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先锋小将程学民同志啊!”
“快快快,车子我让人停一下,你赶紧先下车,刚才吴老过来的时候,头一个询问的就是小程你到没到!”
丁达闻言不敢怠慢,这位可是部里吴老过来,都会第一时间询问关心一句的心腹爱将!
所以这还能让他自己停车,赶紧招呼着请下车,停车自然有其他工作人员。
“吴老已经到了!?”
程学民悻悻的笑了笑,竟然还让吴老在这边等着,怪失礼的!
但程学民也有正当理由,他本来就住在燕大那边,离内城本来就远,虽然有配小轿车,比以前是方便多了。
但这不是绕道去了一趟燕影厂,将汪杨这几位老同志,接了过来吗!
当即也不敢在怠慢,赶紧下车。
“到了到了!”
“过来就指名道姓马上观看你写的那部《牧马人》……”
“不是!?”
“许灵均还是小程你自己演的?”
丁达还想说两句,可等程学民下车,看到其面容后,不由得极尽惊诧。
这不是电影《牧马人》里面的男主人公许灵均吗?
感情还是程学民这个原著作者编剧,自己演的啊!?
《牧马人》成片前段时间已经送过来,丁达肯定早就看过成片,所以现在发觉男主人公竟然还是程学民自己上阵演的,着实吃惊不少。
“谢导盛情难却,我想推辞也推不了!”程学民悻悻的笑了笑,这应该算是第一个看过牧马人成片,吃惊的吧?
后面还会有更多,等到正式上映后,更是会有成千上万个。
而且还有一个重量级的,已经进去了!
当即程学民向旁边的汪杨他们说道:“吴老已经进去了,而且已经开始看了,不会也跟这位领导一样吃惊吧?”
程学民出演《牧马人》男主人公许灵均这事,上面的吴老可还不知道。
也不是程学民他们刻意隐瞒,只是吴老并没有问及这方面的问题,所以总不能程学民自己骚包跟吴老说,这是我演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所以,吴老到现在都还不知情,可人已经进去了!
想必这个时候,也会大为吃惊不可。
“那可不!”
“先进去看看!”
汪杨也是笑的很灿烂,招呼着大家赶紧进去。
早知道吴老会这么早过来,他们就不能耽误,就能第一时间陪同吴老一起看啦。
……
PS:起点出新规,24小时追订必须满100,才有全勤拿,小胖娘迫切希望各位义父们,给个追订支持,谢谢!
第335章 看片会上,程学民再立军令状
中影每个季度的看片会,都会很热闹。
全国各地的电影公司负责人,都会安排人过来参加每个季度的看片会,将他们看好的影片拷贝带回去放映。
当然,这里的拷贝是需要他们花钱,买回去的。
所以,中影每个季度安排的看片会,其实就是一场内部的现场发行分销会。
国家上面今年给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制片厂,是八十部新电影指标,平均下来每个季度就是二十部左右。
这些地方电影公司负责人,将要在接下来的几天内,将这二十部新拍摄的影片全部看完。
再根据他们自己的判断,确定好一部影片需要购买的拷贝数量,好带回去安排他们下面的市级,县级电影院排期上映。
所以,这里面其实也有档期的说法,一般节假日去电影院看电影的人多,也就有了还没成风的什么暑期档,国庆档,春节档等等。
今天这次的看片会,肯定多数是马上到来的国庆档,好的片子肯定会排期在国庆节期间上映。
同时!
中影这边的拷贝,又分了三种。
一种是可以在大型电影院里面放映的35mm拷贝胶片,也就是城市电影院放映拷贝;
一种是中型电影院里面放映的16mm拷贝,多为地方县城里的小电影院,或者某单位自己的大礼堂内部放映拷贝。
程学民他们燕大礼堂里放映的片子,就是这种16mm拷贝。
最后一种就是那种放映员下乡放映的8.75mm拷贝,也可以叫流动性电影拷贝。
相比于第一种35mm拷贝,后面两种就不怎么值钱,所以也基本不算在某部电影放映的成绩单上。
这个年代判断一部电影受不受欢迎,拍摄的成不成功,最主要标准就是城市型35mm拷贝数量卖了多少。
直白一点!
比如刚刚提到的《少林寺》,当年在内地上映造成了怎么大怎么大的哄动,创下了多少多少纪录,其实就是《少林寺》在内地售卖的35mm拷贝,破天荒的卖了四百五十多个。
比在它之前两年上映的《庐山恋》二百八十个35mm拷贝纪录保持者,整整多了将近一倍。
要是再加上后面两种流动性拷贝胶片,就真的没法计算《少林寺》当年,到底创下了怎样的放映纪录。
反正光35mm城市拷贝,据不保守估计,都拿下了一亿多的票房纪录。
而且这年头,一张电影票也不过才一毛钱。
一个多亿,什么概念?!
如果再加上那些在农村或者县城乡镇,不需要买票就能看的流动性放映,可以说光观影次数,即便几十年后都没有哪部电影能打破。
即便是小哪吒,也是拍马追不上。
就更别说其他什么减肥记,你好某某妈妈啦。
所以!
今天燕影厂汪杨,谢进还有吴天明他们亲自过来参加看片会,也基本都是奔着自家新电影,能卖出多少个拷贝,是赚了还是亏了呢,心里也好有个数。
毕竟他们制片厂只负责拿钱办事,只负责拍摄,没资格插手电影的发行,也就是卖钱。
所以,一部电影上面拨款七十万的定额投入,到底卖了多少钱,是赚了还是亏了,今天的看片会卖的拷贝数量,就能知道。
赚了,肯定是一件骄傲的事情,为国家财政事业,添砖加瓦了,后面申请上马新电影项目,也能偏重性的拨款。
比如今年全国定量是八十部新片的投入,但这八十部也不是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制片厂,平均分配!
都得拿实力去分刮这八十部新片的蛋糕。
毫无疑问,基本都是被燕影厂,长影厂,沪上制片厂,以及八一制片厂这四头巨无霸,给瓜分了大头。
吴天明的西影厂还得往后排,跟峨眉厂是第二梯队。
当然亏了,那也没事。
反正就七十万,制片厂已经全部吃进去了,亏了还能让吐出来不成?
再说,一部电影七十万的定额投入,制片厂自己想要赚钱,就只能在这七十万的投资里面费脑子,怎么节省开支。
但好的剧本想要将它拍好,七十万基本就没有什么赚头。
比如程学民的《牧马人》拍摄,几大制片厂都争着抢着要,但都是一视同仁给拨的七十万资金,汪杨他们燕影厂当然也想能省则省,省多少就是赚多少。
可最后一核算汇总,只能骂执导的谢进真他娘的会算计,不多不少刚刚好。
没让他们燕影厂加大投入,也没让他们燕影厂赚到一毛线。
所以,制片厂想要在投资里面赚钱,就只能缩减其它剧本的投入,上面拨的七十万定额资金,但到了他们制片厂,就可能只会给三十万,四十万,或者五六十万不等拍摄投入。
反正多多少少,怎么都得赚钱。
当然,制片厂的生财有道,节流是一大部分,但开源也不能松懈。
这所谓的开源,就是抢每年上面定下的新片份额,能多抢到一部新片的拍摄权,那就是多了七十万的资金拨款进项。
既然是抢,那就得拿实力说话!
拍摄成片售卖的拷贝数量,就是最强实力的表现,你家制片厂这部新片让国家赚了票房赚了钱,那下一部的拨款就好说话。
你家制片厂新片让国家亏了钱,而且还是部部亏钱,那不好意思靠边站,哪凉快哪带着去。
而亏不亏钱,唯一的判断,就是中影集团每季度看片会上,卖出去的拷贝数量。
这是唯一标准。
因为现在的电影,真没有票房的说法。
底下的电影公司放映了多少场次,赚了多少个一毛钱,基本都不会往上面报。
都是各级归各级政府。
省级归省级,市级归市级,县级归县级,都是各自为战各自闷声赚大钱,别说制片厂只能干看着,就是负责发行的中影集团,也得干看着。
毕竟卖拷贝,就是买断放映版权,一锤子买卖。
人家后续卖了多少票房,跟你们制片厂发行公司,完全没半毛钱关系。
所以呢!
汪杨这次过来,是想看看受外面备受关注的《牧马人》,能卖上多少个拷贝,能不能打破以往二百个的纪录。
要是能打破,明年他们燕影厂的新片份额,就会很滋润。
西影厂吴天明,肯定打着同样的主意,他对他们的《黄土高坡》,同样有信心。
毕竟剧本原著都出至程学民之手,要对这位改开先锋有绝对的信心。
随即!
程学民他们几个,都是各有心事的被迎进了一个小礼堂,上面挂着大屏布,正在放映的就是不知道被轮了多少遍的《牧马人》。
没办法!
实在是燕影厂这部《牧马人》太他娘的跑火了,要不是燕影厂近水楼台先得月,谁都想抢拍这部电影。
改开先锋的开山处女作,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是影响力受众最大的一篇稿子。
哪个制片厂都想抢着拍。
可惜最后的版权,还是被燕影厂给近水楼台抢了先。
为此。
老对手沪上制片厂那边,为了搀和一脚《牧马人》的拍摄,都能忍疼割爱把铁骨干将谢进,给借调给了他燕影厂,负责执导《牧马人》的拍摄。
这样一来,一旦《牧马人》取得了成绩,也算是燕影厂跟沪上制片厂的合拍片,军功章谁都能有一半。
也就是因为燕影厂跟沪上制片厂两大巨头都看好,更是合拍。
所以这次地方上来的各地电影公司,指名道姓就是先看《牧马人》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