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穿越:都市,无限进化 第326节

  事实上,秦朝依然有许多奴隶存在,服侍主人,干着最累最苦的活。

  奴隶一直延续到清朝,到了新时代才彻底消失。

  呃,也不一定。

  很快,队伍到达咸阳,望着人来人往的咸阳城。

  陈宏等人惊讶地发现,咸阳城,没有城墙。

  至少没有外郭城墙。

  是一座开放式的城市。

  “这咸阳城,不是秦国首都吗?怎么没有城墙?”吕素探头望着咸阳城,好奇地提问。

  在车厢外的陈宏思索了一下,回答:“应该是因为修建城墙的速度跟不上城市扩张的步伐。”

  “当今天下,始皇帝横扫六国,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

  振四海,国力强盛。

  大概是觉得不需要城墙防御吧。

  短期内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宫殿、陵墓等其他大型工程的建设中。

  等到咸阳城扩张完毕,再修城墙不迟。”

  说到这里,陈宏叹息一声,此时不建城墙没什么,等待胡亥那败家子上位,天下皆反。

  那时候的咸阳就是因为没有城墙,被轻易攻破,一点反抗余地都没有。

  当然了,就算有城墙,结果也一样。

  一国之毁灭,是大政出了错,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不是一面城墙能够阻挡的。

  吕素吕雉等人有些被震撼到,“无需城墙防御,这是何等气魄!”

  “虎狼之秦,果然名不虚传。”

  咸阳城以自然山川为屏障(如北依九山、南临渭水),形成“体象天地”的开放式格局。

  其范围涵盖整个关中平原,东西约250公里,南北约100公里,面积达25000平方公里,堪称“世界上最早的超级城市”。

  吕家在咸阳城外围也有产业据点。

  陈宏等人就去了吕家据点,暂时安顿下来再说。

  等到了第二天,陈宏就带着吕雉吕素和吕公,一起游览咸阳城。

  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包括宫城区(渭北咸阳宫)、手工业区(西南部)、商业区(市井33里)、陵墓区(东郊)及农垦区(北部郑国渠灌溉区)。

  咸阳城的建设以渭河为轴线,南北分布。

  渭河北岸是秦都咸阳的北区,主要有咸阳宫、兴乐宫、章台宫等宫殿建筑群。

  这些宫殿依咸阳原而建,地势较高,形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气势,同时也便于防守。

  渭河南岸则是秦始皇后期重点建设的区域,主要建筑有信宫、朝宫阿房宫等。

  此外,还在城外修建了大量的离宫别馆,如兰池宫等。

  “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

  这些宫殿建筑之间通过复道、甬道等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陈宏等人游览的自然是渭河南岸地区。

  远远看着还在建设中的阿房宫,吕雉吕素等人都被震撼到了。

  “好……好大!”

  吕素吕雉张大嘴巴,手捂着嘴,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嘿,又是一个外来的土包子。”

  几个路过咸阳本地人不屑地瞥了一眼陈宏等人。

  那眼神,不屑中带着骄傲自豪。

  不过也难怪,阿房宫确实是一个奇迹。

  秦始皇住的渭北咸阳宫殿群总面积也不过约 3.72平方公里。

  而渭南的阿房宫仅一个前殿而已,面积就达到惊人的 55万平方米。

  简直恐怖如斯。

  “好美啊!”

  吕雉吕素握着拳头,震撼地看着已经修建好的一部分阿房宫。

  就连见多识广的吕公都震撼不已。

  没办法,阿房宫实在太美,太奢侈了。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可见阿房宫之庞大,之秀丽,之奢侈。

  阿房宫是秦始皇打算修建的新朝宫室,皇宫、上朝的朝宫,将来都会搬到那里去。

  可惜,阿房宫都还没完全建好呢,秦朝就灭亡了。

  见识了一下阿房宫的壮丽之后,陈宏等人继续游览。

  来到市井33里的商业区,商业区横跨渭河南北,啥都有卖。

  其中比较特别的军市,专售军需品(如战马、兵器、皮革等),供士兵自备装备。

  陈宏买了一些秦朝特色兵器作为收藏品,又买几匹战马当做脚力。

  还去了城西南的手工作坊淘了许多优质的铁矿石。

  什么玄铁啊、天外陨铁啊、稀有金属矿石啊,杂七杂八的,啥矿石都有。

  几个军汉羡慕得看着陈宏出手阔绰地买买买。

  他们就不同了,没买一样东西,都要精挑细选、精打细算,要不然就是浪费钱。

  上了战场,武器战马要是不给力,就悲剧了。

  陈宏几人骑着马继续逛街。

  到了盐铁官营的“盐铁市”,这里由官府直接管理。

  只不过这些所谓的好盐,在吃惯了后世雪花精盐的陈宏看了直摇头。

  基本都是有杂色的,苦苦的。

  陈宏宁愿自己炼制精盐,也不想吃这里的盐。

第231章 逛咸阳 遇高要

  陈宏等人又去了奴市瞧新鲜。

  这是奴隶专卖市场,从中原人到匈奴戎狄,甚至西域特色人种,啥都有卖。

  吕雉很是惊奇,“爹爹,陈公子,你们看,怎么还有人的头发五颜六色的?看起来皱巴巴的。

  眼睛也奇怪,瞳孔绿的蓝的啥都有。”

  陈宏失笑一声:“他们西域来的,西域诸国沟通了更遥远的西方大陆,自然啥人种都有。”

  “化外蛮夷,畜生而已,哪里能称人?”吕公不屑一笑,看着五颜六色蛮夷的目光,就像在看牛羊猪狗一样。

  陈宏也不反驳,别说法家,恐怕就算此时的儒家,也没把蛮夷当人看。

  这应该是受了商朝祭祀的影响。

  商朝非常喜欢人祭,没事就把羌人抓来当祭品,求神问卜,属于高级的三牲祭品。

  “西域是个好地方,葡萄美酒夜光杯,人菜钱多。

  西域下边挨着的孔雀王朝更是好地方,气候温暖,土地肥沃,种啥都能活。

  因为随便种种就能活,加上扭曲的制度,导致那里的人好吃懒做,工作马虎。

  听说那里还有很多黄金,随便在河边都能捡到金沙和狗头金。”

  陈宏这么说,就引来吕公的兴趣了。

  “竟还有如此之地,要是咱大秦能把那里打下来,岂不是有更多的田可以耕作了?”

  陈宏摇摇头,“距离太远了,以大秦此时的交通能力,控制现在的疆域都很勉强。

  就算打下那里,也很难建立起有效及时的统治。”

  “那真是太可惜了。”吕公摇头叹息

  “陈公子真是见多识广,连西域化外之地都知晓。”

  吕雉和吕素看着陈宏的眼睛亮晶晶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

  骑着马,踏在渭河上架设的横桥,这座桥横跨了渭河南北两岸。

  渭河可是大河,能建立这种跨河大桥,秦朝的建筑工艺已然是非常成熟厉害了。

  难怪能开工那么多史诗级工程,秦朝的工匠培养体系一定也是比较成熟的。

  毕竟春秋战国的激烈竞争刚刚过去,墨家和公输家的工匠传承还没有断绝。

  民间能当一个有手艺的工匠,地位和收入也差不到哪去。

  不像儒家统治天下后,因为和墨家的世仇,极度鄙夷工匠,称其为奇技淫巧,大力排斥打压。

  导致能有出路的不想当工匠,许多工艺无人传承,慢慢地就断绝了。

  跨过渭河横桥,来到渭河北岸。

  来到直市,直市位于渭桥北,是连接南北交通的枢纽市场。

  陈宏等人逛着热闹的集市,这里啥都有卖。

  从农产品的禾、黍、稷、麦、稻等粮食作物,以及牛、羊、猪、鸡等家畜及其肉、皮、脂等副产品。

  到手工业品的陶器(如“咸亭郧里桊器”等带商标的陶器)、铁器(农具、兵器)、铜器(礼器、钱币)、木器(家具)、竹器(编织品)、纺织品(丝绸、麻布)。

  再到奢侈品与原料的玉器、丹砂(朱砂,用于化妆品)、卮(制胭脂原料)、姜(调味品)、盐、铁矿石等等。

  陈宏买了一些陶罐、钱币、礼器、家具、丝绸、玉器,以及巴蜀的丹砂、水银等东西。

  这些东西要是经过时间的洗礼,放后世妥妥的秦朝古董,价值连城。

  当然,陈宏买这些东西,主要还是自己用得着,外加看见漂亮好东西的收藏癖。

  陈宏也给吕雉吕素买了些女孩子喜欢的礼物。

  顺带给吕公买了些文人用品。

  反正他们都挺高兴的。

首节上一节326/41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