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518节

  沈弼点点头道:“对,海港城这个项目,投入如此之大,所以当初怡和才想着少持股,但正常经营,以后可以从中牟利。

  但杨文东显然策略不一样,他是想完全持有海港城,说明他对海港城非常有信心,而海港城想要生意做好,那前提就必须是香港的经济未来更好才行啊。”

  女性助理笑道:“那这样也好啊,我们借给了海港城项目那么多资金,如果海港城未来能够正常运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稳定的长期生意了。”

  以汇丰如今的财力,支持海港城这样的项目,都是冒着不小的风险的,即使是“准央行”,如果发生亏损严重,那他们这些人也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沈弼淡笑道:“希望如此吧,密切盯着股市上的波动,另外也随时准备好资金,适当的时候,说不定咱们还能参与一下。”

  “是,主席。”女助理连忙说道。

  ……

  康乐大厦:

  “杨生,九龙仓的股价已经涨到了9.5了。”方先名在中午那会,便直接赶了过来汇报道。

  “意料之中,我们继续在股市上收购,不要急着第二次报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私有化这种报价,自然不可能你一报,那么多股民就会同意。

  一般来说,也是多次博弈,逐步会有很多股民觉得差不多了,就会出售,然后等到股份到了90%,便可以正式向港府申请强制执行了。

  且这种流程,最终也不一定会成功,香港历史上就有多家财团想对旗下公司进行私有化,但最终失败。

  “没问题,我这边已经在安排收购了。”方先名接着说道:“如今最大的问题,还是很多小股东,我与他们沟通过,他们似乎不太愿意放手手中股票。”

  “不愿意也正常,看来是看好我们公司了。”杨文东笑了笑,说道:“不过也要与他们说清楚,我需要私有化,是出于长期考虑。

  他们如果也可以等到十年后九龙仓才有巨大收益,股价回升,那就继续持有。

  要不然,接下来几年,我会借贷大量资金,来开发九龙仓旗下的各种物业,那必然会导致长期亏损,股票方面也不可能有好的价格,另外就是分红,也别想了。”

  这倒也不是假话,九龙仓完全可以成为九龙半岛的“置地”,其掌控的大量优质位置,在如今香港即将大规模开发九龙半岛的时机,可谓是寸土寸金,除了不在港岛。

  但港岛也就那么大,九龙仓专门开发九龙半岛就行了,其他地方自然还有长兴地产去参与。

  而九龙仓的开发,他自然也不急于一时,毕竟香港房价的巅峰是在85年之后,眼下还早着呢,他不可能现在出售地皮套现资金来开发其他物业,那岂不是跟英资一样傻。

  方先名笑道:“好,那我这就通知他们。”

  ……

  香港一间豪华茶餐厅内,十几人聚集在一起,方先名淡定的将自己所知的告知了众人。

  “方生,你这是为了逼迫我们放手,故意侵害现有股东的利益。”一名秃头中年男很不客气的质问道。

  PS:求月票

第724章 未来杨家的聚宝盆

  方先名摇摇头道:“董生,我所说的绝对是真的,即使这次私有化失败了,未来九龙仓的运营策略也是不会改变的。

  如同长兴地产一样,我们集团会进行大规模自持物业的建设,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我们才进行私有化。

  第一就是考虑到各位股东的长期利益,第二就是如果不是独资,那借贷开发,流程也会非常的麻烦,还容易引起各位的不满。”

  “那你们这样和之前的怡和有什么区别?”又有一人问道。

  方先名解释道:“当然不一样,怡和是不敢投入资金开发,我们则是准备自己动用资金开发。

  虽然都可能会引起股价下跌,但如果各位真的对我们有信心,那也可以等个七八年或者十年时间,我保证会给各位足够的回报。”

  “疯了吧,七八年?谁等你啊?”不少人抱怨说道。

  身为股民,大家都恨不得七八天就能赚到快钱,七八个月都算时间长了,别说七八年了。

  方先名轻笑说道:“那各位自己考虑清楚,报价方面,我们这边自然也还有商量的余地,肯定不会让各位亏钱的。

  只要拿到了现金,那各位去投资其他持有大量九龙半岛地产公司的股票,那也是一样的。”

  九龙仓真正的价值其实就是手中拥有的地皮,不管是小到股民、还是大到杨文东这样的资本巨头,都是看好这一点;

  只不过不同层次的人,对于目标是不一样的,小股民一般都是本金少、性子急,迫切希望股票大涨,自然也就希望自己投资的地产企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开发地产,最好尽快找准合适的时机,将手中土地变现或者尽快开发卖出去,从而获得现金,增加公司利润,那股票自然就涨了;

  但对于大资本,无论是曾经的置地、还是现在的长兴地产,不会急于赚短期的钱的,他们都更看好未来长期持有的价值;这种选择不能说谁对谁错,而是根据自己的需求、级别来定,如果是小公司,那其实也是应该尽快套现出资金,然后寻求其他机会将自己财富进行快速增值,而大资本就没有这方面的考虑了,因为他们不可能短期内增长太快,同时更重要的是“稳”。

  “那价格贵方准备出多少?”过了会后,有不少人似乎有些动心了。

  毕竟,按照现如今九龙仓的计划,那即使成功,也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他们可不想等那么久;

  方先名笑道:“这好说,我现在需要的是足够股东的同意,如果能够达到我们要的比例,那接下来,我这边也会一次性与各位代表协商,保证交易的公平性。”

  这时,有一人问道:“那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凑不齐足够有意愿出售的,你们就不会追求私有化了?”

  其他人听完后,顿时心中一惊,因为这很有可能会成为现实,想成功私有化一家公司,难度不低,一旦不能在指定时间内收购到90%股票,那就会判定为私有化失败,后续还必须以低价将手中多的股份卖出去;

  一旦这样,那损失惨重的不仅仅是私有化大资本一方,还有其他股东股民,因为失败之后的股价大跌,大家可都是“有难同享”了;

  方先名点头道:“这是当然,如果不能一次性达成交易,那我方就会放弃收购收购,避免先收购后超过50%的持股股票,后续还得再卖出去,这样大家都亏损严重。”

  “可九龙仓的外方股东,今天也不在这里啊?”一名中年女子提醒道;

  眼下就有三种结局,要么九龙仓私有化成功,他们拿钱走人,第二就是票数不达标,九龙仓放弃,第三就是九龙仓尝试私有化,但最终没成功,那所有人损失惨重;

  前面两条也就算了,但要是第三种情况出现了,那其他没有出手股票的人,可就亏大了。

  方先名笑道:“这点各位放心,我们也会同样联系英资方的股东群体的。”

  一周后,方先名来到康乐大厦顶楼,汇报道:“杨生,目前我们已经获得了额外22.34%的股东同意出售,不过他们的报价大概都在12-15港元之间。”

  “这点增幅我能够接受。”杨文东点点头,想要收购或者私有化,那必然要多花钱,这在意料之中,随即问道:“那也就是说,二级市场上还有18个点的股票?”

  自己明面上持有九龙仓49.9%的股票,但早年布局,还是以各种皮包账户,持有额外的10%;

  这样算来,还差8个点就满足自己要求了。

  方先名道:“是的,就差8个点了。”

  “行,继续在股市上收购,不过要控制好,不要价格拉的太高,要不然其他股东后面又会趁机涨价。”杨文东点点头,又问道:“有没有什么其他大资本进来钻空子?”

  方先名摇头道:“目前还没有发现,我们这个速度太快了,其他资本要反应过来,估计也是需要一点时间的。”

  杨文东笑道:“好,兵贵神速,这件事不要再耽误了,私有化的难度有的时候比收购还要难,哪怕现在成本高一点,也尽快搞定。”

  争夺上市公司管理权,方法很多,可以用资本砸钱,也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甚至还可以与对方管理层、董事会、控股家族协商或以其他手段胁迫等等;

  但私有化,就是全面的控制,按照法律,是必须要收购90%后才可以完全成功,这个难度是极大的,也是政府避免很多企业随意退市,历史上,也就之前置地饮牛奶的时候,采用以股换股的方式才成功了。

  “好的,杨生。”方先名答应道。

  随后的半个月,九龙仓的股票进行了剧烈的波动,一路被拉到了12港元出头一股,但随即又被大量空单压下去;

  时间很快到了5月初,方先名面带笑容,来到杨文东的办公室:“杨生,我们已经在股市上收购了8.5%的股票,只要接下来与所有股东签约拿下他们手中股票,那我们这次私有化就成功了。”

  “好,这些股东现在不会再有反悔的吧?”杨文东大喜问道。

  九龙仓一旦私有化,那未来海港城的利益就单独属于自己了,与其他行业不一样,海港城就是一个收租的,也不需要什么其他人的特殊帮助,那也不存在什么利益共享的问题;

  即使哪一天真的需要,那顶多给个优质商铺租赁、或者其他方面的帮助即可,但总权益还是在自己手中的;

  方先名笑道:“应该不会,谅解备忘录已经签过了,他们要是违约,那也是要赔不少钱的;

  最关键的是,我已经在股市上公开动手了,一旦私有化失败,那必须要出售手中额外股票,那他们手中的股票也会价值大跌,甚至很多年后也不一定恢复不了,他们也承担不了这样的损失,反而也会得罪其他人。”

  “哈哈,行,那就按约定,跟他们签约。”杨文东点点头,随即道:“额外,让他们可以去四季酒店适当的享受一下美酒佳肴,哪怕以后不合作了,但也可以给未来其他合作方展现一下我们的大度。”

  以后或许还会有其他公司的私有化、又或者一些上市公司的收购,那他也是要在自己的最早期,展现一下自己的商业行为与做事方法,这样获得认可之后,以后再成功的概率也会更高一点;

  哪怕能高个1%,酒店里花的一点钱也算不了什么,更何况还是自己的酒店。

  再说,九龙仓收购成功,这件事就足以让他心中大悦,这么多年了,他在事业上的成功,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这样的波动了。

  “是,我立刻去安排。”方先名笑说道.

  5月8日,九龙仓集团突然发出公告:长兴集团已经成功收购九龙仓90%股票,整个九龙仓公司将会进行向港府申请全面私有化;

  剩下的10%股票,将失去投票资格,被强制性收购,只剩下“金融价值”,未来两年之内,这些股票可以送至九龙仓总部、港交所专门位置来进行现金兑换,兑换的价格则是之前股市的最高价:一股12.4港元。

  消息一出,全港哗然,想不到这才一个月的时间,长兴集团居然就这样容易的私有化九龙仓了,很多股民还准备继续持有,等待升值,却没想到,直接被“强制性收购”了;

  不过这也不亏,毕竟收购价格为半年前的最高价格,他们也只是少赚了而已。

  5月10日,在杨文东签署协议书之后,九龙仓股票正式从港股下市,成为一家私人公司,与长兴地产一样,成为长兴集团的一类子公司。

  这一场大喜,也让杨文东很是开心,直接给旗下数万职员,都发放了价值百元左右的各种生活礼物。

  11日,杨文东则是带着家里熟人,意气风发的来到了海港城的前方,这栋建筑在手中一年左右时间后,已经逐步成型了。

  看着眼前的宏伟的建筑,杨文东笑说道:“以后,这就是我杨家的聚宝盆了。”

  PS:求月票

第725章 布局和黄的开始

  其实以后世“海港城”的收益,在全球各种商业之中还算不上很强,多少顶级公司的业务之一就能吊打“海港城”;

  但就收益稳定性来说,完全就是不可同日而语了,海港城只要建好了,什么都不用干,安心收租就行;而其他产业,要么是科技霸主,可必须要谨慎细微,避免被车库创业者掀翻了,要么就传统的巨头,借助了多少年的传承运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无论是哪一个,想要长期发展好,都得花费无数心血来维持业务发展,耗心耗力;

  当然,这类企业就影响力来说,肯定也是吊打海港城的,这一点也很公平,哪有什么行业即轻松又暴利还有影响力?不存在那么多的三角的。

  不过其他产业,杨文东也是有机会发展的,固然未来因为自己早期的蝴蝶效应,导致不确定了,可自己仍然有机会,甚至,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更需要掌控更多的像海港城、香港内地新加坡甚至日本各种地产财富;

  也只有这样,当其他产业面对强敌时,他才能够从这些地产行业之中,稳定的抽取足够的财富,那不管是做研发、工业生产、烧钱大战等等,都会得心应手的很多;

  科技行业、或者说其他传统行业,绝非有钱就能成功,但方向差不多正确了,再有了足够的资金,那成功的概率必然就会大幅度增加,比如原先历史上的三星,如果不是韩国政府以及华尔街的支持,那所谓的反周期价格战,哪能干的死日系电子巨头,早就先把自己干死了。

  九龙仓的私有化成功之后,短期之内,杨文东在香港地产市场的布局,也就差不多了。

  固然现在还可以趁机抄底,但以长兴地产今时今日的规模,不是特优质的位置或者大面积地皮,一般也是不会参与的。

  恰恰相反,这一次经济危机可以说是股市投资的盛宴,因为恒生指数的跌幅是远超过地产的。

  与其花费资金投入地产,等以后再开发,还不如购买各家地产公司的股票,等未来地产价格回升之后,直接享受经济收益更简单。

  再加上以长兴系在地产市场上的规模之大,如果还是继续与中小规模的地产抢物业,就有点没必要了,通过投资就更简单了。

  杨文东叫来方先民后,道:“老方,后面一段时间,我们手中的资金,盯着手中持有大量物业的地产公司就行了,适当的购买这些股票,不需要追求多少,通过多种类、少数量的模式,将资金分化在股市。”

  虽然因为蝴蝶效应导致这一次经济危机的起始与结束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经济规律还是不变的,如今恒生指数在200左右波动,加上也差不多一年半时间了,危机也快要结束了。

  通过这次危机,他已经成功收购并私有化九龙仓,也适当的抄底了部分优质地产,这也足够了。

  接下来就等着经济复苏就行了,现在也就是趁着股市最低的时候,再收购一些就可以了,这些没有什么战略意义,纯粹就是为了顺便赚点,不然现金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就太亏了。

  方先民自然明白老板的意思,笑道:“好的,杨生,我这就去安排。”

  杨文东又道:“接下来盯着和黄,这段时间,和黄的日子不太好过了吧?”

  香港的几个超级洋行之中,怡和他被他抢走了九龙仓,置地短时间内还不太可能有戏;太古没有在香港上市,其家族也几乎50%控股公司,外人没什么机会;会德丰的话,则是他也看不上,特别是张家这个时候也已经控股会德丰了。

  唯独和黄,早年在他的帮助下,和黄的规模比原先历史上还要规模更大,只不过这么大规模的代价,就是负债更重。

  平日里还好,只要资产够多,能够高于负债,特别是祁德尊最擅长拉高股市,但一年半的经济危机外加夹杂在其中半年的石油危机,祁德尊的能力再强,也扛不住了,和黄股价也不太行了,而其本身的各项业务,也自然受到了香港以及全球经济危机的冲击。

  方先民道:“是的,最近和黄的市值跌破15亿港元了,其负债更是高达20亿,可以说是资不抵债了。

  不过这么大的债务,债权银行也不敢随意戳破,大家也只能期待祁德尊能够起死回生了。

首节上一节518/56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