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1061节

  他们这个时候,对国际商贸上面的事,肯定研究的比咱们精。

  说是说照顾咱们,其实就是看到外面的石油要涨价了,所以想着坑咱们一把。

  本来要是签了那个合同,咱们原油创汇,应该能到七八千万美刀。

  而现在这个上面,咱们全部停了。

  而是以轻工业,零配件代工弥补这个上面的缺口。

  还有本来现在咱们是急着进那些化肥制造设备的。

  外面那些玩意,都是一个个死命报高价,还动不动反悔。

  这次咱们也停了那些。

  一时之间,竟然把那些小日子,洋鬼子搞得晕头转向。

  都不知道咱们想干嘛。

  其实没想干嘛,就是存钱等着明后年“6.18”打折。

  生意上的事,就是如此。

  你不急,急的就是别人了。

  所以这几天,经常有飞机往咱们这边飞,想着生意上面再谈一谈。

  当然,这些事情跟何雨柱没什么关系。

  他就知道一点,如果明年那些事,都没发生。

  那么他个人的仕途就算彻底玩完。

  不过何雨柱也不在乎了。

  反正他就是一个“初级”,就算把他打回轧钢厂去当厨子,也是没什么。

  但要是能成,不说娄晓娥那边挣到的真金白银。

  就是'咱们',也能在这个一进一出之间,最少挣上几亿美刀。

  后世咱们说到“集体”对外投资,动不动百亿千亿的。

  那是因为咱们体量大了,有钱了。

  而现在,别说几亿美刀了,就是几亿港刀,“咱们”都能笑出牙花子来。

  但如果石油出口单价真能翻倍,外加粮食等资源出口,那说不准还真能多挣个几亿美刀。

  这个赌局,何雨柱认为相当值。

  “何工”这是电气中心技术人员对何雨柱的称呼。

  “何主任”这就是干行政的了。

  何雨柱听到跟他打招呼的,就是点头示意,蒙头蒙脑的往里面走去。

  这几天,何雨柱正在给那些技术员讲解煤气灶的研发思路。

  洪老头听到何雨柱又有了新的项目,直接二话没说,要人给人,把他最优秀的一批学生抽给了何雨柱当助手。

  现在科研界谁不清楚?只要何雨柱想搞的事,那必然就是出成绩的事。

  要钱却没有,得何雨柱自己跟上面申请。

  这个对于何雨柱也不是难事。

  四九城这边对他的信任,那是无条件的。

  当然,这也是因为以前何雨柱搞的研究,都成功了的原因。

  “何主任,大家都在等你了。“等何雨柱走到二楼的时候,洪老头就等在了楼梯口。

  看到何雨柱,就拉着他的手,往大会议室走去。

  这次何雨柱要给他们讲解的是电子打火创意。

  相当“高大上”的东西。

  咱们的煤气灶,现在是外物点火,也就是用火柴啥的。

  进入改开后,又研发出了压电陶瓷点火。

  那个点火成功率低,低温跟潮湿环境都不怎么行。

  这次何雨柱想搞的,是直接电子点火。

  当然,何雨柱也只能给那些技术员提供一个研究方向。

  像是太过于精确的电路设计啥的,还得靠技术员一个难关一个难关的磨。

第1453章 待会有个送行舞会

  何雨柱出创意,这边几个技术员出手艺,通过手工缠绕,搞出了一套电子打火设备。

  说的多么高大上,其实也就是一个手电筒电池。

  然后通过一些缠绕铜圈线路的技巧,把放电量加大,然后产生电火花。

  何雨柱走进了会议室,上面已经放了个玻璃鱼缸了。

  三四个身穿白大褂的技术员,正在认真调整着实验装置。

  看到何雨柱,纷纷停下了手里的活,对着何雨柱这边微微欠身说道:“何老师,您过来啦。”

  何雨柱这个时候,忍不住就露出了微笑,没奈何,那些技术员当中有他的熟人。

  王老师,一开始就是跟着何雨柱在农场创业的老人了。

  洪老头前几天跟何雨柱认真道过歉,也跟何雨柱解释了当初“算计”他的原因,就是拉上何雨柱替这个王老师谋一个独当一面的机会。

  何雨柱当初不愿意多掺和,所以没答应他。

  原本以为洪老头跟王老师会想着别的办法,结果后来却没了下文。

  何雨柱问询过后,才知道,原来是王老师拒绝了洪老头的好意。

  他说他就愿意在研发中心做一些研究工作,不愿意去当什么一把手。

  何雨柱喜欢这种单纯的科研人员。

  “王老师,在专业上面,您是我老师,可不能上下颠倒了。

  我也就是想的多一点,馊主意多了些,一切想法,还需要您跟其他老师,把它变成现实。”何雨柱指着上面的玻璃鱼缸说道。

  虽然这个客套话比较虚伪,但没办法,职场礼仪还是要讲的。

  总不能何雨柱级别比王老师高,就背上一个不尊重科学的名头吧。

  王老师倒是很诚恳的说道:“学无止境,达者为师。

  您能想到我们想不到的,就是我们这些人的老师。”

  洪老头在边上凑趣道:“您二位在这就不要互相吹捧了。

  要是这个东西能搞到煤气灶上去,我喊你们老师。

  到时候,您二位给我好好说说这个研发思路。”

  洪老头最近心情不错。

  他当初想着算计何雨柱,也就是因为他受过苦,老是有一种危机感。

  但这一两年,四九城这边的科研氛围越来越好。

  特别是他们这个电气研究中心,已经从电视机厂的附属单位,变成了市府直辖的了。

  洪老头他们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家里面那些原本没有解决的问题,也都一把抹掉了。

  可以说,洪老头从来没有感受到这么好的时候。

  更关键的是,自从何雨柱提议市府搞的那个“小,专,精”铺开后,研发费用有了保障。

  市府那边是规定,每年利润的几个点,直接划到该厂配置的技术科。

  这个虽然跟洪老头没有直接利益关系。

  但天下同行是一家,行业生存环境越好,那他作为一个老科研人,自然也就越开心。

  “行了,准备好了就开始吧!

  我待会还得去质检培训班看看,今天咱们给沪上电视机厂培养的质检员,全部都要考试。

  等会你们要是没事,也可以一起去看看。

  我们这边,要给那些合格学员,办一个欢送舞会。

  人家沪上那边,可是有不少女同志呢!

  能不能留下一两个,就得看你们本事了。”

  何雨柱这话一说,全场轰笑。

  王老师这些已经成家立业的无所谓,

  但他还有一些学弟小年轻,听到这个,已然是脸上羞红,两眼放光了。

  哪个年头的技术宅都是差不多,不善与异性交流是肯定的。

  而沪上那边这次算是跟四九城这边服软,其实还是因为他们的外贸产品故障率过高的缘故。

  四九城这边的故障率,在何雨柱的严格要求下,一直控制在百分之二三的样子。

  而沪上出去的电视机,故障率却是有百分之五以上。

  当然,这个比起外面同行的百分之十的故障率,已经算是比较优秀了。

  这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咱们现在在外面能拿的出手的工业产品,只有这个电视。

  不是咱们家好东西没有。

  像是沪上的幸福250摩托,在亚洲地区,就是相当优秀的产品。

  但人家不信咱们的产品啊!

  现在沪上也没了当初小球友谊到阿迈瑞卡大当家访问咱们那段时间的宣传契机了。

  产品再好,缺了契机,也就是缺了天时,打不出去,就是打不出去。

  而电视机,娄晓娥那边实行的都是三包。

  沪上也是有样学样。

  故障率太高,那么变相的营销成本就高了。

  同样出口一百台电视机,四九城这边上交的利润就比沪上那边高。

  这让沪上领导怎么能接受?

  还有前面说过,现在沪上那边的产量,只有四九城这边的四成,明年勉强能到六成。

首节上一节1061/1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