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友不必紧张,老夫姓吕。
乡亲们抬爱,都喊我一声:吕公。”
陈宏顿时恍然,难怪感觉这脸那么熟悉呢。
这不就是吕雉吕素她俩的亲爹,吕公吗?
这位在史书上,也是鼎鼎有名的,擅长相面之术。
第一次见刘邦,就惊为天人,直说刘邦相貌不凡,还要把女儿吕雉嫁给他。
难怪自己感觉刚才的桥段那么熟悉,原来是吕公啊。
那就不奇怪了。
吕公很是兴奋,滔滔不绝地询问:“敢问先生姓名,年岁几何?家住何方?
从何处来,欲往何处去?
可曾婚配?”
陈宏嘴角抽了抽,无语道:“吾姓陈,单名一个宏字。
今岁二十有六,无家无亲,无牵无挂,云游四方,以见众生,尚未婚配。”
吕公露出恍然大悟:“原来是世外高人哪,难怪相貌奇异,服饰奇异,还能得异兽相随。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不过这二十有六,还未婚配,是否晚了些?”
“实不相瞒,老夫一十八岁娶的妻子,二十二岁又娶了如夫人,二十六岁,素儿已经牙牙学语了。”
陈宏:……
古人娶得早,死得也早,我就不和你计较了。
“对于我来说,不管何年岁娶妻,都不算晚。
就算是终生不娶,也不算什么。
我要做的事,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吕公被陈宏这句话镇住了:“难道他有长生不老之术?故而毫不在意?
还是一心向学,一心事业?”
“果然是高人,真是不同凡响啊。”
这让吕公更加意动了,心中一个想法悄然萌芽。
等到了吕府,吕公请陈宏坐下,让下人上了酒席。
“来,陈公子,满饮此杯。”
吕公坐在主人家的上席,对着客人的陈宏所坐的侧席拱手贺酒。
此时的秦朝,还是流行的跪坐,让陈宏有些不太习惯。
“吕公,请。”
陈宏两手端起“羽觞(一种酒杯)”两侧的耳,椭圆形浅腹里装着清酒。
陈宏端起酒杯,向吕公拱了拱手。
吕公仰头喝下,陈宏也跟着仰头喝下。
“哈哈哈……”
“陈公子,老夫还有许多问题,想向你请教。
可否给老夫一个薄面,在府上住些日子。
也好让老夫能随时请教啊?”
陈宏不禁感慨吕公的为人处世。
这恐怕不仅仅是请教这么简单。
这明明是看他身无分文、无处落脚,故而想让他住在吕府。
还说得好像真是请求自己一样。
别的不说,人情世故肯定是拉满了。
陈宏也想了解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就当增长见闻了。
于是顺水推舟应下。
陈宏开始在吕府住下。
第二天一早,陈宏就迫不及待地出去溜达,想见识一下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到底是怎样的。
走在街上,陈宏发现,和吕家这种地方豪族住的砖木结构的庭院不同。
普通百姓住的大多都是土坯茅屋,就一土房子,屋顶覆盖茅草。
看起来有种古早乡下的感觉。
第227章 初见吕素吕雉 大疫来了
平民男子大多穿着粗麻布“短褐”(短上衣)与开裆“绔”(裤子),外罩麻布“裳”(裙状下衣),颜色以灰褐或原色为主。
女子则穿束腰襦裙,贫者无饰,富户则以葛布或简单刺绣点缀。
偶尔见几个小贵族穿着黑色深衣(连体长袍),配玉带金冠,抬头挺胸地走过。
还对连长发都没有的陈宏投来鄙夷的目光。
陈宏此时已经换上这个时代的衣服,就是穿右衽黑色连衣,最普通的小贵族打扮,是吕公送来的衣服。
街上的人来来往往,行色匆匆,没事也不怎么搭话,显得沉默寡言。
大家都害怕说错话,做错事,触犯秦律,受到惩罚。
沿着朴素的街道,走到城中心的市集上的时候,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到处都是叫卖声。
一个个摆地摊的,一排排小店铺。
“陶罐,单父县特色陶罐,最好的陶罐!”
“铁犁,上好的铁犁,犁地不费力,更快更好用耶。”
“麻布,便宜又耐用,做衣服的来看一看唉。”
“羊肉汤,来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一整天有力气。”
“卖麻鞋,卖草席嘞,结实耐用好东西嘞。”
看着市集上朴素又热闹的一幕,陈宏感觉很新奇。
他在后世都没见过如此原生态(low)的市集。
仿佛八九十年代的偏僻乡下菜市场。
有一种令人安心的土气。
但这已经是一个县城最繁华的市集了。
陈宏来到一个搭着棚子的羊肉汤摊位。
“老板,来一碗羊肉汤。”
陈宏用着蹩脚的刚学的语言说话。
好在老板看见陈宏的一根手指,不用听就明白他在说什么。
“客官稍等,羊肉汤马上好。”
陈宏打量着周围来来往往的人群,大多衣着朴素,穿着麻鞋、草鞋走路。
每一个人都把头发扎起来。
偶尔看到一些用牛车拉货的商队,衣着也很朴素,因为秦律不允许富商穿着光鲜。
能穿漂亮衣服的,毫无疑问都是贵族。
在大街上,光看衣服,就能看出一个人身世地位,等级森严,一目了然。
“客官,您的羊肉汤来了。”
老板端着羊肉汤放在陈宏的桌子上。
陈宏美美地吃了一口羊肉汤。
“嘿嘿,客官,好吃吧?”
“咱单父县的羊肉汤可是出了名的,俺家的羊肉汤,那更是全县独一份啊。”
陈宏点点头,“确实不错。”
陈宏一边喝着羊肉汤,一边和老板唠嗑,锻炼自己的语言能力。
问一些物价啊、百姓日常生活的琐事,以百姓的视角去感受他们的生活。
回吕府之后,陈宏找到了吕公,吕公向陈宏开放了吕府的藏书阁。
陈宏开始阅读吕家世代积累的藏书,学习这个时代的文字和知识。
这里有许多后世早已散佚消失的先秦典籍,甚至还有商周时代的古籍余韵。
陈宏一边阅读,一边和吕公探讨学问。
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宏慢慢地就学会了秦小篆、隶书和六国文字。
甚至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石鼓文、大篆,西周时代的金文也有些了研究。
日子一天天过去,很快,一年就过去了。
陈宏已经彻底学会这个时代的语言、文字,并且还是一个博学多才的真正学者。
日常交流已经不成问题。
因为经常和吕公探讨学问,吕公也发现了陈宏掌握的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见解独特。
这让吕公更加欣赏陈宏,认为这一定是个不世出的奇才,自己的相面之术没有出错。
这天,吕公把陈宏叫来,还把自己的女儿也叫来了,正式介绍他们认识。
“陈公子,这是老夫的大女吕雉。”吕公指着一位端庄优雅,美貌微笑的女儿介绍。
“这是老夫的季女吕素。”
吕公又指了指一个文静素兰,看起来有些害羞内向的闺女介绍。
“见过陈公子。”
两女优雅地行了一礼。
陈宏作揖回礼:“见过两位女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