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乡下的姑娘也不是傻子,刘光福连个工作都没有,谁愿意嫁给他?
现在又不像前几年了,像是闫解成媳妇,当年实在是没活路了,给口吃的就行。
而现在,四九城周边的农村,虽然比城里差,但比起其他的穷乡僻壤,仍然算能活。
只要肯干活,那么填饱肚子不难。
本来这段时间,刘海中也想过花大价钱给刘光福买一个媳妇的。
但正好又碰上了刘光齐往四九城调的事情,一个是怕给刘光齐抹黑。
再就是刘海中也清楚,要是刘光齐调了回来,哪怕混个小领导,给刘光福安排个临时工的位置,总归不难。
到那个时候,要是再给他找媳妇,那又能找到一个稍微好点的。
这些真是刘海中心里的真实想法,他没想着对刘光福不管不问。
从刘光天小时候开始,刘海中就没有关注过孩子们的思想问题。
也没有办事情跟几个儿子沟通的习惯。
这才造成了目前父子反目的局面。
“行了,你走吧。愿意找谁当媳妇,我都不管了。
咱们抽个空,去街道把父子关系断了。
以后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咱们俩这辈子父子缘分尽了。
以后我跟你妈养老的事,也不用你操心了。”刘海中淡漠的说道,哀莫大于心死。
他刘海中再不对,也是把三个儿子从小养活到大,没让他们饿着冻着。
结果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刘光福这样顶撞他,让刘海中面子上怎么过得去?
“行,那就明天早上去,这可是你说的断绝关系,以后你俩没人伺候,可别想着回头找我。”刘光福也是干脆。
一个是话赶话说到了这一步,
再一个,就刘光福这脑袋瓜,也想不了太过于圆满的事情。
现在刘光齐回不来了,
刘光天这辈子就算出来也是废物,
那么老两口,以后还是得指望他。
刘光福却是没想过,社会是一直变化的。
刘光天的确是进去时间比他还长,但刘光天要是出来的时候,却是正好赶上改开。
到时候,一无所有的刘光天,反而是没有负担的那一个。
谁混的好,谁混不好,还是两说的事情。
“行,老子要不去,老子认你当老子。”刘海中也是放下了狠话,说罢,就转身进屋。
就剩下刘光福他妈,还在拍着大腿哀叹着家门不幸。
关键像是人家父子要是顶上了,都是当妈的在里面打圆场。
这娘们不是,她一辈子就没带过脑子,都是随着刘海中的脑子在过日子。
所以她眼巴巴的看着刘光福跟刘海中对喷,看着父子俩把狠话说到绝处,也没想着跳起来,抽上刘光福两巴掌,然后把事情拉回去。
一开始,她就是瘫软在地上拍着大腿骂。
现在,还是那个样子。
当妈的,都不劝自己儿子了。
那让宋家,马家这些外人咋劝?
所以刘家父子对峙这个事情,真不是大家愿意站着看热闹,而是刘家三口都是奇葩之人,让人找不到借口劝架。
前院,瘦高个的闫解成,一拍桌子怒道:“他们刘家吵就吵了,凭啥带上我,我得找刘光福算账去。”
只是,说完这话,他又不往外走,就干站在那里,全家人也不睬他,
相当尴尬!
第1350章 小心总没大错
闫解成的怂,是整个院里都知道的事情。
但何雨柱的这次动作,全家都以为他小心谨慎的过份了。
好电视自己不敢看,反手就捐了出去,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领导的样子。
一点担当都没有嘛。
就连刘婷也是生了好几天闷气。
但等到过了八月份,街面上风气突变。
从关外进来的很多人,都是受到了针对。
刘光齐这种小卡拉米,根本就不算个事。
雍正收拾年羹尧的时候,也不过就那么几招,韩信胡惟庸鳌拜那些人,都是被那么收拾的。
剪除羽翼,随后就是架空
但就是破不了这个局。
因为这个局最重要的一个前提是,首先得国泰民安,老百姓对现有的社会,很是满意。
大家都受过兵荒马乱的苦,所以不想再经历一次。
而关外那位在绝大多数百姓心里的地位,肯定是比不过老人家的。
所以,那些人连挣扎的勇气都没有。
也不是完全没有。
就像是市府前段时间很当红的一个小领导,接到因病退休的通知后,就表现的很是歇斯底里。
他对上面不敢有怨言,却是盯上了下面他能接触到的人物。
这位小领导,首先说出来的,就是电视机厂领导层,中饱私囊的事情。
据说是科级以上领导,都是一人抱了一台大彩电回家。
何雨柱正常上班的时候,何家突然进来几个穿中山装的年轻人。
刘婷也是吓了一跳,她现在是毛纺厂劳保科副科长,上班下班根本没人管她,比以前还是要舒服的多。
再加上她也清楚,她这个职位是怎么来的,所以在单位也不爱管事。
每天就是几根缝衣针,拎着个小篮子,钻在她的小办公室里打毛线衣。
当然,这种日子,刘婷并不喜欢。
但刘婷也是知道,别人给面子,要接着。
既然毛纺厂的上面,考虑到她要照顾何雨柱的原因,给她安排这个轻松工作,那么刘婷就不能让自己太过忙碌。
当然,这次刘婷也是投桃报李,私下跟她们厂领导提了一嘴。
也就是让她们领导打申请去区里,在第一时间,按照出厂价格,采购到一批彩电。
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反正公家也没吃亏。
“刘婷同志,请问您是不是何雨柱同志的爱人?”进来问话的人还算客气。
他们是从电视机厂过来的,既然人家报了问题,他们自然要查。
所以是派了个工作小组进了电视机厂。
老艾同志在流程上面,肯定是不会让别人抓住把柄的。
就像是奖励表现优秀同志的电视机,这个提议,也不是电视机厂跟市府提出的。
并且不光是何雨柱他们有,就是产业链上别的厂子,也拉了几个优秀同志出来。
都是在产业链建设过程当中真吃过苦的人。
像是下面一个厂子的八级钳工,在做样品的时候,为了保密做一组工件,那老师傅在厂里特殊车间,吃住拉撒近两个月。
相当于关了两个月的禁闭。
据说那位老同志到后来都魔怔了,每天没活干的时候,就喜欢端张椅子跟着太阳转。
也就是太阳从阳台窗口把阳光送到哪里,他就搬着椅子坐到那里。
这样的同志不奖励,那还奖励谁。
其实何雨柱当初知道这个人的情况时,是认为对方厂里有点小题大做了。
毕竟像是产业链上所谓的“高科技”,在外面也是该知道的都知道了。
但不耽搁他尊重这种认真做事的人。
当这位老同志上台领奖的时候,何雨柱难得真心的热烈鼓掌。
也就是有了这些可爱的产业工人,所以咱们才能把一些外面洋鬼子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东西,硬是靠手搓就造了出来。
具体到现实,虽然老艾同志已经做的够完善了,但还是有漏洞在那。
比如说何雨柱总厂这些人,都是奖励的黑白电视,却是都加钱换了彩色电视。
而下面厂子的工人们,自然是没这个渠道换。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全的公平。
这种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情,在哪都有。
要是反过来说,一个厂子的领导层,连自己厂子生产的东西都不喜欢,那生产出来的东西得差成什么样?
所以只要不违规,其实大家都是默认了这种玩法。
但凡事就怕人点眼药。
何雨柱这些受奖励的,都是被点了名,要求把加钱换的彩电给交回去,并且一人一张检讨。
等着大家表态的时候,何雨柱直接举手表示了反对。
眼见着工作小组要发火,何雨柱轻飘飘的一句说道:“电视机我是换了,不过我没要,捐给街道养老院了。
我是没那个脸去要。”
这话一出,全场安静。
工作组几个领导,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人跟人之间,可能有无缘无故的恨。
但在职场之上,无缘无故的破坏规矩,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就像这次调查。
表面上看,好像是市府有人提了这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