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大叔,等会儿一起吃个饭,一起吃个饭!”
“等吃完饭后,再回去也不晚!”
都知道这是改开先锋程学民的爸爸,还有老舅跟姐夫,这都饭点了怎么可能,让他们饿着肚子回去?
秘书小李赶紧再次将挽留,将程父老舅姐夫他们也安抚好。
“学民,这是怎么了?”
各自坐定后,老舅也是看向程学民,局促的问道。
“爸,老舅,是这样的!”
“昨天我跟县里和地区领导聊的还好,又听说我今天的返程,地区领导就一而再的邀请我,一起坐地区的车子回地区!”
“盛情难却,我也就答应了!”
程学民笑着解释了一句,是这么个事情,搭地区领导的车子去地区,坐火车。
其实是地区领导有求于程学民。
现在改开了,文化口子更是首当其冲,率先放开了。
不仅仅是燕京那边的各大报纸杂志刊物放开了,就是地方上也一样,都是在争相的创建属于各自地方地区的报纸啊,杂志啊!
可野蛮发展的同时,也受到了极大的地域性限制。
比如就他们榆林地区,就有榆林早报跟榆林文学杂志,其销量跟影响力,基本就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别说走向全中,就是走到省城或者隔壁地区,都是千难万难,完全没那个影响力。
当然,全国各地的地方性杂志,情况也基本都跟榆林差不多。
根本没法跟省级刊物,乃至部里直管刊物相比较。
但是!
别的地区也就罢了,可他们榆林地区可是出了一个改开先锋,写的稿子那影响力,说句一呼百应都不为过。
所以地区领导很早之前,就想找他们的改开先锋约个稿子,好拉动拉动一下他们地区刊物的影响力,顺便也带动带动一下他们地区的影响力。
这不正想着下来一趟,先把先锋家里的情况打通打通一下,再给燕京的改开先锋约稿。
没成想,这次下来直接见上了改开先锋本人。
那干脆,直接把这个改开先锋‘绑’去他们地区坐坐,当面约稿。
对此!
程学民了解之后,倒没有推辞,给自己家乡地区写稿,这肯定是义不容辞的啦。
但是,地区杂志想要打开全国市场,取得全国性的影响力。
说实话,就目前这个环境,有点痴人说梦不太现实。
这并不是一两个有影响力的作者,发几篇稿子就能把影响力,给提上去的。
即便是程学民每期在他们杂志上发表文章,也不见得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既然如此!
程学民给地区领导提了几条建议,想要打破区域性限制,就必须得改革开放!
至于具体怎么改,怎么放?
程学民昨天当场并没有多深入的继续说,而是托词回去再想想。
“那你应该跟我们提前说一嘴的!”
老舅这边听了程学民的解释,还是有点局促的说道。
“老舅,县里你应该没少来,不至于这么紧张吧?”
“就吃顿饭而已!”
见老舅这么紧张,程学民笑着打趣了一句。
老舅作为公社干部,不是天天往县里跑,但一个月跑一两次是常有的事吧?
“额来是来过,可额从没在县机关里,吃过饭哩!”
“托学民你的福哩!回去额可以跟老杨他们吹嘘哩!”
老舅脸色腼腆的笑道。
“爸,你好歹是跟省城领导吃过饭的,这点场面你紧张甚?”
表妹秦晓莲笑着打趣她爸一句。
“额甚时候跟省城领导吃过饭哩?”老舅被他女儿这么一笑,有点吃惊的问道。
“就上次去燕京啊!哥带额们在省城那个报社吃饭啊!”
秦晓莲又提了今年过年,在省城延河文学被老胡他们请吃饭的那一次。
“对着哩对着哩,额记起来额记起来了,确实是省城的大领导!”
……
“故事会?”
“学民,你的意思是,我们地区的杂志,要向这个故事会一样发展,一样改?”
在去地区的小汽车上,程学民将一本《故事会》杂志书,递给了旁边的地区领导。
地区领导很快就明白了程学民昨天说的改革,是怎么个改法了!
“是的赵书记!”
“我的意思是,我们榆林文学想要打开周边地区的市场,甚至是进军省城,将我们的销量打开!”
“那就不能学那些老牌杂志,发表一些传统文学!”
“我们要改,尽可能多的发表一些通俗易懂,让老百姓一看就能接着看的文学内容!”
“而我们国内,现在在通俗文学上面做的最好的,就是这本沪上过来的《故事会》啦!”
“赵书记您知道这本故事会每期的销量吗?”
程学民拿出来的这本故事会,是他在县委机关的时候,询问秘书小李要的。
故事会,沪上那边一个地区级别的小刊物,却是能在创刊的这一年内,取得全国性的畅销影响力。
可见通俗文学是一个刊物提升销量的最佳捷径。
还有!
通俗文学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字,地摊文学。
而地摊文学的两大主力军,故事会跟小人书,哪一个不影响着八零九零两代人?
“多少?”
地区领导听了程学民的问话,对手中这本故事会的销量,蛮疑惑的。
就这么一本俗得不能再俗,甚至连文学都算不上的杂志,它能有很高的销量跟影响力?
“赵书记,这么说吧!”
“就这本从沪上发行的故事会,到我们榆林地区,甚至是我们县上就能看到买到,就已经足以说明它的销量跟影响力了!”
“而这本故事会的刊物级别,是跟我们地区一样的,甚至还不如!”
“据我所知道的,这本故事会的全国销量,每期在十万册以上!”
程学民语不惊人的笑道。
“十万册!?”
地区领导听了为之懵圈,就这么一本俗得不能再俗的杂志,级别甚至连他们地区文学都比不了。
可它每期的销量在十万册往上?
天啊!
这跟他们榆林文学每期连三千销量都没有的成绩一比,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好吧。
十万册多吗?
放以前的话,程学民丈母娘的《十月》,每期的销量也就五六万册而已,你说它十万册强不强?
……
求月票!
第291章 总算到家了,媳妇儿有想你家老汉没(求全订
十万册的销售量,把地区领导们给诱惑馋到了!
可毕竟他们地区文学是严肃性的传统文学,真要是大刀阔斧一刀改下去,直接转通俗文学?
地区领导们有点拿不定主意。
最后,到了地区!
在地区领导安排的饭桌上,地区文学的负责人陈主编,向程学民约了稿。
希望程学民能帮忙打个样,帮他们地区文学打响通俗文学的第一枪。
程学民心里也有准备,否则也不会搭人家的顺风车,吃人家的晚饭,饭桌上就答应了。
回头他到燕京后,争取这个月底之前,把样稿给陈主编这边寄过来,一起试试水!
程学民也想掂量掂量一下,换个赛道换个平台掂量一下,他的影响力。
这次选择的是他们地区的榆林文学,一个根本名不经传,但有着面向全国刊发资格的地方小杂志社。
试试程学民他这个摘掉改开先锋,又剔除一级刊发平台后,能达到怎样的影响力。
所以在送程学民他们去火车站的时候,程学民就有交待:到时交稿过来,希望用另外的笔名。
用另外的笔名?
听了程学民这个要求,地区领导们明显有点差强人意。
毕竟希望就是借助程学民这个改开先锋的名号,拉动一下他们地区的文学影响力。
没了程学民这个改开名号,那就是白板新人一个,一点势都没有借到,岂不是白瞎?
当然!
地区领导们也理解程学民希望另外用笔名的顾虑。
毕竟他们地区自己有点担心,严肃文学转通俗文学,在文化口子站不住脚。
更何况人家程学民可是上面钦点的改开先锋,现在文化口子的一根笔杆子,让他署名写通俗文学?
这不是自毁长城,自毁名誉吗?
人家有这个顾虑,理所当然肯定能理解。
地区领导们也是稍微一点失望后,便点头答应肯定要保护好他们陕北改开先锋的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