莫尔的传奇为主、以交易为主。即使是遇到各种威胁和困难,或者有实体发明、黑帮争斗等剧情,最终解决问题的还是交易。这是本书的初衷,也是归宿。)
从写下这本书的第一个字起,我就有了一种倾诉欲,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
为了集中精神写这部小说,七月份那时候我拒绝了一切额外机会和应酬,就是把自己关在屋里安心写小说。
作为利莫佛尔的粉丝,我没觉得后悔。
(当然我觉得没做成7月份的多晶硅有点可惜,它第一个涨停我就加自选了)
即使是明天上架,本小说的收藏才不过4000多一点,在同期小说里都算是小弟了。
但让我骄傲的是,即使是我才4000收藏,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都是十分给力的,这本书在榜单上月票、推荐票常常能超过几万、十几万收藏的在读小说。
感谢,非常感谢!.
嗦嗦说了这么多,真的就是上架前的感慨。
感谢大家的支持,感谢大家对我的宽容。
感谢大家每一张推荐票、月票!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会继续写好、将利弗莫尔的传奇一生写完的,希望得到大家支持。
明天中午应该是12点或者2点上架,上架之后不说
咱们粗水长流,来日方长!
最后,祝各位大作手们,恭喜发财,鸿运当头!
感谢《面壁者,但元婴期》的作者竹大的大力支持。
第102章 小拉里来了
拉里送走波特先生一家,回到候车大厅,发现K先生早就守在那里等待自己。
“老板,我刚刚向火车站的伙计打听了周围的情况,这附近的商铺价格不算是太贵。当然也可以用租赁的形式进行。”K先生凑近了跟拉里说起来。
K先生表情或多或少有点跃跃欲试,刚刚拉里跟他所说的便利店生意的确带给他很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