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女知青,要文盲老公不 第362节

  “不过应该不会大改,我听说也是要在今年的国庆献礼上,全面发行。”

  冯父也就听了那么个消息,至于要不要改稿子,他也不太确定。

  又想到女婿他写的稿子,几乎没有改稿的前例,这次要是被要求改稿,冯父也给打了个预防针。

  千万不能要有情绪。

  “爸,我知道的!改稿其实是对我的一个指导,我肯定虚心受教!”

  程学民都多少岁的人了,不至于年少气盛,狂言‘老子的稿子,一个字都不准改’。

  “媳妇儿,怎么了?”

  跟老丈人他们说完话,程学民重新回屋,看到他媳妇儿冯家幼,正抱着她的小金库,在数钱呢。

  “学民,这是妈给小松鼠和我的一千块钱,我不要她硬是要塞给我,你是儿子你说怎么办吧?”

  “妈给了一千块钱?”

  程学民听了不由得错愕,心道他妈当真是胆大包天,竟然带着一千块的现金,上火车?

  还坐了这么长的火车,竟然没丢?

  “是啊!”

  “一千块啊!?我估摸着,我们平时给家里寄的钱,她一口气全部都带过来,给我们啦!”

  冯家幼也同样傻眼吃惊,她没想到自己婆婆身上,竟然带了一千块的现金出远门。

  真的猛啊!

  “媳妇儿,你这小金库缩水不少吧?”

  “是我出去两趟,耽误了小半年,没给媳妇儿你创收,很失落吧?”

  程学民先没说这钱该怎么办,而是看着冯家幼的小金库,似乎缩水了不少。

  这就是她不满足,昨晚故意搞他的?

  “没有啊学民,你看看!”

  “上个月我们这不是有个大进项吗?两千三百多块呢!”

  冯家幼听了程学民的话,第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这是她男人对昨晚表现的不满。

  跟着不要太高兴的取出一张汇款单存根,递给程学民说道。

  “二千三百多?”

  “这是……《延河文学》的那篇《平凡的世界》,老胡他给汇了稿费?”

  上个月初送稿子去的时候,有说过稿费得月底结,程学民当时让老胡他们,直接给汇到燕京家里。

  所以,上个月出去一个多月,其实也没空军?

  还有两千多的稿费填补,怪不得自家媳妇儿脸色这么高兴来着。

  既然高兴!

  要不要趁着左右无人,关起门来小小的庆祝一下?

  ……

  求月票!

  月底了,而且还是双倍月票,小胖娘跪求义父小爸爸们的支持,感谢感谢!

第294章 别上学了,干脆在家尽给你生儿子得了(求全

  在家里偷摸,浅尝辄止了一下。

  程学民下午去了一趟燕大图书馆,虽然是放假期间,但图书馆这边并没有闭馆。

  正巧今天礼拜天,轮到陈书民在当班。

  “学民,你回来了?”

  陈书民有段时间没看到程学民,见到他突然出现在图书馆,真的不要太惊讶。

  跟着赶紧上前打招呼。

  “昨儿刚回来的,正好在学校里溜达了一圈,便过来看看你!”

  “怎样?老陈,都礼拜天了,还在当班呢?”

  程学民笑着跟老陈打着招呼,确实好久没过来看看啦。

  “我还能怎样,就这样!平时闲着没事,一般都在图书馆。”

  陈书民打开书柜旁的侧门,把程学民迎了进去,说道,“现在学校都放假了,其实也没什么人,左右都是躲出来图个清静!”

  “我家里的情况学民你也知道,现在更是都在放暑假,吵闹的能把这个家,都给你掀了!”

  “所以眼不见为净,多出来图个清静,顺便也写点稿子,补贴点家用!”

  程学民听了点点头,老陈家里确实够闹腾的,大大小小生了五个!

  大的刚上初二,小的两周岁都不到,再过几年,可以说是超生游击队。

  家里又是老陈一个人工作,他媳妇是家里的包办婚姻,文凭不高相当于文盲,学校方面多为照顾,按教职工家属给安排了一份临时工,但工资票证有限。

  平时也得亏老陈写的稿子,补贴家用。

  特别是受到程学民这个牲口的刺激,老陈今年来的产量,也是跟发情了的母猪似得,一篇接着一篇。

  不过都是短篇,字数篇幅有限,稿费也算可观。

  就这!

  还跟北岛他们几个志同道合的,搞了一个《今天》的草台班子杂志社,邀请程学民供稿入股。

  程学民过来坐坐,就是过来问问《今天》杂志这期的发行怎样?

  他去大西北拍摄电影的时候,正是老陈这边定稿定刊,已经在刊印装订的时候。

  这都一个多月过去了,应该也已经发行了吧?

  “家里人多热闹嘛!”

  “老陈我跟你不一样,我就喜欢家里人多,吃饭都靠抢的那种,真的蛮好的!”

  程学民接过陈书民的话,笑着回了一句,倒没有主动询问起《今天》的销量问题。

  “那是学民你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要是也能跟你一样,在学校外面自己买套两进式的院子,前后十几间屋子的那种,我也喜欢!”

  陈书民没好气的怼了一句,跟着又和程学民正经说道:“不说这些了!”

  “学民,你出去的这段时间,我们《今天》杂志社又发行了第二期,首版是一千册!”

  “跟第一期的销售量差不多,但是反响弱了不少!”

  “这应该是我们选择的发行时间,放在暑假有关,燕京城内的高校大学生,基本都放假回去了!”

  “所以未经跟你商量,我跟北岛芒克他们商量了一下,就没有后续加印!”

  首版印了一千册,但因为高校放假了,所以预期的销量,并没有第一期的那么火爆。

  对于这一点!

  程学民也早就有心理准备,毕竟他们就是一个名不经传的野鸡杂志社,连燕大的校刊都比不上。

  首期的火爆,面向的读者也基本都是各大高校的在校学生,以及刚刚返城的知青们。

  可现在他们第二期发行选择在了暑假,一来学生都放假回家了,二来是返城知青也陆陆续续得到的安置,并没有刚返城没有工作时的迷茫和恐慌。

  再有就是,前后相隔的时间太长了。

  小半年的时间冷切,再火爆的流量,也都全部被冷却流失了。

  所以程学民对这个预期,还是有心里准备的。

  听了也是点点头,安抚陈书民说道:“这个是正常的,不加印也是对的!”

  “老陈你觉得有必要,等月底开学的时候,加印一千册,也没问题!”

  本来程学民的打算,是准备以《今天》这个野鸡平台,打造他的文学平台,可现在想想当时有点想当然。

  在没有注册发行权的情况下,即便你再怎么折腾,也只能算是编外的小打小闹,根本上不了台面。

  别的不说!

  就程学民刚回来之前,他们地区的榆林文学,每期的销量可能还没《今天》的高。

  但人家是编内,只要有火爆的稿子,就能加刊加印面向全国发行,多多益善。

  反之《今天》呢?

  也就只能在燕京各大高校小范围的发行,还得免费送,不能卖。

  因为是编外,没有资格卖!

  这种只赚吆喝的文化输出,没钱途啊!

  “唉,芒克他们跟你的意见倒是不谋而合,可我们的经费就靠学民你那点稿费维持,有点难搞!”

  陈书民苦笑了一下,他们又何尝不想,等开学季各高校学生回来,再加印一下,把他们的影响力,再冲上去。

  可加印是要钱的。

  前面首版的经费,还是程学民授权给他丈母娘《十月》转发的稿费,在维持着。

  现在加印,上哪找经费去?

  “第二期的稿子,还没有给《十月》转载吗?”

  程学民闻言有点错愕,现在应该缺经费的,毕竟他丈母娘给的转载稿费,还是蛮可观的。

  维持一期的加印,问题应该不大!

  “还没到时间!”

  “我们跟《十月》的约定是,我们这边首发一个月之后,她们才开始转载。”

  “而且到现在为止,《十月》那边也没提一下这个转载的事……”

  陈书民更加苦逼的说道,他也不好上门去问。

  别真是人家《十月》也不看好他们,这次就不转载了,可碍于程学民的关系,就没跟他们点破?

  “一个月啊?!”

  “那行,我回去问下什么个情况!”

  “她们《十月》还要转载的话,那我先把刊印的经费垫付一下!”

  “不转载的话,那我们再合计合计,想想别的办法,杂志我们还是要搞下去的!”

  程学民听了也意外,往日他那丈母娘都是跟着屁股后面,催着他写稿约稿来着。

  怎么这次转载了上篇,可下篇就直接没了音信?

首节上一节362/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