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居家过日子最好的媳妇人选。
刘婷算了一晚上的账,也就是算何媛的收入,算她到成年之前,能存到多少钱。
不光只是嘴巴里说说,刘婷还让何雨柱拿了小本本,一年一年的计算。
最后刘婷从何雨柱嘴里得到个天文数字,这才心满意足的洗刷过后,往床上一躺。
按照刘婷说的,就是以后大闺女总归不用他俩烦心了。
哪怕何家现在破落了,何媛有这门手艺,也是饿不着她自己了。
当然,刘婷还是跟何雨柱抱怨了几句,让何雨柱想想办法,写封信叮嘱女儿两句,让何媛有钱存着,别想着乱花。
省得将来遇到事情了,
何家是为了钱多而烦心。
而在T山那头,秦淮茹就是因为没钱感到苦闷了。
秦淮茹现在被生活的重担压着,背都有点直不起了。
这娘们现在有点像老妖怪的模样,明明脸垮的已经不成样子了,但还是每天想着收拾自己。
现在的秦淮茹,就坐在镜子前面,拿着炭笔,仔仔细细的描着她的眉毛。
昏暗的卧室当中,传来了贾张氏苍老的咳嗽声音。
秦淮茹手中炭笔忍不住的就顿了一下。
35年出生的秦淮茹,现在已经近四十了,这十多年,她的日子过的不算好。
脸垮了,头发隐现花白,身子也没上辈子那样丰硕圆润。
但秦淮茹还是想着把自己收拾的精致一些,所以淘米水洗头,对着镜子描眉,揪白头发,衣服也是浆洗的干干紧紧的。
“淮茹,淮茹……”老不死的贾张氏又在里面大呼小叫了起来。
秦淮茹皱眉,一开始并没有答理。
但贾张氏的呼嚎声越来越高,秦淮茹恨恨的把手中炭笔往桌上一砸,不耐烦的说道:“来了来了,还没死呢!”
她推开了房门,一股屎尿味就扑鼻而来。
枯瘦如柴的贾张氏靠在床头,一床发黄的被褥盖在她身上,边上一盏昏黄的煤油灯,因为秦淮茹开门带着的空气流动,让煤油灯忽明忽暗。
秦淮茹嫌弃是肯定的,又不是亲妈,就是她亲妈,在床上躺个半年,秦淮茹也不会多耐心照顾。
何况是她恨了多少年的一个恶婆婆。
一饮一啄,都有天定。
自从易中海到了T山,也不知道是秦淮茹念叨的多了,还是贾张氏真熬不下去了。
上半年还天寒地冻的时候,贾张氏去公厕的路上滑了一下,一直就卧床不起。
人上年纪了,本来身上味道就重,何况现在贾张氏还在床上窝吃窝拉的。
所以这房里的味道,可想而知。
现在贾张氏一个人睡在里屋,秦淮茹带着槐花在外屋搭了一张床。
而小当是借口家里住不开,借住到同学家去了。
说是说女同学,但就她家在T山的名声,估计也没正经女孩子,愿意跟小当交朋友。
秦淮茹也烦不了那个,她现在心烦的事情实在太多了。
贾张氏还不死,
易中海要脱钩,
她现在看一回镜子,就心焦一回。真不知道,该怎么熬过去了。
“淮茹,我想喝水。”贾张氏虽然现在瘦的不行,熬着身上的油脂都熬光了,可这口气就是不断。
并且只要家里有人,就是哀嚎声不断,不是这疼就是那疼。
街道看不下去,还特意给贾张氏请了个医生来检查了一下。
医生检查过后,直接摇摇头,让秦淮茹整点好吃的,好喝的,让老太太走前好好的过两天安逸日子就行。
已然药石难医了。
这个上面,本地街道,也算尽人事。
丢了十块钱跟一斤肉票给秦淮茹,让秦淮茹给贾张氏买点肉好好补补。
但那一斤肉票,却是被秦淮茹拿去拍易中海马屁了。
贾张氏连肉汤都没喝到一点。
每天秦淮茹就是黑面馍馍,泡成开水糊糊,贾张氏爱吃不吃。
就是街道,尽过他们的心意就算了,根本没想着要盯着秦淮茹,让她好好照顾。
在这个上面,其实大家都有数。
儿媳妇对婆婆,儿子还不在了,能让婆婆活到现在,这儿媳妇已经算不错了。
还想着让儿媳妇请医问药,小心伺候。
别说秦淮茹,就是换成别人也是不可能。
这也就是新社会了,不然街道都不可能管这个事。
秦淮茹也不废话,虽然皱着眉,还是惯性的上前,端起边上的茶缸,也不管水冷水热,直接就凑到了贾张氏口边。
贾张氏小抿一口,她不敢多喝,喝多了,屎尿就多。
秦淮茹现在也没心思照顾她,脏的,臭的,难受的,还是她自己。
贾张氏嗫喏着嘴唇,因为喝水费劲,脸颊上那耷拉的皮肤,还忍不住颤抖着。
她抬起脑袋,先是小心的看了看秦淮茹脸色。
想着忍住,却还是小声的乞求道:“淮茹,妈最近嘴里苦得狠,能不能给水里加点糖啊?”
第1421章 心又活了
“家里饭都吃不起了,哪来的糖?
你要有本事,让东旭丢个金疙瘩在咱们家门口,我天天给你整山珍海味。”秦淮茹下意识的反驳,虽然话语声不重,但话里意思很明确。
也就是贾张氏想的,就是不可能的事。
她家里自然有红糖,但秦淮茹却是不想浪费在贾张氏身上。
就像上回街道给的一斤肉票,秦淮茹是分三回买了,然后领着槐花去了易中海那里,“一家三口”吃了个饱。
并且秦淮茹在路上还对着槐花千叮咛万嘱咐,让槐花喊易中海“伯伯”。
这个事,也只有槐花肯干,毕竟易中海跟贾家来往的时候,她还比较小,对两家辈份比较模糊。
其实也就是槐花要乖一点,她现在年纪还小,必须听秦淮茹话,才能生活的好点。
要换成小当,那丫头现在不管好坏,已经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了,根本不可能为了口吃的,就配合秦淮茹干这种破事。
贾张氏被秦淮茹一骂,直接闭了嘴。
她扫眼看看秦淮茹全身上下,心知肚明,秦淮茹今天又想着出去。
可能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缘故。
贾张氏很清晰的知道,她快不行了。
现在她已经感觉不到她骨头上的痛了。
身体的很多关节,就已经好像不属于她。
但她脑子却是比以往要清醒的多。
贾张氏也想起来一个词,叫做“回光返照”。
她感觉自己应该就是这个状态。
所以贾张氏本来想着跟秦淮茹好好谈谈心的,她想告诉秦淮茹,易中海靠不住,根本就不用指望那家伙了。
有那精力,还不如跟棒梗多通几回信,把母子关系好好修复一下。
以后等到秦淮茹老了,还能有点指望。
但今天秦淮茹对她如此,却是把她为数不多的善心,又给击碎了。
俗话说,旁观者清。
其实从易中海来了T山,上她家门拜访的那次,贾张氏就从易中海眼里,看到的全都是失望。
不仅是对她贾张氏的失望,还有对秦淮茹的失望,对小当槐花的失望。
贾张氏知道,秦淮茹问过易中海一起搭伙过日子的问题,易中海都是拿她这个老太婆当成了挡箭牌。
但实际上,也就秦淮茹信了那个。
贾张氏自觉她并不是易中海的阻碍。
她也没资格成为阻碍了。
今天的贾张氏自感她就在这一两天了,想着跟秦淮茹说说真心话,
却是没想到,秦淮茹现在这个态度,这让贾张氏想说话的欲望直接消失。
她闭上了她的眼睛,两滴浑浊从眼角滑落。
可能她是有后悔吧,后悔以前不该那样对秦淮茹,后悔当初不该那样教导棒梗,后悔当初应该对两个孙女好一点
更后悔的,自然不该那样逼贾东旭。
要是她儿子活着,她哪有今天的苦日子?
秦淮茹眼见贾张氏闭上了眼睛,只顾着喘粗气。秦淮茹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感觉心里一阵痛快。
她冷哼一声,嘴角挂了一抹冷笑,腰肢扭摆的幅度比往常更大了一些。
等到秦淮茹又对着镜子收拾了一番,这才走出了家门。
门口的槐花,正蹲在那玩着石头子。
眼见着秦淮茹拉开门,赶忙起身,又坐到了板凳上,装模做样的看起了书。
秦淮茹也顾不上管闺女了,她看看日头,估摸着现在也是五点多了,易中海也该回家了。今天她就想着赶紧过去,告诉易中海,贾张氏快不行的消息。
这让秦淮茹的心里有抹小欣喜。
按照她想的,她跟易中海想要两家并一家,最大的阻碍,也就是贾张氏。
只要贾张氏一死,那么一切就是水到渠成。
世界上,有太多自以为是,自我感觉良好的人了。
秦淮茹柔声对着槐花说道:“槐花,妈妈已经做好饭了。
那个白面馒头是你的,要是你姐回家,就让她泡点炒米垫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