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926节

  村里一帮老农民,这种事他们很可能不清楚重要性。

  而老校长那里,面对教育口的顶头上司,自然是要附和。

  也只有何雨柱出来做这个恶人了。

  他当初既然拉着村里学校把这个事情搞起来,那么该给双方的荣誉就一定要给到位。

  老校长跟公社怕教育口的领导,何雨柱可不怕。

  有本事的话,那个干瘦男不让何家几个孩子上学。

  其实,强抢功劳的事,现在基本上没有。

  干瘦男也就是利用地位的优势,来一个先下手为强,先对着媒体把功劳全部揽到他们身上。

  那么跟在后面,就算是记者询问公社或者学校的领导。

  这个干瘦男都不用说话,只要带着微笑往边上一站。

  那两方的领导,说出的话语,就肯定是含胡。

  就算与干瘦男说出的话语相悖,看着干瘦男站在边上的份上,公社与老校长那头也会改口。

  像是这种玩法,就叫做蹭功劳。

  后世对这个年头的错误认知,大多都是从这儿来的。

  明明事情是另一个人做的,但有些人却是千方百计把功劳揽到自己身上。

  或者事情本来就是这个人做的,但这人却是把错误推到别人头上。

  然后一些人成了白莲花,另外一些真心做事的人,却是成了坏人。

  这种抹黑与洗白,在改开前后,最是有市场。

  重点是在于蹭,就像是干瘦男做的事情一样。

  像是最早的开办养鱼塘申请与合作方,当时何雨柱都是以农场的名义写过报告上去的。

  也就是官方有确实资料,能证明谁是首先发起者,谁是真正的功臣。

  但干瘦男也没想着改变那些,他也没那个能力改写递上去的资料。

  他要做的,就是通过宣传,把功劳全部引到他身上去。

  也就是想要社会的认可与名声。

  要是何雨柱今天不来,那么只要上了报纸,一通宣传,以后大众就会按照报纸上的介绍认知这个事情。

  哪怕何雨柱把最早的申请资料拿出来,也是解释不清,说不定还会有一大帮人说何雨柱“抢功”。

  这就是某些文人最恶心的玩法。

  但现在何雨柱来了,那干瘦男哪怕再不满意,也是做不出当着何雨柱面,往自己脸上抹金的事情。

  像这种阴私事情,只能偷偷摸摸的,没有当面对峙的。

  何雨柱就算不为自己,也是要为曾经支持他干这个事情的村里跟学校争个公道。

  何雨柱看着记者胸口挂着的相机笑道:“记者同志,您是带着相机吧?

  正好,给我们当初一起干这个事的同志拍个照吧。

  照片上麻烦写上四九城某某公社与某某农场试验养鱼工作人员合影,留个纪念,洗照片的钱我个人来出。

  朱校长,钱老师,村长,还有看鱼塘的大爷,还有学校的孩子们,一起过来”

  前前后后,何雨柱根本没搭理教育口的干瘦男。就连拍照片,都是没喊上他一起。

  最后还是老校长看这丫的站在边上,太过于尴尬,这才拉着他站到了边上。

  而老校长,却是又被何雨柱拉着站到了C位。

  何雨柱平时做事,自然不可能这么强势,这算是当面打脸了。

  但这个事情,是干瘦男先不讲规矩的。

  不说趁着何雨柱还没来,就已经先往身上揽功劳了。

  就说刚才记者采访的时候,老校长跟村里干部都在那忙前忙后,连小钱老师都是换上了一身干活的衣服,时刻准备着干塘抓鱼。

  这家伙,一身干净的中山装,还穿着个皮鞋

  特么的,何雨柱从养鱼开始到现在,这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人,凭啥给他面子?

  再一个,也是何雨柱最近压力太大了,正想着找个人发泄一下。

  电视机产业链的技术难关攻克,虽然研究室那边几个老专家都说,元配件的仿制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但一天没成功,何雨柱的精神就是紧绷着。

  花了那么多的钱,拉上了一个城市陪着自己一起豪赌,要说何雨柱压力不大,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最后哪怕失败,所有的板子也不可能打到何雨柱身上,但何雨柱内心会过不去。

  是的,电视机上技术难关,现在追求的是仿制。

  总要把别人家先进的技术成果,把那些研发流程,先倒推出来,才能想着进步的事情。

  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等到拍照完毕,老朱校长拉着何雨柱胳膊往边上走了几步,正好借着发动机的轰鸣声笑道:“何场长,您今天这个脾气可是挺大的啊。”

  何雨柱瞥了站在那边手足无措的干瘦男一眼,面无表情的说道:“教育口怎么安排这么个玩意过来?一点不懂规矩呢。”

第1265章 连泥巴都算计上了

  朱校长耸耸肩,却是没说什么。

  他也说不了什么,他本来就没想着要那些荣誉,当初就是何雨柱提议,让学校学生帮着干点小活,然后等到有产出,何雨柱也能把利益给学校分一点。

  朱校长就是想着让那些家境不太好的孩子,能吃上几口饱饭,根本就没想过目前这个局面。

  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有些人把职场当成了终身梦想,而总有那么一些人,就想着做好自己手里的事情,一点也没有想过要往上面走的想法。

  这并不是没机会,小钱老师都能在某机构里挂个闲职,何况直接发起这个事的朱校长?

  按照小钱老师的说法,朱校长要是想着调进城,前几年就有机会的,但他却是给推脱了。

  何雨柱也就这个事询问过这位老先生,老先生当时是笑眯眯的对着何雨柱说道:“想想咱们第一次见面的情况,您觉得我去城里,能不能像现在这样自在?”

  这让何雨柱恍然大悟,他跟老朱同志第一次见面,是送小钱同志过来上班的时候。

  当时老朱同志还是很不高兴的,以为小钱同志就是过来躲麻烦,麻烦过了说不定就会走。

  那时的老朱同志对小钱冷淡,对何雨柱这位明摆着有能耐的人,也是没给什么好脸色。

  要不是后来何雨柱给公社这边拉来了轧钢厂,搞起了砖窑,并且叮嘱砖窑厂,第一批砖头就给到了学校,两人关系还真没现在这么好。

  这儿不聊人的伟大与藐小,就光说老朱同志这种性格,还真不适合去四九城职场混。

  就刚才那种干瘦男,何雨柱为啥处理的这么干脆这么熟练,因为他遇到过太多了。

  虽然每个人的“蹭”功劳的手段不同,遇到的事情也是不同,但何雨柱一直就秉持着一个原则。

  他愿意给的,他会无条件给。

  就像他原来在轧钢厂对小雷跟老李他们一样。

  但他要是不愿意给的,别人一分也拿不走。

  抽水机轰鸣,终有停歇的时候。

  眼见着塘底已现,密密麻麻的鱼脊都是往塘中的几个浅坑扎去,一条并着另一条,围观人群脸上都是笑的跟什么似的。

  这个时候,公社领导,也就是那么凑巧赶来了。

  这个倒是不能怪人家,毕竟这个事里面,没公社什么利益。

  合作是农场跟土地所属权的村子,还有学校三方合作的。

  现在又被教育口盯上了,所以公社领导们也稍微有点尴尬。

  不过来吧,容易被人说不重视。

  过来了,又的确没他们发挥的空间。

  要是村里留饭,吃上一顿,别的时候是常态,但现在这个事跟助学拉扯上了,很可能就毁了谁的前途。

  刚才小钱在车上说,今天公社主任跟书记都要来的,结果就来了一个干事,这就说明谁都不想在这个事情上“沾光”。

  肯定是“沾光”的事,要是捕获量达不到预期标准,那公社的领导,是不是要表示表示?

  比如说现在朱校长的学校里,有一百个孩子要留校住宿与吃饭。

  结果捕捞出来的渔获,只够五十人的开销,那么公社领导看到这种情况,是不是要拍着胸口保证解决这个问题?

  到最后,功劳是何雨柱跟学校的,教育口宣传,也只会宣传发起者,宣传这个事情,对农村教育的帮助。

  最多也就是在洋洋洒洒的一段文章末尾,感谢一下公社的大方付出。

  这种亏本的“沾光”,谁愿意干谁干。

  要何雨柱还是农场的场长,他也不会亲自过来。

  毕竟这个事并不是一年的事情,按照职场上的尿性,一件事情出来,最少有个三五年热度。

  也就是鱼塘产出不够,哪个单位现在露面,就得奔着赞助三五年而去。

  但何雨柱现在已经脱离了农场,不再当一把手了,他现在就是一个质检主任,手里没有经济权。

  所以他才可以光明正大的过来。

  并且一点也不怕别人惦记。

  说白了,何雨柱就是过来见证一下当初他播下的种子,如今收获多少,总算为自己的某个阶段性付出做出总结。

  鱼塘的另一大股东村里也是组织劳动力过来了。

  除了在窑口上上班的人,其他能动的基本都过来了。

  这自然不是全部干活的,而是过来瞧稀罕的。

  这个年头的北方人,连人工养殖的鱼塘都是很少见。

  何雨柱招呼了朱校长跟村长那边。

  看着十多亩一个的小塘口,又看看站在边上的人头,何雨柱不由头皮发麻。

  这要这么多人一窝蜂的下去,就算大家都是手脚干净,不会偷拿。

  稍微在里面摔摔打打,压死几条鱼,那也不好计数。

  何雨柱揉着眉头开口说道:“老朱,老村长,这边用不了这么多人啊。

  得组织好,这是咱们出成绩的时候,可不能有什么混乱的事情发生。”

  老村长咧嘴一笑,一颗孤零零的门牙摇摇欲坠。

  老脸笑得像菊花就不用说了,他回道:“放心,何场长,临来的洗猴,我都叮嘱好了。

  分成了几个小组,学生们下去捡鱼,劳动力往外挑鱼,妇女们是等着清淤泥的。

  窑厂的拖拉机也被我们借来了,凑够一车,就往公社供销社运。”

首节上一节926/1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