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第481节

  威尔斯走了之后,祁德尊的脸色也从面带笑容逐渐转变,旁边的助理添油加醋的道:“主席,这威尔斯明显是想让我们不干涉港灯的任何行为了。”

  “站在他的角度也是正常的,不过拿下港灯对我们意义重大,我绝对不会放弃。”祁德尊缓缓说道。

  助理道:“是的,港灯成为我们和黄的一部分,那就足以让股价大涨,这对我们的扩张意义重大;只是威尔斯以及他的手下在港灯经营了十几年,掌控了一切,如果他不配合,恐怕会很麻烦。”

  即使一些管理层没有任何股份,可掌控了公司太多机密以及太多人马,那别说和黄这个外来人,就算港灯真的有大股东家族,想要动这样的人,也得做好十足准备吗,最起码得有将人赶走后,立刻要有有能力立接手公司的人,不然整个公司都可能出问题;

  特别是港灯还是重要的基建公司,一旦出现问题,导致很多地方停电,那就会引起极大的舆论,港府就肯定会出面干涉,这可能会反向影响和黄,甚至导致股价下跌,那样就更尴尬了。

  祁德尊点头同意道:“眼下的确不能动威尔斯,还得配合他,他的这些条件也只能先答应,等以后我成为大股东后,再看看能不能分化港灯的管理层,我就不信一个这么大的公司,没有不同的利益团体,肯定也有人想要取代威尔斯的。”

  没有任何一个GJ或者公司,其内部是完全团结的,这是铁律

  助理建议道:“主席,其实我有个方法,我们可以答应威尔斯的条件,但这种事情,可以让社会面的股民,知道的恰好相反,认为我们已经掌控了港灯。”

  “什么意思?我们欺骗股民?你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祁德尊眉头微皱;

  和黄的确是一直在做大股票的泡沫,但也都是在灰色地带游走,经常性的夸大战果,但还没做过直接欺骗的举动;

  这种事情如果被发现,先不说违法,信任度一旦没了,就彻底完了。

  助理道:“主席,并非我们来说,其实就算我们召开发布会,又能有几个人关注?他们能够知道,不都是通过传媒?所以只要让传媒进行一些宣传,哪怕与事实有点不一样,一旦结论出来了,那就足够了。”

  “这样倒是可以。”祁德尊思考片刻后,同意下来。

  助理道:“那我立刻就安排人去联系一些记者,特别是那些没什么原则的。”

  “嗯不过你不要出面,通过匿名方式,里面再放点好处费,这些人如果聪明的话,自然会明白的。”祁德尊笑道。

  助理笑道:“好的,我明白。”

  第二天,祁德尊约出来了威尔斯,直接道:“威尔斯,你的条件我可以答应,我入股后,不会干涉你们,你们与之前一样运营就行了,只相当于换了一个股东而已。”

  “那就好,祁德尊先生,希望我们合作愉快。”威尔斯举起手中红酒笑说道;

  虽然他的心中也知道这种事不会这么简单,但眼下这已经是能够获得的最好结果了,没办法,毕竟人家以强大的资本入股,根据法律,管理层阻挡不了,他靠着团结管理层对抗外来的大股东,其实就是一种博弈行为。

  至于以后,他也清楚,必然可能会有一番争斗,但那也只能以后再说了,而且如果祁德尊野心不是很大,那或许还是真的可能和平相处的。

  祁德尊接着说道:“那我们现在还有两件事需要协商,第一就是我还会继续收购港灯10%的股份,这笔钱,我的想法还是你们进行定向增股,这样一来这笔资金就能够流入公司内部,而不是便宜了外面的股民;

  如此一来,对你我都是比较好的结果,你觉得怎么样?”

  如果继续收购,那必然会导致更多外部资金进入购买港灯股票,使得他的收购成本急剧增加,甚至最后10%所需要付出的成本会超过之前的20%。

  “行,这没问题,我们到时候内部协商一个融资价格。”威尔斯也没有多想就答应了。

  如果是有大股东控股的公司,被外来的股东要求定向增股,那一般是不答应的,因为这会稀释自己的股份,威胁自己的权利;

  但港灯没有大股东,他们也不过就是打工仔而已,或许也因为经营过程中有一点股票奖励,但那根本就没多少,被稀释了也无所谓。

  “行,价格方面下一次再讨论。”祁德尊点点头,又道:“那地产合作方面,我们该怎么合作?”

  威尔斯道:“很简单,我们就按照很多英资公司的模式,双方先成立一家合资公司,55股份,合资公司出钱买下我港灯的部分地皮,港灯需要先收回这个成本;

  然后合资公司给你运营地产业务,等项目完成之后,再按照股份进行分成,如何?”

  “为何不先开发,开发完了再分成?”祁德尊皱眉问道;

  这个方法的确是香港英资与华资合作的时候常用套路,只不过会导致华资公司负债很重,可一般也是能够控制风险的;

  但眼下和黄负债已经很重了,毕竟收购港灯这么多股票,经济压力也是很大的。

  威尔斯摇头说道:“这是必须的,港灯身为社会公共公司,做任何生意都不能出现亏损,更不能影响发电业务,这一点你也知道;

  所以即使做地产生意,也必须先按照市价收回成本,然后再运营,不然亏了怎么办?”

  大部分英资虽然不擅长地产市场,可也不是傻子,很多英资与华资开始合作的时候,的确是先开发再分成,结果华资公司运营整个项目,自己赚的盆满钵满,总项目却是不赚钱甚至亏损;

  这里面的账务做的非常好看,通过各种手段,将利润转移走了,还是完全合法的,英资嘴都气歪了,却毫无办法,打官司都不一定行;

  于是,后来的协议就改成先将地皮给卖出去,至少按照市价,自己不亏本了,那后面合资,多赚少赚,也都能接受。

  “我考虑一下。”祁德尊最终也没有拒绝。

  再一天后,祁德尊找到了杨文东,并将威尔斯的要求告知了他,并询问:“杨生,威尔斯这个要求,你觉得怎么样?”

  “站在他的角度上,都是没什么问题的。”杨文东也是很讲道理的,谁都是为了自己考虑。

  祁德尊同意道:“是的,我也知道,只是他的这些要求综合起来,就需要天量的资金了。”

  “虽然是天量的资金,可一旦港灯的地皮开发完成后,获得的收益也更高。”杨文东笑道:‘而且按照你的模式,提高和黄的股价,不是最重要的吗?只要和黄股价再涨起来,那资金问题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祁德尊想了想说道:“的确如此,通过金融手段是可以获得不少资金,但这个数目就非常大了。”

  “你担心风险?”杨文东反问。

  祁德尊笑道:“那倒不是,我对香港的未来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这么多的资金,银行贷款方面难度不低,所以希望杨生能够出面,让恒生银行那边多给点额度。”

  “恒生银行也是独立的,就跟你和黄一样,我虽然是大股东,但不能干涉太多。”杨文东摇头道:“不过我可以说一下,额度可以给你多一点,但抵押物不能少,且利息方面,估计也不会低的,毕竟你和黄已经从恒生贷入不少资金了。”

  祁德尊思考片刻后,答应道:“行,那就辛苦杨生了,介绍费之类的我是不会少的。”

  “好。”杨文东点点头,虽然没多少介绍费,但自己出面了,没理由不要;

  如今和黄收购港灯,又要与港灯一起合作开发地皮,这地皮还没开始,就又需要投入一大笔钱;

  这些加起来,会严重增加和黄的负债,这也是自己需要的,一旦经济危机爆发,那和黄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了。

  PS:求月票

第655章 传媒与资本的结合

  和黄与港灯的收购,并没有和之前置地与牛奶一般,引起什么股市滔天巨浪,双方都有默契的没什么动作,港灯的股价,在一波上升之后,逐步的缓慢下跌到了正常水平。

  一周之后,和黄与港灯发布公告,双方将会在多个层面进行全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地产业务,同时港灯还会对和黄定向增股10%,金额会按照一个月前港灯股价为基准,提高10%,这笔资金会资金进入港灯的账户;

  受此影响,港灯股价再一次下跌,而和黄的股份,则猛然上涨;

  不少媒体开始大批量的吹捧和黄,在成为港灯大股东之后,外加能够与港灯一起合作开发地产,其规模,已然是香港最顶级的英资洋行,总控制的上市公司市值已经超过了会德丰,仅次于怡和,至于太古,因为其并没有在香港上市,且规模也非常大,一时之间,倒是难以算的清楚谁大谁小;

  但显然,和黄已然成为香港的顶级英资洋行,被不少媒体称为香港四大行;

  祁德尊从60年代初,将和记集团从会德丰独立出来的时候,只不过是一家市值几千万,只会做一些进口贸易的小型公司,而不到十年的时间,就让和记变成了今天的四大洋行之一,总控制的资产规模接近百亿,自身身价也超过了十亿。

  “香港英资第一人”的称呼,也逐渐的被媒体宣传,不少在香港的华人、英国人,都开始热捧这位英资创业富豪,并更看好和黄的未来;

  受到各方面利好消息的影响,和黄的股价在不到半个月之内上涨了超过60%,单独和黄的市值便超过了50亿港元。

  长兴集团,杨文东看到助理整理好的各种报纸核心内容后,对着身边的方先名道:“立刻开始抛售和黄的股票,我要逐步清空这些股份。”

  “清空?”方先名大吃一惊,道:“杨生,我们手中的股份可是有十几个点的,真要是全部抛售,恐怕瞒不住市场,也可能会引起股价下跌。”

  早期杨文东是直接收购了20%和记的股份,后来长兴集团也多次利用各种机会增股;

  只是和黄能够扩张如此之快,核心的原因就是不断扩股融资外加收购,这就导致了长兴集团手中的股票虽然在一直增加,但总比例却在下降;

  没办法,祁德尊这个人在这几年的并购,实在是太疯狂了,充分利用股市的便利拼命融资,长兴集团也不可能花费巨额资金跟着一起,股份占比降一点也没什么关系,总计投入一个亿左右,现在股票的价值就八九个亿了,也是血赚的。

  “我知道,但祁德尊这种玩法也太疯狂了。”杨文东点点头说道:“加上恒生指数已经突破1200,房价也太高了,所以我估摸着,市场可能快到极限了。”

  原先历史上,恒生指数是到达1700点然后出现暴跌的,但最后的1000点涨幅是极快的,也就是从七八百点到1700点,只花了几个月,而400-800还花了一年多时间;

  股市崩盘前的几个月,也是市场最疯狂的时候,大量资金盲目的进场,最终这些人都成了最可悲的韭菜。

  以自己所持有的和黄股票价值,想在一周半个月内套现,也不太可能,两三个月,其实也有些急了,不过眼下他也不清楚经济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也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正好最后几个月太多资本没脑子的进入,也方便自己套现。

  方先名想了想说道:“行,我立刻去安排,另外还有一点可能对我们有好处,最近一段时间,太多传媒在炒作祁德尊以及和黄,虽然收购港灯以及他本人的确有这个能力,但我发现太多了;

  昨天我问了一下秦志业,才知道果然有资本在故意收买传媒炒作,这核心的目的应该就是继续抄高和黄的股票。”

  “股票越高,那和黄就能够贷款到足够的资金金额。”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样倒是挺好的,跟秦志业说一下,我们传媒集团也参与进去,适当的吹捧祁德尊;

  另外让TVB直接对他进行一些专访,或者做一个纪录片,介绍祁德尊的创业故事,他既然这么想神话自己,我就帮他一把,顺带着吸引更多的资本购买和黄股票,那我们套现也就容易多了。”

  这一点,祁德尊倒是与自己一拍而合了,都需要抄高和黄的股价,不过他是为了继续贷款,自己则是套现;

  等套现出大几亿甚至十亿资金,未来经济危机爆发,和黄泡沫破碎,这笔资金说不定就能够直接完全收购和黄了。

  至于那些这个时候进来的资本,那就只能说想进来割别人韭菜,却只能成为被别人割的韭菜了,资本市场就是这样,当你踏入进来的时候,就是其中的玩家了。

  割别人还是被别人割,就看自己本事了,甚至按照经济危机的趋势,就算杨文东不搞和黄这出事,他们购买其他股票,也一样会损失惨重,一切都是贪心惹的祸。

  方先名答应道:“好,有我们传媒的宣传,那祁德尊肯定可以被宣传到家喻户晓。”

  “嗯,那就先这样。”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长兴传媒以及TVB,其实本身盈利能力是很有限的,二者加起来,一年利润还不如地产巅峰时候一个地皮开发,可传媒最大的作用是宣传;

  如果只是单纯的一家公司,比如胡仙的星岛传媒,那影响力也就一般,甚至还会被广告大客户节制,但如果作为大财团的一部分,适当的宣传配合资本的一些规划,就能出现1+1远远>3的结果。

  方先名又问道:“杨生,如今置地已经吞并了牛奶,和黄也算是半收购了港灯,那我们是否要在近期对九龙仓动手?目前这一块,我们都是暂停收购了,就是避免被九龙仓或者怡和发现。”

  “先等等,我预估股市可能不行了,等那个时候再说吧。”杨文东想了想,决定说道。

  其实原本是准备72年初动手,那个时候股市还不算很疯狂,但置地与和黄相继发起了自己的收购计划,这些对于他未来的计划来说,都有一些战略意义,因此就延迟了对九龙仓的计划,反正已经是九龙仓的大股东,它基本上也跑不掉了。

  而这个时候,恒生指数已经快达到巅峰了,如果这个时候他再发起对九龙仓的收购,那股市只会更狂欢,自己也必然会付出更高的成本,且可能影响经济危机的时间。

  那还不如等等,等股市熄火之后再下手会更好一点。

  方先名又问道:“那我们要不要恢复对九龙仓股票的收购?”

  杨文东摇头道:“不必,反而可以适当再抛售一点,这个时候股价太高了,套现一点出来,等股价跌了再回收就行,另外,我们手中的一些非核心企业股票也都要逐步抛售;

  华资企业这边,除了长江实业、新鸿基、和合实业这几家,其他的能套现一部分就套现掉。”

  “是,杨生。”方先名答应道;

  他已经明白,老板的预测是经济很快就要出问题了,如同64年老板的预测一般,如果这一次再精准的话,那就实在是太厉害了。

  PS:求月票

第656章 一举多得的保障房

  地产与股市的风风雨雨,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传媒的重点关注方向,不过,香港也并非只有地产股市,其他一些事情,也会影响很大;

  比如麦理浩在6月的时候,公开宣布,会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包括未来十年会在香港承建足够数量的保障房,从而使得大量买不起房的人,可以有居住的地方;

  这件事对于地产市场还是有一点影响的,不少人开始观望,但随着港府连续计划的推出,市场也就不怎么在乎了。

  似乎也是听从了杨文东的部分建议,第一批保障房,只会供应残疾家庭、有重病患者家庭或者一些特殊困难家庭,这些极端贫困的家庭本身也不是地产市场的目标客户,那港府为这些人提供房子,自然影响不到市场;

  另外就是港府公布建造保障房的可能位置,是位于新界深处,那里也是一片池塘丛林,周围什么配套也没有,港府也只是承诺会修一条出来的道路,但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地方的交通,对于真正穷人来说,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要工作,住在这种地方,通勤成本也会非常的高;

  不过无论怎么样,这也是港府推出的福利,居住的环境再差,也比没有的好,很多没有居住或者租不起房子的人,也是没资格挑三拣四的。

  在公开半个月后,市面上似乎没什么反对意见,港府便开始了招标,寻求专业的建筑公司,设计专门的户型,中标者,也自然可以负责整个建筑项目;

  一些建筑公司也颇有兴趣,但看到港府给出的预算之后,就立刻放弃,要知道,这个时候地产市场火爆,多少商场、卸写字楼、住宅甚至道路基建,都需要大量的人力,他们从这些项目中就能够获利丰厚,反而港府这个项目,利润率低的可怜,甚至如果建筑材料的价格再波动一下,都是有可能亏损的,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不乐意参与。

  不过,当杨文东看到港府的招标条件之后,便叫来了郑志杰以及负责金门建筑的一名华人宁致远。

  “这个项目,你们算一下,有多少利润率?”杨文东问道。

  宁致远回道:“杨生,以目前的物资市场价格来计算,整个项目的利润率只有3%左右,这还没考虑设计成本问题,简单设计的话成本不高,但如果港府那边对我们的设计不满意,这个投入也不会小。”

  郑志杰跟着说道:“杨生,3%这个利润率,其实也是理论,如果有一些变化,那就极可能亏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建筑公司不愿意承接的原因,因为目前其他项目,至少都是十几个点的利润;

首节上一节481/567下一节尾节目录