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女知青,要文盲老公不 第268节

  让她先看了,少不得影响她坐月子的心情,天天催着他往后面写。

  行!

  现在她在坐月子不宜大动作,干是干不过她男人,只能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等完稿再看就等完稿再看。

  现在总算见她男人写完,冯家幼能不猴急吗?

  “看把你急的!?”

  程学民将稿子递给她,没好气的说了一句,“你先看看,有错别字的话帮我圈出来,我争取把最后十几张小人书画完!”

  花费了将近半个月的时间,程学民把《高山下的花环》写出来了,《三国演义》小人书连环画,也差不多剩下最后一册的最后十几张了。

  程学民打算今晚熬个夜,把小人书给画完,明天交人文社去!

  今天已经是十二号了,程学民送《三国演义》小人书去的时候,顺便去评选处报个道。

  算算时间,老家《延河文学》的路瑶他们,也应该到燕京了!

  程学民怎么都得做东,好好的请人家聚一聚。

  还有沪上的谢进,本来程学民月初给他打电话的时候,谢导他是说马上就动身来燕京的!

  可他们沪上制片厂突然有个任务,非他谢进不可,就给耽搁了!

  不过听大舅哥冯家钊说,可能这两天也差不多会到了。

  “学民,这个赵蒙生你写的是谁啊?!部队里真的有他这样的人?”

  “你怎么想着从这个角度写?”

  冯家幼一睹为快,可看着看着还是不禁,向程学民问道。

  实在是这个赵蒙生的贪生怕死,太让她生厌了!

  而且!

  也完全没想到,学民会选择从这个角度开始写,会着重笔墨的写这么一个贪生怕死的逃兵!

  是的,在冯家幼看来,这个赵蒙生就是个逃兵!

  可她男人竟然花了极重的笔墨,在写这个逃兵,甚至让冯家幼觉得,这个逃兵可能就是男主人公。

  “媳妇,这个赵蒙生其实并没有特定的原型”

  “至于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开始写……媳妇你先慢慢看吧!”

  “等看完了,就应该知道我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知道冯家幼仅仅是看了个开头,只是被开篇高干子弟赵蒙生,想尽办法想当一个逃兵,给气到了。

  可能等她全部看完了,也就不会再这么气愤了!

  “呃……也对!”

  冯家幼听了程学民这样的解释,刚开始面带疑惑,不过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又不得不佩服她男人选的这个角度,是真的不要一如既往的胆大包天。

  为什么说她男人一如既往的胆大包天?

  因为她男人都说了,这个赵蒙生没有特定的原型,可却有着太多的原型!

  就因为这个太多,就足以说明她男人的胆大包天。

  所以,她男人这是在写……哪一些人吗?

  这写得好还好,要是写得不好,他这稿子可是要送去总政审核的,能过吗?

  当即,冯家幼不再抬头的,一门心思的看着后文。

  程学民这边也开始刷刷的画小人书,两口子举案齐眉各自都非常的投入。

  到最后程学民全部画完,见冯家幼她一个坐月子的女人,竟然还在看!

  这还怎么得了,她得早睡晚起,保持充足的睡眠,好涨奶啊!

  当即便催着她赶紧睡觉,无论如何明天再看。

  可家里有个喂母乳的小不点,女人晚上哪有什么安稳觉可睡。

  这才刚闭眼,就被搞事的小不点给闹醒,太能折腾人了。

  ……

  求月票!

第226章 冯母的虚荣心,得到最高光的满足

  “学民,听家幼说,你那个稿子写完了?”

  一大早,出门上班前跑了一趟自己女儿屋里,看了一眼小外孙的冯母,冲着正在给二嫂她们讲课的程学民,问道。

  “啊!?妈,昨晚刚好完稿,准备过两天送总政时老那边去!”

  程学民刚才就见他这丈母娘,进了一趟自己屋里,母女俩在屋内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应该不是专门为了他这个稿子的事情!

  因为知道程学民这个稿子,那可是总政钦定的稿子,肯定是给解放军文艺。

  即便丈母娘的《十月》再怎么想近水楼台先得月,想要撬稿都完全不可能。

  “行,那晚上等我下班回来,我给你润润稿!”

  冯母点头回了一句,说是给程学民润稿,其实就是跟她女儿冯家幼一样,要先睹为快。

  “好,谢谢妈!”程学民跟着应了一句,丈母娘要给他润稿,肯定不可能拒绝。

  “嗯,我把你的奖章跟奖状,带去单位给老刘他们看看!”

  跟着丈母娘临走之前,又是跟程学民提了一嘴!

  “好……啊?”

  本来丈母娘她说什么,程学民一般都是点头说好,可等他反应过来当场就傻眼!

  带着他昨天得回来的奖章和奖状,去给单位的刘欣武他们看看?

  这不是带给人家看看,丈母娘这是要带过去,显摆啊!

  对此!

  程学民也是哭笑不得,他这个丈母娘还是一如既往的,傲娇虚荣心!

  等到程学民将完稿的五册《三国演义》小人书带在身上出门,经过胡同口报亭翻看了一下,这才明白丈母娘为什么要带着奖章奖状去单位了!

  因为正如程学民所预料的,今天的报纸上,并没有过多的报道昨天人民的礼堂的表彰大会。

  言简意赅的报道了一下有这么一回事,她女婿程学民的名字,都没有在报纸上出现。

  那这可不行!

  好几天前,冯母就在单位不着边际的吹嘘过,她家学民要去人民的会堂,拿奖得奖了!

  她跟老冯要跟着一起去!

  当时就没把刘欣武他们听的骇然惊讶不已,更是纷纷询问她女婿这次去人民的会堂,能拿什么奖?

  南下慰问的慰问奖吗?

  就这?

  还慰问奖?就不能再大胆一点吗?

  反正当时冯母就让刘欣武他们等着,等表彰大会结束后,她女婿程学民肯定又会上报纸。

  报纸上肯定会报道她女婿,到底被授发了什么奖。

  可哪知道!

  昨天去参加开了表彰大会,她女婿被授予的奖章跟奖状,确实出乎了她的意料。

  但也意识到,这可能不会上报纸,大肆报道。

  果不其然,今天一早她出去买菜回来,路过报亭翻看的时候,确实没怎么报道。

  她女婿的名字甚至连一家报纸,都没有提到。

  报纸上没报道,那她女婿昨天到底得了什么奖,单位老刘他们肯定不知道。

  那冯母可不得直接把家里的奖状跟奖章,带过去让他们看看啊?

  这确实非常的虚荣心!

  但在这个年代,也不能完全算是虚荣心,应该是一种荣誉感!

  程学民没有去管冯母是一份虚荣心在作怪,还是一份荣耀感在驱使,他这边把《三国演义》小人书连环画,送到了人文社这边。

  这一次,总算没有在二楼的楼梯口,被《人民文学》的张光年给‘好巧’碰上,便直接上了三楼的人文社。

  “学民,可总算是把给盼来了,我琢磨你也该过来一趟了!”

  人文社美术组的老潘见程学民进来,刚开始还是一愣,紧跟着就直接迎了上前,不要太喜出望外的欢迎着。

  “潘老师,我是过来给你送稿来着!”程学民微微躬身,客气的跟对方抱歉说道,“这次耽误的时间,确实太久了,不好意思真的不好意思!”

  本来按之前的约定,《三国演义》拢共十册连环画,按照跟老潘的约定,程学民应该每个月,给他交稿两册的稿子。

  十册《三国演义》争取在今年暑假前,全部完稿交过来,他们人文社这边也好趁着学生放暑假期间,将整版的《三国演义》小人书,刊发完成。

  可哪知道!

  前面程学民是按时按量都交稿了,而且还超额完成了一册,只交了两次却交了五册!

  本想着按这个进度下去,暑期之前完成剩下的五册,妥妥的啦!

  不成想!

  程学民突然被征召,随南下慰问团去了南边,亲临前线慰问演出去了!

  好家伙!

  他们人文社这边知道这个消息时,也是当场直傻眼,想不明白程学民一个笔杆子作者,怎么跑去前线慰问演出了?

  他能演出个什么节目?

  给前线的战士们,当面表演快板说书吗?

  也没听程学民有这方面的才艺啊!

  可等解放军军报那天发表了有关程学民,上前线慰问演出,并亲自作词谱曲,写了一首极尽感染力的歌曲时,他们人文社这才幡然醒悟过来!

  原来程学民这小子当真是深藏不露,多才多艺得过分了一点啊!

  写稿子方面就不说,现在他们人文社这边,都找不到能有他一半高产和水平的作者出来了。

  要知道,他们这可是人文社,楼下可是人民文学,最高殿堂!

  他们这边都找不到第二个,就已经说明这小子现在,几乎是在年轻一代新秀里面,算是独树一帜独一档的啦。

  现在的文坛,已经完全避不开这小子了!

首节上一节268/43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