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991节

  没办法,五千台的外贸定单实在太香了。

  第一批,在南方广交会上签了两千台。

  跟在后面娄晓娥就派了商业代表过来,又签三千台。

  这还是因为今年市场才开发。

  等到外面的民众都认可这个牌子的电视机了。

  那说不定一年出口就能破万台。

  前面说过,除去四九城电视机厂,全国产量去年都才勉强过万。

  这玩意有多香,只有外贸口跟市府领导知道。

  所以老艾同志玩了个小花招,开了诸葛会,并且在会上让大家畅所欲言。

  别的同志都是盯着传统产业,比如自行车,手表,都是这个年头沪上热销的品牌。

  还有同志竟然说要引进一条大白兔奶糖生产线。

  这些玩意要么四九城或者天津卫有,要么没什么技术含量。

  这些“蠢”主意,才把何雨柱这条大老黑给钩了出来。

  何雨柱听了老艾同志的言语,摇头如拨浪鼓,他直接脸色不好的说道:“艾叔,刚才您诓我?”

  “没有,绝对没有,我敢对着你王姨发誓,肯定没有。”老艾同志眼见何雨柱反应了过来,立马也是矢口否认。

  至于拿他媳妇发誓,老艾同志并没有认为有什么不妥。

  反正老艾在他媳妇面前,也总是扯谎的。

  比如说,有时候他在书房抽烟,王主任进去骂他。

  那老艾同志肯定也是咬死只抽了一根,绝对没有多抽。

  不管多高位的男人,与自家媳妇斗智斗勇,都是生活的乐趣所在。

  “我不想独挡一面,这两年我想沉淀一下。

  好好读书。”何雨柱脸色缓和了过来,他也算想明白了,

  老艾同志肯定是诓他了,却是没带恶意。从刚才那句话里,也可以听出来,老艾同志是给他表现的机会。

  “说人话!”老艾同志眼见何雨柱又耍滑头了,直接发起了脾气。

  现在办公室门关上了,屋里就他们俩个人,老艾才懒得跟何雨柱动脑子。

  何雨柱叹了口气说道:“现在你们这些大佬捧我上去,我也是坐不稳。

  连您的位置,都是有人惦记,还玩出那么多花样。

  何况我这种没跟脚的。

  我也没说虚话,这段时间,我真的觉得我要好好的沉淀一下了。”

  老艾同志有心想劝几句,但想想何雨柱的情况,还真是跟他说的那样。

  何雨柱没跟脚是最大的问题之一。

  关键何雨柱现在这种情况,他也只能适度的保护,却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老艾本来想着,趁着他还在位置上的时候,也能在市府那边说上话。

  他扶何雨柱一把,要是何雨柱能把接下来的厂子,搞得跟电视机厂一样。

  那就算何雨柱身上带了问题,市府那边,也会不遗余力的保护他。

  但很明显,何雨柱也看清楚他现在面临的局面了。

  就算何雨柱愿意去拼命,但更大的可能是,何雨柱拼命把东西搞出来了,然后摘果子的也来了

  他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就是沉淀,不闹腾。

  安安稳稳的过两年。

  时间还有年龄,是何雨柱最大的优势。

  

  港岛,何府,这个何指的是何大清给何媛买的浅水湾豪宅了。

  何大清把砂锅从煤气炉上端了下来。

  小丫头何媛已经闻着味儿过来了。

  她搂住何大清的胳膊撒娇道:“爷爷,您今天又做什么好吃的了?好香啊。”

  “这叫清汤燕菜,是爷爷学的谭家菜燕窝的正宗做法。

  选用白燕盏,老母鸡,金华火腿

  从泡发到小火慢炖可老费功夫了。

  你去拿个小碗来,爷爷给你舀一碗尝尝。”何大清仔细的跟孙女解释着里面的奥妙,相当有耐心。

  何媛撅着个嘴,故意撒娇道:“爷爷,我还以为您从昨天忙到现在,是做给我吃的呢。

  搞了半天,又不是啊?”

  何大清乐得牙花子都露出来了,他摸摸已经到他鼻子高度的何媛脑袋笑道:“你要喜欢吃这个,爷爷天天给你做。

  不过这次不行,爷爷答应了人家的。”

  “不要,我还是喜欢红烧肉,还有那个东坡肘子。

  下次等书苗姑姑过来,你烧三个,咱们一人一个。”何媛毕竟是在四九城长大的,吃不惯精细食物,就爱大鱼大肉。

  何大清笑的满脸菊花样,却是说道:“下回要烧四个咯,你书苗姑姑有对象了。”

  何大清对何媛肯定是相当喜欢,一个是隔代亲,再就是这个大孙女实在是太优秀了。

  何媛的漫画,已经出版了。按照出版社的回馈,单本销售从一开始的三千本到现在的一万二千本,算是合格。

  关键黏性特别高。

  一些女孩子,还有女白领跟家庭主妇,都把何媛的漫画,当成了打发时间的最佳消遣模式。

  毕竟是小众赛道,属于慢热题材。

  现在何媛光靠一本漫画,每个月就能挣一千左右。

  相比于港岛平均工资三百,已经算高收入群体了。

  当然,这笔钱何大清给何媛是存着的,等她以后成年再给她。

  像他到港岛后,也生了两闺女,现在也是上国中了。

  结果两个闺女,门门课都是D左右。

  再联想到何雨柱当年学习也是不好。

  这让何大清再一次认清了自己不是读书的材料,自家就没那个基因。

  所以他把何媛的优秀,都归结于他没见过的儿媳妇身上。

第1357章 成年人内心的柔软

  港岛考试评分,有百分制的,也有等级制。等级制的,A是优异,F则是不及格。

  至于D就是勉强及格,相当稳定,哪怕何大清给那两个闺女也请了家教,成绩一点都没变化。

  何大清不知道的是,这也跟他的两个媳妇的教育有关。

  人家也不是呆子,自然知道何大清在外面的事情。

  在那对姐妹花而言,她们给何大清生下的闺女,表现的越平庸,便越能平安喜顺的长大,结婚

  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孩子着想,哪怕就是她们想多了,但她们也不会想着害自己闺女。

  娄晓娥的贵气,外加长孙在侧,

  郭书苗的霸气,

  还有何媛这个天生的隔代亲,

  让那对只给何大清生了闺女的姐妹花,如何敢在何大清面前争宠?

  所以说聪明不聪明跟学识无关,跟心性有关。

  出身渔家女的那对姐妹花,选择了对她们最有利的应对方法。

  什么都不争,何大清百年之前,总归会给她们留一点的。

  有些人得了“一”就觉得很满意,有些人得了“万”还感觉不足。

  但说白了,这个世界不满足的人还是占了多数。

  谭雅丽也是那个人心不足的,不过她敢找着闹腾的也只有何大清而已。

  谭雅丽找何大清说了几回,也就是娄晓娥又怀孕了,让何大清发个电报,让何雨柱过来看看的说法。

  当然,她们这种体面人的闹腾,不可能歇斯底里,而是讲着各种道理。

  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如果何雨柱一直不来,那么何兴华以及娄晓娥肚子里那个孩子,以后就没办法获得豪门的认可。

  等到孩子长大结婚的时候,估计没一家豪门愿意跟何兴华他们结亲。

  这道理谭雅丽说出来,她都感觉有点心虚。

  但何大清却是理解这个亲家母,说白了,何雨柱不出现,孩子的问题还早,但娄晓娥不能获得上流社会的真正认可,才是谭雅丽心里最大的包袱。

  就这么简单的事。

  何大清只是跟谭雅丽说了一句话,就让谭雅丽陷入了沉默。

  按照何大清说的,他比谁都想何雨柱能来到港岛。

  是啊,有谁比何大清这个当老子的更想见何雨柱。

  虽然他现在身体还健康。

  但老年人的明天,从来是说不定的。

  搞不好今天一觉睡下去,明天就醒不过来了。

  所以何大清也想何雨柱能守在身前,那他也就什么都不用烦了。

  不会像现在这样,他都一把年纪了,还得费劲巴拉的煲各种汤,好让娄晓娥母女稍微心安一点。

  就事论事,哪怕娄晓娥是何雨柱养着的外房,何雨柱看在两个孩子面上也该过来看看。

  何家欠她们的。

  何大清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

  他的好兄弟王福荣在今年过年的时候,还难得的从床上起身,接受了徒弟们的磕头。

  现在社会上肯定是不许那个了,但何雨柱他们关起门来搞着玩,也没人管他们。

  何雨柱是记得,王福荣那天的脸色很好。脸不是灰色的,而是满面红光。

首节上一节991/1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