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杨文东便叫来了长兴传媒的秦志业以及TVB的负责人齐瑞凡,将报纸递给他们后,问道:“新电视台的事情你们应该也知道了,我们是参与不了的,你们现在有什么看法。”
齐瑞凡笑道:“杨生,这些年来,我们与丽的竞争了十年,他们也算是有很足经验的老手了,但一样不是我们的对手;
这新电视台,不管被谁拍走了,也不可能影响到TVB的。”
秦志业也道:“是的,光是拍摄成本这一块,我们可以利用长兴电影公司的各种资源,还有自己独立的影视城,任何公司也比不了;
丽的哪怕与邵一夫合作,也一样不是我们的对手,而且我们的渠道也有能力将部分电视剧如同电影一样卖到海外,这也是我们的优势了。”
长兴电影公司与TVB虽然不是同一家公司,但双方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太多了,本身长兴电影公司因为海外渠道的强大,大量电影的平摊之下,是的影视城等各种基建成本早就收回,TVB使用不仅仅价格便宜,质量还非常高;
同样,大量的电影人才偶尔也还来客串甚至当个主角,一方面是电影拍摄不会一直有档期,很多演员闲的时候可以来电视台这边赚外快,第二就是电视剧同样也是曝光,完全可以靠着电视剧的知名度,然后再去拍电影;
杨文东点点头道:“这些我知道,我不担心这个新电视台能够威胁TVB,但我猜测港府搞这个新电视台,是想让英资来掌控;
一旦真的成功了,丽的加上这个新电视台,那在传媒话语权这一块,英资就有不小的余地了。”
“香港的华人富豪应该会有人看中这个机遇的,但不清楚谁会对这个有兴趣,要不然,咱们也可以帮帮他了。”秦志业也明白了老板的想法。
杨文东仔细回忆了下,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老秦,还记不记得当初我们谋划香港电台的时候,有一个很强的竞争对手?”
秦志业回道:“杨生,您是说何佐之?”
“对,此人在澳门经营电台,还试图在东南亚搞电视台,只不过因为身份问题没有成功。”杨文东点头道:“我想他应该会有兴趣在香港获得一个完整电视台的。”
这位曾经的竞争对手,杨文东并没有太在意,不过其是曾经香港首富何家之人的后代,所以一些报纸上的记录,他还能记得一点;
齐瑞凡则道:“杨生,此人我也知道,他的确很喜欢传媒,能力也强,但我就担心,这样有能力的人要是真的获得一个电视台,就算未来不是TVB的对手,但也有可能抢走一定的份额。”
打不过归打不过,但可能能力弱的人只能获得5%的市场,能力强的人则可以获得20%,这对TVB来说,虽然自己还是赢了,可还是有些不一样的。
“如果能够这样,我反而更开心,有竞争才有进步。”杨文东笑着摇头道:“如果我只是看中香港的市场,那也不比花那么大的力气在海外投资那么多院线了,跟邵一夫一样在香港玩垄断就行了。
香港内部的竞争对手越多,我反而越开心,这样才有更多更好质量的节目,不仅仅是电视剧,还有电影也是一样。”
海外的盈利,如今才是香港电影的大头,未来也可能成为电视剧的大头,但海外想要做的极致,那香港这边就得有竞争压力;
如同前世的香港,在TVB与亚视(现如今丽的)竞争激烈的90年代、21世纪初,各种经典电视剧层出不穷,但亚视萎靡之后,TVB很快也就不行了;
其实香港电影也是差不多的原因,虽然美国大片牛逼,但双周一成以及其他香港电影明星的电影也不差,美国大片再牛一般一年也就几部,根本不可能对香港电影影响太大,核心原因就是内部衰败.
当然,错失国内市场以及东南亚本土电影崛起,也是一个很大因素,这些因素,杨文东都是可以做到以自己的能力干预的,可如果香港艺术产业内部衰败,那就没办法了。
对于杨文东本人来说,他也希望香港能够有更多的精彩内容电影与电视剧,所以反而不希望自己公司搞垄断,电影领域,长兴电影集团采用卫星子公司模式,与很多有能力的电影导演、制片人合作拍摄,形成内部竞争;
但电视剧领域,就是真的垄断了,垄断之后,内容则开始趋向于大同小异,如同前世的TVB,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唯有外部的竞争对手,才可能改变。
齐瑞凡点头道:“那一切听杨生的安排,何佐之如今应该在澳门,他或许也会对香港新电视台牌照感兴趣,但我们还是需要先联系一下他,跟他聊聊?”
“嗯,行,就请他来四季酒店吧,我与他已经十几年没见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
当初竞争香港电台的时候,他们二人还是见过一面的,眨眼间就十几年了。
“什么,杨文东想见我?”正在澳门办公的何善衡听到助理所言之后,惊讶的问道。
助理道:“是的,是从长兴集团总部打来的电话,这个作不了假,杨文东约您在香港四季酒店见面,说是商讨您想要的一件东西。”
“我要的东西,他说的应该是最近港府推出的电视台。”何佐之皱眉道:“但他有了TVB,已经不符合港府的竞拍要求了,这件事与他应该没关系了。”
助理回道:“这就不清楚,那您要不要去见他?那边说希望我们尽快回复,他们也需要回复杨文东。”
何佐之想了想道:“那还是见吧,总不能不给杨文东面子。”
十几年前大家竞争电台的时候,杨文东还只是一个小角色,他也是大意失荆州才输掉了,但后来竞争TVB的时候,自己的财力就比不过对方了;
到了今天,双方的差距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别说是他,就算是曾经的何家,也比不过,至少何家巅峰的时候,对上英资洋行怡和,那也只能卑躬屈膝,但杨文东却是直接敢一巴掌扇在怡和脸上,怡和也愣是沉默了
数天后,香港四季酒店:
“何生,十几年不见了。”杨文东笑着握手道。
何佐之也道:“是啊,十几年不见了,我已经老了不少了,但杨生看起来还是与之前差不多啊。”
“哈哈,何生过奖了,我也比不了20岁的时候了。”杨文东开怀笑道。
他其实保养的挺好的,适度运动+专业医师调养+少数护肤品等等,让他的容貌看起来还是20几岁,不过比起自己20岁的时候,那肯定有一点差距的;
“坐。”
二人一番寒暄后,进入主题,杨文东问:“何生,香港新电视台的事情你应该有兴趣吧?”
“杨生,你不会也有吧?按理说是不合法的。”何佐之谨慎提醒道。
杨文东点头道:“我知道,我不会参与,反而像扶持你参与,甚至我还希望你能够发挥你的实力,将这个电视台做大做强。”
“这是为何?”何佐之很是不解。
杨文东笑道:“我更看重的是香港电视剧行业能够有更多优质的节目,这样我们才能够拿下亚洲市场甚至部分全球其他地方的市场,而不是我一家TVB在香港玩垄断。”
前世就已经证明,一个城市,即使经济再强,也养不活一个电视台,唯有开拓海外市场才行;
但想开拓海外市场,就得有优质的内容才行,而垄断,基本上只会导致内容越来越差,如果不是杨文东强制压着,那长兴电影集团恐怕也会变成第二个邵氏了。
“杨生的雄心真是厉害,难怪能够将企业做到如此之大。”何佐之现在是真心佩服了;
杨文东笑了笑,道:“这次竞拍,必然会有很强的对手,我知道你这些年有一点财力,但对上一些财团未必是对手,所以我可以在资金方面帮你;
不过,也并非没有条件,你拿到新电视台牌照后,以后需要在新闻传媒这一块配合我,其他内容,你自己决定,如何?”
第764章 投资日本的开始
如果是原先历史上那种带科教内容限制的电视台,杨文东也懒得参与,但一家正常的电视台,在如今香港经济火爆、文化输出的背景下,是绝对能够存活很长时间的,如同丽的(未来亚视)。
对应电视台,除了内容之外,杨文东更看重其新闻作用,这也是很多大财团看中电视台以及大报社的原因,能够左右很多事情;
“新闻配合?杨生,这个就太笼统了。”何佐之皱眉道:“如果这样的话,那我这个电视台,一半以上的作用可就没了。”
他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电视台最重要的是什么,也知道杨文东的目的。
杨文东笑道:“也不是全部,我只需要在关乎我商业战略的时候,你们电视台能够配合我就行了,其他正常时间段,随意,包括我旗下的TVB,大部分时间我也是不管的。”
“没有时间限制吗?”何佐之突然问道。
杨文东反问道:“为什么要有时间限制?这些配合我也不是不给钱的,费用都是正常,只是我需要其他的电视台媒体,能够不与我作对就行了。”
丽的那边被英资控制,且还是独资的,所以他也没办法干涉,但新开的电视台,按照目前趋势,他肯定是要保障被华人获得的,再之后就是自己的间接影响了。
就利益来说,电视台也没多大的,TVB一年的净利润,还比不过中环一栋小大厦的租金,纯粹就是影响力很大。
何佐之一听如此条件,便没有再继续犹豫,立刻答应道:“好,那没有问题,不过我需要这一切形成文字。”
“这是当然,你这边稍微等几天,我手下的法务部与商务部会撰写好相关文件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任何实质性的合作,自然还是要形成法律文件的,不过有些事情,可能不能存在于文件之中,便以大佬的口头为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出现违约;
这也算是商业社会的一个常态了,比如前世的硅谷几大巨头便有了口头协议,相互之间不挖人,避免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这件事后来要不是有个蠢货发了邮件,也不至于被曝光了。
何佐之点头道:“好,那我等着杨生的好消息。”
何佐之告辞后,正好苏依依也赶来了,于是便说起了这件事;
苏依依听完后道:“看来我们财团对香港的影响力越来越强,让港府也开始忌惮了。”
“以前的怡和与汇丰其实也都一样,主要还是我们是华人,港府态度不一样。”杨文东不在意说道:“等未来内地与西方国家关系更好,在联合国实力越强,那我们华人就会重新成为香港的主宰。”
其实本质上香港资本社会的华英逆转,就是内地的崛起外加大英帝国的衰败,二者结合的缘故;
“真的吗?”苏依依有些不可置信。
杨文东笑道:“对,必须的,国内去年进口那么多重工业设备,就是为了发展经济,这经济强了,其实什么都强,包括JS,而且这方面,内地可不差。”
其实西方拉拢内地的目的,就是为了看中华国的JS。
前世的人都知道老美赢了冷战,却不知道70年代或者80年代初,北极熊才是冷战的强势方,给了西方太大的压力,老美与欧洲都快顶不住了。
这里面的故事,太多了,说也说不完
听到杨文东描述了一大堆国际事宜之后,苏依依才恍然大悟,道:“想不到香港居然也与这些事有关。”
“当然,我们香港也算是经济可以的城市了,国际贸易越来越发达,自然也跟国际大事有关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苏依依道:“我倒是没考虑那么多,只要安心将我的连锁店做好就行了。”
杨文东问道:“你的依然之家,现在在亚洲有多少门店了?”
苏依依很早之前就成立了自己的服装连锁店,杨文东除了在资本层面上帮助,还引入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进入香港,降低生产成本,额外就是按照前世优衣库的运营模式,教给了她。
苏依依道:“香港这边一共有186家,东南亚差不多2200家了,主要也是在各个城市之中,发展缓慢,所以我准备进军日本了。”
“进军日本?那也行,不过在日本的话,就采用香港的模式,全部房产自持吧。”杨文东想了想说道:“资金的话,我旗下几个子公司在日本也有很多业务,有着不少日元储备,你可以用来购买物业。”
当一个财团够大的时候,除非是杨文东记忆中知晓某一个货币会发生大的变化,不然都是各种货币都持有,保证方便性以及降低汇率风险;
其中英镑、美元、日元、德国马克等主流货币最常见,目前来说这些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在这些区域赚到钱后,也不急着兑换成港元,基本上是留在本地,有的投资就投资,没有投资就购买国债等低风险基金等等。
苏依依询问道:“你看好日本未来的地产?”
杨文东点头道:“对,日本现在的经济发展的非常好,国际贸易这一块吊打美国与欧洲,太多外汇流入日本本土,为了保持贸易平衡,日本就必须多印发自己的日元;
这么多的日元又只能在国内市场流通,那肯定会有很多一部分流入股市与房市的。”
这其实也是前世内地房地产市场暴涨的原因,股市也应该差不多,只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歇菜了,最终只有房市获得了滚雪球的发展;
未来十几年,日本地产市场与股市会吸收前几十年的出口经济货币外加再几十年后的透支消费,从而获得了快速的地产上升,上升幅度仅次于香港;
而香港只是一个城市,自己又不可能在这里无限投资,那将资金迁往日本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或者隔壁湾湾,发展的路线其实也差不多。
不过目前日本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开始爆火,暂时不急,但如果要去做业务,那自然要自持物业,一方面享受巨额涨幅的收益,另外一方面,这种业务必须要稳定,所以必须自持,租赁的话就很容易给房东打工。
苏依依也没有多想,道:“好的,那我就在日本购置物业,然后再开店,但这样的话,就只能自营了啊?”
杨文东想了想道:“自营也行,但不方便的话,也可以我们买下物业然后租赁给加盟方,你自己这边看着办吧,什么方便选择哪一样。”
“嗯,好。”苏依依点点头答应道。
第二天一早,杨文东召集了公司的几个核心人物,并询问道:“各位,我这边昨天下午查了下,我们手中的日元如今越来越多了,差不多有240亿日元了,折合成美元差不多是8200万美金,这么多的资金,一直在做低风险的项目,我感觉有些亏了。”
昨天与苏依依商谈结束后,他便了解了下最近日本业务的情况,目前公司在日本的主要业务就是漫画授权与销售、航运、电影、长兴实业与荣耀在日本也有很多业务。
早年日本的利润都用来购买新船,但70年代之后,杨文东就断了这个项目,导致手中日元外汇越来越多,因为根本没有大型消耗的场所。
至于苏依依的依然之家,也不可能需要这么多资金,它的发展也得一步一步的来。
皱纹怀首先说道:“杨生,既然资金这么多,不如我们扩大在日本的院线,如何?
收购日活之后,我们的院线就从来没有扩张过,还是500多家,位列日本第五,但与其他几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了。
好莱坞那边在意与我们合作,也是因为我们在亚洲有院线,这个院线自然越多越好,本身日本的经济也发展迅速,对于电影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行,这是一个方向,你这边后续制定一个五年计划给我,要有详细的目标规划,然后需要多少资金。”杨文东点点头道:“我也很乐意看到我们院线在日本的大扩张。”
邹纹怀立刻笑着答应道:“好的,杨生。”
这时,负责法务的总负责人王浩云道:“杨生、邹生,我们在日本大规模投资院线,会不会有ZZ方面的麻烦。”
邹纹怀想了想道:“应该不会,这些年来,美国一直批评日本不放开自己的市场,但实际上日本已经放开了,是美国货物卖不进去;
所以在承诺外商自由投资这一块,日本应该不敢怎么样,不然很容易被美国抓住把柄。”
“嗯,这件事我也听说过,邹生说的有道理,不过具体法务风险还是要评估,不能只依靠这个。”杨文东道:“也可以考虑引入日本本土的部分资本,一起合作,甚至单独上市也行,我只要掌控这些院线就行了,保证香港电影的投放。”
有的时候,上市也是为了将很多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所以和黄也没有私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