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922节

  这才是郭家老太太敢于当面打秦淮茹脸的原因。

  秦淮茹听了这个话,自然是恨,但她却是不敢跟郭家老太太吵起来。

  郭老头可是在居委有关系的,真惹恼了郭家,老头去居委说点闲话,说不定居委那边,就会把她们一家,赶出这条胡同。

  这个年头,这种事很多。

  像是上辈子冉秋叶,据说就是有家不能回。

  因为那个时候的冉家房子,是学校分配的。

  学校不让冉家去住,那就一点办法也没有。

  具体到胡同里,其实也是差不多。

  只要秦淮茹身上的问题一天不解决,那么秦淮茹就得夹着尾巴过日子。

  不论是轧钢厂还是街道,都能小事化大,把贾家推向深渊。

  秦淮茹起身,看着刚才热热闹闹的中院,现在却是鸦雀无声,连洗衣服的几个妇女,都是暂时先回了家。

  她抬眼看向后院,想了想,却是并没有往后院走去。

  事情想通了,也就是可以预见到结果了。

  去找刘海中,刘海中可能会帮,也可能不会帮。

  但有今天郭家老太太一番话,不论谁帮她,其家里人都会有后续。

  就像是秦淮茹如果能忽悠到刘海中给她出钱,那刘海中媳妇,过后肯定也会找她闹。

  秦淮茹害怕,但凡再出点事,搞不好还是被赶出胡同的结果。

  这跟以前大家不敢把事情做绝,并不矛盾。

  

  秦淮茹走回了自己家,顺手在门口屋檐下,撕了几片大葱叶子。

  屋里的贾张氏仍在惨嚎,秦淮茹没好声的骂道:“你嚎啥?又不是别人拎着开水烫的你,你自己不小心烫到的,光嚎有啥用?”

  “哎呦,妈呀。

  淮茹,赶紧送我去医院啊。

  哎呦,我的肉都熟了。

  ”贾张氏除了惨嚎,也只有哀求了。

  至于跟秦淮茹论个对错,分下责任,现在也顾不上那个了。

  “去医院,钱呢?”秦淮茹虽然是不耐烦的语气,内心却是感觉到了一些快感。

  “哎呦,妈呀!东旭啊”贾张氏根本不答理秦淮茹说钱的事,关键她也没钱。

  这几年的生活,就算贾张氏再有积蓄,也是差不多掏空了。

  她又没了别的收入,药片,有时候还嘴馋,就光靠点手工活,还得交给秦淮茹一部分。

  现在贾张氏身上分毫拿不出来。

  “唉,你要实在想找东旭告状啊,我也不管你了,你直接下去找他告状去吧。

  我也巴不得他能回来把我带走,省的我活着受罪。”秦淮茹也是破罐子破摔,一点退步的想法都没有。

  贾张氏只能把惨嚎的声音,压低了,不敢再拼命嚷得让外人知道。

  这玩意就是这样一回事,婆媳俩都有点虚。

  都怕对方干那种直接掀桌子的事情。

  具体来说,现在还是贾张氏更怕秦淮茹一些。

  以前秦淮茹还害怕贾张氏会闹得她工作都没了,会怕贾张氏把她赶回乡下去。

  但经历过这么多年,就算秦淮茹是猪脑子,这些事情上面,也该弄得明白了。

  所以贾张氏可威胁她的事情,现在都不存在了。

  反而是贾张氏,现在户口还是不清不楚。

  秦淮茹真要着跟她一刀两断,那贾张氏真留不住。

  为什么说不清不楚呢?

  贾张氏上年纪了嘛,按理来说,她这个年纪,也可以自称失去了劳动能力,让嫡系子女养她的老。

  贾东旭不在了,那顺理成章的就该是棒梗的责任。

  这个上面就是很玄妙的事了。

  也就是贾张氏现在已经可以把户口转到棒梗这边,然后跟街道要求补助的说法。

  当然,这也有个前提,棒梗没出事,秦淮茹没坏名声,并且要有个明白人帮她办这个事。

  很明显,贾张氏一样条件都不符合。

  秦淮茹把贾张氏扶着坐到椅子上,解开了她身上的衣服。

  通红一片,有些地方很明显会起泡。

  秦淮茹将大葱的绿色叶子撕开了,将里面有粘液那层贴在了烫伤处.

  这个是民间偏方,要是小面积浅度烫伤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但很明显,现在贾张氏的烫伤是大面积了。

  就光靠几片葱叶,真心就是覆盖不住。

  秦淮茹也没那个心思,想着能让贾张氏一点一点罪不受。

  在她来说,烫伤,最多也就起一排泡,然后掉一层皮而已。

  可她忘了,现在天热了,而贾家的居住环境并不好。

第1259章 后院的商量

  贾家的事情,无风无浪,在院里一点动静都没引起。

  不是大家出进大门的时候,听不到贾张氏的哀嚎。

  而是就算大家听到了,也是没人管这个事。

  有“善心人”找到了居委,意思就是居委得管一下,要么逼秦淮茹带贾张氏去医院,要么居委先出钱带贾张氏去医院。

  居委也的确找上了秦淮茹,秦淮茹一摊双手说的就是没钱,自己一家四口,连吃饭的钱都不够了,何况治病?

  这种情况,要是正常时候,居委也的确要管。

  但现在这个时候,秦淮茹又背了破鞋的名头,谁都不愿意掺和这个事。

  再加上贾张氏说白了,并不是这条胡同的户头,他们这些非官方机构也没那个强制性义务去管。

  关键还是这个事掺和进去了,就有无尽的麻烦。

  都是可以看到的,今天管了贾张氏的烫伤,明天要是贾家四口都跪到居委门口,说饿肚子,说没饭吃,他们是不是也要管?

  所以只是去了两个工作人员,空着手探望了一下贾张氏。眼见着贾张氏肚皮上贴着一条条的大葱叶子。有生活经验的人,自然知道这也是治烫伤的。

  于是只是探望了一下,就没人再去管了。

  他们只要知道事情经过,知道不是别人故意伤害就行了。

  贾张氏自己烫自己,让别人咋管?

  贾张氏当时也懵了,连哭惨都是忘了。

  也是正常,有工作人员一进门就询问她,是不是需要这边居委电话通知贾张氏的户籍所在地?

  这话一出,吓的贾张氏哭惨都不会了,连连摆手说不用。

  在贾张氏浅薄的认知里,要是通知她户籍所在的公社那边,说不定就要她回乡下去。

  就算公家能花钱给她治好烫伤,那要是以后回不到四九城,说不定就得活活饿死。

  这种亏本生意她是不做的。

  其实人家居委工作人员还真不是这个意思。

  还是那个话,按理来说,贾张氏要是找明白人问问,就该知道像她这样无亲无故,在乡下又没劳作能力的老太太,应该是有了投亲的资格了。

  投谁?

  只能是小当跟槐花,虽然两个小丫头并没有赡养她的能力。

  但事情要一步一步来,也能安排一家人的生活。

  先是以照顾孙女的名义,把户口转进城。

  再以没收入为理由,跟街道申请补助。

  但很明显,居委的人跟她无亲无故,也是懒得跟她说这个。

  而贾张氏,平时跟老太太们闲聊,别人要是不小心提出一句~她是乡下的。

  贾张氏都能因为这句话,跟人家翻脸。

  所以,贾张氏的愚蠢,让她今天走到了这一步。

  这话好像跟前面比较矛盾,要是贾张氏愚蠢了,又怎么能算计易中海,拿捏秦淮茹的?

  但实际上,这种聪明与愚蠢存在于一个人的身上,在生活里很常见。

  有些人在家里是龙,对着老婆(老公)孩子绝对强势,但到了外面,却是变成了一滩烂泥,连吃亏了,都不敢跟别人争辩。

  有些人算尽人心,却是看不清天时,算到最后,把自己算成了孤家寡人,却还比不过那些躺平者。

  就像易中海跟前院陈五一样,陈五算是这条胡同最大的烂泥了。

  就是现在,陈五干活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凡口袋里有明天的喝酒钱,就绝对不会想着去干活。

  但人家不偷不抢,活着虽然让别人瞧不起,但依然不耽误他的萧洒。

  而易中海倒是会算计,这小二十年,他也算活的精彩,但现在却是进去了。

  也别说这辈子,就是上辈子,易中海算计的那么深,把傻柱牢牢的套在了院子里,但最后还不是贾家为刀俎,他为鱼肉。

  事实上对于95号院子的事,居委这边是唯恐避之不及。

  数遍整个四九城,也是没见过做事情这么恶心的院子。

  要是让他们说这院子里风气是什么时候坏的,居委那边的老人,肯定是说从何大清走的那件事开始就坏了风气。

  居委街道也想过整顿一下这股恶俗,但却是不知道从哪下手。

  关键说起大道理,整个95号院的人,都会伪装,漂亮话比谁都会说。

  但是过不了一段时间,总归又会出现一件恶心人的事情。

  居委也想过,把95号院住户拆散跟别的院住户交换一下。

  不说别院的住户集体拒绝,就是95号住户,也是没几家赞同的。

首节上一节922/1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