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女知青,要文盲老公不 第352节

  就是一台磨面机,把麦粮先倒进去,按下启动开关就行了。

  磨面机不复杂,操作起来也更简单,一个磨面厂一台磨面机,公社就四个工人完全应付得来。

  平时公社磨面机厂子没人的时候,他们自个儿甚至都能直接上手,开动机器磨面。

  所以好大儿说给大队买台磨面机回来,程父仅仅担心磨面机贵,倒没担心机器太先进,他们老农民不会用。

  可现在他这好大儿又突然说,不是磨面机榨油机,是开造酒厂,罐头厂?

  那得多先进的机器,他们这些农民能搞得转?

  “爸,磨面机跟榨油机,那是以大队的名义买的!到时那些机器会归大队集体所有!”

  “反正就是先想办法把电通到我们大队我们村,后续我们大队才能发展致富!”

  “都说了,想致富先通电再修路!”

  “以后我们大队不仅要把电通了,外面的黄土路也要修一修,铺上柏油马路!”

  “当然,这一些将来都是爸你该为村里,为大队要做的事情!”

  “我只负责前期给你把厂子建起来,把设备买进来,把技术给你带回来!”

  “别的我就不管了,我人在燕京也管不了!”

  还是那句话,撒手掌柜。

  也不担心他老子会开不起,血亏掉。

  改开之初,完全就是草莽年代,只要设备拖回来,就是瞎几把胡乱搞,都有得钱赚。

  不怕连设备的钱都赚不到。

  当然,也就这十年的草莽年代,等过了八十年代,到了九十年代初,像地方特别是农村建的农营厂,几乎是成片成片全死光了。

  这是后话。

  家里有着程学民这个重生者掌舵,掌控着大方向,再成片成片的死光光,也不会死到他老子头上。

  除非到时他老子一根筋,完全不听程学民的话,那就得另说。

  还是那句话!

  程学民也不靠他老子在乡下建厂赚钱,供他们在燕京生活,成为富二代。

  程学民打算给他老子投资一个厂子,纯粹就是给他老子玩玩,让他跟上大时代的变化。

  别到时身边一个个都摇身一变,这个是厂长,那个是老板,这个是什么什么总,那个又是什么什么经理的!

  可唯独他老子,依旧是一个破队长,人家根本不甩他老子的脸。

  程学民这么搞,就是为了杜绝那些会严重打击到他老子自尊心的事情发生。

  摆在他们父子面前的第一个自尊心,就是明年开春的分田到户。

  程学民他们家肯定是分不到多少田地的,这个即便程学民是重生者,也拿这个没办法。

  除非他跟媳妇儿冯家幼放弃燕京户口,把户口转回来,就为了多分那么几亩地。

  可这个现实可能吗?

  所以,程学民打算先把大队上的电通了,再让他老子以大队长的名义,去县里给他们大队上,买磨面机和榨油机回来。

  机器买都是程学民花钱买的,他老子又是大队上,所以这磨面厂榨油厂,还不得是他老子说的算?

  这样,地虽然少分了一点。

  但大家伙儿地里种出来的粮食,都要经他老子的手,才能磨成面粉,榨成食用油。

  多多少少能安抚一下他老子的小心思吧。

  “那这些都是钱!额们大队上哪有这么多钱?”

  “让学民你自己掏腰包,你又能掏多少?”

  “一台磨面机多少钱?听公社磨面厂的厂长说,得好几千块呢!”

  “学民你又说磨面机,榨油机,织布机,饴糖机……这得花你多少钱啊?”

  先锋先锋,先冲一锋!

  嘴上确实说的不要太漂亮,可这都得要钱去冲的!

  大队上能有多少钱,程父这个当大队长的能不清楚,也就这两年老天爷给面子,没饿死人。

  这要是往前推个五六年,他们公社上哪一年没饿死过人?

  公社都那样,就更别说他们大队上啦!

  更何况!

  他们大队到现在都没有从灾年缓过来,到现在还欠着公社的钱呢!

  所以想从大队里开出买磨面机,榨油机的钱,想都别想。

  可靠他儿子自个儿掏腰包,又能如何?

  一台磨面机动则好几千块,即便强出头勉勉强强买一台,还不得在燕京的儿媳妇说死。

  “这事,学民你跟你媳妇儿商量过吗?”

  想到在燕京的儿媳妇跟大孙子,程父又问道。

  “爸,花不了几个钱!”

  “到时我用外汇买,肯定花不了几个钱的!”

  资金方面,程学民就更不担心了,他早就想好了。

  他写外文稿子得的外汇,还真没什么大头可以花出去的,家里该置办的电器,都基本置办好了。

  再加上程学民现在手里正写着的外文长篇,投稿出去过稿发表的话,那外汇可不再是按千算,而是按万算了。

  即便是首稿首版的外汇稿费,都是好几万块!

  到时这么多的外汇没地方花,留在手里又贬值的快,还不如拿出来给家乡做点贡献!

  “外汇?!”

  “就是国外的钱,就是米钞,这个爸你应该没听过!”

  程学民见他老子吃惊疑惑,便又解释了一句。

  “额听过啊!额在广播里有听到过,是那个创汇的外汇吧?”

  “原来外汇就是米钞啊?!”

  外汇这个名词程父是听说过的,毕竟现在上面号召全民创汇,广播里没少广播。

  但是外汇竟然就是米钞,程父这才第一次听说了。

  有了!

  回头得跟那些不懂装懂的文盲普及普及一下,说外汇是什么对外的饭票,瞎几把扯淡。

  他家大儿子说了,外汇是米钞米金,老米的钱!

  “也不全只米钞……”

  程学民也都懒得解释,越解释他老子越糊涂,虽然现在米金早已经成了国际第一结算货币。

  程学民收到外面的汇进来的外汇稿费,也都是米金。

  但要说外汇就是米金,那肯定是错的。

  不过,也没必要跟他老子再解释再强调,否则越描越黑说不清楚。

  “学民你哪来的外汇米金?额可听说就是额们县里,都没有见过外汇米金来着。”

  “我写外文稿子,赚的外汇啊!”

  “甚?学民你还会写外文稿子,赚外国人的外汇米金稿费?”

  程学民不说还好,这一说他老子一惊一乍,不要太跳脚。

  “甚呢?”

  “你们爷俩在说些甚哩?甚的外汇米金哩?”

  回到家,正好被程学民他妈听了那么一嘴,也跟着看过来询问道。

  “桂兰桂兰,学民他说他写外文稿子,赚外汇米钞稿费哩!”

  “学民还跟开康伯他们说,还要给额们大队通电,要给额们大队买磨面机,榨油机扎花机哩!”

  少不了又把他妈给惊到了,同样也是质疑询问程学民,哪来这么多的钱?

  就是有这么多钱,给大队上买机器买设备,有钱在手里烧得慌啊?

  掏那钱,还不如给她家大孙子,多垒几个新窑哩!

  ……

  都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可程家湾的青壮们听了程学民给画的大饼后,干起活来出起工来,前所未有的积极。

  完全没有了吃大锅饭,赚多赚少都无所谓,不如磨洋工偷懒的心思。

  一个个铆足了劲头,在当大队书记的程开康老爷子面前,特别是大队长程友本面前,不要太积极能干。

  就是为了好好表现,好将来大队通了电,磨面机榨油机扎花机进了他们村,好被优先安排进厂子,当工人!

  这也是程学民万万没想到的,就这么随口花个大饼,竟然刺激活了死水一潭的大队劳动力。

  往年,没个二十多天的农忙抢收,今年按这个积极性下去,可能最少能提前一个礼拜抢收完成。

  成为整个公社,第一个抢收完农忙的大队。

  当然,这些对程学民来说无所谓,他肯定是等不到农忙抢收完成的时候。

  在家待了两天,又跑了公社一天,程学民这边就得准备动身,回燕京了!

  ……

  求月票!

第288章 大舅哥的狂喜,媳妇儿你说什么?

  “老谢,上家里去坐坐?”

  “你在燕京这边,也没有别的去处!”

  谢进冯家钊一行人,也是风尘仆仆,总算是在这一天抵达,到了燕京火车站。

  因为有提前拍电报回来,所以燕影厂的老滕他们,安排了车子过来接人,顺便把拍摄器材给拉回去。

  回到燕影厂时,天色全黑,已经差不多晚上七八点。

  副厂长老滕代表厂里,对各位同志表示了诚挚的慰问,简单的说了两句,跟着就地解散暂时先各回各家。

  一切等明天早上过来上班后,再集体碰头开一个会。

  在外面将近两个来月,一个个肯定是归心似箭,老滕一声解散,剧组工作人员也都一哄而散,迫不及待的把家回。

首节上一节352/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