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重生火红年代 第1030节

  前世,各个大人物的履历,本来就是四九城老百姓的闲暇谈资。

  像是这位,马上就要去大家庭开会的地方。

  从这也可以看出,老人家他们的深谋远虑。

  让年轻有为者,出去见识一番,看看外面的世界,以后才能更好的跟洋鬼子打交道。

  而常同志这些人,也是不负上一代的托付,让咱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在他们手里焕发了新生。

  常同志跟何雨柱谈话过后,没过一段时间,港岛某社就代表四九城这边,接受了何氏基金会的援助,第一笔二十万港刀。

  这在后世来说,肯定不算多。

  但在这个年头,却是可以在偏僻山区建设上百家初级小学了。

  当然,只是建设,完整投入使用,这点钱远远不够。

  但现在有些地方,缺的也就是一栋校舍,几间宿舍。

  绝大多数在农村教学的老师,都是没编制的。

  都是教学农活两不误。

  这次这个事情,在双方的配合下,算是完美收场。

  关键是娄晓娥为后来的慈善机构捐赠,给打了个样。

  也就是只管捐钱,只抓监督,其他不管。

  这让后来很多以慈善为名,想着对咱们进行某些坏主意的洋人慈善基金,相当麻爪。

  他们捐赠过来,就是想着去地方掺和的。

  结果“咱们“的对接人员,却说没有先例,并且拿出娄晓娥捐赠的流程说话,让那些别有用心者无可奈何。

  这也是何雨柱没有预料到的。

  港岛,

  娄晓娥把她历年对本地的捐款单据晾了出去,一时之间,那些嘲讽娄晓娥只顾内地,不顾港岛贫困人群的言论,直接被打了脸。

  娄晓娥这次只是捐给四九城这边二十来万。

  但她在港岛十余年,她们母女捐出去的钱,已然几百万了。

  当然,普通百姓也是不清楚,其中有一些捐款,

  娄晓娥母女也是为了免税。

  而另一些捐款,则是进入某一些小圈子的门票。

  就像是这两年,弯弯那边连发地灾,虽然损伤不大。

  但港岛这边也是办过几次捐款夜宴的。

  娄晓娥每次都是几万,这就让那些代表弯弯的媒体,他们的脸都被自己抽肿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把“元元之民”前段时间发出的那条文章又翻了出来。

  一时之间,还引起了一股小热潮。

  媒体圈的朋友都在打听这个“元元之民”到底是谁?甚至有几家大报纸,还在报纸上发出了寻人启事,邀请“元元之民”去他们报刊上开专栏。

  而这个时候的何媛,却是一脸苦闷的咬着铅笔,两眼上翻,两只小脚丫,也是在桌子底下晃来晃去。

  没办法,再伟大的作家,也是需要参加期中考试的。

  而何媛所读的高中,在港岛算是精英学校。

  ~圣保罗男女中学。

  其中有些科目,何媛真的拿不了高分,这是她所苦闷的。

  像是英语跟国文,何媛自然没问题。

  数学那些,何媛也能跟上。

  但圣保罗是一家教会学院,里面是有圣经知识的。

  这玩意让何媛一个从小接受无神论的新国好少年,怎么能学的进去。

  也幸好何媛在漫画界小有文名,并且她的举荐人也是港岛名流,不然的话,说不定何媛连进都进不来。

第1411章 何媛的婶婶

  何大清跟郭书苗给何媛选择这所圣保罗,原因很是简单,就因为这家学校除了历史悠远之外,也算港岛的精英中学。

  当然,更关键的是这家学校可以走读。

  也就是何媛可以每天回家住,何大清担心的也就是他家大孙女,要是寄宿,容易被人欺负。

  考试过后,也是到了何大清最头疼的时候。

  作为何媛的监护人,每次考完试出成绩的时候,何大清都得苦逼的接受家访。

  说白了,作为一家洋教会学校,专业成绩不好,老师还能接受。

  但宗教知识学习不好,那人家怎么掌控学生的脑子?

  这个事情,校董会要不是看着以何媛之名,捐赠给学校的一大笔钱,还有捐钱那个人的名声,那说不准就算何媛能进去,也是早晚被劝退的命。

  外国学校就是这么现实。

  不过这次何大清稍微松了一口气,今天有何媛的姑姑“何雨水”在家,等到何家小车进院子,从车上下来一位衣著打扮相当严谨的女老师后。

  “何雨水”就迎了上去。

  “Miss林,您好,我是何媛的小姑何雨水,欢迎您来到何家做客。”说罢,还趁着这位姓林的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对着何媛翻了个白眼,又吐了吐舌头。

  这种事,都知道是走过场。

  但该拿捏的社交礼仪,一项都不能放过。

  何媛这个时候可乖了,她刚才跟郭书苗对视过后,就低着个小脑袋,垂头丧气,一副很内疚的模样。

  双方分主宾坐定,林老师作为圣保罗的老师,学生家长非富即贵,也是见过大场面的。

  所以对何家的豪宅,并不感冒。

  她与郭书苗寒暄过后,就直接提出了何媛的成绩。

  在这个上面,何媛真不算给家人争光,她所有的科目,除了国文一项得了个优,其他都是中等。

  有关宗教的分数,还得了零蛋。

  这让郭书苗也是相当汗颜。

  郭书苗又瞪了何媛一眼,这下她是真生气了。

  她知道何媛肯定是故意的,以何媛的聪慧劲,哪怕就是她瞎蒙,也能考上几分。

  “何女士,我知道您家是从内地过来的,没有信仰。

  但俗话说的好,入乡随俗,既然何媛同学在圣保罗求学,那么经义上面,她肯定是要学的。”林老师面对“何雨水”说话相当客气,但态度也是坚决。

  事实上,今天学校安排她过来家访,本来就是代表着走个过场的意思。

  不然的话,就该是那种宗教教师(也可能是牧师)过来家访了,

  《逃学威龙》里周星星被收拾的场面,可不算玩笑,像是这种教会学校当中,那些宗教教师的权力相当大。

  可以说,校董会都得给他们面子。

  要是这次换个宗教教师过来,那么就说明是最后通牒了,要么认真学,接受他们的教义。

  要么就是直接劝退。

  郭书苗也头疼,当初也就是认为圣保罗校风开放,没有鼓吹所谓的贵族教育,并且可以走读,这才安排何媛去这所学校的。

  却是没想到,何媛在学习上竟然这么任性。

  不过听到林老师一口一个“你们”,一口一个“没信仰”,郭书苗心里也不舒服。

  对面这个女老师,应该是黄皮白心的香蕉人。

  对同胞一点认同感都没有。

  这还是何家有财富加持了,不然的话,这个林老师的嘴脸肯定又是不同。

  “Miss.林,我支持您的部分言论。

  但您要说我们国人没有信仰,这点我不能苟同。

  我们信仰我们的祖宗,信仰血脉的传承。

  Miss.林,您知道您家的祖坟在哪么?

  去给长辈扫墓的时候,您会不会下跪,会不会给他们烧纸钱?

  我知道您肯定会说,那些都是愚昧。

  但我想跟您说,我们华人对祖宗的尊重与思念,就是我们的信仰。

  如果您一定要因为这一点,就追责我的侄女何媛的话。

  那么我会跟她的婶婶何娄晓娥女士提议,让何媛转出你们的圣保罗中学。

  省得咱们双方都为难。”郭书苗这话相当犀利。

  洋人瞧不起咱们也就算了,喝了几天洋墨水的香蕉人还瞧不起同胞,这让郭书苗相当愤怒。

  郭书苗虽然也是小心思多,只顾自己在乎的人,但她始终还是一颗龙国心。

  她也不认为那些洋鬼子就比咱们高贵什么。

  林老师一听“何雨水”的话语,不由脸色煞白。

  面对“何雨水”,她还能有几分骄傲。

  毕竟“何雨水”的过往,其实港岛社会都清楚。

  二十来岁,才入港投奔父亲,然后靠着嫂子家的企业,这才跻身上流社会。

  根本就没读过什么高等学校。

  但刚才“何雨水”话语之中的那句~“何媛的婶婶何娄晓娥女士……”,这才是让林老师感觉惊恐的原因。

  虽然何媛的确是拿着娄晓娥的推荐信进的学校,但双方在这个上面,都没有对外面表过态。

  何媛没说过娄晓娥是她婶婶,因为何媛知道她爹没有兄弟,一切都是因为“工作”需要。

  而娄晓娥自然也更不可能为了情敌家闺女去正名了。

  要不是当初看何大清跟郭书苗的面子,娄晓娥根本不会写那封推荐信。

  “何女士,我为刚才的失言万分抱歉,这件事就不用惊动娄先生了。

  实际上,我们学校,对信仰一直是持开放态度的。

  并不强制学生就一定要……”林老师的慌张肉眼可见,她是真承担不了这个责任。

  这个上面,必须要解释一下。

首节上一节1030/110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